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汽车电子项目建议书(立项备案申请模板)_第1页
安徽汽车电子项目建议书(立项备案申请模板)_第2页
安徽汽车电子项目建议书(立项备案申请模板)_第3页
安徽汽车电子项目建议书(立项备案申请模板)_第4页
安徽汽车电子项目建议书(立项备案申请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咨询 MACRO/汽车电子项目建议书安徽汽车电子项目建议书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说明不同于普通消费品,汽车电子单品价值高,往往需要具备较长寿命,车厂或者用户在选择时倾向于质量稳定、可靠性高、厂家信誉好的产品,品牌是消费者最重要的参考依据。汽车制造商在选择供应商时,必须结合汽车市场定位并考虑到潜在购买者的需求,审慎选择品牌,从零部件供应链确认环节把控产品质量,一般会优先选择技术实力强、产品质量优、售后服务好、产品附加值高、行业信誉良好的品牌进行合作。后装市场直接面向车主个体,在充斥着各类产品的市场中,为取得车主信任,必须提升自身品牌价值,扩大产品影响力,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优

2、势地位。因此,品牌积累已经成为汽车电子行业的进入壁垒之一。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5487.3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0783.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55%;建设期利息602.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6%;流动资金4100.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09%。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639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2128.47万元,净利润7033.9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4.91%,财务净现值1916.9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61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

3、期合理。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主要由投资驱动向全要素综合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

4、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开放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必须充分发挥我省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共享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全省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促进社会和谐

5、,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十三五”必须在五大理念统领下,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事物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充分地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地预测未来前景。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第四章 产品规划与建设内容第五章 项目选址方案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第七章 原辅材料分

6、析第八章 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第九章 环保分析第十章 劳动安全第十一章 节能说明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第十三章 项目进度计划第十四章 投资方案分析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第十六章 项目招标方案第十七章 风险防范第十八章 项目综合评价第十九章 附表第一章 绪论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汽车电子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刘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7、,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

8、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三、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汽车电子是电子信息技术与汽车制造技术的结合,是车体汽车电子控制和车载汽车电子控制的总称。汽车电子已经成为当今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突破口,是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安全、舒适和节能环保需求的核心推动力。汽车电子是电子信息技术与汽车制造技术的结合,是车体汽车电子控制和车载汽车电子控制的总称。汽车电子已经成为当今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突破口,是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安全、舒适和节能环保需求的核心推动力。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

9、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主要由投资驱动向全要素综合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绿水青山和金

10、山银山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开放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必须充分发挥我省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共享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全省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促进社会和谐,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十三五”必须在五大理念统领下,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四、报告编制说明(一)报告编制依据1、承办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报告的委托;2、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法规、规划;3

11、、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定;4、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政策;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二)报告编制原则1、项目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2、采用的工艺技术要先进适用、操作运行稳定可靠、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安全卫生。3、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出发点,产品无论在质量性能上,还是在价格上均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4、项目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业卫生和安全生产。环保、消防、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装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保证工厂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健康。5、

12、将节能减排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以企业发展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以节能减排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6、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全新的建设模式进行规划建设,要统筹考虑未来的发展,为今后企业规模扩大留有一定的空间。7、以经济救益为中心,加强项目的市场调研。按照少投入、多产出、快速发展的原则和项目设计模式改革要求,尽可能地节省项目建设投资。在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优化各成本要素,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的目标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强项目的市场竞争力。8、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公正、客观的反映本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工程投资坚持“求是、客观”的原则。(二) 报告主要

13、内容根据项目的特点,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1、项目单位及项目概况;2、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3、资源综合利用条件;4、建设用地与厂址方案;5、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6、投资方案分析;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力求提供较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该项目是否可行做出客观、科学的结论,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四、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78.08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五、项目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汽车电子产品4万套的生产能力。六、建筑物建设规模本期项目建筑

14、面积52053.28,其中:生产工程31804.55,仓储工程5725.86,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706.77,公共工程11816.09。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5487.3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0783.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55%;建设期利息602.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6%;流动资金4100.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09%。(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0783.90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建设费用17951.40万

