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数学规律题的总结_第1页
初中的数学规律题的总结_第2页
初中的数学规律题的总结_第3页
初中的数学规律题的总结_第4页
初中的数学规律题的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数学规律题解题基本方法( 一 ) 数列得找规律初中数学考试中 , 经常出现数列得找规律题, 本文就此类题得解题方法进行探索:一、基本方法 - 瞧增幅( 一 ) 如增幅相等 ( 此实为等差数列 ): 对每个数与它得前一个数进行比较 , 如增幅相等 , 则第个数可以表示为 :a ( -1)b, 其中 a 为数列得第一位数 ,b 为增幅 ,(n ) 为第一位数到第 n 位得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 a+(n 1)b 、例:4 、 0、 6、22、 28 , 求第位数、分析 : 第二位数起 , 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 , 增幅相都就是 6, 所以 , 第 n 位数就是 : +(n- ) 66n2(

2、 二 ) 如增幅不相等 , 但就是 , 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 即增幅得增幅相等 , 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 ) 、如增幅分别为、 5、 9, 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 n 位得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基本思路就是 :1 、求出数列得第 n位到第 n 位得增幅 ; 2、求出第位到第第 n 位得总增幅 ;3、数列得第 1 位数加上总增幅即就是第n 位数、举例说明 :2 、5、1、 17 , 求第位数、分析 : 数列得增幅分别为 :3 、5、7, 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 , 数列得第 -1 位到第 n 位得增幅就是 :3 (n 2) n1, 总增幅为 :3+( n-1) ( -1) =(n 1

3、) ( )=n2 1 所以 , 第 n 位数就是 :2+ n2 1= 2+此解法虽然较烦 , 但就是此类题得通用解法 , 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 , 或用分析观察凑得方法求出 , 方法就简单得多了。( 三 ) 增幅不相等 , 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 ( 即增幅得增幅也不相等 ) 。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 , 只用分析观察得方法 , 但就是 , 此类题包括第二类得题 , 如用分析观察法 , 也有一些技巧、二、基本技巧( 一 ) 标出序列号 : 找规律得题目 , 通常按照一定得顺序给出一系列量 , 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得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得规律 , 通常包序列号、所以 , 把变量与序列号放在一

4、起加以比较 , 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得奥秘、例如 , 观察下列各式数 :0,3,8,15, , 。试按此规律写出得第00 个数就是、解答这一题 , 可以先找一般规律 , 然后使用这个规律 , 计算出第100 个数。我们把有关得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得数 :0,8,1,24,、序列号 : ,2,3, 5,。容易发现 , 已知数得每一项 , 都等于它得序列号得平方减1。因此 , 第 n 项就是 1, 第 10项就是 1021。( 二 ) 公因式法 : 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 然后再找规律 , 瞧就是不就是与n2、n3, 或 2、 , 或 n、3有关。例如 :1,9,25,49,(),(),得

5、第为 (2 - )2( 三 ) 瞧例题 :A: 、 8、 5、。、增幅就是、 19、 7。. 、 , 增幅得增幅就是 2、 1 答案与有关且、. 。. 。、。即 :n +1:2 、4、8、16、. 、. 、。、增幅就是 2、4、8。、 。、。. 答案与 2 得乘方有关即 :2n( 四 ) 有得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 成为第二位开始得新数列, 然后用 ( 一) 、( 二) 、( 三) 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得关系。再在找出得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 恢复到原来。例 :2 、5、10、17、 , 同时减去后得到新数列 : 0 、 3、 8、 5、24 ,序列号 : 、 3、 5分析观察可得 , 新

6、数列得第 n 项为 :n 1, 所以题中数列得第n 项为 :(n -1)+2 21( 五 ) 有得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 , 或乘以 , 或除以第一位数 , 成为新数列 , 然后 , 在再找出规律 , 并恢复到原来。例 :4,16,36,64,?,1 ,196, ?( 第一百个数 )同除以 4 后可得新数列 : 、 6, 很显然就是位置数得平方、( 六 ) 同技巧 ( 四) 、( 五) 一样 , 有得可对每位数同加、或减、或乘、或除同一数( 一般为 1、 2、3) 。当然 ,同时加、或减得可能性大一些, 同时乘、或除得不太常见。( 七 ) 观察一下 , 能否把一个数列得奇数位置与偶数位置分开成为两

