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路东段道路绿化改造设计说明书_第1页
三环路东段道路绿化改造设计说明书_第2页
三环路东段道路绿化改造设计说明书_第3页
三环路东段道路绿化改造设计说明书_第4页
三环路东段道路绿化改造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都市三环路东段道路绿化改造设计说明一、概况(一) 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主要对三环路东一段(成绵立交至龙潭立交)、东四段(来龙桥至成渝立交)、东五段(成渝立交至航天立交)、南一段(航天立交至娇子立交)的8m中央绿化带和两侧4.5m主辅分隔绿化带进行改造,全长约9.6公里,改造总面积平方米。(二) 地理、气候1、地理概况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东界龙泉山脉,西靠邛崃山。其中,平原面积和周边丘陵、山地面积几乎各占一半。成都市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本次设计范围地处成都市区的东端浅丘缓坡地带,周边起伏连绵,自然天成。道路随地形起伏蜿蜒前行,由于周边植物生态保存完好,使得道路融入自然当中,为该绿

2、化设计做了好的铺垫。2、气候概况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摄氏度,年降雨量毫米左右。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因此,夏天虽然气温不高(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摄氏度),却显得闷热;冬天气温平均在摄氏度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却显得很阴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两个月,冬春两季干旱少雨,极少冰雪。故三环路适生植物多种多样,为植物景观打造提供了有利条件。(一) 人文历史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香雾云鬟湿,清晖玉臂寒”表达着游人对成都越思越深的情感

3、。五千年来辛勤耕耘出的“蜀文化”同样渗透在本次改造范围内,三环路成绵立交至娇子立交位于位于城市东端,东门古称“清晖门”,古蜀人自古信仰青、黄、赤、白、黑五帝,东方为青帝,主万物发生,若春风细雨,故命名为清晖,其色尚青。所以把三环路东段命名为“清晖长廊”。就周边环境而言,北湖公园和成都熊猫基地紧连成绵立交,三圣乡花卉基地在航天立交至娇子立交一旁,使整条走廊拥有成都市主城区最大、最美的人工生态湖泊和国内开展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移地保护的主要基地之一,以及享有花乡之美誉的花卉基地,即满足城市生态要求,又不失经济活力。二、设计依据、执行技术规程规范1、设计依据(1)建设方对该绿化提出的建设思路和要

4、求;(2)现场调查及收集的相关技术资料。2、执行的技术规程,规范(1)城市绿化条例(1992.6.22国务院令第100号发布);(2)城市道路绿化规范与设计规范;(3)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4)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建城1992313号)。(5)四川省地方标准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操作规程(DB51/500161998)。三、设计目标与原则 (一)设计目标 1、高起点,高要求 设计面向21世纪,高起点,高要求,运用先进的道路绿化改造思路,使之最适合成都这座“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的特征,并与“夏荫长廊”(南),“芳香长廊”(西),“冬苍长廊(北)”遥相呼应,交映成辉。 2、突出特色

5、以春花烂漫,万物复苏为特点,着重渲染“春”之特色,步移景异,显示其丰厚的文化底蕴,突显出“清晖长廊”的风格。 (二)设计原则 1 生态性原则 a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三环路道路绿化体系的总体建设目标。 b 建设高标准的城市道路绿化体系,构成兼顾景观与生态功能的绿色长廊。 c 坚持生物多样性,采用丰富的植物品种,坚持以树为主,乔灌花草结合,实现优化配置。 2 安全性原则 a 中央分车带的绿化应采用注重景观与视线引导及指示性功能兼顾的合理化设计,同时考虑防眩设计。 b 鉴于驾驶员安全视距的要求,合理栽植H08m的低矮灌木或地被。 3 协调性原则 a 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保证生态效益的充分

6、发挥。 b 协调保护与开发、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建设与养护的多重关系,保证道路绿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c 协调道路沿线各功能地块的总体景观建设,保证城市绿化体系结构得以良性的整体发展。 4 服务性原则 三环路属于城市快速路,服务对象主要为城市居民,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使道路绿化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成都市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 5 经济性原则树种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基础,控制工程成本,体现区域特色和东段独有的个性内涵,同时充分考虑道路绿化的后期养护成本以体现经济性。四 改造设计构思及创意 春花烂漫一个令人向往的季节。“深红浅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赏,莫叫一日不花开。”

