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报告模板_第1页
成果报告模板_第2页
成果报告模板_第3页
成果报告模板_第4页
成果报告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第*届学生科技基金科研项目项目编号:(使用小二字、宋体)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研究(标题居中,使用初号字、黑体)以*为例(如有副标题,使用一号字、宋体加粗)成 果 报 告本报告模板红色显示部分不需要项目组进行修改和填写,留给学生科协工作人员制作。本报告正文部分的字号、行间距等不再具体说明,请参照本模板样式(注意各级标题、图标的样式)。(落款居中,使用小二字、黑体)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第*届学生科技基金科研项目组二一四年十二月目 录验收申请书项目计划书指导教师名单及简介、项目组名单及简介.4工作报告.5研究报告.61 河北省城市化概述.62 河北省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7

2、3 河北省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84 加快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的政策选择.105 城市化水平度量指标体系构建.136 提高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的对策.217 结论.23参考文献.24附件1:调查报告附件2:其它材料(论文复印件、成果采纳证明复印件、其它成果复印件、研究工作照片等)后记及感谢(验收申请书复印件插入)(项目计划书复印件插入)指导教师名单及简介、项目组名单及简介指导教师名单及简介: *,男,石家庄经济学院*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项目组名单及简介:张 三,男,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系2013级本科生,介绍李大思,男,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系2012级本科生,介绍王向华,女,石家庄经济学

3、院华信学院*系2011级本科生,介绍*工 作 报 告一、研究背景(前言)1、本研究项目的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项目受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第一届学生科技基金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 本研究的目的是,具有的研究意义。2、研究背景及现状 (本项目研究的有关背景、研究基础、研究的理论依据。本项目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研究、现状如何;已做了哪些前期研究,取得了哪些和本项目有关的初步成果;本项目是在什么平台上进行研究的;本项目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思路等。最后是本项目研究成果将产生的作用和价值。) (当前社会对该项目的研究状况,包括国外、国内、省市区内对该项目或有关内容研究的状况,如深度、广度、已取得

4、的成果或存在的问题,有何问题还没有研究或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等。)(鉴于这一部分所要述及的内容,有时也可直接以“目的、意义”作为该一小节的标题。这一部分虽然只是报告的前言,但它却可以显示该项研究的学术地位,使人们了解该项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在有关领域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所处的水平。前言应简洁、明了、字数不宜太多。因此,前言要注意措词,使之既实事求是地介绍情况,又能恰到好处地赢得读者的信赖和注意。)二、研究原则、方法及过程(此部分可根据不同情况多分几个小点)1、本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依据和工作原则;2、本研究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及具体的时间安排与分工;3、研究的主要内容、关键点及创新

5、点;4、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过程采用什么方法、用此方法研究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目标、得出什么结论;5、研究过程和研究工作的实施:扼要写出研究过程中各阶段研究工作的实施情况;着重写出各项主要研究内容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情况。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研究研究报告1河北省城市化概述1.1 城市化城市化表征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城市人口)的一个过程,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不断发展的结果。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城市规模也随之增大,城市化的速度不管加快。城市化一方面带来了显著的聚集效应,体现为人口规模、科学技术、工业企业、文化事业的聚集,城市随之越来越体现出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等的中心

6、作用,不断推动着城市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城市化造成了严重的难以逆转的负面效应,体现为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质量的快速恶化、人民群众贫富差距的不管加大、经济发展的不健康及社会发展机会的垄断等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又不得不使人担心城市所在区域能否保持持续发展和进步。1.2 城市化与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是由英文词urbanization翻译而来,也可译作城镇化。它是由乡村变成城市的一个复杂过程,不同学科由于研究问题交付不一样,对于这一过程的理解和表述有差别。社会学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性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一个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经济学认为城市

7、化是由于经济专业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业活动转移并在城市集聚的过程。这些对城市化的不用理解,不是相互抵触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城市化现象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出现,它包括经济基础过程中的城市化现象和城市的生活方式的深化和扩大两个当面,谋求集聚效应最大化是推动城市化的最基本动因,城市化的本质就是空间集聚,包括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市场集聚、文化交流集聚、资本集聚等。由于城市化的内容是如此丰富,以致反映城市化的指标有多种,如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规模、城市化速度、城市化质量、城市人口增长因素等多个方面。而其中,尤以城市化水平这一指标使用和研究比较多。城市化总是处于剧烈的经济与社会变动之