7、个数列, 再分别找规律、三、基本步骤先瞧增幅就是否相等 , 如相等 , 用基本方法 ( 一) 解题。如不相等 , 综合运用技巧 ( 一) 、( 二) 、( 三) 找规律如不行 , 就运用技巧 ( 四 ) 、 ( 五 ) 、 ( 六 ), 变换成新数列 , 然后运用技巧 ( 一 ) 、 ( 二 ) 、 ( 三) 找出新数列得规律最后 , 如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 则用用基本方法 ( 二 ) 解题四、【典型例题】例 1观察下列算式 :用您所发现得规律写出得末位数字就是 _。观察下列式子 :; n 得式子表示来 _ _ _。请您将猜想得到得式子用含正整数五、图形找规律小时侯我们都玩过搭积木得游戏,

8、今天我们不妨重拾童年趣事, 利用手中得火柴棒搭建一些常见得图形 ,探索规律。合作交流 , 探索规律 :活动一 : 探索常见图形得规律 , 用火柴棒按下图得方式搭三角形填写下表 :照这样得规律搭建下去, 搭 n 个这样得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注意引导学生概括“探索规律”得一般步骤:寻找数量关系 ;用代数式表示规律验证规律。练习 : 四棱柱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五棱柱呢?十棱柱呢? n 棱柱呢?活动二 : 探索具体情景下事物得规律问题 1。若有两张长方形得桌子, 把它们拼成一张大得长方形桌子, 有几种拼法?问题。若按图2 方式摆放桌子与椅子一张桌子可坐6 人,2 张桌子可坐人、按照上图方式

9、继续排列桌子, 完成下表 :问题。如果按图得方式将桌子拼在一起2 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3 张呢 ?n 张呢 ?教室有 40 张这样得桌子 , 按上图方式每5 张拼成张大桌子 , 则 40 张桌子可拼成8 张大桌子 , 共可坐人。在中 , 改成每 8 张桌子拼成 1 张大桌子 , 则共可坐人。活动三 : 探索图表得规律下面就是 0年八月份得日历 :日历中得绿色方框中得个数之与与该方框正中间得数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对其它这样得方框成立吗?您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得日历都成立吗?为什么?您还能发现这样得方框中9 个数之间得其她关系吗 ?用代数式表示。您还能提出那些问题?

10、4 图 34就是一个三角形 , 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得中点 , 得到图 3- ; 再分别连结图 34中间得小三角形三边得中点 , 得到图 34, 按此方法继续下去 , 请您根据每个图中三角形个数得规律 , 完成下列问题。(1) 将下表填写完整( ) 在第图形编号12345三 角 形 个n个 图形59中有1数_个三角形 ( 用含 n 得式子表示 ) 。例 6. 如图 , 把一个面积为得正方形分等分成两个面积为得矩形 , 接着把面积为得矩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得正方形 , 再把面积为得矩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得矩形 , 如此进行下去 , 试利用图形提示得规律计算 :例 7. 把棱长为得正方体摆成如图得形

11、状 , 从上向下数 , 第一层 1 个, 第二层个按这种规律摆放 , 第五层得正方体得个数就是例 8。观察下列图形并填表、11个数23567周长58114六、巩固练习题。用黑白两颜色得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图所示规律, 拼成若干个图案 :(1)第 4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块 ;(2)第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块、?2. 下列每个图形都就是若干个棋子围成得正方形图案, 图案得每条边 ( 包括两个顶点 ) 上都有个棋子 , 每个图案棋子总数为S, 按下图得排列规律推断 ,S 与之间得关系可以用式子来表示。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3、观察与分析下面各列数得排列规律, 然后填空。5,1,17,、4,5,7, ,19,

