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大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东周时期(公元前771公元前256年)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这里“根本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 私有土地的出现b. 小农经济的产生c.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d. 租佃关系的形成【答案】c【解析】东周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而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当时表现为铁农具和牛耕的应用,即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故c正确;私有土地的出现的原因也是生产力进步,故不属于根本原因,故a错误;小农经济的形成的根源也
2、在于生产力的发展,故b错误;租佃关系的形成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生产力的进步,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东周时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根本原因”,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铁农具和牛耕的应用的角度出发,明确生产力是根本原因,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2.汉书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尊农夫,农夫已贱矣”。这段话表明当时: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济地位比较高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而商人实际
3、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这表明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实际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商人地位的提高,正确,选d;封建王朝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错误;材料反映农民生活贫困,但不涉及政治地位,错误;故排除abc,所以选d点睛:首先,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法律贱商人”与“重农抑商”对应;“商人已富贵”与“商人经济地位比较高”对应;其次理解“尊农夫”“农夫已贱”的含义;接着理解题干内容即可得出答案3.“三月桃花水,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春色动柴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杜甫春水)诗中提到的唐代经济情况包括a. 农民没有自己的生产
4、资料,他们使用的耕牛、种子等,都是由地主提供的b. 小河边有架用竹片造的水车在旋转,上面吊的许多竹筒正在灌溉“小园”c. 小农经济的基本生产经营结构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d. 自然条件的完备带动了家庭手工业的繁荣【答案】b【解析】材料“连筒灌小园”反映了人们用筒车灌溉“小园”的史实,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农民使用耕牛、家庭手工业,故acd项排除。4.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语汇。以下各项反映秦汉时期我国手工业较全面的一组是a. 青瓷、丝路、水排、黄道婆b. 青瓷、丝路、水排、用煤冶铁c. 青瓷、丝路、灌钢、曲辕犁d. 青瓷、水排、缂丝、海禁闭关【答案】b【解析】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西汉时期
5、中国丝绸远销亚洲和欧洲,出现丝绸之路;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用煤冶铁最早是在西汉时期。故答案为b项。黄道婆是元朝时期的民间棉纺能手,曲辕犁在隋唐时期出现,海禁闭关是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排除a、c、d项。5. 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时达到了顶峰。然而,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浅,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b. 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c. 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d. 西方把蒸汽
6、机运用于造船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用排除法较好,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综合国力仍然相当强大,故a项排除;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d项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明清时期我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我国落后于世界的发展潮流,故b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6.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武则天时代,他能够显摆的财富不可能有a. 精美的青铜酒樽b. 削铁如泥的钢刀c. 色泽鲜艳的彩瓷d. 波斯风格的织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
7、息的能力。材料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武则天时代”等信息说明是在唐朝,色泽鲜艳的粉彩瓷出现在明清时期,故c项不可能出现,符合题意。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已经十分发达,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锻钢法,隋唐时期已经波斯风格的织品,排除ab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的发展。7.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a. “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b. 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 “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 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答案】a【解析】
8、材料“泉州客商李充往日本国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反映了宋代商人与日本的海上贸易,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故a正确;李充并不代表官府,材料不能体现官民互惠贸易,故b错误;“朝贡”贸易以宣扬国威的政治目的为主,“厚往薄来”,材料反映的是商人与日本的海上贸易,并不能说明“朝贡”贸易体制是否发展起来,故c错误;材料“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说明商贸活动受到官府的监管,故d错误。故选a。8. 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宋书周朗传云:“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a.
