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技术思路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现场测试情况及取得的认识 五、治理效果分析 六、结 论,1、采用管柱法直接测试。,2、测试层段尽可能做到细分。,3、采取自下而上、逐层(段)上返测试的方法,且换层方便。,4、利用地面设备,改变工作制度,录取各层(段)吸水指示曲线,求解出分层(段)启动压力。,研究的技术思路,(一)测试工艺管柱的研究,(二)现场测试资料标准的研究,(三)分测后配套治理措施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2、主要技术指标,(一)测试工艺管柱的研究,耐温:120,耐单向压差:35MPa,最大下入深度:3000m,最多测试层段:五级六段,3、适应技术条件,(一
2、)测试工艺管柱的研究,适用套管内径:121-124mm,固井质量好,无窜槽,无出砂史,隔层3m且无接箍,满足下封需要,测试层段最多六段,5、管柱的主要部件结构及技术参数,(1)、封隔器:应用不带反洗井通道的Y341-114型高压封隔器。,(一)测试工艺管柱的研究,(2)、定泄压阀 :自行研制定泄压阀 ,满足分层测试要求。,(1)、封隔器,(一)测试工艺管柱的研究, 结 构,第一部分是上体结构,由上接头和中心管组成的,第二部分是下体结构,由外中心管、连接体和下接头组成,第三部分是锁紧、密封结构,由密封胶筒、锁套、锁环、锁环座及活塞组成,(1)、封隔器,(一)测试工艺管柱的研究, 工作原理,座封:
3、从中心管加压,5-6MPa左右时,剪断剪钉,活塞推动锁套、压环上行,压缩胶筒,密封油套环空,锁套与锁环锁紧,继续加压到15-20MPa,完成坐封。封隔器坐封的同时,由于压环的上行,将内锁块释放,为封隔器解封做了准备,解封:直接上提,上体部分上行,外锁块释放,在胶筒的回弹力作用下,锁环座带动锁套下行,使胶筒回复,完成解封。,(1)、封隔器,(一)测试工艺管柱的研究, 主要性能特点,a、承压能力高,尤其是承上压能力 当上压高时,其对封隔器胶筒产生的下推力通过锁套、锁环、锁环座而作用到下体结构上。由于下体结构与下部管柱相连,而管柱有卡瓦支撑,压差产生的下推力最终作用到套管上。因此,只要胶筒不破坏,封
4、隔器都能承受而不解封,(1)、封隔器,(一)测试工艺管柱的研究, 主要性能特点,c、内通径大 (60mm ),满足了对内通径有特殊需要的工艺措施的要求。,b、逐级解封,多级使用时解封力小 封隔器采用分体结构,上体结构与下体结构分离。解封时,上体结构上行,但不带动下体结构,只有在解封完成,上体结构到位后,才可提动下体结构而解封下一级封隔器。,(1)、封隔器,(一)测试工艺管柱的研究, 主要技术参数,单向耐压差:35MPa(上压和下压),耐温:120,(2)、定泄压阀,(一)测试工艺管柱的研究, 结 构,自行研制定泄压阀,主要由阀套、阀芯、阀座、剪钉组成。,(2)、定泄压阀,(一)测试工艺管柱的研
5、究, 工作原理,定压阀与阀座自上而下连接在油管上,从油管投球后,球座于定压阀上,从油管打压,当管柱内憋压达到剪钉剪断设计值时,阀芯和球落于阀座上,密封下段,实现该层段的测试。,(2)、定泄压阀,(一)测试工艺管柱的研究, 室内实验情况,抗拉强度实验,阀套本体抗拉性能试验表,(2)、定泄压阀,(一)测试工艺管柱的研究, 室内实验情况,剪钉剪断实验,剪钉剪断试验数据表,(2)、定泄压阀,(一)测试工艺管柱的研究, 室内实验情况,密封实验,密封状况试验数据表,(2)、定泄压阀,(一)测试工艺管柱的研究, 主要技术参数,最大外径:89mm,抗拉强度:45t,耐 压:40MPa,6、测试管柱的主要特点,
6、(一)测试工艺管柱的研究,(1)、采用无洗井通道耐高压封隔器,消除了层间压差引起的洗井通道密封不严,造成层间互窜。,(2)、逐层上返、换层方便。,(3)、定泄压阀打开压差4-6MPa可调,间距不受限制。,(4)、直观反映单层(段)压力和水量。,1、确定地面设备配套标准,(二)、现场测试资料标准的研究,(1)、分层测试前必须保证压力表、水表的完好,且提前校验,确保资料录取准确;,(2)、增注泵工作压力不低于30MPa,排量不低于150m3/d;,(3)、分层测试管柱要求全部采用新油管,下井工具之间需油管短节联接时,必须只配一根,不能多根组合,且油管短节采用N80油管(抗拉强度不低于新油管的抗拉强
7、度);,(4)、井口必须配备直腔悬挂式注水井口。,2、研究资料录取标准,(二)、现场测试资料标准的研究,(1)、每层测试前,需在最高注水压力相对稳定注水10小时后开始测试;,(2)、每次改变工作制度后,连续不断的监测吸水变化情况,直到注水相对稳定后,再录取该工作制度下的吸水情况,且同一个工作制度下分三个时间段录取三组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工作制度下的吸水量;,遵循两稳一准的原则。两稳:测试前地层注水稳定和每个工作制度下的注水稳定;一准:保证所测数据的准确,2、研究资料录取标准,(二)、现场测试资料标准的研究,(3)、每个层(段)在注水稳定后,最少录取五个不同工作制度下的注水量,绘制吸水指示曲线
8、;,(4)、每层测试时,尽量保证各层段的最大注水量相接近;,(5)、录取资料时,随时监测套压变化情况。,(三)、分测后配套治理措施,治理的一般原则,(1)、坚持逐层测试、逐层分析、逐层治理的原则,(2)、尽量应用分层测试管柱实施相应治理措施的原则,(3)、分层测试管柱无法满足分层治理措施的情况下,采 用专用分层措施管柱实施的原则,(4)、采取措施调整剖面后,各层段启动压力趋于一致的原则,(三)、分测后配套治理措施的应用,治理的配套技术,(1)、分层调剖技术,(2)、分层酸化、降压增注技术,(3)、分层调解综合技术,(4)、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四、现场测试情况及 取得的认识,(二)、测试过程中取得