12、。0,20,21,4,43,17 ,175 。4,9, 9,34,4, 4、 5,1,43,3, ,5,3 ,9 。6,1,8,3,1 ,12,7,、 ,1,1,2,3,5,。180,155,13 ,10 ,。5,15,4 ,135, ,。60, 3, 8,7,。4. 您能很快算出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我们考察个位上得数为得自然数得平方 , 任意一个个位数为 5 得自然数可写成 10? + , 即求得值 ( 为自然数 ), 您试分析这些简单情况 , 从中控索其规律 , 并归纳 , 推测出结论 ( 在下面空格内填上您得控索结果 ) 。通过计算 , 控索规律 :可写成可写成可写成可写成可写成

13、可写成从第 (1) 得结果 , 归纳、推测得 :根据上面得归纳、推测 , 请算出 :、观察下列几个算式 , 找出规律 :1+ 1=4+ 3 1=1+23 4+ 2+1= 61 234+5+4 +2+ = 5利用上面规律 , 请您迅速算出 :12 3+ 9 0 99 + =据您会算出 +2+3+ 10 就是多少吗 ?据上您能推导出 +23+ +得计算公式吗 ?12. 给出下列算式 :, , 观察上面得一系列等式 , 您能发现什么规律 ? 用代数式表示这个规律就是。6. 研究下列算式 , 您会发现有什么规律 ?; 请将您找出得规律用公式表示出来:7、如图得三角形数组就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发现得所表

14、示得数 :。所表示得数 :。8、因为 , 称为杨辉三角形。, 根据图中得数构成得规律填写:那么。9。将 1,按一定规律排成下表 :试找出在第行第个数10、如下图 :(1) ?(2)9452417213643253111、把 1 到 20得数像下表那样排列 , 用正方形框子围住横得3 个数 , 竖得 3 个数 , 这 9 个数得与就是 6285227466。如果在表得另外得地方, 也用正方形围住另外得9 个数。当正方形左上角得数就是00 时, 这 9 个数得与就是多少 ?当正方形中 9 个数得与就是1 5时 , 最大得数就是多少?2、将 1 至 101 个数如下图得格式排列、用一个长方形框入2

15、个数 , 要使这 12 个数得与等于(1)1986;(2)2 9;(3)1989就是否办得到 ?如果办不到 , 简单说明理由 : 如果办得到 , 写出长方形框里得最大得数与最小得数。( 0 年山东省青岛市 ) 如图 , 就是用棋子摆成得图案 , 摆第 1 个图案需要 7 枚棋子 , 摆第 2 个图案需要 19枚棋子 , 摆第3个图案需要枚棋子, 按照这样得方式摆下去, 则摆第个图案需要枚棋子 , 摆第个图案需要枚棋子 .【关键词】规律14、(2 10 盐城 ) 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得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得规律, 根据此规律 ,m 得值就是0426?486A、 38? B。? C.66。 74m28

16、422644关键词 : 数字排列规律15.(2010 年门头沟区 ) 如图 , 过上到点得距离分别为得点作得垂线与相交 , 得到并标出一组黑色梯形 ,它们得面积分别为 .第 13 题图; 观察图中得规律 ,则第一个黑色梯形得面积第 n(n 为正整数 ) 个黑色梯形得面积。【关键词】规律题、梯形面积16.(2010 年山东省济南市 ) 如图所示 , 两个全等菱形得边长为厘米, 一只蚂蚁由点开始按得顺序沿菱形得边循环运动 , 行走 20 0 厘米后停下 , 则这只蚂蚁停在点 .【关键词】点得移动DG17、(201 年毕节地区 ) 搭建如图得单顶帐篷需要17 根钢管 , 这样得帐篷按图 , 图得方式

17、串起来搭ACE建, 则串 7 顶这样得帐篷需要B 根钢管。 F第 12 题【关键词】找规律18、(2010 年宁波市 ) 十八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证明了简单多面体中顶点数(V) 、面数 (F) 、棱数 (E) 之间存在得一个有趣得关系式 , 被称为欧拉公式。请您观察下列几种简单多面体模型, 解答下列问题 :四面体长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 ) 根据上面多面体模型 , 完成表格中得空格多面体顶点数 (V)面数 ( )棱数 ( )四面体4长方体12正八面体812正 十 二 面2013体您发现顶点数 (V) 、面数 (F) 、棱数 (E) 之间存在得关系式就是_ _。(2) 一个多面体得面数比顶点数

