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软体动物门.ppt_第1页
第七章 软体动物门.ppt_第2页
第七章 软体动物门.ppt_第3页
第七章 软体动物门.ppt_第4页
第七章 软体动物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软体动物门(Mollusca),现记载约13万种,还有约3.5万种化石种类,是动物界第二大门。大多数软体动物具贝壳,故又称“贝类”。,软体动物与环节动物的相同特征: 次生体腔、后肾管、螺旋式卵裂、个体发育具担轮幼虫等。 认为:软体动物是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是沿着不很活动的生活方式较早分化出来的一支。,本章主要内容: 软体动物门主要特征 软体动物门的分类 软体动物的经济意义(自学),第一节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一、体制和躯体划分,身体分头、足部和内脏团三部分。,1、头部,运动活泼:分化明显,具眼、触角等。如田螺、 蜗牛、乌贼等。,运动迟缓:头部不发达。如石鳖。,穴居或固着:头部退化。

2、如河蚌、牡蛎等。,2、足部,常位于身体腹面,是运动器官,形态各异。,发达 呈叶状、斧状、柱状。爬行、掘沙,如河蚌。,退化 失去运动机能,如扇贝;,无足 固着生活,如牡蛎;,特化 ,腕,为捕食器官,如乌贼、章鱼;,片状 侧足,可游泳,如翼足类。,3、内脏团 位于足的背侧,内脏器官所在的部分。多数左右对称,少数扭曲为不对称。 消化、循环、排泄、神经及生殖器官都集中于此。,瓣鳃纲的内部构造,腹足纲的内部构造,二、外套膜(mantle) 外套膜:身体背侧皮肤褶向下延伸而成,包裹整个内脏团。 外套腔: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的空腔。鳃、足、肛门、生殖孔等开口其中。,示扇贝的外套腔,外层:分泌形成贝壳。 内层:

3、具纤毛,摆动使水在外套腔中循环,进行呼吸、排泄和摄食。,外套膜的结构:内外上皮构成。,贝壳及外套膜的结构,三、贝壳 贝壳是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一般1-2个,形状和数量变化较大。 成分:碳酸钙(95)及少量壳基质。由外套膜分泌而成。,结构:分三层。 角质层(外):薄、透明、具光泽。耐酸碱,保护贝壳。 壳层(中):厚,由方解石构成。 珍珠层(内):具光泽,由叶状霰石构成。,贝壳的结构及珍珠的形成,贝壳的外层和中层由外套膜边缘分泌形成,可随动物生长而增大面积,但不增厚;内层由整个外套膜分泌形成,可随动物生长而增加厚度。,珍珠形成:由贝壳的珍珠层形成,是某些贝类的外套膜包裹进入外套膜和贝壳之间的异物而

4、形成的。,贝壳的结构及珍珠的形成,四、消化系统 消化管发达,呈“U”形;多数口腔内具颚片和齿舌。,齿舌:是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舌突起表面、横裂的角质齿组成,似锉刀,用于刮取食物。,五、体腔和循环系统 软体动物的体腔演化为真假体腔并存的形式:次生体腔极度退化,仅留围心腔、生殖和排泄器官的内腔;初生体腔存在各组织间隙中,内有血液流动 血窦,所以是开管式循环(头足类除外)。,开管式循环与其缓慢的运动方式相适应,但头足类十腕目是闭管式循环,即动、静脉间由微血管相连,与其敏捷快速的运动方式相适应。 大多软体动物的血液无色或呈淡蓝色,内含血青素。,六、呼吸系统 水生:鳃呼吸。形状各异:栉鳃、瓣

5、鳃、丝鳃等。如河蚌、乌贼等。 陆生:外套膜布满血管 “肺”呼吸。是对陆地生活的适应。如蜗牛。,七、排泄系统 基本上是后肾管,肾口开口于围心腔,肾孔开口于外套腔,其数目与鳃数目一致。少数为原肾管。,八、神经和感官 原始:无神经节。 高等:4对神经节:脑、足、侧、脏神经节。 头足类:神经节集中形成“脑”,外有软骨包裹。,石鳖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触角、眼、平衡囊等。,九、生殖和发育 多雌雄异体且异形,异体受精。 头足类直接发育,间接发育的海产种类具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淡水种类(河蚌)具钩介幼虫; 头足类为不完全卵裂,其余为完全卵裂(螺旋式卵裂)。,A 担轮幼虫 B 面盘幼虫 C 钩介幼虫,第二节

