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梗阻的诊断及治疗课件.ppt_第1页
喉梗阻的诊断及治疗课件.ppt_第2页
喉梗阻的诊断及治疗课件.ppt_第3页
喉梗阻的诊断及治疗课件.ppt_第4页
喉梗阻的诊断及治疗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喉梗阻的诊断及治疗,黔南州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秦会,喉梗阻,是由于喉部和邻近器官的疾病造成的喉腔隙狭窄引起的呼吸困难综合征,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诊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窒息死亡。尤其小儿,喉腔狭小,粘膜下组织疏松,发生喉阻塞的机会较多。,病 因,1炎症 2外伤 3异物 4水肿 5肿瘤 6畸形 7声带麻痹,病 因,炎症,炎症 小儿急性喉炎 急性会厌炎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喉白喉 喉脓肿 咽后脓肿 口底蜂窝织炎等,1.,病 因,炎症 小儿急性喉炎 急性会厌炎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喉白喉 喉脓肿 咽后脓肿 口底蜂窝织炎等,1.,炎症,病 因,炎症 小儿急性喉炎 急性会厌炎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喉

2、白喉 喉脓肿 咽后脓肿 口底蜂窝织炎等,1.,炎症,病 因,炎症 小儿急性喉炎 急性会厌炎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喉白喉 喉脓肿 咽后脓肿 口底蜂窝织炎等,1.,炎症,病 因,外伤 喉部挫伤 喉部切割伤 喉软骨骨折 呼吸道烧灼伤 毒气或高热蒸气吸入,2.,外伤,病 因,异物,病 因,水肿,病 因,肿瘤 喉癌 喉乳头状瘤 喉咽肿瘤 甲状腺肿瘤,5.,肿瘤,喉癌(1),声带息肉,病 因,畸形 先天性喉喘鸣 喉蹼 喉软骨畸形 喉部瘢痕狭窄,6.,畸形,病 因,畸形,病因,1、炎症:小儿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喉白喉、喉脓肿、咽后脓肿、口底蜂窝织炎等。 2、外伤:喉部挫伤、切割伤、烧灼

3、伤、毒气和高热蒸汽吸入等。,3、异物:喉部、声门、气管食道等异物不仅造成机械性梗阻,还可引起喉痉挛 。 4、水肿:喉血管神经性水肿、药物过敏反应、变态反应性水肿、心、肾疾病引起的水肿。,5、肿瘤:喉癌、多发性喉乳头状瘤、喉咽部肿瘤、甲状腺肿瘤等。 6、畸形:先天性喉喘鸣、喉蹼、喉软骨畸形、喉瘢痕狭窄。 7、声带瘫痪:各种原 因引起的两侧声带外展瘫痪,例:甲状腺手术胸腔手术,肺癌等病人,临床表现,1吸气性呼吸困难 2吸气性喉喘鸣 3吸气性软组织凹陷 4声嘶 5发绀,临床表现,1、吸气性呼吸困难:是喉阻塞的主要症状。其表现为吸气期延长,呼气期正常 2、吸气性喉喘鸣:是由于吸入的气流通过狭窄的声门时

4、,形成气流漩涡反击声带,声带颤动所发出的喉鸣音。喉鸣音的大小与喉阻塞程度呈正相关。,吸气时气流将声带斜面向下向内推压,使声带向中线靠拢。 喉黏膜充血肿胀或声带固定时,声带无法做出正常情况下的外展动作来开大声门裂,本已狭窄的声门更加狭窄,吸气时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 呼气时气流向上推开声带,使声 门裂变大,尚能呼出气体,故呼吸困难较吸气时轻。,颤动,狭窄声门裂,气流旋涡,气 流,冲击,3、吸气性软组织凹陷:临床上所称的“四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下窝、胸骨剑突下或上腹部、肋间隙。 4、声音的改变:声音嘶哑、说话含糊不清等。 5、发绀:由于缺氧而使面色青紫、口唇发绀、吸气时头后仰、坐卧不安、烦躁