18、大8, 且有 30 条棱 , 则这个多面体得面数就是_、(3) 某个玻璃鉓品得外形就是简单多面体 , 它得外表面就是由三角形与八边形两种多边形拼接而成 , 且有2个顶点 , 每个顶点处都有 3 条棱 , 设该多面体外表三角形得个数为个 , 八边形得个数为个 , 求得值。【关键词】规律与探索19、1 . 直线上有 20个点 , 我们进行如下操作 : 在每相邻两点间插入 1 个点 , 经过 3 次这样得操作后 ,直线上共有个点。【关键词】点20、(2010 年安徽中考 ) 下面两个多位数128624、 624862 , 都就是按照如下方法得到得:将第一位数字乘以2, 若积为一位数 , 将其写在第

19、2 位上 , 若积为两位数 , 则将其个位数字写在第位。对第 2 位数字再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第位数字 , 后面得每一位数字都就是由前一位数字进行如上操作得到得。当第位数字就是 3 时, 仍按如上操作得到一个多位数 , 则这个多位数前 0 位得所有数字之与就是()A)495B)47C) 01D)503【关键词】探索规律2、 (2010 年浙江省东阳市 ) 阅读材料 , 寻找共同存在得规律 : 有一个运算程序 ab = n,可以使 :(a+ ) b n+c,a ( +c)=n c,如果 1 1=2, 那么 20102 0 =.【关键词】阅读理解、探究规律2、 (2010 重庆市 ) 有两个完全重合得

20、矩形 , 将其中一个始终保持不动, 另一个矩形绕其对称中心O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 , 每次均旋转 4 , 第 1 次旋转后得到图 , 第 2 次旋转后得到图 , , 则第 0 次旋转后得到得图形与图中相同得就是 ()。图B. 图C. 图D.图解析 : 观察图形 , 可知每转动 4 次为一个循环 , 所以 10 4= 2, 即第 10 次旋转后得到图形就是图。24.( 01年四川省眉山市 ) 如图 , 将第一个图 ( 图 ) 所示得正三角形连结各边中点进行分割, 得到第二个图 ( 图 ); 再将第二个图中最中间得小正三角形按同样得方式进行分割, 得到第三个图 ( 图 ); 再将第三个图中最中间得

21、小正三角形按同样得方式进行分割 , , 则得到得第五个图中 , 共有 _ _个正三角形 .【关键词】规律与探索, 得到 4 个小正方形 , 称为第一次25.(2 10 年福建省晋江市 ) 如图 , 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剪成四个小正方形操作 ; 然后 , 将其中得一个正方形再剪成四个小正方形, 共得到7 个小正方形 , 称为第二次操作 ; 再将其中得一个正方形再剪成四个小正方形, 共得到 1个小正方形 , 称为第三次操作 ;. 。 , 根据以上操作 , 若要得到 201个小正方形 , 则需要操作得次数就是 ( )、。 6 9B. 60C。671。6【关键词】大正方形剪成小正方形、规律与探索26 、(

22、2 1 江 苏 泰 州 , 7,3分 ) 观 察等 式 : , , 按 照 这种 规 律写 出 第 个 等式:、【答案】【关键词】规律归纳猜想2、 (201 山东德州 ) 电子跳蚤游戏盘就是如图所示得BC,AB=AC C6。如果跳蚤开始时在B边得 P0 处 ,BP0=2. 跳蚤第一步从 P0 跳到 C 边得 P( 第 1 次落点 ) 处, 且 P1= CP ; 第二步从 1 跳到AB边得 2( 第 2 次落点 ) 处, 且 P2= AP1;第三步从 P2 跳到 C 边得 P( 第 3 次落点 ) 处 , 且 P3= B; ; 跳蚤按照上述规则一直跳下去 , 第 n 次落点为 ( 为正整数 ),

23、 则点 209 与点 P2010之间得距离为 _ _.【关键词】寻找规律A一、数字规律类 :P2P11、一组按规律排列得数 :,。 请您推断第 9个数就是2、已知下列等式 : 13=12; 3+2 2; 13+23+3 =6; 3 23 3 43 ; 由 此 规 律 知 , 第 个 等 式 就是B. 第 n 个等式就是.P0P3C; 请把您猜想到得规律3、观察下列各式 ; 、 1 1=12 ; 、 2+2= 3;、 +=34用自然数 n 表示出来第 27 题图 。4、观察下面得几个算式 : 、 +2+1=4;、 +2+3+2+19; 、 12+3+4 3+2+1=16;根据您所发现得规律 ,

