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5.孔乙己.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5.孔乙己.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5.孔乙己.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5.孔乙己.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5.孔乙己.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鲁迅,孔乙己,钟祥市双河一中 王官兵,目标导航,1、了解孔乙己及相关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文意,探究孔乙己形象。 3、品读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文段,剖析人物性格(重点)。 4、理解社会环境描写, 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孔乙已选自呐喊,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主要作品还有小说集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及杂文集坟二心集,译著毁灭等。本文是他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背景简介,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

2、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

3、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读书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处理社会事物、谋划生计的能力是很缺乏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又让他们鄙视体力劳动,至于经商营业,更是不耻。所以实际上,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所培养出的人是一群无用的人。,关于封建科举制度,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到了明、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它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明朝以后主要是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很大。,图为科举考试场所南京江南贡院,今日绍兴的咸亨酒店,咸亨酒店 咸亨酒店在清朝光绪年间,是一家普通小酒店。自从小说

4、孔乙己问世以来,咸亨酒店也随之闻名于世了。现在的咸亨酒店,是1981年为纪念鲁迅一百周年诞辰而重新修建的。改革开放使咸亨酒店也成了同外部世界联系的纽带。,读准字音,附和( ) 不屑( ) 荤( )菜 咸亨( ) 羼( )水 拭( ) 蘸( ) 阔绰( ) 舀( )水 涨( )红 绽( )出 哄( )笑 间( )或 着( )了慌 打折( )腿 门槛( ),h,xi,hn,hng,chn,sh,zhn,chu,zhng,hng,zho,kn,sh,jin,zhn,yo,解释词语,不屑置辩: 颓唐: 分辩: 缠夹不清: 附和: 之乎者也:,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屑,值得。,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

5、辩白,辩解。,搅扰、夹杂不清。,(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用来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含讽刺意味。,一、初读课文,自主学习1、诵读全文,找出反应下列内容的语句,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2、孔乙己的地位: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3、孔乙己的结局:,“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特殊身份:“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的人” 站着喝酒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低下 穿长衫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架子 唯一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2)孔乙

6、己的地位。,地位: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使人快活无聊的人取笑的对象 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地位低下、境遇凄凉,(3)孔乙己的结局。,结局: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猜测 的确猜测结论,二、再读课文,合作探究,1、概括孔乙己的六个生活片段。 明确: (1)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了新伤疤; (2) 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 (3)孔乙己为偷书作辩解; (4)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5)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 (6)侧面交代孔乙己被打断腿。,2、分析孔乙己的形象,填写下列句子,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

7、( )的人。 2、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 )的人。 3、孔乙己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 )的人。 4、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 )的人。 5、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 ) 的人。 6、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 ( )的人。 7、孔乙己是个被人讥讽但又( )的人。 8、孔乙己是个使人快活但又( )的人。,穿长衫,好喝懒做,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偶有偷窃,从不拖欠酒钱,屡遭冷遇,想和人交流,无人关心、可有可无,探究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深刻理解孔乙己形象。,1、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 2、孔乙己“穿长衫” 是因为: 3、孔乙己“竭力争

8、辩维护清白”是因为: 4、孔乙己“偷窃”是因为: 5、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他追求功名,不愿与“短衣帮”为伍。,他死爱面子,想清白做人。,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贫困无法自存不得已而为之。,受他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生追求功名而不得;认为“万般皆下品”,不愿劳动。,6.孔乙己“好喝懒做”是因为 7、孔乙己“从不拖欠酒帐”说明他 8、孔乙己“以读书为傲” 说明他 9、孔乙己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表明他 10、孔乙己“热心教伙计茴字写法”表明他 11、孔乙己“遭到冷遇”表明他 12、孔乙己“使人快活”表明他

9、 13、孔乙己“无人关心”表明他,他受封建教育熏陶好逸恶劳。,质朴、忠厚。,受封建教育毒害,“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根深蒂固。,中封建科举的毒害很深。,空虚无聊迂腐。,地位卑下,连小孩都不愿理睬他。,地位卑下,已沦为笑料。,结局可悲。,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而又自视清高、自命不凡的读书人;他好逸恶劳、迂腐麻木、自欺欺人,因而穷困潦倒、饱受凌辱;同时他也是一个本性善良的悲剧人物。,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孔乙己的形象栩栩如生,那么作者是怎么刻画“孔乙己”这个形象的呢?,描写人物的方法,描写人物的手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细节、肖像、行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对比手法、衬托,身材高

10、大 清白脸色,皱纹间时常 夹些伤痕,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外貌描写,外貌描写,黑而且瘦 穿一件破夹袄,已经不成样子,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语言描写,不回答,睁大眼睛说,涨红了脸 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不屑置辩,颓唐不安,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摸,排,动作描写,写出了孔乙己的 虚荣和穷酸气,写活了孔乙己的 穷困潦倒,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走,孔乙己已经完全 丧失了人的尊严,1:课文第一部分具体介绍了哪些内容?,(1)酒店的格局,人物活动特定的空间,(一)赏析第一部分,合作探究,分析第一部分:社会环境咸亨酒店,地点:咸亨酒店 时间:清朝末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短衣帮” “穿

11、长衫的” “我”,短 长,站 坐,外 里,贫富悬殊 阶级对立,人物,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线索人物,以一个12岁的小伙计口吻写,使故事真实、情节集中、内容简要、更添悲凉气氛。,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第一次,写“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里突出“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住全文。冷酷的氛围中突出“笑”,这种“笑”带着冷酷的意味。,第二次是孔乙己第一次出场,酒客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勾画出这些人

