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事故案例分析share.ppt_第1页
职业病事故案例分析share.ppt_第2页
职业病事故案例分析share.ppt_第3页
职业病事故案例分析share.ppt_第4页
职业病事故案例分析share.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事故案例分析,职业卫生培训,危机与应对,1996年8月深圳辉开电子厂发现76名工人双下肢无力,部分工人不会走路,原因是该厂使用白电油作清洁剂,这种清洁剂含有大量正己烷。 中央电视台首次专题报道,拉开了广东职业卫生坎坷艰难岁月的序幕 此后,各种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接踵曝光,如贵州单晶硅厂矽肺、张海超开胸验肺、广州宏大、深圳尘肺工人集体上访、建联公司事件等 我市的先进、超霸镉增高事件,力奇宝石厂矽肺事件,吉隆鞋厂亚急性二氯乙烷中毒事件等 2010年以来,涉及职业病纠纷增加,提出诊断增加,确诊病例增加。,职业卫生培训,演义,谴责无良老板,感谢健康卫士 企业逃避责任,政府出手维权 部

2、门管理缺位,群集政府诉求 怀疑官商勾结,求助媒体律师 挑战技术权威,求助境外压力 不满法律体系,自残寻究真理 社会舆论强烈,追究官员责任,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案例一:张海超尘肺诊断事件,2004年6月 在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从事杂工、开压力机等有海工种 2007年8月 开始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一直以感冒治疗 2007年10月 症状加重,离职,到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拍胸片检查,显示双肺阴影

3、,但不能确诊病情 2009年1月 到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煤炭总医院等诊治,均诊断为“有尘肺”,职业卫生培训,张海超尘肺诊断事件(续),2009年2月 到处申请求助 2009年5月 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诊断为“无尘肺0期(医学观察)合并肺结核” 2009年6月1日 张海超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至6月22日进行开胸手术 2009年7月11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此事 2009年7月26日卫生部派出督导组,之后郑州市职防所进行复诊,诊断为三期矽肺,当天出具了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卫生培训,张海超尘肺诊断事件(续),2009年07月15日燕赵都市报开胸验肺:职业病维权的羞辱 2009年07月18日新华网评 “

4、开胸验肺”开出三大硬伤 2009年7月24日新华网评 :“开胸验肺”事件应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2009年7月28日新华网评 :不是开胸验肺的张海超不讲道理 2009年7月29日南方都市报:“开胸验肺”的官方结果能带来普遍正义吗?矽肺病人的维权迷宫(海丰) 2009年07月29日中国青年报 :杨于泽:反思开胸验肺取消职业病鉴定特权,职业卫生培训,处理结果,新密市卫生局副局长被撤职 郑州市职防所3名医师被撤消诊断资格 郑州市职防所主管业务领导被责成追究责任 企业付出巨额赔偿,声誉扫地 张海超成为农民工维权知名人士,职业卫生培训,影 响,全国各地以往因各种原因没有诊断为职业病的病例,包括诊断为“医学

5、观察”的劳动者,特别是诊断为“无尘肺0期”的,在目前严重的信任危机、社会媒体推波助澜下,可能出现一些过激行为 我省首当其冲的有汕尾、深圳、广州、佛山等地市 我市的博罗、龙门的一些水泥厂、采石场、宝石加工作坊,惠东的鞋厂等,均存在严重的职业危害问题。,职业卫生培训,案例二:深圳尘肺病人诉求,广州宏大事件法院一审判决后第3天(2009年5月) 分期、分批,有计划,有预谋 “还我健康,给我生活” 境外媒体介入采访,准备报道 市政府组织处理,维稳办牵头,公安、卫生(职防院)等第一线,职业卫生培训,深圳尘肺病人诉求(续),要诊断 直接职业病防治院体检 要钱按深圳的标准赔偿 苗头直指深圳市政府行政不作为

6、手段拒绝走合法渠道 三个群体张家界、吉首、耒阳,职业卫生培训,处理结果,全部人员安排诊断、治疗 按照诊断结果1、2、3级分别给予10多万至30多万不等的赔偿 以红十字会的名义予以赔付,职业卫生培训,案例三:广州宏大事件,共有三大批工人以得尘肺病要求赔偿 2005年至2006年共有200多人 2007至2008年近100人 曾在宏大工作过,从上世纪90年代至2005年(工人自述),均为湖南耒阳人 均为外包公司临时聘请的工人,没有记录的资料 前二批经政府协调以调解解决,诊断88人,共赔付约400万(律师费30%) 最后一批宏大公司坚决走法律程序,先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在由法院审判,职业卫生培训,教