8、中,要想比较准确地测量某一时点上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是比较困难的。许多专家就此展开了很多探讨,但没有一种方法能被普遍接受。1.3 河北省城市发展现状2005年末,河北省总人口为6850.8万,其中城镇人口有2497.58万人,城市化率为32.47%,从1990的19.08%以每年0.84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而同期全国的城市化率由26.41%增至36.99%。河北省的城市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5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位列第23位。1.3 *2 河北省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 城市化水平低 按2005年的数据,河北省城市化率,比浙江省低12.59个百分点,比江苏省低8

9、.41个百分点,比山东省低9.92个百分点。河北省城市化不仅落后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甚至低于中西部大部分省份,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2 城市化进程慢 1990年-2005年,全国城市化率由24.41%提高到38.99%,河北由19.21%提高到32.47%,河北在全国的位次由19位下降到23位,并低于大部分的中西部省份。 城镇化率年均增速慢于全国。1982-1995年,全国城镇化率递增0.82个百分点,河北年均提高0.84个百分点;1990-2000年河北省城市化率年均提高仍为0.84个百分点,而全国提高0.91个百分点。2.3 城市化落后于非农化 按照一般规律,发展

10、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不仅有城镇工业的发展,而且乡村工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这种“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模式和非农业化模式,使人口的城镇化模式滞后于就业的非农化。从全国和河北实际来看,同样存在这种状况,但河北的滞后程度明显高于全国。2000年,城市化水平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之差,河北省为23.8个百分点,2005年该值为18.29;2005年全国为12.7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与全社会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之比,2000年河北为0.52,2005年为0.77,2000年全国为0.79,河北省城市水平与非农业化水平差距明显高于全国。2.4 城镇结构体系不合理2005年末,河北省全省共有城市33个,其中地级市

11、11个,县级市22个。特大城市3个,分别是石家庄、唐山和邯郸;大城市3个,分别是秦皇岛、保定和张家口;中等城市6个,分别是邢台、廊坊、承德、沧州、衡水和任丘(包括华北油田);小城市21个,均为县级市。大中小城市配套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但结构不够合理。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贝克曼和贝里等人的城市等级论观点,即认为任何城市的大小与它服务的人口成正比,除最低级城市外,每一等级的城市都有几个次一级的卫星城镇,形成在城市等级体系中,每一城市服务的人口都是上一级城市的一半。如此推算,河北省合理的城市法规模结构应该是特大城市3个、大城市6个、中等城市12个、小城市24个,从而形成宝塔型的城市规模结构。大城市,尤其

12、是中等城市偏少。2.5 *3 河北省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3.1 农村人口多 河北省既是人口大省,又是农业大省。2005年,河北省总人口达到6850.8万人,居全国第6位,虽然城市和城市人口分别排在第11位和第12位,但农村人口绝对数较大,居全国第4位。河北推进城市化水平比人口较少省份难度更大,这也是河北省城市化水平低于西部部分地区的主要原因。河北省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要使5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面对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双膨胀的显示,如何实现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的转化,将成为河北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3.2 区位影响大 河北省最大的区位特点是环绕北京、天

13、津两个特大城市。从长远看来,两个特大城市发展将向周边地区扩展,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但目前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发展的过程性决定了对周边地区的资源、资金和劳动力将被大城市所吸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北省城市化进程。 如果把京津冀作为一个区域整体,区域内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2005年,京津冀三地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77.57%、71.99%和32.47%;三地产业和经济发展间竞争大于联合,相斥大于互补。因而,削弱了相互间合作,难以形成区域间的整体优势。反观我过城市化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其成功的模式是“大河有水小河满”,中心城市的功能外溢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产业链条有了循环

14、特征和紧密衔接性,经济发展的组合性和互补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利用。而京津领衔的环渤海经济区有着热书的资源、技术、人才优势,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现在却在经济上落后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在京津冀地区,产业组合性不高且争夺性较强,中心城市动能内敛激发的地区拖累双向恶化。一方面是高梯度地区对低梯度地区的资源抽取而缺少反哺通道,另一方面是高梯度地区的发展受到低梯度地区的制约。3.3 城市品牌问题 城市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一种普遍而有效的模式。我过经济发达地区越来越重视城市知名度建设即城市品牌建设,以此促进招商引资和扩大开放,通过城市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和河北城市在与我国东部城市竞争中

