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1页
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2页
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3页
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4页
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明朝,番禺秀才吴必中带着书童正走在赴京考会试的途中。他是家中独子,但是他天生愚笨,多次考县试都不中,于是老爸吴老爷拿钱为他买了个秀才的头衔,这样,吴必中带着全家的希望上京了。 他们走到湖南时,他们先是看到一些衣服破烂,瘦得只剩下骨头的难民坐在路边,接着又看到一大帮农民手拿着锄头和大刀,一边大喊:“狗官钱弓梓,拿命来。”他们赶紧避开。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土地被钱弓梓给强行霸占了。,政治腐败;社会拜金风气盛行,民生凋敝,社会矛盾尖锐,吴必中一边赶路一边还不忘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记住。终于来到北京,他看到大街上很是热闹,大街两边都是做买卖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摆卖的西洋玩意,他实在爱不释手

2、,于是买了一个望远镜。 来到客栈,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样的考生,有的在高声谈论科举考试,有的埋头苦读,他也不甘落后,吃完饭早早地回房看书。,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因循守旧,束缚思想,商品经济发展,西方文化传入,开阔眼界,请回忆必修1、2的相关内容及阅读教材P16的导言,总结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1.政治: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加强;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并缓慢发展 3.阶级: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 4.思想: 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压抑摧残人性 西学东渐,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一、社会背景:,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 公公拉着媳妇手,细伢打破

3、老子头。,二、李贽的离经叛道:,根据材料介绍分析李贽反传统的思想观点。 材料一: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 材料二:且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所挟者重,所得者末。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焚书,材料三:“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焚书 材料四:李贽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 材料五: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

4、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黄宗羲 梨洲先生 明末清初 (1610-1695),顾炎武 亭林先生 明末清初 (1613-1682),王夫之 船山先生 明末清初 (1619-1692),是以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 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 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 矣”。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5、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主张法治,反对人治,从而限制君权; 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材料一:“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二: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神州荡覆,宗庙丘墟。,观点:把君主的权力分散给百官,以削减君主权力(主张众治);郡县官世袭,扩大地方权力(地方分权);加强宗法制度。,“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

6、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经世致用:,“经世致用”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批判君主专制; 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3、王夫之及其主张:,材料一“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 “气者,理之依也” 材料二“静即含动,动不

7、舍静。” “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由阖而辟,由辟而阖,是动也,废然之静,则是息矣。” 材料三“行先知后” “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必矣!”,3、王夫之及其主张:,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辩证法: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认识论: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是可认识的;提出“行先知后”。 政治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主张“循天下之公”,共同主张: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 (2)经济上: 工商皆本 (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强调“经世致用”。,思想的社会根源: (1)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理学走向极端,文化专制加强,三大思想家:,追寻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探寻思想演变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西汉,明清,孔子创立儒学,孟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