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课件_第1页
政治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课件_第2页
政治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课件_第3页
政治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课件_第4页
政治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政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政治学在中西方的发展脉络;掌握中西方政治学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在一般理解行为主义革命意义的基础上,认识政治研究科学化的局限性。 内容要点: 本章概述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在分别介绍政治学研究在中国和西方历史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中国和西方政治研究的结构性特点,并在阐述政治研究走向多元化的同进,集中分析以行为主义为代表的科学化倾向的意义和局限性。,第一节 政治研究在中国,一、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先秦时期)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春秋时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2、西汉以后),1从先秦到清末,一、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中国古代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2主要内容 政治哲学 天与人的关系 君与臣的关系 义与利的关系 理性社会 有道社会 (孔子) 王道社会 (孟子) 法治社会 (韩非) 兼爱社会 (墨子) 治国方略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儒家思想 (“礼治” 、“德治”) 法家思想 (“法”、“势”、“术”) 道家思想 (“法自然”、“无为而治”) 墨子(“兼爱”、“非攻”) 传统政治思想:人治训导,统治教化,3主要流派,4、古代政治研究的特点,主要特点: 、儒家学说成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政治研究的中心不是选择何种政体来组建国家,而

3、是君主统治下如何治理国家。 、政治研究主要围绕“治国之道”展开,使政治学从论证统治的合法性转变为阐述如何进行统治。,、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研究,1早期启蒙者 倡导君民共主,主张君主立宪 2资产阶级改良派 (康有为等) 变法改制,救亡图存,戊戌变法 3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等) “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立共和 近现代政治思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家,孙中山,、马克思主义和现代中国,1917年十月革命,共产党宣言 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讲授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毛泽东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 1949年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978年的“民众主义”,

4、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政治革命、阶级和阶级斗争等主要研究内容。 1979年后“精英政治”,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的政治发展、改革开放、政府与市场、党政关系、中央与地方等主要研究内容。,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1980年12月,中国政治学会成立。 1984年4月,中国政治学会正式成为国际政治学会(IPSA)集体会员,重新与国际接轨。 发展的三个阶段: 恢复重建(1978-1985) 学科扩展(1986-1992) 学科深化(1992年后),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20多年来,中国政治学无论是在学科设置还是学术水平上都有较大的发展。 一是完成了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和重建。 二是政治学科理论研究成果丰

5、硕。 三是始终紧密联系中国实际,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服务。 四是政治学研究由封闭走向开放。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推进,政治学研究范围的扩大,中外政治学学术交流活动的增多,将会以超越国界的更开阔的视野来进行政治学研究。,三、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在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中,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研究君主的“治国之道”为核心,以处理君臣关系、君民关系为线索,形成了一套将政治研究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修己治人,内圣外王,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

6、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这与西方现代以来明确划分自然与社会、“神道”与“人道”、“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并将政治主要限定在“人道”社会的“公共领域”形成鲜明对照。,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八目”,这大体上说是对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最好概括。中国政治学强调正确认识世界,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远大政治理想,小到个人修身养性,中到家庭单位治理,大到地区和国家发展,治国之道包含天人合一、圣贤政治、等级秩序、家庭伦理、忠孝观念、重民爱民等

7、广泛内容。三纲五常,被视为维持一个等级尊卑关系的稳定和睦的统治秩序的基本原则。因此,中国传统的政治学理论其实就是一个有关华夏文明建设的宏大理论。在这个宏大理论中,“家”的特征明显,且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统治者被设定为一个“大家长”,这个家长要在道德上为全国臣民做出表率;家长要爱臣民,臣民要尊重和服从家长统治。这与以“国”为特征和单位的西方政治学说也形成明显对照。在那里,存在着角色和利益不同的人;不同的利益所在,要求权力的互相制约;在这种利益和权力结构中,君主并不被看成是自然的家长,而是行政管理者。,最后.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君权神授说:解释权力来源与权力监督的最终力量。 圣贤政治观:一种

8、古代的精英政治理论君主是圣人,大臣是贤才,民众是愚民。 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用家庭伦理观念来规范社会政治秩序,君主是大家长。 重民养民教民思想:从防民的角度出发,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服从统治。在如何对待臣民的问题上,道家明确提出愚民主张,儒家则强调教民,教民服从,热爱君主,热爱大家庭,热爱等级秩序。中国传统的愚民和教化政策由此而来。 德刑兼重:儒家重德,法家重刑,统治者兼而用之。依照孔子的说法,乃“宽猛相济”。 法、术、势统治术:这是法家的思想,是统治者的必修课。 重农抑商思想:中国的思想家认为太富有的人容易为非作歹,商人易于致富,所以要抑制。证之西方历史,正是如此,商人发展成资产阶级,同封建贵