5、不能入睡。,临床表现,吸气性软组织塌陷,检查,分度,急性喉梗阻分度,根据病情轻重可将喉阻塞分为四度。 1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活动或哭闹时有轻度吸气期呼吸困难、稍有吸气期喉喘鸣及吸气期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儿童表现明显.,2度:安静时也有轻度吸气期呼吸困难,吸气期喉喘鸣及吸气期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无烦躁不安等缺氧症状。脉搏正常。 3度:吸气性呼吸困难明显,喉喘鸣声较响,吸气期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显著,并出现缺氧症状,如烦躁不安,不易入睡,不愿进食,脉搏加快等。,4度:呼吸极度困难。病人坐卧不安,手足乱动,出冷汗,面色苍白或发绀,定向力丧失,心律不齐,脉搏细弱,昏迷、

6、大小便失禁等。若不及时抢救,则可因窒息以至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对喉阻塞的诊断并不难,更主要的是明确其病因。呼吸困难严重者,应先解除其呼吸困难后,再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应与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引起的呼气性、混合性呼吸困难相鉴别。,鉴别诊断,呼气性呼吸困难: 小支气管阻塞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呼气期延长,呼气运动增加,无四凹征,呼气期哮鸣。肺部有充气过多体征。,混合性呼吸困难: 气管中下端或上下呼吸道同时患阻塞性疾病,如:喉气管支气管炎,呼气吸气均增强,四凹征不明显,一般不伴发明显声音。可有呼吸期哮鸣音,2020/9/14,31,可编辑,1.由

7、炎症引起 I度: 药物 II度: 药物,准备手术 III度:药物+备气切 IV度: 紧急建立呼吸通道 2.由异物、肿瘤等原因引起 根据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决定手术时机,治疗,明确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手段。,治疗原则,对急性喉阻塞的病人,须争分夺秒,因地制宜,迅速解除呼吸困难,以免造成窒息或心力衰竭。根据其病因及呼吸困难的程度,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 1度:明确病因,积极进行病因治疗。一般可不做气管切开。,2度:应酌情做好气管切开准备工作。与此同时积极治疗病因,大多数都可避免气管切开。如肿瘤、喉外伤、双侧声带瘫痪、头面部烧伤的病人等一时不能去除病因者,应考虑作预防性气管切开。,3度:因炎症引起的喉梗

8、阻,在严密观察呼吸变化的情况下,可先试用药物和给氧,并做好气管切开准备。若经保守治疗未见好转,或喉阻塞时间较长,全身情况较差时,应及早手术,以避免造成窒息或心力衰竭。因肿瘤和其他在短期内不能去除的病因引起的喉阻塞,宜先行气管切开,待呼吸困难解除后,再根据不同病因,给予相应治疗。,4度:立即行气管切开,若病情十分紧急时,可先行环甲膜切开或穿刺、气管插管,再行气管切开。 病因治疗在一定情况下可先采用,如喉部异物取出、咽后脓肿切开等,而对危重病人,应先行气管切开,待呼吸困难解除后,再根据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气管切开术 ( tracheotomy),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手术。

9、是切开颈段气管前壁、使病人可以经过新建立的通道进行呼吸的一种手术,主要应用于抢救喉阻塞的病人。,(常规)气管切开术 环甲膜切开术,1. 颈部安全三角区 以胸骨上 窝为顶,两侧胸锁乳突肌的 前缘为边的三角形区域。 2. 颈段气管 3. 气管切开术要求在24气管 环之间进行,不能低于5环。,应用解剖学,4. 第2、4气管环的前壁有甲状 腺峡部。 5. 颈白线 两侧胸骨舌骨肌及 胸骨甲状肌的内侧缘在颈中 线相接形成白色筋膜线。 6. 气管膜部 气管后壁无软骨, 与食管前壁相接。,气管切开手术适应症,1、喉梗阻:任何原因引起的-度喉梗阻,尤其是病因不能很快解除时。 2、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昏迷,颅脑病

10、变,神经麻痹,严重的脑、胸、腹部外伤及呼吸道烧伤等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 3、预防性气管切开:某些头面部的大手术、 口腔、颌面、咽、喉部手术时,为了保持术中、术后呼吸道通畅可以先期实行气管切开。,1.备好手术器械。气管切开包,刀片,缝线,纱布等。 2.按年龄、性别备好气管套管。 3.备好氧气、吸引器、麻醉喉镜及抢救药品。 4.签手术同意书。,术前准备,体位,手术方法,横、纵切口,1.体位 仰卧位 肩下垫枕 头后仰 2.麻醉 一般局麻 3.操作步骤 切口 横或纵切口,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过程 气管插管、或气管镜,以及各种抢救药品。对于小儿,特别是婴幼儿,术前先行插管或置入气管镜,待呼吸困难