15、,表现出竞争力不足,吸引力不大等弱点。倪鹏飞博士完成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2004年),在研究的24个城市中,石家庄位居第21位;作为省会的石家庄市地处中部内陆。自然区没有优势;在人才竞争力方面,教育及人才资源未来潜力较好;在科技竞争力方面,科研院所综合指数较高,科技势力相对稍强;在结构竞争力方面,企业经济效益比较高,企业管理竞争力较强;在对外开放方面,对外贸易依存度比较高;不过,资本、基础设施、聚集、制度、文化竞争力还不太强。唐山、秦皇岛作为两个沿海城市,只是在城市的某些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如唐山的陶瓷、冶金等传统工业、秦皇岛的旅游业等;但作为整体还远不能和大连、青岛等城市竞争。其他只有邯郸在

16、历史文化、冶金煤炭等工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外,其他城市很难有叫的响的品牌。城市知名度低,品牌效应差,这既有城市基础较差的客观原因,也有在塑造城市品牌上意识不强,定位不准等主观因素。做大、做强城市品牌,树立特色城市品牌,增强城市经济实力,从而才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3.4 产业结构问题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世纪年代末,河北工业发展较快,制造业从业人员较为稳定,由于存在户籍等多种保护性措施的限制,尤其是大城市,工业发展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就业扩张,即使就业增加,也是在城市内部解决。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全面引入竞争机制,使城市富裕人员增加。依靠工业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吸

17、纳剩余劳动力能力下降,而新兴产业又缺乏足够的吸纳力,致使城市化在就业方面面临农村人口转移和城市就业与再就业的双重压力。特别是从1998年开始制造业从业人员比重开始下降,到2005年从业人员比重只有35.5%。3.5 城市承载力问题河北省现有城市数量位于全国前列,但是城市人口增长有限,区域辐射能力较弱,劳动力过剩,影响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质量不高,未能发挥城市功能,教育、环境、城市道路不能适应未来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这些都制约了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河北省城市空间分布不均衡的局面依然存在,县级市过于集中。按照“一线两厢”的区域割据,近70%的县级市分布在一线地区;其余30%分布在

18、南厢,北厢没有一个县级市。地区经济发展的长期不均衡使部分地区人口过于集中,劳动力过剩,影响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3.6 *4 加快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的政策选择 河北省城市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明显落后于工业化水平。2005年,河北省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9.7%,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为0.55,远低于该比值1.4-2.5的合理范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4.8%,也低于山西、内蒙古等省(区)。河北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的关系,根本原因还是产业结构自身的矛盾;工业化相对趋前和第三产业的滞后。要加快河北省城市化的发展,还主要应采取如下的政策措施:4.1 大力推进与京津的区域

19、一体化发展战略 根据“梯度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个地区要受到先进地区经济技术的传递和辐射,它本身必须具备相应的接纳和集散中心,以及具有传递和辐射功能。北京、天津这两座特大城市处于河北省包围之中,对于河北省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种地域结构决定可河北省不可能抛开京津单独搞城市化,要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融通,走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是三地经济发展的共同要求和必然趋势,是京津冀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目前,受自身能力限制,京津还不能带动和辐射河北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河北省城市化的发展,长远看,京津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必将对河北省的城市化产生积极作用。4.

20、2 增强石家庄的城市竞争力 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要积极主动适应京津冀一体化的要求,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石家庄要在原有的定位为药都、纺织基地、华北重要商阜等的基础上,树立生态城市的形象,甩掉污染最严重的省会城市的帽子,积极推进工业化污染企业“推二进三”的步伐。将石家庄由一个地区中心,变成京津冀区域的一个区域中心,和京津形成三角之式。做大做强石家庄,还应在进行区域规划时,跳出石家庄的行政区域,把石家庄作为整个河北南部的经济中心来对待,这样可以组织、带动、吸引和辐射河北南部经济的发展,还可以石家庄为中心,强化河北省对周边省份的影响,使河北作为整体参与全国经济的循环与竞争的力度。在增强石家庄的竞争力十一