9、族斗争。相比之下,中国的思想家聪明绝顶。重农抑商政策使得老百姓中间产生不了强大的力量来同政府相抗衡,消除了来自经济力量的威胁。,天朝大国理想:在中国人的国际政治观念中,中国是世界中心,中华文明是世界之归依。 忠孝观念,三纲五常:主张统治教化从小做起,使人接受服从观念,尊卑观念,习以为常,觉得天经地义。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中,追求奇装异服不被允许,追求个性化也得不到认同,发明“奇技淫巧”更要受到惩罚。 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的尊卑观念:春秋大义,名分制度。每个人在制度结构中有一个恰当的位置,不能有非分之想。 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这表现在以上各个方面的原则之中,也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之中。清朝

10、的制度可为这些原则的最佳表现,体现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思想统治、行政监察、民族政策等方面。 汤武革命,应天顺人:上述各项理论和原则足以保证国家统治的长治久安,但“变故”也是常有的。社会出现重大变数,改朝换代之后,一切都可以重来。,第二节 西方政治研究的发展历程,一、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过程 二、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一)古典希腊罗马时期的政治学说 (古典政治学时代),1政治学的主题和内容 主题是关于城市的观念和城邦的理论。 城市国家(公民自治的团体) 理论内容把人类的善、幸福和正义作为社会生活的最高目标和政治生活的目标。 古希腊时期主要是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超越城邦观念,

11、将国家界定为领土广阔、族群多元的共同体,并提出了由君主制 贵族制 民主制均衡地混合而成的政体形式,主张法治与分权制衡等。,2亚里士多德与政治学,公元前4世纪希腊城邦陷入严重危机。亚里士多德为挽救摇摇欲坠的奴隶制度,研究了158个城邦,总结了治国的经验和教训,写下了政治学一书。该书系统阐述了有关国家的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区分了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界限,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个人的善,政治学是研究人群的善,为创立政治学学科奠定了基础。,1神学政治学代表人物 奥古斯丁 (上帝之国) 托马斯阿奎那 (神学大全) 马基雅维利 2神学政治学主要特征 理论基础是基督教的教义 基本内容是教权与王权之争 主要贡献是主张神

12、权至上,君权神授,进一步阐明了国家的概念。,、中世纪时期的政治学说 (神学政治学时代),奥古斯丁 (354430),阿奎那 (12251274),、现代时期的政治学(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的转折点。 研究主题:关于民族国家的理论:国家的形成、政府的目的和形式、政府权力的基础和构建等。 理性主义的体现:一是以人本主义为指导;二是以个人主义为本位;三是理性思考、逻辑推理和假设抽象等为手段。,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体系,近代西方政治学理论体系 (主要内容) 天赋人权论 社会契约论 分权制衡论 人民主权论 代议民主论 有限政府论 自由 平等 博爱 民主,重要代表人物,主

13、要政治观点: 强调安全与秩序 主张妥协和改良,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抨击资本主义制度 描述理想社会制度,主要政治 观 点,、当代时期的政治学(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时间:20世纪 研究主题:政府和公共权力的作用 内容和方法: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向政治科学研究转变。重视人,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科学主义成为主要方法,行为主义政治学兴起,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二、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西方政治研究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其研究方法的改变和研究内容的变迁等方面。依照历史的观点,从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政治研究大体经历三个时期,即“传统学术”时期、“社会科学”时期和“激进批评”时期。

14、 (P.48-51),第三节 政治研究的现状,一、行为主义革命及其影响 二、政治研究的科学化及其局限性 三、政治研究的理论成果,一、行为主义革命及其影响,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其主要特点体现在: 其一,主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其二,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 其三,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行为主义革命及其影响,其四,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到公正的结论; 其五,吸

15、收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多个层次的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等大量边缘学科; 其六,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而在于政治的“实然”,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看,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二、政治研究的科学化及其局限性,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将遇到以下三个难题: (P.55) (1)数据问题 (2)隐性价值问题 (3)价值中立问题,三、政治研究的理论成果,“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政治权威,就会陷入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之中。”霍布斯(英) 理想主义方案 现实主义方案,理想主义方案,对人性持乐观态度,在此基础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