6、软体动物门的分类 单板纲:贝壳1枚,帽状;足广阔扁平。 无板纲:无贝壳,足退化。 多板纲:贝壳8枚,覆瓦状排列;足肥大,块状。 腹足纲:贝壳1枚,螺旋状;足块状。 掘足纲:贝壳1枚,牛角状且两端开口;足管状。 瓣鳃纲:贝壳2枚,左右合抱,足斧状。 头足纲:贝壳退化为内壳或消失;足特化成腕。,一、单板纲(Monoplacophora) 是原始的贝类,绝大多数为化石。为研究贝类起源与演化提供材料。 主要特征: 具1枚圆而扁的贝壳(帽状);腹足强大,周围肌肉发达,中央薄,无吸附能力,海底爬行。,代表动物 新碟贝 ,活化石。,二、无板纲(Aplacophora) 是原始的软体动物,呈蠕虫状,体表具棘或

7、角质外皮;全部海产,个体发育具担轮幼虫期。 主要特征: 无贝壳,足退化,无板类约200多种,肉食性。 如毛皮贝、新月贝、龙女簪等。,龙女簪,三、多板纲 主要特征: 贝壳8枚,覆瓦状排列;足肥大,块状。 体椭圆形,头部不明显,较原始种类;全部生活在沿海潮间带,吸附岩石或藻类上。如各种石鳖。,A 背面观 B 腹面观 C 内部构造,多板纲、单板纲及无板纲因其神经系统的特点 具足神经索和侧神经索,又统称 双神经纲。,常见多板纲动物种类,四、腹足纲 软体动物中最大的一类,约10万种以上。生活在海洋、淡水及陆地,少数寄生;全球分布。 主要特征: 贝壳1枚,螺旋状;足块状;内脏团扭转而不对称,鳃、肾、心耳只

8、有1个。,1、代表动物 园田螺。 生活习性:淡水,水底爬行;以水生植物或藻类为食。 外部形态:螺壳、壳顶、体螺层、螺层、缝合线、生长线;足、厣、眼、吻、触角、出水管、入水管等。,内部构造, 消化系统:口(齿舌)、咽、食道、胃、肠及肛门;肝脏。 呼吸系统:鳃,栉状,1个,位于外套腔左侧的入水管内侧。, 循环系统:开管式循环,由心脏、血管和血窦组成。 排泄系统:后肾管排泄系统。三角形肾1个,位于围心腔前、直肠左侧。,内部构造, 神经系统:由神经节(4对)和神经连索构成。园田螺的神经节集中在体前部,环绕食道周围,且侧脏神经间的连索扭曲成“8”字形。 感觉器官:发达。具眼、触角、嗅检器、平衡囊等。,内

9、部构造, 生殖系统 雌雄异体,卵胎生(腹足类特有)。雄性右侧触角短而粗大。,内部构造,2、身体不对称的起源 扭转学说 认为腹足类的祖先是对称的(化石和担轮幼虫都是对称的,只是面盘幼虫才发生扭转); 其背面具一简单的贝壳,口在前、外套腔开口在后;为逃避敌害,将整个身体缩在贝壳下。 由于适应爬行生活,足发达起来,使贝壳向上隆起,容积增加而呈长锥状,以便容纳身体和足;, 但运动时阻力增大,使贝壳后倾,压迫外套腔出口,使腔内水流受阻,呼吸、排泄等生理机能无法正常进行; 为适应这一结果而发生调节 外套腔出口向一侧扭转180,由后方扭到前方,同时某些内脏器官也相应发生扭转; 结果一侧的心耳、鳃、肾等器官由