21、方面我们应学习大连市的环境优化、美化在先的做法,让自然环境美化和人文环境美化成为提升和改变原有形象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还应学习青岛市做强做大代表城市形象的企业和产品品牌,让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支柱产业的发展成为推动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持久动力。4.3 以中等城市的发展作为城市化的重点 每个区域在城市化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做法,就城市体系来说,一般的原则是大中小城市相结合。但对河北省来说,应该立足于发展一批中等城市。首先,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出发,在这一区域内无疑特大城市(京津)、大城市都占有一定的数量,而中等城市在数量上明显偏少,应在现有的县级城市中,在发展壮大现有中等地极市的基础上,

22、挑选有实力和潜力的城市(如涿洲、辛集等)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逐步发展壮大为次一级地区经济中心。其次,从大中小三类城市的经济效益比较看,中等城市的指标优于小城市而与大城市接近,而有些指标如每个职工平均的工业产值、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利税等还优于大城市;最后,从综合社会效益看,中等城市规模适中,兼有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某些优点,不存在交通拥挤、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缺陷。4.4 优化经济结构为城市化提供持续动力支持 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中城市要改造传统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和加工业。出于与京津产业分工的考虑,并充分发挥资源的禀赋优势,产业发展的方向应在于劳动力

23、密集型和资源深加工型产业,在相对比较中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在第三产业方向应在于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深加工型产业,在相对比较中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在第三产业方面,大力发展为现代生产生活服务的知识型第三产业如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业、金融保险等资本市场和金融业、医疗保健和现代家政等健康产业、旅游文化等休闲产业。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更应注重错位思考与错位发展,注重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注意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的有机结合,重点发展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以大型企业为龙头,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通过规划引导让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使得小城镇逐步成长壮大。4.5 进行管理创新,消除城市发展的体制障碍

24、完善城市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强化规划引导和权威性,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在依法用地和节约用地的基础上,保证城市发展建设用地的合理有效要求,城市土地出让金和增殖收益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采用BOT等多种形式吸引民营资本和外资等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探索和创新市政公用资产运作方式;对市政的经营市场和作业市场,可以按照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的经营模式进行改革;城市的供水、供气等垄断行业,爱强化政府监管的同时,积极推行特许经营制度;在巩固已有的城市户籍管理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向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目标推进,从而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取消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做出制度上的安排。最后,

25、在政府的管理体制上也应有相应的措施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如条件具备时的大城市的周边撤县设区、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撤村设居委会等,让法人的经济行为和个人的日常行为纳入到城市的轨道中。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进一步增强河北省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全省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河北省已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应不失时机地全面推进城市化战略,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4.6 *5 传统城市化水平度量方法分析 传统城市化水平度量方法有以下两种: (1)城市人口比重指标:即城市化水平是指某一地区内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反映了人口在城乡之间的分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但从纵向上看,政治因素及行政区划的变更,

26、会导致城市人口的如边,以致用了这种方法计算的城市水平忽高忽低,缺乏连续性。从横向上看,各国设市标准差距很大,使得计算出指标缺乏可比性。 (2)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即某一地区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其城市化水平。这一指标体现了人口在经济活动上的结构关系,较准确把握了城市化的经济意义和内在动因。但是没有于存在着大量在城市从事各种各样工作的非农业人口,使得该指标计算结果与实际有着偏离。 此外,还有用城市用地比重指标等来衡量城市化水平。以上这些单一指标度量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其科学意义是有限的。因为这单一指标只单应了城市化的一个结果,并没有体现城市化的转变过程。众所周知,城市化过程是一个经济、社会、

27、生态、文化诸方面全面变动的动态的时空过程,是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全面转变的过程。因此,不能仅以城市人口比重或非农业人口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唯一标准,而应将城市化水平度量由人口数量型指标转变到功能质量型指标体系。*6 城市化水平度量指标体系构建6.1 城市化水平度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1)针对性原则。城市化水平度量指标体系必须针对城市化本质,兼顾城市化的功能和影响。以保证选出的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代表性。(2)层次性原则。单纯从城市化角度看,表征城市哪一方面水平状态指标都有着密切内在联系。否则,就无法从中提炼出考察和判定这几方面是否协调上一级指标体系。表征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中任何指

28、标都必须建立起与其它指标之间内在联系,合理确定其在指标体系中的层次与位置。(3)全面性原则。城市化过程是经济、人口、地域景观、生活方式、环境状态等多要素的系统转化过程,既有乡村型地域向城市型地域的转化,也有城市型地域的城市功能进一步强化的转化,因此指标选择应具有系统全面性。(4)可评价性原则。选出的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可查性、定量性,指标所构建的体系应能对城市的发展水平与状况、城市总体规划,提供评价依据,并对其产出效果做出评价。(5)动态性原则。城市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动态演化过程。反映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也必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指标体系。指标设置应具有时代特征,一方面要具有先进性,充分体现城乡一