15、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194.46万元,预备费638.04万元。八、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25487.31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2300.00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九、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639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52128.47万元。3、净利润(NP):7033.99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5.61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14.91%。3、财务净现值:1916.96万元。十、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

16、设期限规划24个月。十一、项目综合评价经初步分析评价,项目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其社会救益、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在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及投资等方面建设条件较好,项目的实施不但是可行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2053.28约78.08亩1.1总建筑面积52053.28容积率1.001.2基底面积32793.57建筑系数63.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52.921.4基底面积32793.572总投资万元25487.312.1建设投资万元20783.902.

17、1.1工程费用万元17951.40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194.462.1.3预备费万元638.042.2建设期利息万元602.712.3流动资金4100.703资金筹措万元25487.313.1自筹资金万元13187.313.2银行贷款万元12300.004营业收入万元639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52128.476利润总额万元9378.657净利润万元7033.998所得税万元2344.669增值税万元2193.6510税金及附加万元2392.8811纳税总额万元6931.1912工业增加值万元17050.9813盈亏平衡点万元10646.55产值14回收期年5.6

18、1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4.91%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916.96所得税后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产业发展背景(一)行业竞争状况行业市场化水平较高,竞争激烈,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因为目标客户存在差异,前装市场与后装市场表现出不同的市场特点及竞争格局,各竞争企业自身优势不同,不同细分市场竞争状况各异。总体而言,全球主要汽车零部件厂商在汽车电子行业往往都具备较强技术竞争力,博世、大陆、伟世通、德尔福、电装等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其下汽车电子产品结构丰富,业务遍布全球,产品市场占有率及产品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国内优秀汽车电子厂商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行业的竞争力逐

19、步提升,少数汽车电子厂商已经进入国际品牌汽车厂商主流配置,甚至已经直接给海外前装市场配套。(二)客户资源壁垒汽车制造商对零部件配套企业的要求非常严格,一般只有通过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企业才能进入汽车制造商配套体系,具备成为汽车制造商供应商的基本资格。企业在通过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后,为达到汽车制造商对企业产品评估和验证的目的,仍需通过车厂组织的一系列严格复杂的认证程序。漫长的认证流程不仅增加了供应商的时间成本,还对供应商日常生产经营环节提出了很高要求。对于新进入汽车电子领域的企业,开拓客户资源,建立自身的产品销售渠道已成为汽车电子行业的进入壁垒之一。(三)人才壁垒

20、汽车对配套零部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前装供应商通常要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雄厚的研发技术实力和先进的生产制造工艺水平,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生产与质量管控人才成为保证汽车电子产品质量的关键。行业内企业管理人员往往需要具备市场、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从一个基层员工成长为中高级管理人员,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而我国汽车电子产业起步晚,目前这方面的人才较为稀缺。同时,汽车电子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更新换代较快,需要储备大量软件、电子、通信、传感、工业设计、结构设计和工程设计等领域的专业研究开发人才,由于我国汽车电子在国际汽车电子产业中属于后进者,而且国际行业巨头,一般严格控制对我国

21、的技术开放程度,使得中国汽车电子行业掌握深入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的人员稀缺。因此,人才积累以及培养已成为汽车电子行业的进入壁垒之一。(四)技术壁垒汽车电子是典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掌握先进技术是占据市场制高点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汽车电子产品一般由众多的精密零部件和软件组成,要求零部件在性能、规格、尺寸等方面能精准匹配,保证一致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预定功能,研发、设计和生产环节出现任何失误都将降低产品质量,甚至成为残次品。中国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由于起步晚加之国际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封锁,除了少数专注于进行核心技术研发,在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经验,能够符合行业对技术、产品质量要求的