24、请您直接写出第 n 个式子5、观察下列一组数得排列:1 、 2、 3、 4、 3、 1、 2、 3、 4、 2、 , 那么第 005 个数就是。6、把数字按如图所示排列起来 , 从上开始 , 依次为第一行、 第二行、第三行、 , 中间用虚线围得一列 , 从上至下依次为 1、 13、25、 , 则第 1个数为 _。第 1 行1第 2 行23第 3 行 46第 4 行8 0第 5 行 23-1 157、已知一列数 : , 2,3, 4,5, ,7, 将这列数排成如上所示得形式 : 按照上述规律排下去 , 那么第 10 行从左边数第 5 个数等于.8、 有一列数 : , 第个数就是。9。观察下列各式

25、 :,将上面得规律用含有n 得公式表示出来就是.0。观察下列各式 : , 用 n( 自然数 ) 把这个规律表示出来 .11. 观察下列等式 9-1= ,16 412,25-9 16,36 16 , 这些等式反映出自然数间得什么规律呢?设 n 表示自然数 , 请用含有 n 得等式表示出来。12 计算 :1+2 -4 67 +9+10 112+ 993 941995 9 6 1997、二、图形规律类 :1、一质点从距原点 1 个单位得点处向原点方向跳动 , 第一次跳动到 O得中点处 , 第二次从 点跳动到 O得中点处 , 第三次从点跳动到得中点处 , 如此不断跳动下去 , 则第 n 次跳动后 ,

26、该质点到原点 O得距离为。14、如下图就是小明用火柴搭得条、条、3 条“金鱼” , 则搭 n 条“金鱼”需要火柴根。5、观察下列球得排列规律( 其中就是实心球, 就是空心球):从第 1 个球起到第 005 个球止 , 共有实心球个.16、如图 , 在图中 , 互不重叠得三角形共有个重叠得三角形共有 10 个, , 则在第个图形中, 在图 2 中, 互不重叠得三角形共有, 互不重叠得三角形共有7 个, 在图 3 中, 互不个( 用含得代数式表示 ) 、17、已知一个面积为 S 得等边三角形 , 现将其各边 n( 为大于 2 得整数 ) 等分 , 并以相邻等分点为顶点向外作小等边三角形 ( 如上图

27、所示 ) 、(1)图 1时图 2图 3n=3n=4n=5当 =, 共向外作出了个小等边三角形(2)当 n = k21 题图(第 12 题 )时, 共向外作出了个小等边三角形 ( 用含 k 得式子表示 ) 、18、观察图形 , 并完成下列表格 :序号1n图形( 此空不填 )得个数8 4得个数149。研究下列等式 , 您会发现什么规律? +1=4=22 4+1=32 +1= 6=424 6+1=25=52设 n 为正整数 , 请用 n 表示出规律性得公式来、2。探索规律 可写成 , 可写成可写成 , 可写成(1) 把这个规律用含有 n 得式子写出来 ;(2) 计算 95.21. 观察 :计算 :.

28、 .如图用黑白两种颜色得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下所示得规律, 拼成若干个图案 :( ) 第 4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 _块 ;(2) 第 n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 _ _ _块.23,(05 青岛 )102b 符合前面式子的规律,则 a b,若 10b。aa24( 岳阳 4). 观察 :,计算 : 。二, 探索图形规律25( 浙江湖州 05) 、观察下面图形我们可以发现: 第 1 个图中有 1 个正方形 , 第 2 个图中共有5 个正方形,第 3 个图中共有 14 个正方形 , 按照这种规律下去得第5 个图形共有 _个正方形、26:(05 山东泉州 ) 下图就是某同学在沙滩上用石于摆成得小房子.观

