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江苏专用)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江苏专用)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试卷(五)(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推动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经济根源是()a文艺复兴的兴起 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船水平的提高 d宗教扩张的狂热答案b解析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海外贵金属的需求,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是其经济根源,故b项正确。2(2017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三模)“这是一次国际贸易的巨大调整,是国际经济财富的转移亚平宁半岛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这一现象描述的是

2、()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c工业革命 d世界市场形成答案b解析新航路开辟的价格革命指的是金银的贬值与物价的上涨,这与材料描述的现象显然是不相符的,故a项错误;商业革命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欧洲商业和贸易中心的转移,故b项正确;工业革命的进行并没有促使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故c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只是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而并没有涉及世界市场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3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

3、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依此论述,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商路的阻遏b葡萄牙和西班牙充当了急先锋c“传播上帝福音”是精神动力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答案a解析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发展,传统商路受阻是开辟新航路的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最先开始进行海外探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与西班牙,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宣传天主教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麦哲伦船队进行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4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

4、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这一论断主要基于当时的航海活动()a使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b揭开欧洲商品倾销的序幕c导致欧洲严重的阶级对立d引起欧洲经济结构的变动答案d解析当时的航海活动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封建经济衰落,资本主义经济兴起,为推翻欧洲的封建制度,促进世界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5(2018江苏苏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题)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年份168416891701售价(荷盾)807.75

5、2.32a.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c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d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答案a解析荷兰将茶叶从中国经过爪哇运往欧洲,反映商品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虽然价格变化较大,总的来说这是商业革命的表现之一,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耕织分离,谈不上自然经济解体,故b项错误;价格革命是指欧洲物价猛涨,故c项错误;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19世纪中后期,故d项错误。6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这些殖民活动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开拓起了重大作用。下图所示新航路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西班牙利用此航路发现美洲大陆b欧洲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葡萄牙殖民活动据点延伸至亚洲d荷兰人凭此航路成为

6、“海上马车夫”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从图片看,该航路从欧洲出发,最终到达了亚洲的印度,表明西方的殖民活动扩展至亚洲。7“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英国()a打败“无敌舰队” b颁布航海条例c成立东印度公司 d发动七年战争答案b解析打败“无敌舰队”是英国对西班牙的一次海上决战,不是针对荷兰,故a项错误;颁布航海条例是英国针对荷兰采取的措施,故b项正确;成立东印度公司是为了便利英国对东方的殖民掠夺,与荷兰无关,故c项错误;发动七年战争针对的是法国,故d项错误。8“面对海上航行的竞争者,荷兰联省

7、共和国政府、阿姆斯特丹市及私人贸易公司于1602年创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图垄断印度与荷兰之间的贸易。”这家公司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有()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英国与西班牙c英国与葡萄牙 d英国与法国答案c解析英国逐渐崛起后,对荷兰海上霸权构成威胁,15世纪初期,葡萄牙凭借新航路开辟的优势在印度建立殖民要塞,对荷兰殖民扩张构成一定威胁,故c项正确。9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在客观上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人类发展的角度”“客观上的积极意义”,可得出c项正确;a、b

8、两项只是局部的表现,排除;d项本身表述不正确。10“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答案a解析象牙转移到欧洲人手中,为欧洲殖民者的掠夺,即经济的冲突;圣经转移到非洲人手中则反映了文化的融合。11(2017江苏南京、盐城二模)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宣告以往国王所授予的专利权一律无效,规定以后凡新产品的第一发明人将向其授予专利证书,享有不超过14年的独占保护。以下对垄断法

9、的制定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议会成为英国权力中心b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c推动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d专利垄断不利于科技的进步答案b解析垄断法规定向第一发明人授予专利证书,明晰私有产权,鼓励科技发明,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故b项正确。12(2017江苏高考模拟三)“1820年到186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在世界其他地区的销售量持续上升。其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1760年的200万磅,增长到1850年的不下3.66亿磅!”导致“英国棉制品数量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a机器的发明和使用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交通运输工具革新d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820年到1860年间”,结