22、企业相对缺乏,因此技术积累已经成为汽车电子行业的进入壁垒之一。(五)规模化壁垒汽车电子横跨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汽车制造商对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呈现一定的波动性,且不同车型、不同档次、不同结构设计对相应的汽车电子产品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作为汽车电子供应商必须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满足汽车厂商多元化、规模化的弹性产品需求,对行业厂商规模化供应能力具有较高要求。规模化生产能够使得企业有效控制和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以及增加采购、研发、生产和销售之间的协同效应,而行业新进入者面临技术、客户等障碍,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规模化供应能力。因此,规模化已经成为汽车电

23、子行业的进入壁垒之一。(六)质量壁垒前装车载电子产品的下游汽车生产商有严格的质量体系,车载电子产品的生产企业要成为汽车生厂商的零部件供应商,不但必须通过“ISO/TS16949”汽车行业专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而且还要通过各个车厂对供应商的更加严格质量审核体系考核,才能获取供应商的资格。在进行配套开发的过程中,开发各节点产品质量不但成熟度必须符合车厂的质量定义,而且需要使用车厂要求的质量工具证明设计质量可保障性。在进行配套生产的过程中,各个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包括上下游供应链均需要达到车厂定义的质量目标。因此,汽车生产厂商往往与合作多年的,一直保持高品质控制表现的车载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

24、合作,产品质量控制已成为汽车电子行业的进入壁垒之一。(七)品牌壁垒不同于普通消费品,汽车电子单品价值高,往往需要具备较长寿命,车厂或者用户在选择时倾向于质量稳定、可靠性高、厂家信誉好的产品,品牌是消费者最重要的参考依据。汽车制造商在选择供应商时,必须结合汽车市场定位并考虑到潜在购买者的需求,审慎选择品牌,从零部件供应链确认环节把控产品质量,一般会优先选择技术实力强、产品质量优、售后服务好、产品附加值高、行业信誉良好的品牌进行合作。后装市场直接面向车主个体,在充斥着各类产品的市场中,为取得车主信任,必须提升自身品牌价值,扩大产品影响力,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优势地位。因此,品牌积累已经成为汽

25、车电子行业的进入壁垒之一。二、区域产业环境分析三、项目承办单位发展概况公司将依法合规作为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坚持合规是底线、合规高于经济利益的理念,确立了合规管理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合规管理责任。公司不断强化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合规论证审查,加强合规风险防控,确保依法管理、合规经营。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不断强化,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合规管理格局逐步建立,广大员工合规意识普遍增强,合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

26、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

27、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四、项目投资建设必要性分析(一)国家政策扶持作为终端消费产品,汽车产业链长,涉及钢铁、化工、机械、能源环保、电子等多个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

28、汽车工业的配套产业,汽车电子对提升汽车制造水平至关重要,是我国未来打造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的关键所在。我国高度重视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文件中明确提出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的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通过产业政策扶持,强化行业创新,提升我国汽车电子在全球的竞争力。(二)汽车产销量及存量稳步增长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未来十年汽车市场年均增速在7%左右,2020年产销规模将达到3,500万辆左右。随着车载电子渗透率的提升和单车配套价值的增加,叠加车联网、智慧交通的发展契机,我国前装车载电子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同时

29、,国家取消机动车强制报废,有利于汽车市场发展,为延长汽车使用寿命,用户倾向于选择配置更高、性能更好的汽车,将促进汽车电子产品的消费。(三)移动互联技术的推广随着互联网科技革命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将和更多传统产业融合。汽车电子将承载联通汽车与外界的使命,通过大量的传感器件和执行单元,在车内建立网络,然后接入移动网络,让汽车成为万物互联中的一个节点,通过云储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全面提升驾驶体验。车联网的兴起,将重塑汽车产业链,带动汽车电子产业实现飞跃式发展。(四)行车舒适性需求不断增加城市规模变大、交通状况恶化等延长了驾车时间,车载信息娱乐产品无疑成为车主释放交通阻塞和长时间驾车带来的烦躁情绪