10、于受压而退化,只剩单个,原来左右平行的侧脏神经索扭成“8”字形;这样,贝壳保持了原有容积,又降低了高度,使其运动灵活。,腹足类身体扭转示意图,腹足类内脏团的扭转及扭转后的成体结构,3、腹足类的分类 根据贝壳形态、鳃的有无及位置、侧脏神经连索是否扭曲为8字形等分为三个亚纲:,前鳃亚纲:具外壳,鳃位于心室前方,侧脏神经索“8”字形。 后鳃亚纲:壳不发达,鳃位于心室后方,侧脏神经索不扭曲成“8”字形。 肺鳃亚纲:无鳃,以肺囊呼吸,贝壳无厣,直接发育。,前鳃亚纲:具外壳,鳃位于心室前方,侧脏神经索“8”字形。,宫廷芋螺 白带笋螺,千足蜘蛛螺,后鳃亚纲:壳不发达,鳃位于心室后方,侧脏神经索不扭曲成“8”

11、字形。,白带泡螺,彩鳞海兔,泡 螺,哈姆伯格黄色大海兔,海 蛞 蝓,肺鳃亚纲:无鳃,以肺囊呼吸,贝壳无厣,直接发育。,嘉年华美螺蜗牛,辛辛那光泽蜗牛,金唇巴布亚蜗牛,南英双旋蜗牛,五、掘足纲 掘足纲自潮间带至4000m深海均有分布,约300余种。 主要特征: 贝壳1枚,牛角状,两端开口;头部不明显,具头丝及吸盘;足圆柱状,发达;海产,外套膜呼吸,生殖腺1个。如角贝。,角贝的结构模式图 胶州湾角贝,角 贝,六、瓣鳃纲 主要特征: 贝壳2枚,合抱;鳃瓣状;足斧状。 1、代表动物 河蚌 (1) 生活习性:淡水底部,半埋于泥沙中。,(2) 外部形态 前端稍圆、后端尖;壳顶、生长线、韧带、出入水管、足、

12、外套膜、外套腔、缩足肌、伸足肌、闭壳肌、鳃、内脏团等。,(3)内部构造 肌肉系统 闭壳肌(1对)、缩足肌(1对)、伸足肌(单个);足、外套膜。, 呼吸系统 瓣鳃(每侧2片) 鳃小瓣(愈合成“U”形,具瓣间隔) 鳃丝(上具纤毛,具丝间隔和鳃孔)。外套膜也具辅助呼吸功能。, 消化系统 口(唇片)、食道、胃、肠、直肠及肛门。消化腺为肝脏。, 循环系统:开管式,由心脏、血管和血窦组成。 排泄系统:肾(肾体和膀胱)、围心腔腺组成。, 神经系统:不发达,仅具3对神经节。感官不发达。,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生殖腺1对,位于内脏团中。个体发育经过钩介幼虫期。,2、瓣鳃纲重要种类 约2万种,根据绞合齿形态、闭壳

13、肌发育程度及鳃的结构,分为3个目:列齿目(泥蚶、毛蚶等)、异柱目(贻贝、珍珠贝、牡蛎、扇贝等)和真瓣鳃目(河蚌、砗磲、河蚬、文蛤、蛏等。,栖息在流速大、水质清的浅海底,以足丝附着于岩礁上。壳开闭时能发出清脆的声响,略能游动。我国北方沿海都产。闭壳肌很发达,是制干贝的主要原料。有的种类也称“海扇”。,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也称“干贝蛤”。壳略呈扇形,壳顶前后有耳,前大后小。右壳较平,有放射肋约十条;左壳稍凸,放射肋多至三十余条;肋上有棘状突起。壳面褐色,有灰白至紫红色纹彩,极美丽。,泥蚶(Arca granosa)蚶科。壳卵圆形,坚厚,顶突出,放射肋发达,共有18-20条,有

14、细密铰合齿。完表面白色,被有褐色薄皮,内面灰白色。栖息浅海软泥滩中。我国南北沿海均产。供鲜食或酱油醉渍。壳供药用。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省早已人工养殖,是我国著名经济海产之一。,江珧(Pinna(Atrina)pectinata) 也称“江瑶”、“栉江跳”。江珧科。贝壳大而薄,前尖后广,呈楔形。我国南北沿海都产。常直立泥沙中生活,以足丝固着,终生不再移动。后闭壳肌干制品称“江珧柱”,也称“于贝”,是海味珍品。,牡蛎(Ostrea)简称“蚝”,牡蛎科。壳形不规则,大而厚重;左壳(下壳)较大较凹,附着他物;右壳( 上壳)较小,掩覆如盖。我国自黄海、渤海至南沙群岛均产,约有20种。现广东、福建、台