10、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大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剧增,故a项正确;“世界工厂”侧重世界贸易的一面,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交通运输领域,故c项错误;海外市场是工业革命爆发的前提,故d项错误。13(2017江苏高考模拟一)下图反映了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小麦每夸特的价格波动情况。影响图中小麦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1751年后英国农业工人工资的增加b1767年后英国的殖民地数大量减少c1800年前后工业革命增加小麦需求d1821年后英国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答案c解析农业工人工资的增加难以造成长期的影响,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而非殖民地数大量减少,

11、故b项错误;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导致“蒸汽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增加小麦需求导致涨价,故c项正确;大规模资本输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与材料中“18世纪中期”不符,故d项错误。14(2017江苏泰州一模)下图是“17001840年间英格兰和威尔士收税道路商业信托机构数和道路里程总数折线图”,由图片可推断()机构数和里程数呈持续上升态势工业革命后加速了英国的道路建设英国的道路里程数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商业信托机构适应了英国经济的发展a bc d答案a解析图片直接反映出英格兰和威尔士收税道路商业信托机构数和道路

12、里程总数呈持续上升态势,故正确;道路里程总数呈持续上升态势,特别是在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更加明显,故正确;图片没有反映出英国的道路里程数在世界上的地位,故错误;商业信托机构作为金融机构,适应了英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呈现增加趋势,故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15(2017江苏南通学业水平模拟)1820年前后英国已出现一批专门制造机器的厂家,有专门的技术工人,生产相同型号的零部件。这主要反映了()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b世界市场基本形成c内燃机的广泛推广 d垄断组织开始出现答案a解析“出现一批专门制造机器的厂家,有专门的技术工人,生产相同型号的零部件”表明工业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深度,故a项

13、正确。16(2017江苏南通、扬州、泰州三模)“新能源被开发出来,钢新工业时代生产的关键的生产得到飞跃发展。在主要的欧洲强国中,德意志当时正在加速迎头赶上。非欧洲国家得到资金并进行建设。”在这样的“新工业时代”()a钢铁工业成为新兴的工业生产部门b商品输出成为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c德国率先研制出新式交通工具飞机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发展答案d解析科学技术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新兴工业与材料中“新工业时代”即第二次工业革命不符,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成为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与材料中“新工业时代”即第二次工业革命不符,故b项错误;是美国而非德国率先研制出新式交通工具飞机,故

14、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与材料中“德意志当时正在加速迎头赶上。非欧洲国家得到资金并进行建设”相符,且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d项正确。17(2017江苏镇江一模)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表,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项目192819501990煤75%50%30%水力8%17%14%石油、天然气17%30%50%a.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d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答案b解析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与材料中“煤炭与石油比例”不符,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内燃机的大规

15、模应用,与材料中“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中“煤炭与石油”不是新能源,故c项错误;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与材料中“煤炭比例”不断下降不符,故d项错误。18(2017江苏南通一模)下图是18701900年的美、欧、亚三大洲铁路长度变化示意图。结合数据分析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欧洲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铁路事业的发展c铁路的发展是形成世界市场的先决条件d商品输出成为欧美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中18701900年,美、欧、亚三大洲铁路长度都在增加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交通运输事业(铁路事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19一个欧洲人谈及其在美国的

16、见闻时说:“这种地方真令人难以置信:这里有工人的帐篷营,尤其是还有无数在建铁路的护路工此外还有缠作一团的电报和电话线缆,错综复杂的在建电力铁路线延伸至看不到边际的遥远城镇。”他描述的这一现象最早发生于()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c19世纪初 d20世纪初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d项符合题意。20对图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答案d

17、解析此图意在强调西方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互通有无”,反映的是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故本题选d项。二、判断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21葡萄牙支持的麦哲伦船队向东完成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说。()答案b解析麦哲伦船队是西班牙支持的,向西南航行,故题目说法错误。22(2017江苏扬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6世纪,“地理大发现”推动了欧洲的殖民扩张,欧洲殖民者从新大陆掠回大量商品,导致物价下跌,贵金属价格暴涨,引发了“价格革命”。()答案b解析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殖民扩张,欧洲殖民者从新大陆(美洲)掠夺大量的金银,导致物价上涨,贵金属价