30、的选择之一,尤其是能够进行移动互联的信息娱乐产品。尼尔森的市场调查显示,消费者在做购车决定时,开始更为关注驾乘舒适性,除传统通信功能外,越来越青睐联网智能功能,包括在线音乐、在线地图导航等。(五)国际汽车制造商加大对中国的投入与合作随着我国汽车需求的快速提升,国际大型汽车制造商们也纷纷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与具有与其配套能力的中国优秀车载电子零部件企业进行国内市场广泛深入的合作,提高整车竞争力,甚至也邀请优秀的中国车载电子零部件企业在其全球布局的国际项目中一起合作,将使得国内优秀车载电子零部件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国内厂商对车载电子零部件国产替代进口和升级换代的空间加大随着国内汽车行业

31、竞争加剧、成本压力上升,整车企业加快国产化率步伐,对于原先进口的电子零部件,在同等性能的情况,更倾向于选择本土供应商,为本土电子零部件企业带来机遇。(六)不利因素汽车电子行业创新成本较高,对于规模偏小的本土企业来说,巨额投入技术研发风险较大。后发劣势使得我国企业在与国际生产商竞争初期便处于被动地位,多数企业定位于中低端市场,并采取“以价格换市场”的竞争策略,研发投入偏低,产品附加值有限,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此外,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部分城市出台限购汽车政策,意在缓解交通压力。限购政策的出台将会影响汽车的销售情况,进而影响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一、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载信

32、息娱乐系统是采用车载专用中央处理器,基于车身总线(CAN、LIN、车载以太网等)系统、3G/4G移动网络、无线通信和卫星导航技术、互联网服务等,形成的车载综合信息处理系统终端,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地理信息服务、多媒体娱乐服务、智能交通服务,从而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根据产品功能形态的差异,可以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分为娱乐系统和信息系统,前者主要包括通过CD、VCD、收音机、多媒体等音视频设备为车内驾乘人员提供娱乐服务,后者主要包括导航引擎与软件、电子地图、无线广播信息,远程通信等设备为驾乘人员提供信息服务。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能够实现包括三维导航、实时路况、网络电视、辅助驾驶、故障检测、车辆信息、移

33、动办公、无线通讯、基于在线的娱乐功能及TSP服务在内的一系列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汽车电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一)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集成化和模块化趋势随着用户对多媒体娱乐要求的逐步提高和汽车电子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取得了飞速发展。数据存储与网络传输技术的提高,为音、视频的存储与通信提供了基础平台,更加促进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应用的丰富发展。互联技术发展,推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变成了功能复杂的数字内容中枢,汇集各种信息源,连接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同时,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往往集成了汽车行驶信息、辅助倒车系统、车载导航系统、车身安防应用等,使得整个车载信息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和集成化。另外一些

34、汽车厂商开始了模块化设计的布局,将一些功能模块拆分,如主控模块、收音模块、独立功放、独立显示系统、播放器、导航模块等。模块化设计可以减少不同车型配置的重复设计、验证,加大单品模块的重复利用率。但是对汽车电子厂商的研发能力、质量保证能力、交付能力、全球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二)全球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市场规模在汽车轻量化、小型化、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的推动下,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整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德勤2数据显示,全球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处于成长期,2012至2016年全球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市场销售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达10.8%。预计到2020年,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市场规模将超过800亿美

35、元,成为最大的汽车电子细分市场。(三)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子市场中国车载导航产业增长迅猛我国汽车导航整体装配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绝对装配量增长迅速。根据国家统计局、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整理及分析,在前装导航市场,我国出货量从2009年的50.3万台增长到2015年的371.2万台。2015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459.76万辆,前装导航渗透率为15.15%。在车载导航逐渐成为汽车标准配置的情况下,前装市场的导航渗透率不断提升。(四)车联网是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以及智能交通的迫切需求等因素影响,车载智能相关领域已出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基于移动互联网以及车联网等应用的

36、智能化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已成为市场的发展主题。随着车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与X(X为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和信息交换的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五)我国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和用户需求变化对车载电子形成双重拉动车载电子产品的发展受到下游汽车市场需求的驱动社会的发展,用户的生活方式和驾驶习惯逐渐发生变化,增加了对车载电子的配置需求。自驾出游增多,城市生活圈扩大,加上交通阻塞等,延长了驾车时间。车载电子信息娱乐系统不但提供了音频播放、游戏等功能,增添