12、麻木冷漠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悲凉的意味。酒客们还取笑孔乙己偷书,孔乙己自欺欺人的辩驳更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第三次是酒客们取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孔乙己颓唐不安的模样和之乎者也的听不懂的话又引起众人的哄笑。文章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笑声迭起,悲凉的意味也就更浓。,第四次是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在年幼无知的孩子的面前才能得意忘形的乐一乐,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分豆的动作和语言将孔乙己迂腐可笑得穷酸尽相。而孩子们的笑则是天真无邪的笑。,第五次是孔乙己第二次出场,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了,然而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这种笑声越发显得悲凉,毫无人性,当时

13、社会人跟人冷漠无情。,短衣帮 -哄笑 掌柜 -引人发笑 小伙计 -附和着笑 小孩 -无恶意的笑,笑从何来?,为什么“笑”,孔乙己的哪些地方让人笑: 1、穿着可笑 2、说话可笑 3、争辩可笑 4、教我可笑 5、护豆可笑 6、行为可笑,自命清高 迂腐 虚伪 爱面子 好喝懒做 善良,以乐写哀,倍增其哀,揭示麻木、冷漠的国民性,希望引起疗救的注意,衬托孔乙己的悲剧。,小结:,孔乙己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一个可笑的人物,一个可以解闷取乐的工具,一幅幅画就是由这“笑”串连起来的,然而这“笑”的背后却隐藏着弱小者的寂寞而痛苦的灵魂,这不能不说又是一幅幅悲惨的图画。,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有哪些?,(1)根本原因:

14、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2)社会原因:贫富悬殊,阶级对立, 人际关系的冷漠势利。,(3)直接原因:因为偷窃而遭到丁举 人的毒打。,(4)自身原因:好喝懒做,鄙视劳动。,在孔乙己身上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主题思想,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期倍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范进和孔乙己都是受封建科举毒害的读书人,同处于穷困潦倒的地位,对社会的摆布同样软弱无力,都迂腐至极,都不会“营生”,都没有一个正常人应有的感性自我;所不同的是,范进终于叩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而孔乙己直到临

15、死“连半个秀才也捞不着”。但这只是对两个人物必要的浅层次的理解,他们的性格内涵究竟有何差异,两文在写法上又有什么不同呢?,拓展延伸,对比阅读,孔乙己-范进,一、范进懦弱猥琐,甘受屈辱,一脸自卑相;孔乙己虽穷困落魄,却自称什么“君子固穷”,有一股自视甚高的傲气。 范进在遭胡屠户训斥后,还诺诺连声说“岳父见教的是”,而孔乙己在酒客嘲笑他有偷窃行为时,为什么硬撑着作“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的无力强辩?为何范进能“手里插个草标”在大庭广众之下“东张西望”寻人卖鸡;孔乙己尽管饿得“脸色青白”也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二、孔乙己浑身透出一股迂阔的腐儒之风;而范进的心灵却熏染着世故

16、圆滑的污浊之气。 范进中举后,张乡绅忙来拜访。为什么范进明知他无稽的攀附之词,还连称“却幸得老先生门下”?而孔乙己当人们问他“你当真识字么”,明明是戏弄之词,却“认真地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三、范进是世故虚伪,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孔乙己被扭曲的灵魂中还留存些许善良的因子。 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为何还把自己少得可怜的一点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范进在胡屠户受银假作谦让时,明知从此再也不会要他接济,为什么还说“若用完了,再来向老爹讨着用”?,小 结,两篇文章都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孔乙己和范进都是科举制度毒害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孔乙己坐着用手爬进了“坟墓”,而范进光着一只脚走进“天堂”。范进的形象是

17、丑,孔乙己的性格是悲,他们虽结局不同,但殊途同归。,孔乙己巧遇范进 话说范进中举之后,搬入新宅,每日自有张乡绅照应,自是衣食无虞,早已忘了当日在范家庄的窘态。 这一日,范进正与周边县之举子于自家客厅大宴,忽有一小厮来报,说抓了一窃书贼。范进大惊,心想:只闻有窃金贼、窃玉贼、窃国贼,怎的这里还有个窃书贼,又恰好是偷我家?那金银本是张举人所赐,丢了也不怎么心疼;只这书丢不得,那是自己吃饭的家伙,上面还凝结了自己半生的心血。于是离席出厅,唤来小厮,细问其详。 小厮道:“这偷儿本是老爷您雇来抄书的。不料书未抄完,笔墨纸砚却连连失窃。上好的易水砚丢了仨,墨锭也少了二十来条管家问他,他还说什么读书人的事,

18、屁话!管家火了,便命家丁捆了来,吊着打他究竟认了想必这个人您也见过,大家都叫他孔乙己的” 范进道:“莫不是鲁镇那厮?” 小厮道:“正是。” 范进自忖后便说道:“此事本该报官。念他年迈,腿瘸,且饶了他。”又说:“对了,给他几两银子,让他考个相公。顺便把我那白玉紫檀手杖也给了他吧。想也可怜,读书人竟弄到如此地步!” 范进回席,众人问何事,范进如实叙述。座中有一举人,姓丁名上匡字下达的道:“原来又是这厮!前些年才让我打折了腿的,怎的又干起这等没本钱的生意来?”,正说间,小厮来报:“孔乙己走了没拿银子,说什么贫贱不能移,什么嗟来之食。” 众人会意,暗自点头。范进问道;“那手杖呢?” 小厮道;“他拄着走了。” 众人遂抚掌大笑,自是夸了范举人一番。 这一日喝得昏天黑地。又过了几日,恰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