18、格下跌,故该说法错误。23(2017江苏宿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荷兰,夺取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英国至此成为“日不落帝国”。()答案b解析英国打败荷兰是在17世纪中后期,18世纪中期打败了法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故题目说法错误。24(2018江苏淮安学业水平一模)下图为“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此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答案b解析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开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题目说法错误。25(2017江苏南京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钢铁工业,并促成重化工业取代轻

19、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答案b解析钢铁工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诞生的,故说法错误。三、主观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6(2018江苏扬州考前调研)明清时期中国棉纺织技术领先,“南京布”一度畅销海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南京布”得名于明清时期来华经商的西方人,产地是以松江为中心的广大江南地区。南京布曾是中国重要的外销货物,在大宗出口商品中输出量居于前列。南京布的热销适逢古代丝绸之路的衰落,两者之间大致承接,堪称丝绸之路的续篇。只是材质从丝绸变为棉花,消费者从达官贵人改易为普通民众。1819年是南京布出口的高点,也是由盛转衰的拐点。南京布的衰退,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传统棉纺

20、织业的抱残守旧、缺乏进取,业者墨守成法,不知改良。摘编自郭卫东丝绸之路续篇:“南京布”的外销材料二早在明代之前,棉纺织生产就已经发展成为经济领域中最大的产业之一,供养着数以百万计的耕种者、纺织匠和织布匠。棉是纳税的媒介,是比丝绸、苎麻和其他纺织纤维更常见的织物。在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印度和中国就曾经是主要的经济区域,它们的棉纺织品生产技术远超欧洲各地。然而,在1750年之后,欧洲的经济发生了巨变:它进入了工业化进程,纺织行业率先进入了机械化。到19世纪初,印度、中国和奥斯曼帝国,从全球的生产国转变为欧洲棉纺织品的购买国,而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当中,它们也一直未能摆脱这种地位。摘编自乔吉奥列略

21、棉的全球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二,概括“南京布”畅销海外的原因及其影响。(5分)(2)据材料一、二,指出“南京布”由盛转衰的原因以及中西方经济地位的转换。(3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南京布”盛衰变化的认识。(2分)答案(1)原因:来华商人的积极贩运;填补了中西方贸易的空白;适用普通民众,市场需求旺盛;棉纺织技术世界领先。影响:推动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就业和纳税;丰富欧洲民众服饰与衣料。(2)原因:思想守旧,缺乏技术创新;欧美工业革命的开展。转换:中国从全球的生产国转变为欧洲棉纺织品的购买国;西方从全球手工棉纺织品的消费者转变成机械化生产者。(3)认识:开放交流;服务民生;

22、积极进取;技术创新。27(2018江苏无锡高三上学期期中基础检测题)近代欧美国家的崛起多与殖民扩张关系密切,但各国选择的立国道路又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荷兰人与海抗争的经历养成了荷兰人开放的性格,当时遭到迫害的天主教徒移民到尼德兰带来了葡萄牙、西班牙的先进技术,这也养成了他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包容,是第一个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独立后的荷兰是欧洲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国家。为便利日益扩大的海上商业贸易,荷兰人勇于进行经济制度的创新,其最早创立了股份制、股份公司和股票交易所,并形成了近代的市场经济体制。然而当时缺乏国际安全体系的情况下,商船往往成为各种海盗劫掠的目标。于是,荷兰发展起了规模巨大的商业船队和海军。摘编自邱妍海洋与荷兰崛起材料二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殖民贸易的鼎盛时期正是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期。这说明离开殖民贸易提供的充足的资金和原料,英国工业革命难以迅速完成。而工业革命的进展又为殖民贸易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保障。英国就是在殖民贸易和工业革命相互促进的发展中,愈益富足起来。至18世纪80年代英国在资本积累、工业投资以及金融等方面已超过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