7、训,工程承包给不具法人资格的个人 签定的合同没有列明职业病防护管理及责任 公司支付承包款后没有尽管理的责任 出事过工头转而煽动工人向公司要求赔偿 开始想赔点钱了结,工人拿了钱后回家乡宣传,带来更多的工人,提出更高赔偿 企业没有工人名单或工作记录等书面证据 律师利益驱使,职业卫生培训,案例四:生产线中毒“私了”后反悔,深圳特区报 2008.6.10,职业卫生培训,案情经过,2000年9月底,宝安某玩具厂接到一批手摇铃玩具加工订单,加工费10多万元,安排14名女工用ABS514粘合。 10月10日,有13名女工出现头痛、头晕、呕吐,其中2人神志不清、抽搐,被诊断为职业性二氯乙烷中毒。 经治疗,有1

8、2人完全康复,另1人(黄某)昏迷15天后才救醒。 2001年2月14日,黄某被转到广东省中毒急救中心住院治疗至2004年6月4日出院,出院证明治疗结果为好转。,职业卫生培训,中毒患者黄某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昏迷,职业卫生培训,粘合现场,职业卫生培训,后续情况(一),黄某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27.6万元及伙食费1.5万元约29万元,全部由该玩具厂支付。 2004年4月开始,黄某家属会同省妇联法律服务中心的律师分别到劳动保障部门询问工伤认定事宜。 社保局工作人员认为:黄某的职业病诊断书是2000年12月1日开具的,早就过了工伤认定的时效,只能通过协商解决。,职业卫生培训,后续情况(二),2004年6

9、月3日,由黄某父亲、妹妹及其委托律师与玩具厂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了协议书。 协议书称:黄某为职业性二氯乙烷中毒住院治疗,现已治疗终结。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甲方(即某玩具厂)补偿乙方(即黄某)各种工伤补偿共计人民币19万元整。 、甲方另付乙方交通费用2000元整。 本协议生效后,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都不得就此事再向对方提出任何要求。 该协议书由黄某父亲及其委托代理律师签名,并加盖了省妇联法律服务中心和某玩具厂印章。 次日,黄某于办理出院手续。,职业卫生培训,后续情况(三),2004年7月,黄某再次申请工伤认定,劳动部门于同年8月9日作出了工伤认定书,认定黄某属因工受伤

10、。 2004年10月19日,黄某经深圳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为:三级伤残,且需二级护理。 2004年11月30日,黄某向宝安区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该劳动仲裁部门于2005年1月10日作出了仲裁裁决书:驳回申诉人(黄某)全部申诉的请求,仲裁受理费20元及处理费5646元,由申诉人承担。,职业卫生培训,后续情况(四),黄某不服裁决,2005年1月24日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 某玩具厂支付黄某某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万元,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2万元, 一次性伤残津贴14.5万元, 护理费14.1万元, 工伤停工留职期间工资6万元, 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2.7万元, 住院期间护理费6.6万元,

11、 因工伤治疗所支出的交通费3273元。 共计49.5万元,减除被告已支付的10万元,还应支付黄某39.5万元。,职业卫生培训,后续情况(五),【裁判结果】 二审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和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六条、二十七条的规定,判决: 一、被上诉人某玩具厂支付上诉人黄某某各项工伤待遇共计人民币40.4万元,减除被告已支付的10万元,还应支付黄某某共30.4万元; 二、驳回上诉人黄某某的其他上诉请求;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由某玩具厂承担。,职业卫生培训,【裁判理由】,未办工伤保险有过错,“私了”协议显失公平。 此案经过一、二审法院审理,各方当事人争议

12、的焦点问题主要是:上诉人黄某某的父亲和妹妹及其委托律师于2004年6月3日,与上诉人某玩具厂签订的协议书是否有效。 法院认为:用人单位有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的义务,现上诉人黄某发生职业病,应由某玩具厂承担其享有的工伤保险待遇,尽管上诉人黄某与某玩具厂签署的协议书声明协议生效后,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都不得就此事再向对方提出任何要求,但协议数额与上诉人黄某依法应得赔偿数额相差较大,该协议显失公平;上诉人黄某有权申请撤销、申请仲裁、要求相应的各项待遇,可视为其申请撤销该协议,故上诉人黄某要求按法律规定计付其工伤待遇,合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职业卫生培训,【教训】,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工伤