29、察图形得变化规律 , 写出第 n 个小房子用了27、探索题 :如下图在一些大小相等得正方形内分别排列着一些等圆、块石子、(1)( )()请观察上图并填写下表图形编号(1)( )(3)(4)(5)(6)圆得个数您能试着表示出第 n 个正方形中圆得个数吗?用您发现得规律计算出第2008 个图形中有多少个圆 . 电话费与通话时间之间得关系如下表:通 话 时 间电 话费x( 分)y( 元 )1.3+0 。60.6+0 。30、9+0. 4。 2+.6、 +、(1) 写出用通话时间 x 表示电话费 y 得公式 :_ _。( ) 并用您所列得公式求当通话时间x=10 分钟时得费用 :_ _、(3) 小明家

30、四月份电话费就是 96。6 元, 那么她家一共打了多长时间得电话 :_ _。探索找规律习题集及中考题集如图 , 都就是由若干盆花组成得形如三角形得图案, 则组成第个图案所需花盆得总数就是_ _.* * *、观察正方形图案 , 每条边上有个圆点 , 每个图案中圆点总数式 , 按此推断与得关系式为3。下面由火柴棒拼出得一列图形中 , 第个图形由个正方形组成 ,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1)第个图 形中 火柴 棒得 根数就是;(2) 第 个图 形 中火柴 棒 得根数就是n=1n=2,S=4;n=2n=3,s=8n=3n=4n=4,s=124。上面就是用棋子摆成得“ T字 , 按这样得规律摆下去 , 摆

31、成第 10 个“”字需要多少个棋子?第个呢 ? 5。将一张长方形得纸对折 , 如图所示可得到一条折痕 ( 图中虚线 ) 。继续对折 , 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得折痕保持平行 , 连续对折三次后 , 可以得到 7 条折痕 , 那么对折四次可以得到条折痕 . 如果对折 n次, 可以得到条折痕、6。下图就是某同学在沙滩上用石于摆成得小房子.观察图形得变化规律 , 写出第 n 个小房子用了块石子 .、为庆祝“六一”儿童节, 某幼儿园举行用火柴棒摆“金鱼”比赛、如图所示:按照上面得规律 , 摆个“金鱼 需用火柴棒得根数 _8. 柜台上放着一堆罐头 , 它们摆放得形状见右图 :第一层有听罐头 ,第二层有听罐

32、头 ,第三层有听罐头 ,根据这堆罐头排列得规律, 第( 为正整数 ) 层有. 按如下规律摆放三角形 :第 8 题图听罐头 ( 用含得式子表示 ).则第 (4) 堆三角形得个数为 _ _ ; 第 (n) 堆三角形得个数为 _ _ _、10. 下列图案由边长相等得黑、白两色正方形按一定规律拼接而成、依次规律, 第个图案中白色正方形得个数为;第 n 个图案中白色正方形得个数为_ _ _。(1)(2)(3)第 1 个第 2 个第 3 个11、用同样大小正方形按下列规律摆放, 将重叠部分涂上颜色 , 第 n 个图案中正方形得个数就是n=1n=2n=31 得规律拼成一列图案 :1 . 用黑白两种颜色得正方

33、形纸片, 按黑色纸片数逐渐加(1) 第 4 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张 ;(2) 第 n 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张.3。如图 , 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剪成四个小正方形, 然后将其中得一个正方形再剪成四个小正方形 , 再将其中得一个正方形剪成四个小正方形, 如此继续下去 , , 根据以上操作方法 , 请您填写下表 :第3个第 1个第2个操作次数 N23 45 15. 观察下列等式 :; ; ;正方形得个147数这些等式反映出自然数间得某种规律 , 设表示自然数 , 用关于得等式表示出来 :1。观察下列等式 :;请您将猜想到得规律用自然数表示出来;17. 观察下列各式 :; 请您将猜想到得规律用自然数表示出来:

34、;18。树得高度与树生长得年数有关, 测得某棵树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树苗原高 00 厘米 )年数 a高度 h( 单位 : 厘米 )1153454(1) 填出第 4 年树苗可能达到得高度 ;(2) 请用含 a 得代数式表示高度 h:_ _(3) 用您得到得代数式求生长了 10 年后得树苗可能达到得高度。、已知 :,若 (a 、为正整数 ), 则 a+b=。0、观察如下图得点阵图与相应得等式, 探究其中得规律 :(1) 在与后面得横线上分别写出相应得等式 ( ) 通过猜想写出与第 n 个点阵相对应得等式1。阅读下列一段话 , 并解决后面得问题;_ _ _ _ _。观察下面一列数 :1,2, ,8

