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进行探讨_第1页
对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进行探讨_第2页
对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进行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进行探讨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 大型建筑越来越多,其中钢结构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发挥的作用显现得淋漓精致。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 介绍了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 钢结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1 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高层钢结构的工艺流程与特点:构件验收一吊装一高强螺栓一焊接及其检测一压型钢板与栓钉。结合本流程和特点,现对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简要总结。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主要包含如下几方面内容:吊的选择、布置及装拆;构件进场、验收与堆放;吊装;测量控制;焊接;工期及质量控制;安全施工。2 塔吊的

2、选择、布置及装拆2.1 塔吊的选择、布置及装拆塔吊是超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的核心设备,其选择与布置要根据建筑物的布置、现场条件及钢结构的重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并保证装拆的安全、 方便、可靠。在塔吊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内爬式塔吊,因为钢结构建筑采用内爬式塔吊不需要对楼层进行加固, 并且在起重机布设位置上有较大的自由度。另一方面, 采用内爬式塔吊进行钢结构高层建筑吊装施工,对塔吊起重能力和幅度要求不像采用附着式塔吊那样苛刻。另外,采用附着塔吊的造价要远高于同类型起重能力稍小的内爬式塔吊,比如某工程设计高度为200m,采用附着式塔吊的塔身高度约230m(其中考虑钢结构3 层柱 12m,吊索 4m 6m,吊

3、钩涓轮及小车全高4m,安全操作距离2m 等 ),加上地下部分高度共250m,而采用内爬式塔吊的塔身约为40m 一 50m。附着塔吊的租赁成本要大于内爬式塔吊。因此,从经济上考虑,为节约成本,优先选用内爬式塔吊进行钢结构超高层建筑的施工。2.2 吊装吊装是钢结构施工的重要工序,吊装的速度与质量对整个工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钢结构吊装前应根据结构平面和立面形状、结构形式、 塔吊的个数和位置、现场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吊装分区与吊装顺序。某工程划分为东、西两个作业区, 由两个作业组分别完成各自范围内的构件吊装。吊装的总原则为:(1)平面内均从中心核心筒向四周扩展,即从中间的一个单元开始,先组装成一个稳定

4、的刚度柱网单元,先吊柱后吊梁, 一个柱网单元吊装并临时固定后,再在其左右或前后吊装两个单元,待3 个单元构件全部吊装完成后,进行全面的精确校正。(2) 竖向吊装顺序 (以一柱三层为例 ):先安 4 根钢柱一下层框架梁一测量校正一螺栓初拧一中层框架粱一上层框架粱一测量校正一螺栓初拧一测量校正一终拧高强螺栓一焊接一焊缝检测一散铺上层压型钢板与栓钉焊接一下、中层压型钢板散铺与栓钉焊接一下、中、上层钢梯、平台吊装一楼盖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在某工程主体钢结构施工中, 通过采取 “区域吊装 ”及 “一机多吊 ”技术这样解决了工期紧与工程量大的矛盾, 从钢结构施工流程明显看出,各工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测

5、量控制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测量精度与进度。在某工程测量施工中,我们采取 “预先控制 ”与“跟踪校正 ”相结合, 即在吊装前对楼层柱标高及定位进行初步测量,并对构件进行标线控制,吊装后在柱梁框架形成前将柱子初步校正并及时纠偏,形成单元体后进行最后校正,这样大大减轻了校正难度, 并实现了区域施工各工序间良性循环的目标。在结构整体测量控制方面,根据结构无一标准层及空问双曲面的特点,摸索出一整套采用激光铅直仪与全站仪进行“空间坐标点定位 ”与“双系统复核控制 ”的测量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双曲面结构定位难题,保证了项目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2.3 焊接2.3.1 确定焊接顺序平面内:应从建筑平面中心向

6、四周扩展,采取结构对称、节点对称和全方位对称的顺序焊接。 竖向上: 上层框架梁一压型钢板支托一下层框架梁一压型钢板支托一中层框架梁一压型钢板支托一焊接检验柱一柱焊接应由两名焊工相对,(柱一柱焊接可在梁焊接前进行,也可于之后进行两面等温、等速对称施焊。柱一梁节头的焊接,)。一般先焊h 型钢的下翼缘板,再焊上翼缘板。 一根梁的两个端头应先焊一个端头,待其冷却至常温后,再焊另一端。2.3.2 确定焊接工艺某工程钢结构焊接施工难度较大,不仅钢板厚, 而且由于结构为双曲面,设计中采用了大量的斜撑及斜柱,造成立焊、 斜立焊较多, 此类结构不仅处于结构的重要部位,而且大多处于外向、 斜向,安全操作与施工防护

7、都比较困难。对于紧迫的工期与较大的焊接工程量之间的矛盾,我建议采用co:气体保护半自动焊应用于立焊、斜立焊和俯角焊的工艺,从根本上解决手工电弧焊速度慢影响进度的问题,满足了焊接施工的需要。2.3.3 确定焊接参数选定工艺后, 焊接 qc(qc 是“quality control的”缩写, 意为质量控制 )小组在项目组的带动下通过工艺评定,编制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适用本工程特点的co 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接方法及参数。首先确定攻关目标,用abc法找出影响质量的原因,并进行系列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建立了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完善的工艺指导书。经过反复试验, 确定了运用于横焊、 平焊、

8、立焊、 斜立焊的工艺参数;通过对焊丝的伸出长度、焊缝层间清理, 焊枪施焊角度反复摸索,形成了一整套的操作要领;为使焊接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加强了施工防护措施和辅助措施。经过项目组和焊接oc 小组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很好地解决了 co 气体保护焊应用在超厚件立向、斜立向接头上的焊接工艺问题。2.4 安全施工安全施工是钢结构施工中的十分重要环节,超高层钢结构施工的特点是高空、悬空作业点多。 在施工过程中,仅高强螺栓就有4o 万颗,这些零件虽小, 但如果从 100m 以上的高空掉下去, 后果可想而知。 针对超高层钢结构施工的特点,采取事前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即事先采取防护措施 (如防坠板、防坠

9、器、安全梯、缆风绳等等),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坚持日安全巡视制度。某工程在吊柱子时外墙设安全网,吊框架梁时架设临时活动式走道, 并随框架吊装逐层升高;拧高强螺栓时在梁端挂设吊篮,焊接时搭设操作平台,另外做到及时铺设楼层压型板以确保施工安全。3 对高层钢结构施工的几点建议口3.1 充分理解节点深化图,合理制定施工工艺。3.2 根据工程特点合理选用机械设备,特别是塔式起重机的选用,并要考虑其装拆的可行性。3_3 根据不同的结构特点、焊接形式及气候条件选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及参数,不能一概而论,盲目照搬。3.4 结构构件的加工顺序及进场数量要充分考虑现场堆放条件及吊装设备的吊运能力。3.5 严格工厂制作工艺,减少现场处理数量。3.6 测量控制要做到分区段、分层次、分阶段进行闭合、校正,防止累计误差的产生。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