29、体化进程的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还要具有阶段性。*6.2 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1)评价指标体系构成本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共分A、B、C三个层次,其指标结构如下:总评价指标:zpj即城市化水平评价值;一级指标:A是对城市化不同侧面的具体描述;二级指标:B是对一级指标的进一步规划;三级指标:C是对二级指标的详细描述。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由经济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地域景观的城市化水平、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水平、环境状态的城市化水平五个大类指标(A类),17个中类指标(B类)和29个单项指标构成。如表1所示。(a)经济城市化水平(A1)经济城市化最根本的内涵是经济结构的非农化,

30、其中工业化是直接推动因素,而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兴旺则是城市化深入的表现。非农业化生产所具有的高度聚集性特性,使得单位空间内经济活动强度和总量规模大增,因此可以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经济外向性、经济效益等四方面来反映经济城市化水平。(b)人口城市化水平(A2)人口城市化是经济城市化的直接结果,表现为人口向工业区聚集、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在不同产业间应有合理分布。另外,城市人口不能过分膨胀,否则会影响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发挥,用人口结构、人口数量来反映人口的城市化水平。(c)地域景观的城市化水平(A3)地域景观的城市化水平是指城市化过程在地域空间的外在表现,

31、包括具有现代文明特色的城市生态形成和交通条件等方面内容。(d)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水平(A4)城市化过程是深刻的全方位的变革过程,伴随经济、人口、地域景观的城市化过程,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精神与价值观念都会发生转变,从而形成与乡村不同的生活方式。虽然其中有许多转变是无形的、难以度量的,但市区内通讯、文化娱乐、居住环境、以及水暖电等设施的发达程度和消费水平(方式、质量)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水平。(e)环境状态城市化水平(A5)城市是现代工业文明产物之一。工业化过程必然伴随“三废”产生,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状态好坏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城市化水平的高低

32、。可从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等几个方面来衡量环境状态的城市化水平。表1 城市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五号字,宋体)一级指标(权重)二 级 指 标三 级 指 标名 称权重名 称单 位标准值权 重 经济城市化水平 (0.25)经济实力0.3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200000.50经济结构0.27第三产业占GPD比重%601.00经济外向型0.11货运总量万吨133600.50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万美元798460.50经济效益0.28总资产贡献率%200.50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900000.50 人口城市化水平 (0.18)人口结构0.5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601.00人口数量0.45人口

33、密度人/km247500.50人口增长率%00.50地域景观城市化水平 (0.19)城市生态0.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300.50建城区绿化覆盖率%400.50交通条件0.48人均铺装道路面积m2601.00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 (0.23)电力供应0.16年人均生活用电量kWh7201.00城市用水0.15年人均生活用水量M38471.00燃气供应0.17年人均生活燃气用量M3461.00现代通讯0.15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户200.50人均电信业务收入元20000.50文化设施0.16百人图书馆藏书册2661.00居住环境0.21人均居住面积m2201.00环境状态城市化水平 (0.15)

34、环境质量0.40每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万吨0.20.34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毫克/M30.080.3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分贝470.33环境治理0.3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准率%1000.34工业废气净化率%1000.33固体废气物综合利用率%1000.33环境建设0.29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40.34城市用水普及率%1000.22城市燃气普及率%1000.22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1000.22反应城市化水平的上述五个方面不是彼此割裂,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经济的城市化是基础,人口和地域景观的城市化是经济城市化的表现,而最终结果是促进社会进步、改善环境、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五者之间关

35、系概括为图2所示。生活方式城市化环境状态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地域景观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发展与进步城市化水平提高图2 经济、人口、地域景观、生活方式、环境状态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2)权重值确定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和二级指标权重值,三级指标权重值采用等权方法求得。各级指标的权重见表1。(3)评价指标参照标准确定即确定三级指标评价标准,这一标准的确定主要依据有关权威机构的研究报告、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特点、指标本身的客观标准来制订。具体叙述如下:(a) 依据世界银行提供的直接发展报告(2000)。参照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1360美元,加拿大19650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标准值为200

