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学综合实验12_第1页
陶瓷工艺学综合实验12_第2页
陶瓷工艺学综合实验12_第3页
陶瓷工艺学综合实验12_第4页
陶瓷工艺学综合实验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陶瓷工艺设计性综合实验 题目: 陶瓷坯料配方设计、试样制备及其性能测试,指导老师:任 强王 莹 实验老师:何选盟 2014年9月29日,2,1 实验目的 通过陶瓷工艺设计性综合实验,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常用陶瓷原料在陶瓷坯料中的作用; (2)掌握坯料配方设计和实验研究方法; (3)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4)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毕业论文实验、进一步深造或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3,2 实验整体安排 (1)查资料,进行坯体配方设计和计算, 完成实验方案设计报告。 (每人1份、9月21日交1C306) (2)实验过程(3-4周) (3)完成实验总结报告(

2、1周),4,3 实验方案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封面要求:(打印) 见word文档 (2)正文格式要求 见word文档,5,4 实验方案设计依据 (1)在传统陶瓷范围内选择设计配方 瓷质墙地砖、日用瓷 、卫生陶瓷配方 (2)参考文献来源 教材、陶瓷科技书、图书馆科技阅览室陶瓷杂志、 图书馆期刊网 总量不少于5篇,要求至少1篇打印或复印附于最后。 (3)实验设备,6,实验原料的化学组成(wt%),(4)原材料化学组成,7,5 配方设计注意 根据参考文献配方化学组成及实验室原料化学组成、 物理性能,计算出实验配方。(本设计报告的核心内容),5.1粘土 软质:硬度低,可塑性、结合性好,杂质较多, 成

3、泥后干燥收缩率大,烧后白度低。 苏州土、洪江土、碱矸(实验室提供)等。 硬质:硬度较高,可塑性、结合性较差,杂质少, 干燥收缩率小,烧后白度高。 实验室提供大同土(生砂石)。,8,粘土在陶瓷坯料中的作用: (1)赋予坯料以可塑性或结合性。保证成型性能及 泥浆稳定性。强可塑性粘土一般小于15% (2)赋予以一定的干燥强度。保证后续工序顺利进行 (3)构成坯体的主体,总量一般50左右。 (4)烧成过程中转化为莫来石等铝硅化合物,构成坯 体和材料的骨架。,9,5.2 长石 钾、钠长石,K2O(Na2O)Al2O36SiO2 硬度莫氏 56级;无可塑性,瘠性原料。 钾长石:肉红色透明感岩石; 熔融温度

4、12001220,高温黏度较大,对黏土和 石英的溶解能力较低。 钠长石 :淡肉红色略白色透明感岩石; 熔融温度11801200,高温黏度较小,对黏土和 石英的溶解能力较高。,10,长石在坯料中的作用: (1)约1000长石开始熔融,液相填充于固相颗粒 之间,提高坯体的致密度,冷却后转化为玻璃相与固 相颗粒牢固结合,提高产品的强度、透明度等性能。 (2)溶解黏土和长石,在液相中析出晶须状莫来石 晶体,提高产品的强度、热稳定性等。 (3)降低干燥收缩,提高干燥速度。 (4)降低烧成温度。 实验室提供山西闻喜长石引入量20%40%,11,5.3 石英 理论组成:SiO2 ;熔点:1713; 硬度:莫

5、氏7级;白色块状或砂状,瘠性原料。 晶型转变: -石英 -石英(573)V0.82 实验室提供河南石英砂引入量20%40%,12,石英在陶瓷坯料中的作用: (1)高温下部分溶解于液相,提高液相的高温黏度, 未熔石英颗粒与黏土转化物一起构成坯体骨架,防止 产品变形。 (2)对产品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合理的颗粒度能 够提高强度,否则降低强度。 (3)降低干燥收缩,提高干燥速度。 (4)提高烧成温度。,13,6 实验过程(1)原料处理(粉碎机或研钵) (颗粒小于1mm或全部通过20目筛) (2)配料、球磨、烘干、造粒 配料量 300g (3)成型 按模具尺寸、每个7g原料成型试样33个以上, 测试烧

6、结温度范围用20个,按烧成温度烧成10个。,14,20目,实验流程,配料,400g+0.5%减水剂,料:球:水=1:2:0.6,球磨,过筛,80目,烘干,研磨过筛,喷水造粒,陈腐,过筛,40目,压制成型,烧成温度测定,试样烧成,性能测试,15,(4)烧成过程的变化及烧成温度的确定 烧成过程的变化 物理变化:体积收缩至稳定,气孔率大变小至 很小稳定,强度增大,密度增大。 化学变化:高岭土莫来石、无定形铝硅化合 物、液相 长石 液相、析出二次莫来石 石英 液相、石英,16,烧成温度的确定 烧成温度:达到性能要求所需的热处理温度。 瓷化温度:气孔率最小、密度最大时的温度(范围) 此时强度最大 确定方法:测定不同温度小收缩率、气孔率(吸水率) 作温度收缩率,温度吸水率图 (设计升温曲线、取样温度点),17,温度,18,(5)在烧成温度条件下烧成试样10个,(6)力学性能测试 抗弯强度测试, 三点弯曲法。 抗弯强度测试测定仪,Rf=3PL/2bh2 式中:Rf-抗弯强度,N/m2 P -试样断裂时负荷,N L -支撑刀口间距,m b -试样断口处宽度, m h -试样断口处厚度,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