9、 传统家庭观被颠覆b. 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c.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 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传统家庭观念被颠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客观史实,故a项错误;南宋时期江南地区才成为我国的经济中心,故b项错误;题干中“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说明当时的大部分家庭都是以小家庭的方式存在,从根源上来说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得以出现,故c项正确;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只是题干所反映出的历史表象,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江南经济的发展表现9.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
10、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a.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 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c. 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d. 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与1913年到1920年华资企业的增长无关,故a错误;材料数据没有将近代企业与其它经济形态比较,不能说明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故b错误;1913年到1920年华资企业的增长使工人人数大增,这为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民主主
11、义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故c正确;19世纪末维新变法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材料关键数据,再紧扣题干关键词“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人阶级壮大与民主主义革命转型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10.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b处发展高潮出现的原因是a. 国际环境有利b. 民族独立实现c. 社会性质改变d. 政府政策的改变【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b处发展高潮出现的时间是1895年甲午战争后,这段时间民族工业发展和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促进民族
12、工业的发展,可见b处发展高潮出现和政府政策的改变相关,故d项正确;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囯,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故a项错误;甲午战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故b、c项错误。【名师点睛】根据示意图找到b处对应的时间1895年后,然后结合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回答即可。11. 晚清刑部侍郎左绍佐(1846-1928)在一封信中自述:“佐生五十有四年,目睹洋务之坏,幽忧愤郁,以迄今日。幸得逢圣武天断,为匹夫匹妇复仇,豁然如沈疴之得苏也,此本朝臣子吐气之时,千载一遇也。”该观点a. 批判了洋务运动b. 倡导了爱国、进步思想c. 宣泄了对革命党人起义的不满d. 体现了抵御外侮愿望与“
13、天朝上国”观念的结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的信息来看,刑部侍郎左绍佐五十有四年是1900年,这一年主要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运动。幸得逢圣武天断,为匹夫匹妇复仇,豁然如沈疴之得苏也,此本朝臣子吐气之时,千载一遇也。反映了抵御外侮愿望。所以选d。12.中国古代的秦、汉、唐、明都有过大规模强制迁徙豪富的事情,涉及几万人,他们的田产一律化为乌有。权势再大的官僚地主,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的土地就被全部没收。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 土地私有权实质上没有法律保障b. 土地不允许自由买卖c. 迁徙豪富是整顿吏治的主要手段d. 土地经营权完全自主【答案】a【解析】【详解
14、】根据材料中的“田产一律化为乌有”“再大的官僚地主皇帝一声令下全部没收”等信息得出,在封建社会,地主的土地私有权是没有法律保障的,“只要皇帝一声令下”是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能够得出a选项;封建社会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再者材料没有涉及土地是否自由买卖的问题,不选b选项;迁徙富豪是整顿吏治的手段之一,材料不能反映是主要手段,不选c选项;“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们的土地“全部没收”说明地主不是土地经营权完全自由,不选d选项。13.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出现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下列选项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b. 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c.
15、 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d. 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是指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项反映的是农耕经济的成就;c项反映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一种经营方式;a项反映的是商业的发展,均不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b项反映了机户与工匠之间形成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故b项正确。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14.“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
16、轮船招商局b. 汉阳铁厂c. 江南制造总局d. 发昌机器厂【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在自强口号创办的是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符合题意。c正确;a、b是民用工业;d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5.新航路开辟后许多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涌现。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可可,以及当时各种鲜为人知的蔬菜瓜果,如花生、向日葵、西红柿、辣椒、南瓜、菜豆、菠萝等,在16世纪中叶后,通过各种渠道传至旧大陆各地区。这说明在欧洲发生了a. 商业革命b. 价格革命c. 经济危机d. 商业危机【答案】a【解析】材料“16世纪中叶后”“新航路开辟后许多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涌现”“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以及蔬菜
17、瓜果通过各种渠道传至旧大陆各地区”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故a项正确,b项错误;经济危机是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故c项排除;d项是新航路开辟前的情况,排除。点睛:材料“16世纪中叶后”“新航路开辟后许多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涌现”是解题的关键信息。16. “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下列哪两个国家a. 葡萄牙与西班牙b. 英国与西班牙c. 英国与荷兰d. 英国与法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
18、知,17世纪5070年代,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商业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与荷兰之间的殖民战争17.央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介绍:1769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但后来将蒸汽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是詹姆斯瓦特的儿子小瓦特他不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个企业家。他与商人马修博尔顿合资经营索霍制造厂,把蒸汽机批量生产,推向市场。据此可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a. 得益于商业资本与技术的结合b. 取决于专利制度对创新的保护c. 取
19、决于瓦特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d. 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答案】a【解析】从材料来看,发明出蒸汽机并不是关键,而是将蒸汽机推广使用。而在这个过程中工厂和专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只体现出其中的一方面;c选项没有人清楚本题强调的是推广;d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提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内容。18.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 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
20、.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答案】c【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的了解。“17世纪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是指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下两个世纪”是19世纪,指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19.威廉伊斯特利和罗斯莱文撰文宣称,欧洲人在殖民活动中非正式的规范和文化、法律规范、政治制度、具体的技术等等,在塑造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欧洲人,无论人多人少,也不管他们来自欧洲什么地方.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该观点可以用来揭示a. 欧洲文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b. 欧洲殖民以传播先进制
21、度和技术等为目标c. 欧洲殖民活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发展d. 整个欧洲地区在当时处于世界最先进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欧洲人,无论人多人少,也不管他们来自欧洲什么地方,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可知欧洲殖民活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发展。故答案为c项;欧洲文明曾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但近代欧洲殖民扩张带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的影响首先是灾难,然后才是客观进步效果。a项说法以偏概全,排除;欧洲殖民以扩张和掠夺等为主要目标,b项排除;在16-18世纪,东方的中国和印度在当时仍然处于世界最先进地位,d项排除;【点睛】本题属于提炼观点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其一,发现。即找