36、00美元。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60%左右,以60%作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的标准值。参照加拿大大人均铺装道路长度10.6m,德国人均6.2m,日本人均6.3m,以人均道路6m为理想值,但人均铺装道路长度这一指标具体数据难以查找,以人均铺装道路面积代替,按15m2作为人均铺装道路面积的标准值。人口密度以新加坡4750人/km2作为标准值,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人均电信业务收入、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等参照发达国家的水平并考虑我国的实际水平以20户、2000元、4%作为标准值。(b)依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研究报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居发展报告,我国

37、城镇居民2010年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到18M2,以人均住宅20M2作为标准值;依据中国21世纪议程,我国2050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要达到25M2以上,以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0M2作为标准值。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每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以国家规定的最优值为标准值为别为0.10毫克/m3、0.2万吨。(c)参照我国有关的统计数据。经济发达的省域代表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最高水平。货运总量、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总资产贡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四个指标以2003年经济发达省域的最优值作为标准值,分别为94893万吨、万美元、20%、90000元/人年。特区城市是我国消费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年人均生活用电量和年人均生

38、活燃气用量(含煤气、天然气)用2003年特区平均指标作为标准制,分别为600KWh和46M3。水是一种特殊资源,不能过度消费,年人均生活用水量以2003年天津市40M3标准值。百人图书馆藏书以北京市2003年人均266册为标准值;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以2003年珠海市47分贝为标准值。(d) 以指标本身最优客观值为依据。人口过度膨胀会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人口自然增长率以0为指标值。一般认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时,对气候有调节作用,以40%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标准值。其余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工业废气净化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绿、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等以1

39、00%为标准值。(有关标准值见表1)(4)各类指标计算(a)三级指标计算方法指标含义与指标呈正相关时:Ci=Di/Si100指标含义与指标呈负相关时:Ci=Si/Di100或Ci=100-Di 对于有些过低或过高都不是一种理想状态时,如人口密度、年人均生活用水量等指标,当指标值小于标准值时,按呈正相关公式计算,当指标值大于标准值时,用公式计算:Ci=(2Si-Di)Si100式中:Ci-三级指标的评价值; Di-三级指标的实际值; Si-三级指标的标准值;(b)二级指标的计算方法二级指标是根据所属各三级指标的算术平均值计算而得,其计算公式:Bi=CiWi (i=1,2,n)式中:Bi-二级指标

40、的计算值; Wi-三级指标Ci对应的权重; n-该二级指标下设的三级指标数;(c)一级指标计算方法一级指标是对二级指标的进一步收敛,其计算公式如下:At=WiBj (j=1,2,m)式中:At-一级指标评价值; Wi-二级指标的权重; m-该一级指标下设的二级指标数;(d)综合指标评价方法zpj=WtAt (t=1,2N)式中:zpj-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值;Wt-一级指标的权重值; N-一级指标个数。 6.3 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值分级 参照国内外各种综合指标分级放大,并依据各级评价值所反映的实际内涵,设计一个城市化水平的多级分级标准给出相应的分级评语。(见表2)表2 城市化水平分级表分

41、级综合评价值评语1大于100城市化水平高级阶段280100城市化水平较高级阶段37089城市化水平基本完善阶段44069城市化水平初期发展阶段5小于40城市化萌芽阶段6.4 河北省区域城市水平的测算6.4.1 基础数据的取得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河北省经济年鉴等的统计资料获得河北省在2003到2005各年度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三级指标的统计数据如表3所示。6.4.2 测算的结论根据上述城市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经计算河北省区域城市化水平,二级指标的评价值见表4;一级指标及总评价值见表5。具体分析各一级指标可以看出,河北省的人口城市化水平最高,所分析的三个年度评价值在81到85之间,处于基本完

42、善阶段;地域景观、生活方式、环境状态的城市化水平评价值最低,三年的评价值均不到40。从上面城市化水平指标分析计算来看,河北省各年度的城市化水平评价值是逐渐提高的,2003年城市化水平评价值为54.09,2005年上升到59.87,按照上面的城市化水平的评语,河北省的城市化水平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后期阶段。制约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表现为:经济的城市化水平低,特别是经济实力得分较低,三个年度得分不足10分,说明该指标实际值远低于标准值;另外,河北省做为东部身跟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省份,吸引外资的能力较低,说明投资的较硬环境和对外宣传方面还有欠缺;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方面,现代通讯和文化设施的得分较低,

