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_第1页
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_第2页
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_第3页
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_第4页
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学 年年 论论 文文 题 目: 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系 别: 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导师姓名: 起止时间: 目 录 摘摘 要要.I ABSTRACT.II 引言引言.1 2 2 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及社会影响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及社会影响.2 21 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2 2.1.1 城乡信息工具的占有差距.2 2.1.2 信息技术的应用差距.2 2.2 城乡数字鸿沟的社会影响.3 3 3 城乡数字鸿沟的原因分析城乡数字鸿沟的原因分析.3 3.1 全球化因素.3 3.2 制度因素.3 3.3 经济因素.4 3.4 教育因素.4 3

2、.5 其他因素.4 4 4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措施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措施.4 4.1 缩小经济鸿沟.5 4.2 跨越教育鸿沟.5 4.3 消除观念鸿沟.5 5 5 结论结论.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7 附附.7 摘 要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特征的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很 大程度上促进了全球的发展,加速了各国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的调整。但是, 从技术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任何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可能引起新的社会问题, 数字鸿沟问题是其中之一。所谓城乡数字鸿沟是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拥有 和使用信息技术方面的差距。在我国特殊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数

3、字鸿沟凸现出来,对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构 成威胁,因此,需要对此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章节: 第一 部分:交待了研究问题的背景,回顾了国内外数字鸿沟的相关研究状况;阐明 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思路;对数字鸿沟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操作化,并 指出了本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描述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通 过六个具体指标(计算机普及率、固定电话普及率、移动电话普及率、彩色电视 机普及率、计算机网民数、手机网民数)来衡量,表明城乡数字鸿沟的客观性。 第三部分:追溯中国城乡数字鸿沟的产生原因。第四部分:阐述了消除城乡数 字鸿沟的必要性,提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具体措施。第五部分:

4、结论。总结 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现实、理论意义,提出了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 的问题。 关键词:城乡 数字鸿沟 信息化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 when the Internet is cor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largely promoting global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various countries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social relations. But,

5、 from the technical sociology perspective, any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are likely to cause new social problems, digital gap problem is one of them. The so-called digital divide refers to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have and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6、gap. In our special social transition, the various social conflicts spiked urban-rural disparity expand further, urban and rural digital divide salience, on social virtuous opera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reat, therefore, need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is problem. Thesis mainl

7、y include the following section: the first part: confessed the research problem background, reviews the digital divide related research status, Expound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basic ideas, For digital divide concept is defined and operation optimization, and pointed o

8、ut in this paper has mainly research methods. The second part: description of the digital divid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through the six specific indexes (long-distance, fixed telephone is, mobile phone penetration rate, color television popularization, computer netizens number, mo

9、bile phone users to measure, shows that the number of urban and rural digital gap of objectivity. Part 3: tracing China urban and rural digital divide reasons. Part four: expounds eliminate the digital divide the necessity, proposes the narrowing digital divide the concrete measures. Part 5: the con

10、clusion. This study summarized the main content and the reality,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insufficiency and the problems which need to be studied further.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Digital divide; informationize; 引言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数字化多媒体集成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 一轮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引发了一场空前

11、的全球产业革命,广泛而深刻地影 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速着从工业社会向数字信息化社会转 型的进程。我国近些年也在加紧推进社会数字信息化建设。2006 年 5 月中共中 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20062007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未 来数字信息化发展做了全方位战略部署。随后,国家发改委又组织国务院信息 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信息产业部等 11 家单位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 息化“十一五”规划;原信息部接着制定了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 原信息产业部发布的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 2007更指出这一年中国信息化在 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城市和农村在数字信息

12、化 方面的差距,现在城市的许多小学生都习惯上网获取信息,但这种方式对于绝 大多数农民来说,还是十分遥远的梦想。这里不仅有难以承受的电脑价格和上 网费用,有文化水平的限制,也有传统思维定势的羁绊。必须根据农村实际情 况,搭造不同层次的平台,促使信息化能下乡,能进村,能入户,能让广大农 民大量、廉价地获取和使用有效信息。改革开放 30 年来,国家在社会生活的各 个领域,包括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传播的基层骨干培养、基层群众 的信息接受能力的训练各个方面都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财富 总量的变化,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

13、资源占有和利益分配状况发生了变化。同样, 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拥有和使用信息技术方面的差距也在逐渐扩大。本 研究通过比较来揭示城市和农村之间数字鸿沟确实存在,且现状令人堪忧。我 国信息化肩负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进入新世纪以来取得了 长足进步,但数字鸿沟也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巨大的数字鸿沟将使信息资源 难以得到公平有效的利用,对信息化建设本身及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造成破坏性影响。本论文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法对城 乡数字鸿沟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2 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及社会影响 2 21 1 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 农村约需十年才能赶上

