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案例_第1页
校本教研案例_第2页
校本教研案例_第3页
校本教研案例_第4页
校本教研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摒弃“题海战术”,探究“小学数学有效性练习”记一次“练习课”的校本教研活动一、研究概况 研究主题:探究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主要形式:课例研究 参与人员:全体的数学教师时间:2013年9月2013年11月二、背景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练习则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实践的主要形式,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品格、身心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还可以获得反馈信息,检验学生学习教学的能力,评价教与学的水平。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

2、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重盲目多练,少系统。课堂练习的安排常常是重复单调,杂乱无章,不能使学生从练习的安排中领会到知识的结构、加深对基本概念法则的理解。(二)重封闭练习,少灵活。现在的课堂练习大多是条件明确,思路单一,结论确定的封闭性习题,缺少那些条件隐蔽,思路开放,灵活多变的习题。不重视练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重视练习的数学应用价值体现;不重视练习的条件开放、问题开放,以体现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不重视练习的趣味化设计,展现数学的生动、有趣、富有魅力(三)重整齐划一,少弹性。课堂练习过于“一刀切”,不关注

3、学生之间的差异,造成有些人“吃不饱”,有些人又“吃不了”的状况。这类练习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解答时不需要一学生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参与。(四)重技能训练,少思维。课堂练习最直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所以练习停留在简单模仿与重复上,忽视练习中的思维因素。而实质上,练习只是一种手段,培养能力与发展思维才是目的。要改变这些现状,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迫在眉睫。这也就要求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前,必须深入思考,设计出具有有效性的课堂练习。三、活动过程(一)理论学习为了让老师们从练习课教学的源头去寻找开放性策略的理论依据,形成新的理论高地。对练习课的设想提供依据,了解本次校本主题研究的可行性同时,让老师们有

4、意识地边学边实践,使实际经验和教学理念相互摩擦、相互碰撞出创新的思想火花。我们组织数学教师带着问题,围绕主题,查找了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走进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标准等资料进行学习,并围绕专题组织教师观看了“练习课教学”方面的光碟录相等影像资料。(二)课例研讨在获得理论知识支持之后,我们认为,要使研究达到一定的深度,必须要在教学中实践提炼,在课堂中总结经验、得失。因此。我们教研组对四年级上册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一课进行讨论,利美玲老师备课。围绕课例展开研究详情见附1教案设计1、课前研讨围绕利老师将要执教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一课,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练习提高课堂实效,我们展开了充分

5、讨论,要求按照如下几个问题开展研讨:(1)本节课主要训练点是什么?基本的题型有哪些?(需要在观课议课前查看评价标准进行了解)(2)本课在训练点的教学中采用了什么策略?(看课中教师是否抓准训练点进行专项的训练?训练的形式如何?)(3)本课的练习设计有什么题型?是否体现了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和生活性?如果认为有,你可以具体说明吗?如果没有,你认为可以怎样改进?(4)本课上完后,你觉得学生可能会存在什么问题?可以怎样补足?我们的课程设计就是围绕这四点来进行的。2、课堂观察时间:2013年10月29日 地点:学校电教室人员:全体教研组成员及四年级数学教师简要说明: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这一主题,参

6、与教研的老师认真地进行观察与记录。本节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教学的有效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详情请见附件课堂教学设计。(三)集体评议、反思教学1、执教者反思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上节课已对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作为数学四个学习领域之一“数与代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数的计算)进行教学,学生在笔算乘法的方法、笔算的顺序和相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计算的技能。使学生经历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巩固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7、,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和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中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并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些机械性、程式化的练习很难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的发展,大训练量的练习充其量是使学生变成解题的标准件。为此,本课中设计了很多具有一定思维空间的练习和问题。这些问题能够促使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获得不同的解释。这些练习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会从解题过程中获得不同层次提高。有些练习则要求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这些开放习题不但对原有的教材内容

8、进行了补充,还促进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2、集体评议接着,教研组的老师们就利老师的这堂研讨课,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老师们对利老师成功实施了预设策略进行了热情的表扬,这次的学习给我们很多的思考,特别是改变了我们以往对练习课教学的单一理解,总以为练习课教学就是让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单一的巩固或重复的进行练习,但是,今天的学习让我们真正认识新课程下练习课的教学,认真地进行练习课的教学设计,合理地运用好教材的练习,特别是要认真地包装教材中的一些题目,在新课程下有效地进行练习课的教学,真正提高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当学生经历了上述题目的练习,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反

9、思练习题设计的方式与思路,之所以能收效较好,我们总结了这节练习课在设计时做到了以下几点:(1)抓纲务本,注意基础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小学数学课程必须突出体现基础性”,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则是基础性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通过学习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和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基本运算技能、思维技能、推理技能、操作技能等。这些必须让学生学好、用好。因此我在设计练习时力求把握“双基”,使练习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培养与形成,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与升华。如上述练习题1、2题,均牢牢抓住本节课的最基本知识要点进行设计的,主要是针对笔算乘法的基本性质。通过这些