15、湾养殖较多。肉味鲜美,生食、烹食均可,也可加工制成蚝豉、蚝油及罐头品。壳可烧石灰,也可入药。,外面黑色至青绿色,内面白色至青紫色。铰合部有主齿二、三枚,侧齿一枚。斧足甚发达。产于淡水中。我国南北各地都有。肉供食用;也作肥料或鱼类食饵。,蚬(Corbicula)蚬科。介壳为二等边三角形,长3-4厘米。,砗磲(Tridacna),砗磲科。壳大而厚,略呈三角形,长可达1米,最大的竟可逾1.5米以上,故也称巨蚌。壳面有高垄,垄上有重叠的鳞片。壳顶弯曲,壳缘呈锯齿状。壳面通常白色或浅黄色,内面白色。外套膜缘呈黄、绿、青、紫等色彩,极美丽。栖息热带海中,我国海南岛及东沙群岛、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均产。肉供食

16、用;壳大者可作小儿浴盆及猪食盆,小的可烧制石灰或供观赏。,砗 磲,竹蛏(Solen gouldi)也称“马刀”,竹蛏科。壳质脆薄,呈长方形,好象两枚破竹片,故名。壳面黄色,有铜色斑纹。肉黄白色,常伸出壳外。栖息浅海泥沙中,穿穴而居,若置少许食盐于穴中,每自穴中跃出。我国南北沿海以及日本均产。肉味鲜美,鲜食、干制均可。,穿石贝,也称“海笋”。海笋科,沟海笋属(Zirfaea)及凿穴蛤属(Barnea右)等属的通称。一般壳薄而脆,前端有锯齿状构造,可穿凿岩石而栖息其中,破坏海港岩石建筑。水管甚长。或居浅海泥沙中。,船蛆(Teredo)也称“凿船贝”。船蛆科。外形很象蠕虫,长达25厘米,穴居于木材中

17、。身体前端有一对极小的贝壳,其余部分外被一个石灰质管。平时身体后端的水管从石灰质管伸出木材外,营摄食、呼吸等作用;遇敌时,水管缩入,用铠片堵住孔口。同类有很多种,都对海洋建筑和木船损害很大。我国渔民常用火烤船底以杀死船蛆;现在多采用杂酚油压入木材中来防治。,船 蛆,七、头足纲 主要特征: 外壳退化;体分头、足躯干三部分;具墨囊;海产,肉食性;雌雄异体且异形,直接发育。 1、代表动物 乌贼 (1)生活习性 生活于海中,肉食。,(2)外部形态 分头、足、躯干三部分。 头:球形,具口、口膜、眼、嗅检器等。 足:特化成腕和漏斗。腕10对,其中第4对特长 触腕(捕食);雄性左侧第5腕吸盘退化 茎化腕(交

18、配)。,漏斗:身体腹面,运动器官;上有凹陷结构与外套膜上突起结构形成闭锁器。 躯干部:外套膜包裹内脏团;具鳍和石灰质内壳;体表具色素细胞。,(3)内部结构 消化系统 口球(具角质腭和齿舌)、食道、胃及胃盲囊、肠、直肠及肛门;唾液腺、肝脏。 近肛门处有一直管,末端膨大 墨囊。, 呼吸系统:羽状鳃,位于外套腔前端两侧。 循环系统:闭管式,心脏1心室2心耳。 排泄系统:后肾管排泄,囊状肾。,神经系统:发达,神经节愈合成“脑”。分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和交感神经。 感觉器官:发达具眼和平衡囊。眼具角膜、巩膜、虹彩、视网膜、瞳孔、水晶体、睫状肌等结构,是无脊椎动物最高级、最完善的视觉器官。,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体内受精。,2、头足纲重要类群 根据鳃和腕数目分二亚纲4目。 四鳃亚纲:具外壳,10腕,无吸盘。 鹦鹉螺目:多为化石,缝合线直。如鹦鹉螺(一级保护动物)。 菊石目:全为化石,缝合线曲。, 二鳃亚纲:具内壳或无壳,810腕,具吸盘。 十腕目: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