14、城市水平, 城乡之间数字鸿沟明显,大于地区间差 距。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时间差距约为 8 年左右。城乡居民之间在计算机方面 的差距比互联网更大。从时间差距上看,农村被落下更远,落后城市约 10 年左 右。到 2008 年底,城乡固定电话普及率的时间差距约为 6.8 年。按照近几年农 村固话发展速度,预计 10 年左右可以赶上城市固话普及水平。城乡之间在移动 电话方面的差别大于固定电话。农村移动电话普及率落后于城市 3.4 年。2008 年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 132.89 台,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 99.22 台。农村彩电普及率落后于城市 11 年左右。 2.1.1 城乡信息工具的占

15、有差距 今天的城市,我们已经感觉到,媒体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程度,信息高 速公路四通八达,人们开始为信息堵塞发愁,但是在农村,信息传播市场还是 显得非常冷清,农民对信息的来源与城市居民存在着严重的不等式。农民到底 需不需要信息,需不需要媒体?结论是肯定的。农民不仅需要信息,而且非常 渴望信息。据统计,2008 年底,我国城镇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 132.89 (部/百户), 农村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 99.22 (部/百户);城镇每百户家 用电脑拥有量 59.3 (部/百户) ,农村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仅 5.4 (部/百户); 2008 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拥有移动电话 172.

16、02 部,固定电话 82.01 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拥有移动电话 96.13 部,普通电话 67.01 部。 1可以看出,城乡居民在信息工具的占有上有着很大的差距。 2.1.2 信息技术的应用差距 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是使不同地域之间的信息分配不公。 信息高速公路可以使地域的空间差别缩小到最小,但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 是有时序性的,其到达的地域有先有后,这就造成了地域之间的信息分配不公, 城乡之间差距有可能扩大。 据调查,2008 年城市小学拥有计算机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59%的 中小学的生机比达到了 201 的水平,但城市、县镇、农村地区学校生机比还 存在很

17、大的差距,城市地区生机比达到 201 的学校的占 80%,县镇地区为 54%, 而农村地区仅为 37%,低于被调查学校的平均水平;而且有 40%的农村中小学 没有计算机。城市地区已经有 89%的中小学建设了校园网,而农村地区拥有校 园网的中小学比例仅为 35%,而且有 29%的农村中小学没有建设校园网的计划。 据一项调查显示,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每天关 注奥运会时间及使用媒体的调查中,28.4%的农村居民对奥运会的关注每天约 12 小时,而 89%的人通过电视媒体观看赛事,城市居民中有 42.9%的人每天 关注奥运会 12 小时,67%的人是通过网络媒体获取信息关

18、注赛事,这不仅看 出了城市居民对国家大事的关注,更看出了对电子资源-网络媒体使用的巨大 差距,在农村,拥有电脑的居民还不习惯通过网络来获取实时的比赛信息,其 中很大原因是不能熟练操作电脑,自由浏览信息,对这种受众自由地寻找有用 信息的方式并不熟悉,而仅对传者单向地向受众传递信息的电视这种传统媒体 比较习惯,这就造成了城乡间的第二道鸿沟。 2.2 城乡数字鸿沟的社会影响 城乡数字鸿沟的社会影响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效应:第一个效应,数字鸿 沟会使大量信息贫困者出现,大量的信息贫困者出现,我们称之为数字鸿沟的 离散效应;第二,数字鸿沟会使信息的拥有者和拥有信息技术和不拥有信息技 术者之间会差生越来越大

19、的分化,这就是数字鸿沟的分化效应;第三,数字鸿 沟会使原有已经存在的经济和社会矛盾进一步的扩大。我们称之为数字鸿沟的 放大效应;第四,数字鸿沟尤其是处于弱势群体的一方,他们的存在会降低整 个信息化的成效。我们就称之为数字鸿沟的短板效应;第五,数字鸿沟在使原 有矛盾扩大的同时,也给落后的一方后来居上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提 供了机遇,称之为数字鸿沟的双刃效应。也正是因为如此,缩小数字鸿沟才更 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3 3 城乡数字鸿沟的原因分析城乡数字鸿沟的原因分析 城乡数字化鸿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综合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3.1 全球化因素 自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在新技术革命和信网

