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 (2)_第1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 (2)_第2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 (2)_第3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 (2)_第4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六年前的回忆 周咪本文是一篇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感情真挚感人,语言朴实自然。教学目标:1、读读写写“书籍、含糊、尖锐、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匪徒、拘留、乱蓬蓬”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教学难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文中的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联系上

2、下文理解词语。2、了解时代背景,正确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4、了解李大钊被捕前的事迹,体会李大钊的革命精神。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2、自学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当我们每天都背着书包来到学校,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时,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本组课文展现的就是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带我们去缅怀革命先辈。今天,我们来认识其中的一位英雄李大钊。二、了解背景,简介李大钊。1、了解背景:今天我们要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请同学们结合题目,看看注解释,再读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一些什么。2、简介李大钊。李大钊是河

3、北乐亭县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者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他领导了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示威运动。当时,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下令通辑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6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了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牺牲时年仅38岁。三、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通顺,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尝试理解词意。读后思考: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情?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到的?注意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认真读读反映李大

4、钊革命精神的句子,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感想。2、认读生字新词,提醒“胖”字的读音,“峻、舅”字的写法。交流词语“军阀、宪兵”的意思。3、组织交流: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课文写了他什么事?本文按时间的顺序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4、指名反馈,理清层次:27自然段(第一部分):写父亲被捕的经过。817自然段(第二部分):写父亲被捕的经过。1829自然段(第三部分):写我们和父亲在法庭上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3032自然段(第四部分):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悲痛万分。(板书: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四、品读课文,感受人物的形象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一部分内容,重点读

5、读这段中描写李大钊的语句,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勾画出来。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2、组织交流如下句子:“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从中你能看出什么?(体会李大钊每天都早出晚归在外面为革命事业奔忙。)“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报到火炉里去。”父亲为什么要将这些东西丢到火炉里?(体会当时局势的严重)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体会到当时局势的严重?(工友阎振三被抓)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小孩子家知道什么?”为什么平时慈祥,耐心回答我问题的父亲这一次却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含糊”和“耐心”进行对比体会李大钊对亲

6、人的慈爱和对工作的认真严肃。“含糊”感受局势的紧张。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书籍和文件落入敌人手晨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3、启发思考:从以上语句可以看出当时的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大钊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对此,李大钊持一种什么态度?他会离开北京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李大钊的话“不是常对你们说吗?我哪能离开呢?”4、组织讨论: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李大钊怎样的精神?(体会:李大钊明白处境的危险,但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体现了他忠于革命,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五、课堂小结,感悟品质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李大钊是一个革命者,他不顾局势的危险,

7、不顾个人的安危,坚持留在北京进行革命工作,体现了一个革命者的坚决无私和大无畏精神,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他这种精神。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李大钊被捕的经过和在法庭上与敌人做斗争的情景,由人物的语言,行动感受人物的精神。2、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响应和作用。3、体会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教学重点、难点:品读、交流重点句,感悟李大钊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同学们,课文回忆了李大钊的哪些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被捕前”这一部分,通过对重点句子的交流,体会到了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李大钊言、行的句子,感悟他的伟大精神。二、学习“被捕经过”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8、2、启发思考:这是一群怎么样的敌人?(凶狠、残暴)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抓住“像一群魔鬼”、“满脸横肉”等词体会)3、引导谈话:面对如此凶狠、残暴的敌人,李大钊的表现怎么样?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品质?(不慌不忙,保持着他那贯有的严峻的态度。他在敌人面前表现很镇定,临危不惧。)在这里,李大钊的不慌不忙态度与敌人的来势汹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中还有哪些内容也形成了对比?(启发学生以“一拥而入”、“挤满”等词体会到敌人的兴师动众,而抓的仅仅是父亲和“我”两个人,这也是鲜明的对比)。4、小结:这一段我们通过对比的学习,体会到了李大钊作为一个革命者在敌人面前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精神。三、学习“法庭上的

9、斗争”1、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现李大钊精神或品质的句子来。2、交流品读句子:“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平静而慈祥的脸。”从“乱蓬蓬”、“没戴眼镜”你想到了什么?“平静”“慈祥”又说明了什么?(启发学生体会到:李大钊虽然受到了折磨,但依旧坚强。“慈祥”体现了他对亲人的爱。)“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面对亲人的哭声、喊志,李大钊为什么仍那么安定、沉着?伟大的力量指什么?(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到: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所以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革命工作;正因为他对革命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

10、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3、指导朗读句子。四、学习“被害之后。”体会首尾呼应的好处。1、自由读最后一段。2、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点拨:在得知父亲被害后,母亲和“我”仅仅是悲痛吗?“咬紧牙”说明什么?(对亲人的怀念,对敌人的憎恨)3、现在我们把第1自然段和最后3个自然段连起来读读,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体会: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4、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找出相关句子,体会好处。五、总结谈话,升华感情。学习了课文,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李大钊的崇高精神,他忠于革命事业,面对敌人坚贞不屈。同时,我们也感受了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