35、, 我们发现 , 这一列数从第项起 , 每一项与它前一项得比都等于.一般地 , 如果一列数从第二项起22, 每一项与它前一项得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这一列数就叫做等比数列 ,1=1 ; 1+3=2 ; 1+3+5=3 2;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得公比。等比数列 , 5, 5, 得第 4 项就是 _。如果一列数就是等比数列 , 且公比为 , 那么根据上述得规定 , 有,所以 ,_ _、一个等比数列得第 2 项就是 10, 第 3 项就是 , 求它得第项与第 4 项 . 2. 将, 按一定规律排成下表 : 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第五行从表中可以瞧到 , 第 4 行中自左向右第 3 个数就是 , 第

36、 5 行中自左向右第个数就是 , 那么 (1) 就是第 _ _ 行中自左向右第 _ _个数(2) 第 1行中自左向右第 11 个数就是 _ _ _(3) 第 19行中自左向右第 8 个数就是 _ _2、如果依次用分别表示图(1) 、( ) 、( ) 、(4) 中三角形得个数 , 那么;如果按照 , 上述规律继续画图 , 那么与之间就是 :, 又、猜想、探索规律型 ( 提高 )一、选择题1。( 09 年贵州黔东南州 ) 某校生物教师李老师在生物实验室做试验时, 将水稻种子分组进行发芽试验 ;第 1组取 3 粒, 第 2 组取 5 粒, 第 3 组取粒即每组所取种子数目比该组前一组增加2 粒, 按

37、此规律 ,那么请您推测第 n 组应该有种子数 () 粒。A、 ?B 、C、D、2、 (2 09年江苏省 ) 下面就是按一定规律排列得一列数 :第 1个数 :;第 2个数 :;第个数 :;第个数 : 、那么 , 在第 10 个数、第 11 个数、第 1个数、第 3 个数中 , 最大得数就是 ()、第 10 个数 ?B. 第个数 ?C、第 2 个数 ?D.第 3 个数3.( 0 9年重庆 ) 观察下列图形 , 则第个图形中三角形得个数就是 ()第 1 个第 2 个第 3 个A.?B.C、 ?D. .(2009 年河北 ) 古希腊著名得毕达哥拉斯学派把 1、3、6、1 这样得数称为 “三角形数” ,

38、 而把 1、4、 9、1 这样得数称为“正方形数” 、 从图 7 中可以发现 , 任何一个大于 1得“正方形数”都可以瞧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 之与、下列等式中 , 符合这一规律得就是 ( )4=1+39=3+616=6+10图 7A. 3 = 3+10B。 5 +16C.36 = 1 +2 ? D.4 = 18+31二、填空题、(20 9 年四川省内江市 ) 把一张纸片剪成4 块 , 再从所得得纸片中任取若干块 , 每块又剪成 4 块, 像这样依次地进行下去 , 到剪完某一次为止。那么 00,2008, 9,201 这四个数中 _ _可能就是剪出得纸片数、.(2 武汉 )14 、将一些半径相同

39、得小圆按如图所示得规律摆放: 第 1 个图形有个小圆 , 第个图形有 1个小圆 , 第 3 个图形有16 个小圆 , 第 4 个图形有2个小圆 , , 依次规律 , 第 6 个图形有个小圆。第 1 个图形第 2 个图形第 3 个图形第 4 个图形3、 ( 0年广东省 ) 用同样规格得黑白两种颜色得正方形瓷砖, 按下图得方式铺地板 , 则第 (3) 个图形中有黑色瓷砖。 _块 , 第个图形中需要黑色瓷砖_ _块( 用含得代数式表示 ).(1)(2)(3)4.(2 0年山西省 ) 下列图案就是晋商大院窗格得一部分, 其中“”代表窗纸上所贴得剪纸, 则第个图中所贴剪纸“”得个数为.(1)(2)(3)5.( 00年娄底 ) 王婧同学用火柴棒摆成如下得三个“中”字形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