7、“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古代诗人用激情豪迈的诗句,向人们表达了对春天万物复苏、白花齐放的向往,本设计利用春季特色观赏植物,尤其是春花植物突出“春”之特色,根据花开时节的不同,依初春早春阳春芳春幕春的次序分段栽植,让不同的花为你讲述不同时节春的故事;达到“车在花里游,人入春中醉”的理想车乘环境。五 改造方案1 东一段1 现状特征:灌木长势良好,两侧分车带水杉、红千层空缺较多且长势不好,中央分隔带局部有眩光空隙。2 改造措施:利用抗性强、生长力旺的榆树与初春开花植物红梅代替水杉,红千层,红梅与北段冬季相呼应,同时也预示着春的来临。增加贴梗海棠、红叶石楠等

8、春季观赏特色植物,突出“春意”。2 东四段1 现状特征:中央分隔带杜鹃长势较差,分车带红叶小檗长势不良,水杉、红千层有空缺且长势较差,同样中央分隔带局部有眩光空隙。2 改造措施:利用榆树及春花植物红叶桃,代替水杉、红千层,取消分车带长势不好的红叶小檗用红继木组成狐形图案与中央分隔带灌木协调。中央分隔带杜鹃换为八角金盘防止眩光,增加贴梗海棠、红叶石楠、红继木等春花色叶观赏植物,与东二三段协调。3 东五段1 现状特征:中央分隔带杜鹃长势较差,两侧分车带水杉、红千层、小香樟有空缺且长势不好。2 改造措施:利用抗性强、生长力旺的国槐及春花植物樱花,代替水杉、红千层,中央分隔带杜鹃换为八角金盘防止眩光,

9、增加贴梗海棠、红叶石楠、红继木等春花色叶观赏植物。4 南一段1 现状特征:中央分隔带杜鹃长势较差,两侧分车带红千层、小香樟有空缺且长势不好。2 改善措施:利用抗性强、生长力旺的国槐及色叶植物红叶李,代替小香樟、红千层,中央分隔带杜鹃换为八角金盘防止眩光,增加红继木、金边吊兰等色叶观赏植物。六 植物品种设计 1 植物品种设计原则1 适地适树,道路绿地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 2 道路绿地植物应重点选择滞尘、防风、抗污染的树种。 3 道路绿地植物选择应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尽量丰富植物材料。植物搭配以乔、灌、地被和草坪相结合,应适合在

10、东段黄粘土上生长,并需满足耐久性、耐旱性、易于养护、养护成本低等特点。 4 改变行道树树种单一的现象,确定骨干树种,确保道路绿化能体现出和谐统一又各具特色的整体风貌。 5 适当增加中、低层树种和地被花卉,进一步丰富道路植物景观,使其显得生态。 6 选择抗污染树种2 植物选用品种及特性榆树: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干直立,枝多开展,树冠近球形或卵圆形,花两性,早春先叶开花或花叶同放,花期34月,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择土壤,适应性很强,根系发达,抗风力、保土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快,寿命长。不耐水湿。具抗污染性,叶面滞尘能力强。国槐:落叶乔木,国槐树冠球形庞大,枝多叶密,花期较长,绿荫如盖

11、,7-8月开花,性耐寒,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红梅:株高约10m,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花于早春先叶而开,芳香,花瓣5枚,花色水红,较耐瘠薄。贴梗海棠:落叶灌木,高达2m,有刺,叶卵形或椭圆形,花3-5朵簇生,花梗短粗或近无梗,粉红色、朱红色、或白色,花期3-5月,较耐寒,不耐水淹,不择土壤。红叶桃:落叶灌木类,新叶紫红,花亮红色。花形似梅花,花经4厘米;花瓣35枚;果实球形,花期4月下旬,较耐寒。樱花:落叶乔木,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花每支三五朵,成伞状花序,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红叶李:红叶石楠:常绿灌木,有很强的适应性,耐低温,

12、耐土壤瘠薄,有一定的耐盐碱性和耐干旱能力,有很强的耐荫能力,且萌芽性强,耐修剪。红继木:灌木、小乔木,春花2月下旬至5月上旬,夏花6月下旬至8月上旬,秋花8月下旬至8月中旬,冬花10月至12月,由于温度低花量少、花期短,花4-8朵簇生,成头状花序,短花梗,红色,比新叶先展开或同开。金边吊兰:常绿草本,叶片边缘为淡黄色,花期6-8月,适应性强,较耐旱、耐寒。不择土壤。海桐: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达3米,花白色或带黄绿色,芳香,花期5月,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较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八角金盘:常绿灌木。叶大,掌状,5-7深裂,厚,有光泽,伞形花序集生成顶生圆锥花序,花白色。花期10月-11月。七、经济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