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孟子二章教案苏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孟子二章教案苏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孟子二章教案苏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孟子二章教案苏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孟子二章教案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孟子二章课题:孟子二章课时:两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 其他成员教学目标 1、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顺畅朗读、背诵课文。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5、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发现问题,疑难字、词、句意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来解决。6、引导学生认识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顽的重要性以及“逆境磨炼人才”的道理。教学重点:1、顺畅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教学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卧薪尝胆”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来讲一讲?吴王最终为什么会被勾践所灭呢?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为我们揭示了这个故事的根本原因“生于忧患,死

2、于安乐”。你们懂得它的意思吗?你们知道它出自哪里吗?对,它们出自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二章。聆听二、检查预习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交流三、梳理课文1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阅读、理解2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结合课后“探究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朗读、标注3老师先范读,再指名读、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聆听、朗读4散读课文,

3、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阅读、翻译5学生质疑。交流疑难四、精读理解1你认为“君子”“战必胜矣”的条件是什么?阅读、勾画、交流2文中作者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也就是说逆境中才能出人才。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各抒己见五、品读领悟1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小组谈谈自己对文中名言警句的理解,并推荐优秀者在全班交流。讨论、交流六、赏读延展1文章中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

4、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了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思考、交流2文章中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是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思考、交流板书设计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列举事实:六位历史人物-(归纳)-逆境出人才 个人-处忧患,能进取正反论证

5、 国家-处安乐,国恒亡结论: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课外阅读学弈(孟子告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揠苗助长(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苟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第 二 课 时鱼我所欲也一、激情导入1(出示词语:选择 抉择)同学们认为这两个词语在使用上有区别吗?(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不表态。)各抒已见2(板

6、书课题鱼我所欲也)同学们,在人的一生中,常常需要我们做出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选择,可我们有过面临抉择的时候吗?思索、交流3同学们刚才对“选择”、“抉择”的比较是基本正确的,老师补充一下,“选择”是较为一般的挑选,而“抉择”则是人生在大事大非问题上的非此即彼的取舍!作家路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漫长的,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面对生与死,义与利,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利忘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告诫我们要这样抉择,那就是舍生取义!聆听、感悟二、初读感知1齐读课文第一段。朗读2评价学生朗读。【点拨】停顿不对说明什么?朗读、交流3教师范读。强调: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

7、人之所恶/莫甚于死,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者/而有不为也。聆听、领悟4讨论:看看老师的朗读与同学们的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多从句义上谈。)讨论、交流5领读。跟读6齐读。朗读三、精读深思1【点拨】同学们,有个成语叫“提纲挈领”,说的是要抓住事物的要领,我们阅读文章也要善于抓住要领,这个要领就是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中心句。本文的中心句是哪句?聆听、交流2“舍生取义”是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行为,孟子认为在什么时候需要“舍生取义”?交流3“生”和“义”到底谁重谁轻?重到什么程度,轻到什么程度?交流4【点拨】孟子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化抽象为具

8、体,显得通俗易懂。刚才老师的提问在前面两句就有答案,我们齐读一遍这两句。(“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聆听、朗读5这两者有什么关系?【点拨】比较和比喻:比较强调不同;比喻着重相似。引喻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并列,各自成句。讨论、交流、聆听6引导学生理清“鱼”、“熊掌”与“生”、“义”之间的关系。鱼生 熊掌义鱼和熊掌比较,怎么样?舍义而取熊掌 类推 道义比生命更珍贵。7这就是抉择取舍的根据!(板书:引喻提出观点。)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宝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革命烈士夏明翰

9、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精神一脉相承的。聆听8孟子真的很看轻生命吗?讨论、交流9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抛弃生命呢?(针对学生提出的看法,引导学生补充相关材料。)讨论10课文的开头就说当“生”和“义”“不能兼得”的时候,才考虑“舍生取义”,如果当“生”和“义”能同时兼得的时候呢?感悟、交流11孟子的文章论辩性很强。逻辑十分严密,他总是因势利导,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在“生”与“义”可以同时兼得的时候,也就没有必要为了“义”而去冒生命的危险了,对此,孟子又是怎么说的?(齐读)聆听、朗读12【点拨】是啊,既然你认为此时此刻甚至今生今世生命存在的最高意义就是活着,

10、你为什么不尽可能地好好活着呢?我们应当珍爱生命!当然能像李嘉诚那样不舍生就取义是最好不过的了。即使是韩信、司马迁,他们不舍生正是为了取自己心中的义,否则,忍为胯下夫、宫刑处幽居也就根本不会传为美谈甚至可歌可泣了!同学以为呢?聆听、深思13小结: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对于这个观点的论证,好像有些绕来绕去的,下面我用示意图为同学们说明。(边板书边说明)四、品读领悟1下面一句:“是故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中,“是故”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对上面的论证起什么作用?(指名回答)发言、聆听2下面,不看书,根据板书提示,把前面的9句话试背下来。背诵3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一段的最后一句“非独贤者有是

11、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可不可以放在第2段开头?为什么?这句话中有个“是心”,指什么?最后一段中又出现了个“本心”,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板书提示:是心本心舍生取义)思索、讨论、交流4【点拨】孟子是主张“性善论”的,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它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再看黑板,三者之间的关系清楚了吗?为了说明这一点,下面孟子又举例子,哪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聆听、理解、讨论5“一箪食,一豆羹”,就这么点,可它

12、关系到一个的生死存亡,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可那又怎样呢?“喂!你拿去吃吧!”路上有谁会接受这份施舍?没有!如果你用肢踩过去,就是乞丐也不会接受!为什么?聆听、领悟、交流6这种羞恶之心,这种义,你有,我有,行道之人有,连乞丐都有,这两句呼应了上边哪一句?聆听、诵读7这种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贤者”与“一般人”的区别在哪呢?交流8小结升华:是啊,有此善义之心,我们需要保持发扬,如果一旦失去,人而无义,鲜廉寡耻,就会见利忘义!这种人是一副什么嘴脸?孟子又是怎样描述他们的?我们一起来朗读最后一段。聆听、朗读五、赏读延展1激情导入:最后我们一起来个扩展阅读,分析下列各句中“义”的不同并说出你读过这些“义”后的感受。聆听2欣赏感悟表述孟子:义我所欲也与生俱来的一种本心羞恶之心。三国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士为知己者死的“仗义”。岳飞、文天祥:凛然大义忠君报国的“忠义”。红岩英烈:气贯长虹、义薄云天对党对人民对祖国坚贞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