13、保险,违反了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或患职业病后,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 我国现行民事法律制度中,对人身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规定为一年。参照这一规定,工伤保险法规规定,工伤职工或者家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贸然使用成分和毒性不明的化学品非常危险。,职业卫生培训,含有二氯乙烷的粘合剂 金虎牌 3435胶,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二氯乙烷常识,属高毒类溶剂; 大量吸入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精神错乱等“脑病”表现; 严重者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中毒早期类似“重感冒”,易被误诊;

14、近几年在我市惠东已造成多名鞋厂工人中毒,并有死亡病例; 防护要点:特别强调作业场所要通风,尽量改用低毒性的替用品;早发现,早处理。,职业卫生培训,案例五:连续加班致中毒猝死,2003年1月某电镀厂1名员工因三氯乙烯中毒死亡; 该名工人入厂不足1个月,从事三氯乙烯清洗作业,连续加班一周后(每天工作14小时),突然死亡; 后经解剖和诊断,被确诊为三氯乙烯化学源性猝死; 死者有2个小孩和1位60多岁的父亲需要抚养; 社保部门首期支付其家属抚恤金11.9万元,另外每月再支付1081元; 本次事件历时9个多月,给厂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职业卫生培训,教训,长时间加班加点会使职业中毒风险加大,应尽量减少接

15、触毒物的时间; 购买工伤保险可减少事故损失。,职业卫生培训,清洗表壳、表链某电镀厂,职业卫生培训,待清洗的表链某电镀厂,职业卫生培训,事故后改用水性清洗剂某电镀厂,职业卫生培训,案例六: 侥幸付出代价,2003年79月某五金制品厂为赶进度,将三氯乙烯清洗工序从清洗房移到冲压车间,从原来只有4人接触增加到100人接触,导致该车间4名女工中毒。 其中1名女工在治疗过程中坠楼身亡; 厂方支付医药费30多万元; 赔偿死者家属6万多元; 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受到行政处罚10万元。,职业卫生培训,教训,该厂以前已派人参加过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基本能按照“预防三氯乙烯职业中毒指南”的要求落实隔离等措施; 多年来

16、一直未发生中毒事故,管理人员以为卫生监督部门在小题大作 为赶进度不再严格遵守,终于付出代价。 预防职业病事故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职业卫生培训,三氯乙烯所致皮炎,全身多处糜烂(某五金厂),职业卫生培训,三氯乙烯手工浸油场所(某五金厂),职业卫生培训,冲压车间油压作业(某五金厂),职业卫生培训,增加的临时浸油场所(某五金厂),职业卫生培训,案例七: 一宗中毒事故导致企业破产,2002年6月东莞安加鞋厂正己烷中毒事件 省妇联出面追寻已离厂的40名可疑中毒女工,确诊12例中毒 厂方预付医药费100万元; 赞助省妇联20万元; 被省卫生厅罚款18万元; 南方都市报、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媒体连续10多

17、天跟踪报道。 事件引起中央和省有关部门领导的关注。 社会反响极大,工厂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事故半年后这家2000多人的工厂因接不到订单而破产。,职业卫生培训,安加事件的教训,媒体可以把事件放大,普通中毒事件可以演变成政治事件; 一起职业中毒事故可以搞垮一个大企业; 保护劳动者健康也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职业卫生培训,媒体镜头下的安佳鞋厂中毒事件,职业卫生培训,案例八:通风不良导致集体中毒,2001年深圳福永某电工公司在空调车间使用白电油导致36名女工慢性正己烷中毒: 中毒女工出现手脚麻木、行走困难; 治疗期达1年多; 仅医药费就支出140多万元(不包住院费),每月每人需付1200多元的工资;

18、南方都市报连续4天跟踪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职业卫生培训,教训,1、管理人员和作业工人对白电油毒性缺乏认识; 2、毒物浓度不超标也可致慢性中毒(空调环境通风不良,长时间接触有蓄积作用的毒物); 3、无特殊气味的化学品更容易使人麻痹大意,要警惕白电油的慢性毒性和群体发病特性。,职业卫生培训,正己烷中毒现场:空调环境、通风不良; 使用的纱布口罩没有防毒效果。,职业卫生培训,正己烷集体中毒、集体住院的员工,职业卫生培训,集体作业:使用白电油擦拭CD盒,职业卫生培训,正己烷中毒常识,正己烷为无色易挥发液体,无明显刺激性气味。 具有高挥发性、高脂溶性和蓄积作用 往往会造成集体性严重中毒事件。 2