20、络革命浪潮的冲击下,经济 资源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世界各民族国家的经济相互依赖和经 济联合程度日益加深,整个经济呈现一种全球相互渗透、交往联系更加密切的 新的经济全球化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城市都将成为全球城市 网络的节点,城市的发展无法摆脱整个城市网络的存在。城市为了实现其功能 及提升各自地位,必将加大对资源、信息的争夺力度,而其的竞争也将日趋激 烈。 2在这种背景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在信息拥有和使用上的差距。 3.2 制度因素 城市是人类信息化的首要目标,城市信息建设是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也是 国家信息化和区域信息化的重点,在国内外收到广泛关注,并日益影响着城市

21、 和区域的未来发展。在国家信息化中,采取“城市先行”的战略,而农村的数 字信息化受制于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面临新的需求和挑战。 3.3 经济因素 主要是因为信息化建设是需要成本的,所以造成这方面的差距与经济发展 和收入水平是互为因果的。据统计,2008 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15780.8 元,恩格尔系数 0.379,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 4760.6 元,恩格尔 系数 0.437。2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03 年,在 全国互联网络域名 数量的地域分布上,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这五省市的域名总数约占 全国域名总数的 60%,而排在最后的五个省区的域名总数还不到

22、全国域名总数 的 2%。这明显地表现出了信息水平的地域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明显地表现出了 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较大相关性。 3.4 教育因素 农村人员受高等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也是城乡数字鸿沟较大的原因之一。一 般来说,社会主体受教育的时间越长,所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对信息的接受能 力和对信息的需求就越强。大多数农村居民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而对新生事物, 如互联网,的认知度不高,有的甚至抵触,认为互联网上有许多不好的东西, 不用也对自己造不成损失。附表 3-1 3 3.5 其他因素 地理因素,比如说山区光缆都不到那里去。 2000 年至 2005 年,全国城 市建成区面积由 22439 平方公里增加到 32

23、521 平方公里,城市大多在平原,而 有许多农村都处在山区,铺设通信光缆花费代价巨大,而有些地区,如青藏高 原,冻土广布,通信信号不强,也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困难,从而形成 “信息孤岛” 。 还有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这可能他对新的技术方面存 在一定的障碍,这是文化因素 。 4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措施 目前,我国还处于信息化的初级发展阶段,城乡数字鸿沟的存在对社会的负 面影响还没有全面深刻的体现出来,但是,如果现在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加剧 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化,形成信息时代城乡居民的新的不平等。而措施的重点应 放在农村的信息化发展上,农村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抓住机遇,以政府 为主导,大力推

24、进农村信息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缩小根深蒂固的城乡差距。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 缩小经济鸿沟 政府要加快土地规模化经营,走发展现代农业之路。按照“统筹城乡经济、 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必须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加速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一是开展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流转效益。通过土地流转,把零星的 土地流转成连片集中种植,给防虫治病、机械操作带来方便,达到土地流转降 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效益的目的,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土地成片流转 后便于机械化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使用大量农业机械进行大规模的集 中连片作业,以全程机械生产代替传统手工业,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

25、 率,达到省工节本的效果。三是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 进农民增收。土地规模经营可以将农民群众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推 动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转,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投入到二、三产业中去,增 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2 跨越教育鸿沟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资的有效性。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组 织领导的作用,从国家立法、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和管理协调等方面来促进 农业信息的发展。首先,制定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农业信息化的 中长期规划,并选定部分目标,重点突破,抓好信息市场的法制、法规建设, 制定一系列制度性规则和运行性规则,约束市场各方面的行为,促进市

26、场的 有序发展,并注重依法保证信息质量的真实性、有效性及知识产权等,维护 农业信息化主体的权益。其次,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农业 信息系统的多项硬件建设,重点支持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和多种信息产品的 研制开发、协作和服务,加强全国农业信息科学的学科建设,加强农业科研 机构的建设等。再者,多渠道增加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个人、外商投资农业信息化的建设。由各级 政府组织协调涉农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信息设备投入、信息资源开发等规则,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管理服务体系。 其次,加速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步伐,充 实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农业专家决策支持系统

27、。全国大部分省建立了 农业信息中心,县级农业信息中心正在逐步建立。应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网 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传播推广实用技术,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在不断扩 大现有数据库容量的同时,大力挖掘信息资源,把农业信息视野扩展到农业 及相关领域。建立涉及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以便利用现 有的数据库资源进行经济预警和政策模拟,制定调控决策方案等。同时建立 以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为对象的生产全程管理系统软件,以提高我国主 要农产品的生产水平。 还有,推动农业网络建设向纵深发展 。首先要加强 基层组织的农业网络建设。应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和通讯工程,尤其是加强有 线电视网络和电话线的铺设以及自动程控交换机的建设,并且尽可能降低农 民的使用成本。其次要加强新型组织形式的农业网络建设。目前,农业生产 和流通领域出现的新型组织形式,如种植(或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合作 组织、农村经纪人、专业协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