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3.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真题演练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3.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真题演练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3.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真题演练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3.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真题演练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3.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真题演练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校名 推荐九年级下册 3.11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真题演练1( 2018山东泰安) “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这种体制”是指()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市场经济体制2. ( 2018江苏南京) “ 1921-1922 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 2.4 亿普特,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 4.23 亿普特低了很多。 ”这一变化有助于()a. 结束沙皇统治b.恢复国民经济c.实现农业集体化d.防止生产过剩3

2、. ( 2018四川绵阳) 1929 年 10 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危机很快波及世界各国。但在危机期间,有一个国家却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个国家是()a. 苏联b.德国c.日本d.英国4. ( 2018广西梧州) 193 3 年 1 月,斯大林在报告中指出:1932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与1928年相比,其水平增加到219%。对此分析错误的是()a. 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b. 计划经济体制发挥积极作用c.政府重点发展重工业d.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5. ( 2018 江苏扬州)1940 年与 1913 年相比,苏联重工业增长14.5倍 ,轻工业只增长3. 9 倍,农业 总产

3、值仅增长 41%,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这种状况与下列哪一政策或模式有关()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d.斯大林模式6.( 2018山东德州) 观察下图, 其中 1921-1925 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1名校名 推荐a. 农奴制改革的进行b.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7. ( 2018湖南岳阳) 1921 年,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他获此经营权源于苏俄的()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1936 年新宪法d.农业集体化8. ( 2018湖北黄冈)据斯大林在粮食战线上一文

4、中统计,20 世纪上半叶,苏联某年度国家收购粮食达4.34 亿普特 (一普特约等于16.38 千克)。同年,苏联计划在东部地区建立一批工厂,经讨论决定,部分工厂由外国公司负责建设,并允许私人企业参与。这反映出当时苏联()a. 工业化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严重依赖外资b. 农业集体化步伐大大加快c.余粮收集力度巨大,为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d.践行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9. ( 2018四川乐山)分析图表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据下表可以推断,苏俄(联)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1921-1929 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增长表国家苏俄(联)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年均增长率24.3

5、%17%9.4%7.1%4.3%3%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b. 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2名校名 推荐c.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改革d.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9. 新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探索,有成就也有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苏联斯大林时期) 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高速度实现工业化, 农业就不能按常规发展,而是必须适应工业的要求,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来源。世界通史第三编(1)苏联工业化建设到1937 年时取得了什么成就?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苏联工业化建设存在什么缺陷。材料二1953 1957 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1 万多个,我国过去所没有的一些

6、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举一例“汽车制造业”的成就。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有何意义。材料三1960年与 1 957 年相比,(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1.3 倍,而农业总产值却下降了22.7%;工业和农业产值比例由5.7 4.3 ,变为 7.8 2.2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暴露出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当时我国哪些运动所致?( 4)综上所述,从中苏工业化建设的得失中,你得到什么认识?3名

7、校名 推荐参考答案1. b 解析: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经济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 导致农业落后, 人民不满意。 故选 b。2. b 解析: 1921 年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了余粮征集制。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b 项符合题意。3. a4. d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关键信息 “ 1933 年”“ 1932 年苏联下业总产值与1928 年相比,其水平增加到219%”分析可知,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故答案为 d。5. d6. d 解析: 1

8、921 年列宁开始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到1925 年,苏联农业恢复到战前水平。d 符合题意。故选d。7. b 解析: 1921 年,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阿曼德哈默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得益于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故答案为b。8. d解析:题干反映出当时苏联践行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故选d。9. b解析:由材料中的时间“ 1921- 1929 年”可知,从 1921 年起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上台后,又逐步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故选b。10. ( 1)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化是围绕优先发展重工业进行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2)建成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其他答案合理也可)解析 :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