9、的认识,(一)、现场测试情况,(一)、现场测试情况,截止目前,分层启动压力测试工艺已实施32口井,分129段进行测试,最少分三段,最多六段,平均每井4段,测试小层数323n,厚度650.7m,平均每测试段内有2.5个小层,共测出启动压力数据129个,且从单井测试结果看,单井层间启动压差最大达到了18.3MPa。,(二)、测试过程中取得的认识,1、有利于搞清各层段的吸水及动用状况。,典型井例,(1)XH5-114井,(二)、测试过程中取得的认识,1、有利于搞清各层段的吸水及动用状况。,典型井例,(1)XH5-114井,XH5-114分层启动压力数据表,(二)、测试过程中取得的认识,1、有利于搞清
10、各层段的吸水及动用状况。,典型井例,(2)H7-308井,(二)、测试过程中取得的认识,1、有利于搞清各层段的吸水及动用状况。,典型井例,(3)H7-308井,H7-308分层启动压力数据表,(二)、测试过程中取得的认识,2、注水井笼统注水时,水驱动用程度相对较低,笼统注水井实际吸水层数统计表,(二)、测试过程中取得的认识,3、通过分层启动压力测试看出,胡庆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层间矛盾突出,从测出的分层启动压力数据看,测出的单层的最高启动压力为30MPa,单层最低启动压力0MPa,压差30MPa;从单井情况来看,单井中层间最大启动压差为18.3MPa(HC5-36),32口井的层间平均最大启动压
11、差为8.3MPa。,4、分层启动压力的测试,为调、堵、解措施的实施提供了压力界限,为下步分层注水管柱的优化提供了量化的指导,为措施到层提供了依据。,(二)、测试过程中取得的认识,五、治理效果分析,分层测试井共实施32口井,对20口注水井实施了复合措施,8口井进行了改分层注水。,分测后注水井措施实施分类表,五、治理效果分析,(一)、注水井治理效果分析,注水井治理效果分析表,五、治理效果分析,(二)对应油井效果分析,对应油井效果分析表,五、治理效果分析,典型井例,XH5-114井,五、治理效果分析,典型井例,XH5-114井,XH5-114分层启动压力数据表,五、治理效果分析,1、根据吸水指示曲线
12、求得各层的启动压力分别为22.25MPa、12.7MPa、18.68MPa、16.79MPa。,2、测出的吸水指示曲线与吸水剖面反映趋势基本是一致的,但与吸水剖面相比各层吸水百分比明显不同。XH5-114井原吸水剖面反映19.5MPa,日注80m3时,S3上4的4号层吸水占58.97%;分层测试时,S3上4的4号层19.7MPa时,日注71.46m3,全井日注按85m3计算,该层占84.07%。,3、S3中1的5号层、S3中1的6-10号层和S3中2的11-13号层在压力超过22.5MPa后吸水指数明显变大,说明该层段增加新的吸水层位或厚度。,五、治理效果分析,4、通过对该井的各层(段)的吸水
13、指示曲线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该井在笼统注水条件下,大部分水都注进了S3上4的4号层,其它层相对吸水很少。,治理措施及效果 通过对新胡5-114的各层(段)的吸水指示曲线综合分析,该井井口注水压力低于26.8MPa时,S3上4的1号层的吸水指数为3.5m3/dMPa,很难得到动用。因此,不动管柱对该层酸化,酸化后22.0MPa下日注80 m3,在累计注水3233 m3后,对应油井胡5-62井首先见到效果,日增油2.3t,累增油362t。起出测试管柱后,调剖S3上4的4号小层,并确定该层调剖后启动压力在18-20MPa,然后进行两级三段分注(S3上4的1号小层S3上4的4号小层,S3中1的5号小层S3中1的6-10号小层,S3中2的11-13号小层)。措施实施油井见效后,井组日增油4.3t,截止12月底,累增油1235t,并持续有效。,五、治理效果分析,六、结 论,六、结 论,1、研制的分层测试管柱实用、可靠,实现了工艺创新,可直观、方便的录取注水井分层(段)的启动压力,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推广性。,2、开展注水井分层测试为准确了解层间动用状况、动用条件,精细描述油藏,实现认识到层找到了突破口,为实现有效注水、落实“三清四分”提供了技术支撑。,3、认识到层是措施到层的基础,通过量化认识层间启动压力差别,建立动用厚度最大化、层间启动压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锂电磁吸式防护信号灯的使用
- 静脉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 2025至2030年网带式固化炉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MySQL8.0》课件 第12章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 夏季高温安全应急知识
- 青少年的人生
- 2025至2030年环腰抱枕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急停传感器产品详情
- 2024年一造《造价管理》应试急救指南
- 煤矿防汛期间防治水培训课件
- 军事法规基础知识
- 艾梅乙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数学】第2课时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霍乱培训课件PPD
- 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交通大学
- 2022浪潮信创服务器CS5260H2技术白皮书
- 康复治疗与护理管理制度
- PANTONE潘通色卡TPX颜色在线查询(1-2部分)
- 酒鬼酒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 2024麒麟操作系统培训手册
- 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