11、缓解后,再作气管切开,更为安全。 1体位:一般取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后仰,使气管接近皮肤,暴露明显,以利于手术,助手坐于头侧,以固定头部,保持正中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2麻醉:采用局麻。沿颈前正中上自甲状软骨下缘下至胸骨上窝,以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对于昏迷,危重或窒息病人,若病人已无知觉也可不予麻醉。,气管切开术,3切口:多采用直切口,自甲状软骨下缘至接近胸骨上窝处,沿颈前正中线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4分离气管前组织:用血管钳沿中线分离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暴露甲状腺峡部,若峡部过宽,可在其下缘稍加分离,用小钩将峡部向上牵引,必要时也可将峡部夹持切断缝扎,以便暴露气管。分离过程中,

12、两个拉钩用力应均匀,使手术野始终保持在中线,并经常以手指探查环状软骨及气管, 是否保持在正中位置。 5切开气管:确定气管后,一般于第24气管环处,用尖刀片自下向上挑开2个气管环(切开45环者为低位气管切开术),刀尖勿插入过深,以免刺伤气管后壁和食管前壁,引起气管食管瘘。可在气管前壁上切除部分软骨环,以防切口过小,放管时将气管壁压进气管内,造成气管狭窄。,气管切开术,6插入气管套管:以弯钳或气管切口扩张器,撑开气管切口,插入大小适合,带有管蕊的气管套管,插入外管后,立即取出管蕊,放入内管,吸净分泌物,并检查有无出血。 7创口处理:气管套管上的带子系于颈部,打成死结以牢固固定。切口一般不予缝合,以

13、免引起皮下气肿。最后用一块开口纱布垫于伤口与套管之间。,手术步骤,手术体位,切,手,术,口,颈部正中切开、显露甲状腺及气管,纵行切开气管前壁,插入气管套管,术后护理,1、保持套管通畅:每个4-6h取出内套管清洗、消毒(煮沸15分钟),然后及时插入。 2、维持下呼吸道通畅:室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蒸气 雾化吸入,定时通过气管套管滴入生理盐水、0.05%糜蛋白酶溶液、1%碘化钾或抗生素溶液,及时用吸引器吸出下呼吸道分泌物。,3、防止伤口感染:每日换药一次,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必要时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4、防止套管脱出:套管过短或固定的带子过松可导致外套管脱出,要经常检查套管是否在气管内,发现套管脱

14、出,立即 重新插入,否则可能导致病人窒息。 5、拔管:若病人原发病好转,呼吸平稳,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连续堵管24h-48h,病人活动、睡眠时呼吸平稳可拔出套管,创口不必缝合,用蝶形胶布将创缘拉拢即可。但 拔管后的1-2d内应严密观察,如有呼吸困难应及时处理。,并发症及其处理,一、皮下气肿:常见.主要原因1、暴露气管时,周围软组织剥离过多;2、气管切口过长,3、切开气管或插入套管后,发生 剧咳,促使气肿形成;4、缝合皮肤切口过于紧密。气肿多发生于颈部,有时可扩展 至头和胸腹部。多数可自行吸收,不作特殊处理。 二、气胸:暴露气管时,过于向下分离,损伤胸膜后,可引起,也有因喉阻塞严重胸内负压过高,

15、剧烈咳嗽使肺泡破裂,形成自发性气胸。轻者可自行吸收,重者可行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三、伤口出血:术后伤口少量出血,可与气管套管周围填入碘仿纱条,压迫止血,或酌情加用止血药。若出血较多,应在充分准备下,检查伤口,结扎出血点。 四、拔管困难:原因多见1、若切开气管部位过高,损伤环状软骨,造成喉狭窄;2、气管切口处肉芽增生或气管软骨环切除过多造成 气管 狭窄;3、原发疾病未治愈, 拔管易造成呼吸困难;4、气管套管型号偏大,堵管试验时呼吸不畅。根据不同原因。酌情处理。,环甲膜穿刺部位,环甲膜切开术,对于病情危重、需紧急抢救的喉阻塞病人来不及做气管切开时可行环甲膜切开,待呼吸缓解后,再做常规气管切开。 手术要点:先测定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的位置。于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间作一长约3-4cm的横行皮肤切口,分离颈前肌,于环甲膜处做约1cm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