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讲练 专题03 直线与方程导学案 理_第1页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讲练 专题03 直线与方程导学案 理_第2页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讲练 专题03 直线与方程导学案 理_第3页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讲练 专题03 直线与方程导学案 理_第4页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讲练 专题03 直线与方程导学案 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03 直线与方程一、学习目标 1.掌握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斜率公式;掌握直线的方程的几种形式及其相互转化,以及 直线方程知识的灵活运用;掌握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其公式的运用;2.充分理解解析思想(坐标法),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和应用意识的培养;3.积极主动,认真研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中去。二、知识梳理(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180。(2)直线的斜率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

2、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当时,; 当时,; 当时,不存在。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3)直线方程点斜式: 直线斜率k,且过点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两点式:()直线两

3、点,截矩式: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一般式:(A,B不全为0)注意:各式的适用范围 特殊的方程如:平行于x轴的直线:(b为常数); 平行于y轴的直线:(a为常数); (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 平行直线系平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 过定点的直线系()斜率为k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系中。(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当,时,;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7)两条直线的交点 相交交点坐标即方程组的一组解。方程组无解 ; 方程组有无

4、数解与重合(8)两点间距离公式: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则 (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三、典型例题 例1.过点A(5,4)作一直线l,使它与两坐标轴相交且与两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5,求直线l的方程【解析】由题意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为y4k(x5),交x轴于点,交y轴于点(0,5k4),S|5k4|5,得25k230k160(无实根),或25k250k160,解得k,或k,所以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2x5y100,或8x5y200.【方法规律】求直线的方程,可先设方程,然后根据条件求系数。变

5、式练习1过点P(1,0),Q(0,2)分别作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使它们在x轴上截距之差的绝对值为1,求这两条直线的方程【答案】x1,x0,或xy10,xy20.例2.已知直线l1:xmy60,l2:(m2)x3y2m0,求m的值,使得:(1)l1l2;(2)l1l2.【解析】法一当m0或2时,两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当m0且m2时,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为:,.(1)若l1l2,则1,解得m.(2)若l1l2,则由,得m1或m3.又当m3时,l1与l2重合,故m3舍去故l1l2时,m1.法二(1)l1l2,m23m0,m.l1l2,3m(m2)0且2m6(m2),故m1.【方法规律】已知两

6、直线的方程中都含有参数,求不同的位置关系时参数的取值,可以利用平行(或垂直)的条件列方程求解变式练习2已知点A(2,2)和直线l:3x4y200.(1)求过点A,且和直线l平行的直线方程;(2)求过点A,且和直线l垂直的直线方程【答案】(1). 3x4y140 (2).4x3y20例3.一条光线经过P(2,3)点,射在直线l:xy10上,反射后穿过点Q(1,1)(1)求入射光线的方程;(2)求这条光线从P到Q的长度.【解析】(1)设点Q (x,y)为Q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且QQ交l于M点kl1,kQQ1.QQ所在直线方程为y11(x1),即xy0. 由解得l与QQ的交点M的坐标为. 又M为QQ的

7、中点,由此得解之得 Q点的坐标为(2,2)设入射光线与l的交点为N,则P、N、Q共线又P(2,3),Q(2,2),得入射光线的方程为,即5x4y20.(2)l是QQ的垂直平分线,从而|NQ|NQ|,|PN|NQ|PN|NQ|PQ|. 即这条光线从P到Q的长度是.【方法规律】利用入射线与反射线的性质,转化为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问题,即求Q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变式练习3求直线l1:2xy40关于直线l:3x4y10的对称直线l2的方程.【答案】2x11y160.例4.点P(2,1)到直线l:(13)x(1)y250的距离为d,求d的最大值【解析】直线l的方程可化为xy2(3xy5)0,由解得直线l过

8、定点A.如图,d|PA|.当PAl时,d取最大值|PA|. |PA|,d的最大值为.变式练习4直线l1过点P(1,2),斜率为,把l1绕点P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得直线l2,求直线l1和l2的方程【解析】设直线l1的斜率为k,倾斜角为.由题意,知直线l1的方程是y2(x1),即x3y60. k1tan 1,l1的倾斜角1150.如图,l1绕点P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得到直线l2的倾斜角215030120,直线l2的斜率k2tan 120,l2的方程为y2(x1),即xy20.四、课堂练习1.直线(12a)x2y+3=0与直线3x+y+2a=0垂直,则实数a的值为( ) A B C D【答案】B【

9、解析】直线(12a)x2y+3=0与直线3x+y+2a=0垂直,3(12a)2=0,故选B2.已知点A(0,2),B(2,0)若点C在函数yx2的图象上,则使得ABC的面积为2的点C的个数为()A4 B3 C2 D1 【答案】A3.过点A(-2,)和B(,4)的直线与直线平行,则的值为 。 【答案】-8【解析】因为直线平行,斜率相等,所以过点A(-2,)和B(,4)的直线斜率为,所以。4.已知两条直线与的交点,求:(1)过点且过原点的直线方程;(2)过点且垂直于直线的直线的方程。【答案】(1) (2)【解析】(1)由题意,直线l1:3x+4y-2=0与直线l2:2x+y+2=0联立,解得x=-

10、2,y=2,则交点P的坐标为(-2,2)所以,过点P(-2,2)与原点的直线的斜率为,直线方程为y-2=-1(x+2),化简得x+y=0;(2)直线l3:x-2y-1=0的斜率为k= 过点P(-2,2)且垂直于直线l3:x-2y-1=0的直线l的斜率为-2所以,由点斜式所求直线的方程y-2=-2(x+2)即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x+y+2=0.五、课后练习1.已知直线,则之间的距离为 ( ) A.1 B. C. D. 【答案】B 【解析】由题知,所以之间的距离.故选B.2.若A(2,3),B(3,2),C三点共线,则m的值为()A. B C2 D2【答案】A【解析】由,得m.3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

11、系中,表示直线yax与yxa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当a0时,A,B,C,D均不成立;当a0时,只有C成立4.直线过点 (3,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这直线方程为 。 【答案】或 5.已知光线从点M(-1,0)射出,经直线x-y-1 =0反射,其反射光线通过点N(0,1),则入射光线所 在直线方程为 。【答案】x+3y+1=0【解析】先求点N关于直线x-y-1 =0对称后的点N(2,-1),则连接点N和M即为入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由两点式可得直线方程为x+3y+1=0。6.经过两条直线2xy20和3x4y20的交点,且垂直于直线3x2y40的直线方程为_【答案】2x3y20【解析】由方程组得交点A(2,2),因为所求直线垂直于直线3x2y40,故所求直线的斜率k,由点斜式得所求直线方程为y2(x2),即2x3y20. 7. 已知直线,(1)求点关于对称的点;(2)求关于点对称的直线方程【答案】(1). (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