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性检查及介入诊断治疗的麻醉.ppt_第1页
诊断性检查及介入诊断治疗的麻醉.ppt_第2页
诊断性检查及介入诊断治疗的麻醉.ppt_第3页
诊断性检查及介入诊断治疗的麻醉.ppt_第4页
诊断性检查及介入诊断治疗的麻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诊断性检查及介入诊断治疗的麻醉,章丘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季雪娇,第一节 麻醉的特殊性,第二节 麻醉处理员原则,第三节 掌握常用的几种诊断性检查及介入诊断治疗的麻醉处理。,一、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二、药物的不良反应 三、技术操作的危险性,一、脑血管、脑室及气脑造影的麻醉 二、心血管系统检查与介入性治疗的麻醉 三、气管、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更多信息,更多信息,更多信息,诊断性检查及介入诊断治疗的麻醉,一、实施麻醉的目的,二、麻醉的特殊性,三、麻醉处理原则,四、常见的诊断性检查以及介入诊断治疗的麻醉,更多信息,更多信息,更多信息,更多信息,1,减轻病人的痛苦 2,减少生理干扰 3,保证病人的安全 4,促

2、进检查治疗的准确性和成功率,返回,(一)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1。麻醉实施场所的特殊性 (1)部份患者需在暗室或X线下进行,能见度差,麻醉医师应注意。 (2)高压电装置较多,禁用易燃、易爆的麻醉药 (3)各种急救设备、药品以及监护仪不如手术室齐备,需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2,检查、治疗的特殊性 有时患者需长时间固定于一种姿势,有时须多次大幅度挪动躯体或头部。,(一)检查、治疗技术操作的危险性 1,可能造成被检查脏器的穿孔 2,心导管检查可致大血管损伤,致严重出血,也可引起气栓和严重心律紊乱。 3,快速加压注造影剂或腹腔注入CO2可致一些并发症。 (二)造影剂或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返回,1,麻醉前应

3、解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 2,麻醉前应对病人的并存疾病以及病理生理改变有全面的了解。 3,麻醉方法和药物的选择,既要结合病人机体的情况,又要适应检查 的特殊环境。 4,麻醉医师应熟悉各种检查的主要操作步骤,以配合检查作好麻醉。,返回,(一)脑血管、脑室及气脑造影的麻醉 1,麻醉处理原则 (1)确保注入造影剂时病人安静不动 (2)尽可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3)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4)不使颅内压继续升高 2,具体操作过程 (1)造影室必备麻醉机、吸引器、气管插管用具及急救药品 (2)成人合作者,选用局麻+强化麻醉 (3)儿童和浅昏迷不能合作者,选用基础麻醉或全身麻醉。基础麻醉的药物选择应视病情和全身

4、情况决定。 如ICP升高者,禁止单独使用氯胺酮。 (4)全身情况极差和呼吸近于停止的病人,均应在气管插管麻醉下行脑血管造影。,返回,(二)心血管系统检查与介入性治疗的麻醉 1,成人大多可在局麻下完成,小儿则必须在基础麻醉加局麻或全麻 下完成。 2,麻醉要求 病人安静配合,保持血压、心率稳定,保持自主呼吸,避免吸氧。 3,麻醉前准备 成人检查前1小时,口服安定或肌注咪唑安定加用适量镇痛药;4岁以下小儿可不用术前药,4岁以下小儿可给适量术前药,但不用阿托品。肺动脉高压者可用吗啡为术前药(0.1mg/kg). 4,麻醉处理 (1)婴幼儿肌注氯胺酮(4mg./kg) (2)小儿用氟芬合剂,小量分次静脉

5、滴入,复合氯胺酮(1-2mg/kg)分次静脉注射. (3)小儿也可在检查前30min肌注地西泮(0.2-0.3mg.kg-1)或咪唑安定(0.1-0.3mg.kg-1),检查前用面罩间断吸入或用开放法滴入安氟醚.,返回,5,检查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 (1)心律失常:多因导管或造影剂直接刺激心内膜所致;较常见的为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或频发性室早;处理:迅速将导管撤离心律失措的诱发点,并依心律失常的性质予以处理。 (2)低血压: 缺氧、麻醉过深、造影剂刺激 周围血管扩张BP 失血或心律紊乱 处理:依原因相应处理 (3)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按心衰处理。 (4)心肌梗死:灌状动脉造影术心肌梗

6、死的发生率为0.5%,为降低其发生率应注意:a:术前尽可能纠正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已存在的心律失常。 b:检查中需维持血压、心率稳定,并充分供氧。 (5)呼吸抑制:麻药剂量过大或注入速度过快所致,因此麻醉处理得当与否是预防呼吸抑制的关键。 (6)晕厥、急性脑缺氧 主要是由于心导管通过狭窄的右心流出道堵塞血流或因缺血诱发漏斗部痉挛所致,另外也可由迷走神经反射引起。 处理:立即将导管撤除心脏并停止检查,头低位、吸纯氧、心动过缓时静注阿托品,脑缺氧而致抽蓄可用巴比妥类药控制。 (7)体温下降 婴幼儿应强调保温,室温不低于290C,体温不低于350C。,(三)气管、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 1, 气管、支

7、气管镜检查 择期:主要用于肺和呼吸道疾病的诊断 急诊:多为气道异物的取出,且为小儿,危险性较大。 (1)麻醉前准备 a 禁食、禁饮同全身麻醉 b 常规给于阿托品、镇静镇痛药以不抑制呼吸为度。 (2)麻醉处理要点: a: 成人:可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检查;小儿:全身麻醉+表面麻醉 b: 小儿全麻药的选用 用咪唑安定使之入睡,辅以哌替啶、氟哌利多合剂,当麻醉减浅时,可静注小量 氯胺酮,镜检前完善的表面麻醉。 c:表面麻醉应注意掌握剂量:成人如用1%地卡因应不超过6ml,小儿不超过3ml,否则可发生中毒反应。 d:镜检开始后应于气管镜侧供氧或高频喷射通气。镜检过程中,一旦出现呛咳、青紫或出现缺氧加重,应立即将支气管镜退至总气管,并充分供氧,适当喷入表面麻醉药或静脉滴入利多卡因(1mg/kg),待情况改善后再继续检查。,返回,(3)并发症 a 心律紊乱 主要是由于在严重缺氧基础上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因此镜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