37、了用户的驾车乐趣,消除长时间驾车带来的枯燥烦闷,而且为用户彻底解决行驶道路选择、避免拥堵和高效到达目的地等难题,受到车主的青睐。二、车载空调控制器车载空调控制器是一种汽车空调的控制装置,通过对发动机转速和车厢内温度的变化进行检测,经信号逻辑处理,对电磁离合驱动器和怠速阀驱动器进行控制,使车厢内温度恒定并节省汽车能源。按系统装置可分为手动机械式、电动电子式、单温区全自动和多温区自动控制等。车载空调控制器的核心在于控制逻辑算法,算法越精确,控温效果越好,提升汽车空调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节能水平。车载空调控制器一般需要进行一系列复杂测试活动,包括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等方面的测试,通过测试的

38、产品才有可能推出市场。特别是对于全自动空调控制系统,还需要进行控制算法与实际车内系统的匹配标定,标定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整车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表现效果。另外,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一些汽车厂商开始了模块化设计的布局,将空调控制系统主控模块与控制面板分离出来,复杂算法被放置于一个独立的控制单元内,而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面板则给操作者提供了优秀的人机交互体验。模块化设计可以减少不同车型配置的重复设计、验证,加大单品模块的重复利用率。三、驾驶信息显示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是驾驶员和车辆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端口,负责整车运行状态的监测及故障智能报警,是实现节能省油和安全驾驶的重要方式。传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主要

39、显示的信息有车速、发动机转速、油压、冷却水温度、里程、时间、方向灯指示等,并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发出报警信号,相对于新型驾驶信息显示系统,功能比较单一,集成度不高,难以满足显示精度稳定性及大量复杂信息显示的要求。随着微电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和液晶显示技术在驾驶信息显示系统中的应用,多功能、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仪表应用越来越广泛,提高了汽车电子化程度,并带动驾驶信息显示系统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多元化、多功能、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方向发展,未来将演化成为汽车综合信息系统。我国驾驶信息显示系统经历了机械式、模拟电路电子式发展阶段,目前已经步入数字化发展阶段,但整体技术水平仍较低,与国际先进技术

40、存在着较大差距。高端市场进入门槛高,外资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大陆、博世、电装、德尔福、伟世通等国际汽车电子巨头市场份额相对较高,内资企业则主要给自主品牌车配套,但占据的市场份额较低。但是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少数具备仪表和显示技术的公司正在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第四章 产品规划与建设内容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2053.28(折合约78.08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52053.28。(二)产能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汽车电子产品4万套,预计年营业收入63900.00万元。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

41、纲领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第五章 项目选址方案一、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应符合当地工业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并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保护相一致。2、项目选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它特别需要保护的敏感性目标。3、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

42、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4、项目选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以满足工艺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5、项目选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水源、电力、运输等生产要素供应充裕,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6、项目选址应靠近交通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市场信息。7、地势平缓,便于排除雨水和生产、生活废水。8、应与居民区及环境污染敏感点有足够的防护距离。二、建设区基本情况安徽,简称“皖”,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合肥。位于中国华东,界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东连江苏,

43、西接河南、湖北,东南接浙江,南邻江西,北靠山东,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濒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水系。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兼容。安徽省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经济、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有着历史和天然的联系。安徽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四个文化圈组成。截至2020年7月,安徽省下辖16个省

44、辖市,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截至2019年末,安徽生产总值371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15.7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5337.9亿元,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18860.4亿元,增长7.7%。人均GDP达58496元,折合8480美元。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我省加快发展面临诸多有利因素。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有利于我省发挥沿江近海、居中靠东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我省在全国

45、率先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有利于有效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将为全省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国家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有利于我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扎实推进,将进一步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国家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但也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城镇化水平较低,市场主体总量不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扶贫攻坚任务繁重,公民文明素