43、说明河北省在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地域景观城市化方面,交通条件是主要制约因素,且有下降趋势,离人均铺装道路面积15M2标准值有较大差距;在环境状态的城市化方面,环境建设这一指标得分较低,特别是在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等方面还应加大力度,以提高环境状态的城市化水平。总体来说,河北省的城市化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但部分指标已表现出较高阶段的特征,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居住面积、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等项指标得分较高,初步显示了城市化水平较高阶段的特征;在环境质量、环境治理等方面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取得了一些成绩。这

44、也就是说,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的各个方面表现不均衡,有的已超前发,有的方面仍处于滞后状态或落后于城市化总体水平。表3 河北省各年度城市化水平评价的指标值及三级指标的统计数据单位标准200320042005人均国内生产比重美元200001065.981150.351325.52第三产业占GDP比重%35.7535.5234.27货运总量万吨94893748638007471238实际利用外资总量万美元8877082445总资产贡献率%2017.921.124.5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9000015.017.821.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6055.656.8457.4市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4750

45、200223622343人口增长率04.465.175.09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06.95.76.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33.534.736.5人均铺装道路面积159.238.508.59年人均生活用电量kWh600267.0247.2264年人均生活用水量M34060.6840.1742年人均生活燃气用量M34623.121.336.3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户201.52.03.0人均电信业务收入元2000200.0241.4277.5百人图书馆藏书册26616.5316.6917.43人均居住面积2015.818.7418.91每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万吨0.20.540.560.57可吸

46、入颗粒物日均值毫克/M30.100.1370.1150.10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分贝4754.75454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10086.391.894.7工业废水净化率%10065.774.277.5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10043.2646.6848.77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41.281.561.67城市用水普及率%10099.299.899.9城市燃气普及率%10083.889.792.7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10014.619.124.9表4 河北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二级评价值年份称名标指200320042005经济实力5.335.756.33经济结构59.5859.2057

47、.12经济外向性42.2444.7942.12经济效益47.4554.9460.29人口结构92.6794.7395.67人口数量68.8472.2872.12城市生态59.2756.9258.46交通条件61.5356.6757.27电力供应44.5041.2044.00城市用水48.3099.5895.00燃气供应50.2246.3078.91现代通讯8.7611.0414.44文化设施6.216.276.55居住环境79.0093.7094.55环境质量65.0369.5672.69环境治理65.3071.1073.87环境建设54.3559.1562.05表5 河北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

48、一级评价值及总评价值年份称名标指200320042005经济城市化水平35.8338.2539.09人口城市化水平81.9584.6385.07地域景观城市化水平60.3656.8057.88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41.8051.7457.77环境状态城市化水平62.0267.0269.97城市化水平总评价值54.0957.5459.877 提高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的对策7.1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提高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的根本动力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还在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河北省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各个地级城市已经成为区域或次一级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金融中心,已初步形成以钢铁、医药、化

49、工、轻工、电子等产业为主体的综合性工业体系;形成内外贸易较为发达、市场布局较为合理的流通体系;铁路、公路、航空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体系;电讯网络比较完备,便利快捷的通讯体系;各方面人才较为齐全的科技体系等,作为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大为增强。此外,城市周围的广大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小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民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为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创造了条件。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市在资金、技术、人才、通讯、劳动力、旅游等方面资源优势的综合开发利用需城市的支持和合作。城乡一体化的共同发展,可以促进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7.2 产业结构优化是河北省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后续动力河

50、北省的城市化水平在由初级发展阶段向基本完善阶段提高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将起决定作用,它将决定这一进程的速度和质量。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导向和动力结构,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为指导,根据其靠近京津、交通相对便利的地理位置和现有的产业基础,大力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强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在这其中,首先应注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样可以充分吸收周围农村在城市化过程中转移出的剩余劳动力,以较低的资金投入支持高的经济增长率;其次,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要注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建设综合运输网的同时,发展通讯金融、咨询、旅游业等逐步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进而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河北省现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工业化仍将是城市化的决定因素。随着全省工业结构进入稳定调整时期,工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将有所下降,但工业化仍将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钢铁、制药、纺织、机械等传统工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将是促进河北省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第三产业以高就业容量和较强的发展潜力成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对于像石家庄市这样一个交通中心、商业中心等特点较突出的城市,其作用更加明显。当然,农业现代化将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解放农村劳动力,这些都需要城市化水平提高来解决。7.3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中等城市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