19、010年底至2011年初苹果制造商“建联公司正己烷中毒”事件,中毒近100人。 正己烷是一类高危险的溶剂,应引起高度警惕。,职业卫生培训,接触机会,“白电油”(代号NH)主要成分为正己烷。 常用于印刷、电子等行业的清洗工作,如清洗印刷机械、液晶显示器、手表表面等。,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104名员工同时使用白电油,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白电油擦拭方式,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防护要点,特别强调作业场所要有良好通风; 不要在空调环境下使用白电油; 可用毒性更低的溶剂如异丙醇(IPA)或异丁醇来替用; 做好就业前体检和上岗后定

20、期体检工作,及早发现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性损害,及时调离; 使用防毒口罩。,职业卫生培训,高毒作业应在抽风柜中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注意个人防护,职业卫生培训,案例九:某印刷厂苯中毒,2006年5月,某印刷企业过油磨光车间3名工人被发现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 这3名工人工作中接触天拿水、磨光油、磨吸油 ; 经检测,天拿水中含苯95.2,工人作业岗位空气中苯浓度超标250倍; 3名工人住院8个月,医药费等费用近40万元。,职业卫生培训,教训,使用化学品(特别是有机溶剂)前一定要弄清其化学成分,了解其毒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职业卫生培训,导致苯中毒的过油岗位,职业卫生培训,使用含苯的天那水,职业卫生

21、培训,预防有机溶剂职业中毒的原则,成分:必须了解所用化学品的成分及其职业病危害特性,可向供应商索取所用化学品的中文说明书或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通风:使用有机溶剂的作业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作业时抽风排毒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转; 隔离:有毒有害工种要与无毒无害工种隔离,避免有毒气体扩散影响到其他作业工人; 代替:改用无毒或毒性更低的清洗剂;,职业卫生培训,预防有机溶剂职业中毒的原则(续),防护:注意戴防护手套和防毒口罩,防止吸入和皮肤污染,禁用有机溶剂洗手; 卫生:不在工作场所休息、进食,吸烟; 规程:应严格遵守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加班:适当控制工作时间,少加班

22、或不加班,减少接触时间; 体检:做好就业前、在岗及离岗职业性体检,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或职业性损害。 保险:以防万一.,职业卫生培训,案例十:佛山矽肺病引发大罢工,2005年3月15-17日佛山一家首饰厂因 矽肺病问题,引发了集体罢工,3000多名工人集体上路,高速公路收费站一度瘫痪,当地出动几百名警察控制现场。 随后该厂将接触粉尘员工1360人送往佛山和广州两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体检,76人异常,已确诊职业性尘肺52例。 这个事件在社会上影响很大。,职业卫生培训,教训,职业病事故处理不好,往往会引发成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职业卫生培训,尘肺病常识,在我国,尘肺是危害工人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

23、 2000年全国累计尘肺病人达55万人,其中已死亡13万人; 每年仍以1.52万例的速度增长; 我市已确诊矽肺10多例,主要发生在宝石、采石行业; 一旦患上尘肺,即使脱离粉尘环境,病情仍可继续发展,日益严重。,职业卫生培训,防护要点,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尘肺。 尘肺完全可以预防: 密闭尘源、 湿式作业、 口罩防护, 职业体检。,职业卫生培训,宝石行业粉尘危害严重,防护不慎会得尘肺病,职业卫生培训,无防尘设施,存在事故隐患,职业卫生培训,改造后合格的防尘设施,职业卫生培训,案例十一:惠州镉中毒事件,2004年,惠州超霸、先进电池有限公司员工先后被发现尿镉超标: 有177人被确认为观察对象;

24、 2人被诊断为慢性镉中毒。 索赔系列案 2004年10月14日,65名被确认为尿镉超标的员工向惠州市中级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他们曾供职的惠州超霸电池有限公司、惠州先进电池有限公司赔偿镉感染造成的损失; 2005年16名在职员工和1名离职员工将深圳捷霸电池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提出每人25万元的索赔请求; 该案被中国管理联盟评为2005年度十大劳动争议案件; 每年都有发酵。,职业卫生培训,镉中毒事件教训,该厂以前员工体检未做尿镉项目,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员工体检应有针对性,否则,则失去体检的意义。 镉中毒事故有群体发病的特点,因涉及人数多,往往会演变成社会问题,应引起高度警惕。,职业卫生培训,镉中毒常识,接触机会 镉金属冶炼、回收、精炼; 镉及其化合物应用:制造镍镉电池、光电池、焊料、塑料稳定剂、及半导体元件等。 吸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