46、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安徽建设任务艰巨,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意识有待增强。综合判断,我省发展虽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新的增长动力加速孕育的态势没有改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趋利避害、主动作为,着力突破瓶颈制约、补齐发展短板,努力把安徽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进出口总额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粮食总产达810.8亿斤,实现“十六连丰”。新增减税降费813.6亿元,财政收入增长6.5%。居民消费价

47、格涨幅2.7%。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十三五”规划经济总量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我省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足做好应对更加困难局面的准备。同时更应当看到,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等方面,都拥有许多重大机遇,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保持好的发展势头。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收

48、入增长保持上年水平,城镇新增就业63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以上,现行标准下剩余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三、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包括统筹推动四大区域板块协调发展、打造全省经济增长极、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等四个方面。推动条件较好的地区保持率先发展,基础较弱的地区补上短板,形成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抓好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战略支撑、淮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振兴

49、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大黄山国家公园等发展平台建设,把皖江示范区建成引领全省转型发展的新支撑带,加快建设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高水平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促进皖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瞄准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进一步增强合肥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将合肥经济圈打造成全省核心增长极。着力把芜马城市组群打造成全省重要增长极。引导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加强资源型城市主城区与工矿区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县域经济振兴工程,培育一批工业强县、农业强县和生态名县。到2020年,县域经济总量突破1.5万亿元。四、“十三五”发展目标按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要

50、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产业结构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8.5:50:41.5,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不断提升,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稳步上升,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升。质量效益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跃上新台阶。品牌经济比重显著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提升。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城乡区域发展趋于协调,户籍人口城镇化

51、率加快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和人才强省建设取得新的突破。经济总量扩大。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经济增长速度全国争先、中部领先,年均增长8.5%左右,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万亿元,努力向4万亿元冲刺。涌现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强市、经济强县和开发园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人均指标前移。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进一步提升。力争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人均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就业比较充分,就业、社保、教育、医疗、

52、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大别山区和皖北地区整体脱贫。文明程度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创新创业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体现徽风皖韵的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彰显。生态环境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不断上升,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得到有效整治,生态环境质量

53、阶段性改善,城市重污染天气天数逐年降低,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不断提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制度体系健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改革品牌和改革成果。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五、产业发展方向把合肥经济圈打造成全省核心增长极。进一步增强合肥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瞄准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支持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全方位承接高端产业和创新要

54、素,打造全国创新创业试验区、高端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加快培育电子信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和总部基地。高水平建设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对外开放大平台。打造通达全球的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支持申报国际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试点。支持建设金融服务后台基地和中国快递服务后台基地。加快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建设。加速经济圈一体化。以合肥为中心,促进合芜发展带、沿江发展带、合铜发展带、合淮蚌发展带建设。建立产业分工协调机制,打造合滁宁、合芜马、合铜宜、合六、合淮五大产业集群带,加快建设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加强交通、水利、能

55、源、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引领推动合肥经济圈向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努力成为全省核心增长极乃至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增长极。到2020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28%,合肥城区常住人口达到500万人,在肥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数超过50家,成为长江经济带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圈内形成若干国家级或世界级产业集群,人均收入力争达到长三角城市群平均水平。打造区域性增长极。着力把芜湖建成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大城市。推动芜马同城化,把芜马城市组群打造成全省重要增长极,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

56、性城市组群,到2020年,GDP总量达到6000亿左右。把蚌埠、安庆、阜阳、黄山打造成皖北、皖西南、皖西北、皖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努力将宣城打造成为皖苏浙区域交汇中心城市。三、项目选址综合评价项目选址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项目生产所需原料、辅助材料和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水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裕。项目选址周围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目标,自然环境条件良好。拟建工程地势开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项目选址具备良好的原料供应、供水、供电条件,生产、生活用水全部由项目建设地提供,完全可以保障供应。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一、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一)总图布置原则1、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生产的环境空间。2、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3、工程内容、建筑面积和建筑结构应适应工艺布置要求,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