10、练习,使学生回忆起笔算乘法时要注意的问题,并能很熟练地掌握笔算乘法的基本方法,而且形成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等知识建构基础。(2)抓住关键点,注意针对性。 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是提高练习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现在练习题的来源途径非常广泛,书后有,辅导资料上有,远程教育资源上有,还可以自行设计。面对纷繁多样的题海,该如何去“捞金”呢?再加上数学课堂中的练习时间最多也不过10来分钟,哪儿能处理那么多的习题呢?我认为,只有一条原则,那就是精选,针对本节课的关键点优化设计,针对学生常常错的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如上述练习题中,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笔算

11、乘法的基本方法,我设计了一组判断题(我会做小裁判)。第1小题是针对学生把相同数位没有对齐这个条件而设计的,因为在实际的作业中,学生往往会忘记相同数位要对齐。第2小题是针对学生常常忘记满十进一而设计的,这些题目几乎没有多余的,均是必须让学生经历的,显得既有全面性,又有针对性。 (3)联系生活,注意应用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练习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

12、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如第4题的我会解决问题。实际情况也是这么回事,睢!短短的一节课的学习竟然还能解决如此的实际问题,岂不是一次成功的学习体验? (4)丰富题型,注意适应性。 “听过的忘得快,做过的记得牢,未见过的做起来难。”为了巩固一节数学课的学习效果,可设计多种多样的练习题型,可选择,可判断,可填空,可计算,可操作,可解决问题等其实这些题型也是各类考试中经常会见到的。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此节课知识的特点,想想能设计成哪些题型,将其进行精选,提高其针对性,让学生经历练习进一步澄清错误的认识。如上述练习题,涉及到判断、填空、应用等题型,几乎将关于分数基本性质的检测

13、题型穷尽了,学生再次遇到解决此类问题时,因为有了解决问题的初步经验,所以做起来会显得比较适应的。(5)循序渐进,注意层次性。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所以我们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特点,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做一些机动,使练习具有层次性,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练习设计中的层次性,就是指练习有坡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如上述的练习题,从第1题到第5题,从知识内在的联系来讲,体现了由易到难,由基础到拓展,由基本

14、题型到开放题型的阶梯形分布态势,经历了这些题目的练习,不仅会积累较为丰富的解决问题体验,而且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让数学的思考味十足。(6)拓展思维,注意开放性。 设计练习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或者设计一些条件多余的,或者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在上述练习题第5题就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3、专业引领学习教研室李主任的练习课与复习课的区别、练习课的

15、课型,看完专家杨健辉小学数学练习课的若干认识后,教师们对新课程下练习课的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是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练习课是指在学生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上,以练习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课型。过去我们把练习课只是作为对新授课知识的单一巩固或重复,但现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学生能接受的情况下要渗透或加上一些内容,概念课的练习课要加深它的内涵和外延加深,计算课的练习课通过上练习课要让学生形成技能和技巧,解决问题的练习课要加深数量关系分析的提升和提炼。在这次讲座中清楚地认识到练习课教学中的两大问题:第一、练什么(目标、重点),第二、怎么练(题材、过程、

16、训练),杨健辉老师强调要优选训练题材,首先,要整体把握练习目标,了解练习起点,作为教师要学会思考教学的针对性要强,备课要充分,在练习课前要先了解一下学生的练习起点,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其次,紧扣教学要求,最后,解读习题的功能,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先把课本的练习题用足、用准、用巧,所以教师要先确定课本的哪些题目是放在新授课,哪些题目是放在练习课练习,哪些题目要做一些包装变换后再给学生练习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去思考的。五、活动效果(一) 这次主题式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自我感觉是比较成功的,当时的研讨不光是四年级数学组的老师积极主动参与,更吸引了数学教研组和其他学校的数学教师情不自禁地参与。发挥引领作用

17、的不单是骨干教师,所有教师在讨论中都发表了真知灼见。会场内人人洋溢着激情,碰撞出灵动的思维火花,我们看到了教师的群体智慧被激活了,教师的生命活力在涌动着。(二) 在研讨会场上,我们看到说者意气风发,不但敢说而且会说;听者心潮澎湃,不仅善于赞赏更敢于质疑,相互间洋溢着的是一份民主平等、信任融洽的教研氛围,这是我们学校一直营造新型教研文化的结果。因为校本教研需要一种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共赢的教研文化来支撑,我校一直提倡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专业自信心,为教师创造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环境,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和对话。六、活动反思1、校本教研主题要鲜明。本次研究问题的生成来源于教师教学中的疑惑,研究主题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对于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研究过程中,教师能紧紧围绕分层教学这一主题展开学习、研究、讨论,对教师的思想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系统的洗礼,比漫无目的、走马观花式的听课、评课效果好得多。 2、校本教研研究要深入。这次课例研究,课前有集中的研讨,课中有细致的观测,课后有效果调查,从具体事实分析,这样让每一位教师真正做到了深入参与。所以课后研讨时,每位老师的发言都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专家引领,令每位教师对练习课的认识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种课例研究的基本流程值得在以后校本教研中借鉴。 3、我对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