22、出材料中关键的字词句段;其二,转化。浓缩关键的字词句段,转化历史学科术语。20.某同学正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a. 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b. 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c.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途径是新航路开辟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以及两次工业革命,这一过程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
23、本主义的发展,故d项正确;获得利润并非重要影响,对西欧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的影响才是最重要的,a错误;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属于殖民扩张时期的影响,c错误;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灾难,故b项错误。21.据记载,美洲于1540到1700年,至少产银4万吨,可能多至6、7万吨,其中约80%运往了欧洲。此记载可用于研究()a. 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b. 葡萄牙资本主义迅猛发展c. 欧洲商业革命出现原因d. 欧洲价格革命发生的原因【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材料“美洲多至6、7万吨,其中约80%运往了欧洲”可以知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殖民掠夺使大量黄金白银流入欧洲
24、,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排除c,d正确;材料叙述与美洲种植园经济无关,排除a;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并没有促进葡萄牙资本主义发展,排除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美洲多至6、7万吨,其中约80%运往了欧洲”,联系所学新航路开辟引起的价格革命的含义分析解答。22.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运送到美洲,黑奴贸易随即开始,盛行了三个多世纪。通过黑奴贸易,殖民者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黑奴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a. 天赋人权理念深入人心b. 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c. 种族歧视问题得到解决d. 非洲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答案】b【解析】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自由竞争阶段,西方国家要求
25、把亚非拉等地变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黑奴贸易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故b项正确;a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种族歧视问题仍然存在,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黑奴贸易仍然有利可图。2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科学工业”,这主要反映了a.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b. 企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学管理c. 新兴工业对工人要求高d. 重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科学工业”,这主要反映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24.(19世纪、20世纪之交)“由于
26、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这段话的正确含义是a. 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b. 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c. 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信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的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故选d;材料说的是世界市场对民族主义的影响,没有涉及资产阶级革命,排除a;b项的“趋于消亡”、c项的“不需要”表述不符合史实,民族主义到现在依然
27、存在,排除bc。25.从下列表格中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发生时间发生地污染物中毒情况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尘、二氧化硫几千人发病,60人死亡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尘、二氧化硫4天内42%的居民患病,17人死亡1952年英国伦敦烟尘、二氧化硫5天内4000人死亡1968年日本九州爱知县多氯联苯患者5000多人,16人死亡,实际受害者10000多人a. 20世纪中期英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b. 20世纪60年代日本已挤进经济大国行列c. 工业化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d.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污染问题【答案】c【解析】英国于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a错误;b材料无法体现;从表格看出工业污染物导致人们发
28、病、中毒甚至死亡,说明工业化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故c正确;图表无法体现“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污染问题”,排除d。26.“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下列符合作者所表达的含义的有蒸汽机为工业、交通运输提供新动力蒸汽机导致环境大气污染汽车导致交通拥堵、大气污染计算机及网络使很多人沉迷网络a. b. c. d. 【答案】d【解析】体现出科学的积极影响“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体现出科学的负面影响“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故选d.。27.英国工业革命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到卡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再到瓦特的改良蒸
29、汽机,能够“连续涌现新奇事物”的主要原因是a. 科学技术的进步b. 生产模式的转型c. 创新机制的激励d. 市场需求的带动【答案】d【解析】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技术发明的条件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生产模式的转型受技术发明的影响,因果倒置,故b错误;创新机制的激励也是推动技术发明的条件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原有的生产工具代表的生产力,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驱使生产部门进行技术革新,导致“连续涌现新奇事物”,这是根源,故d正确。28.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使用电灯照明豪华客舱配备
30、电视航线经过地中海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电视是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的,排除;英国到美国不需要经过地中海,排除,电灯和无线电都是19世纪中后期发明的,正确,选择b符合题意;a、c和d都不符合题意,排除。29.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a. 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b. 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后来居上c. 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d.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和日本的普遍确立【答案】d【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的
31、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故选d。30. 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a. 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b. “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c. 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d. 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世界经济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这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联系空前加强,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
32、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城市、城镇的发展,反映出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洛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城市,西晋后一度衰落,北魏统治时期洛阳再次走向兴盛。(1)依据示意图,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指出北魏孝文帝时期洛阳城兴盛的具体表观。运用所学分析此时期洛阳城兴盛的历史意义。材料二 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唐置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判官多至数十人(唐朝大历)十四
33、年七月,(朝廷)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民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摘编自旧唐书、唐会要、(宋)洪迈容斋随笔(2)依据材料二,提炼反映唐代扬州经济状况的信息。结合所学,依据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的特点。概括明万历年间苏州丝织业呈现出的新现象。【答案】(1)表现:成为北方政治中心;城市设有专门的贸易市场;教育发展;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意义:推动孝文帝改革走向深入,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商人聚集、店铺林立、货物丰富;城市繁华,经济地位高(扬一益二)。原因:位于大运河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政府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
34、商旅的政策;南方经济的发展为其繁荣奠定了基础。(3)特点:数量增长,类型多样,集散型和生产型市镇突出,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新现象: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洛阳城布局并结合孝文帝改革措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孝文帝改革意义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商贾如织”“唐置盐铁转运使在扬州”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从交通位置、政府管理以及经济重心变化等角度思考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图片中信息从数量、种类和市镇发达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计日受值”可知是雇佣关系出现。点睛: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史实的基础上再对材料中相关系信息进行高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