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经验.ppt_第1页
我的读书经验.ppt_第2页
我的读书经验.ppt_第3页
我的读书经验.ppt_第4页
我的读书经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的读书经验,冯友兰,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掌握作者的 读书经验,从中归纳出阅 读的最基本要求,并能指 导自己养成良好的读书习 惯。,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作者的读书经验, 并为我所用。,教学难点:弄懂“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的真正含义。,作者介绍:,冯友兰,1895年生,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8年北京大学毕业。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2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52年获印度德里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82年被授予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曾历任中山大学哲学教授、燕京大学哲学教授。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14册)、三松堂论文集、三

2、松堂全集等。1990年11月逝世。,解题:,本文作为一篇经验总结性质的应用文,篇幅短小精悍,文字浅显易懂,便于掌握其精髓。重点是掌握作者所总结的四条读书经验。,一、精其选,第一类是要精读的。就是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就像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大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精选的标准:经过历代群众的推荐,经过时间的选择的,流传下来有永久价值的书。,讨论:,在阅读实践中,我们选书时存在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二、解其言,读书首先要“随着自己的专

3、业选定一些需要精读的书。”,读书策略:对这写些精读的书,要一本一本地读,在一个时间段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这是为了保证阅读的质量。,读书的关键:在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解其言的方法:用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讨论:,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在“解其言”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三、知其意,书籍的特点:“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的要诀:就是知其意。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 不可死读书。如果仅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 读书要“得意忘言”。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

4、讨论:,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在“知其意”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四、明其理,读书的最高境界:“六经注我”。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观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实现途径:明其理。我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处理事务,解决问题。,讨论:,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在“明其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补充知识,阅读方略:揣摩语意,揣摩语意就是指对文章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反复思考、认真推求、辨明含义,进而辨析语句的深层含意。这是读

5、懂文章的重要环节,抓住它们也就等于找到了理解文章的一把钥匙。,揣摩语意的方法和步骤,(一)分析结构,(二)抓关键词,(三)寻找对应点,(四)深究句意,(五)探查语境,下 页,(一)分析结构,一篇文章中,尤其是议论文,重要的语句往往是较为复杂的语句。对它们的理解,可先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去分析理解词意。先删去枝叶,留其主干,句意就清楚明白地展现在面前。然后再根据其修饰成分的限制范围,去进一步探求其内涵,句意就更明确了。,“意是著书的人的主观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的主观上的反映。” 一句,其句子结构可简化为“意是客观的道理在主观上的反映。”,返 回,(二)抓关键词,文中的关键句,往往较

6、为深刻,有些含蓄语句的探求,就必须把握住重点词语,也就是关键词,只有把关键词作为理解语句的突破口,才能准确把握语意,关键词的理解必须和上下文结合起来,把问题找准。,文中“(1)精其选、(2)解其言、(3)知其意、(4)明其理”四点,就是全文关键词 。,“意不尽理”是段中关键词。,返 回,(三)寻找对应点,在文章中,关键性的语句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在整篇文章中一定有它的对应点,为这句话作解说,位置也不会太远,往往就存在于与之相邻的上下句或语段中,找准这些对应点,对照语句进行理解,其含意往往明晰如镜。,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所谓精读,就是要认真地

7、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谓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所谓翻阅,就像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大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红字是关键词,划线部分是对应点。,返 回,(四)深究句意,有些句子的含意较为隐蔽,遇到此类句子时,就必须把理清句子本身的深层内涵作为突破口,层层分析,才能晓其句意。,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返 回,(五)探查语境,语句的理解,是不能脱开段意或文意去理解的,这就必须从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人手。从上下文中去搜寻有关信息,然后借助这些东西去理解句子,这种上下文的范围很广,包括文章本身,如标题、注解、上下段这些内部语境,也可进而扩展到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