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流与氧代谢wj》PPT课件.ppt_第1页
《脑血流与氧代谢wj》PPT课件.ppt_第2页
《脑血流与氧代谢wj》PPT课件.ppt_第3页
《脑血流与氧代谢wj》PPT课件.ppt_第4页
《脑血流与氧代谢wj》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脑血流与氧代谢监测,王 俊,脑血流动力学监测 脑代谢的监测 脑功能的监测,颅脑损伤的监测,颅内压(ICP) 脑灌注压(CPP) 脑血流量(CBF) 脑血容量(CBV),脑血流动力血监测,脑组织:占颅腔80-85%(1500g) 脑脊液:占颅腔10%(140-180ml) 脑血容量:占颅腔2-10%(CBF 750ml/min) 动脉血量20%,静脉血量80% ICP=ICPVASC+ICPCSF 没有伸缩性的半封闭颅腔,颅内压的形成,脑脊液增多:脑脊液生成与吸收失衡 脑血容量增多:血管麻痹,AP、VP增高 脑容积增加:脑水肿、血肿,颅内压升高,急性期(24-36h): 血肿占位 无血肿:细胞毒

2、性水肿,少数为血脑屏障损害引起的血管源性水肿,血管充血引起的脑肿胀较少 损伤后期(3-4d):血管充血,因为脑血流(CBF)第2或3天已有增加,而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在损伤后1224小之内也已经恢复。,颅内压升高原因,颅内缓冲最快的是脑内血液体积 其次是脑脊液 当缓冲能力耗竭时,ICP就会急剧增加。当ICP在增加到2025mmHg(1mmHg=0.13kPa)以上时,便可以迅速升高至很高的水平。如果ICP增加超过平均动脉血压(MAP),就会对脑灌注产生液体静力学性阻塞,数分钟便可引起脑的死亡。,颅内高压的调节,ICP超过2025mmHg需要降压处理 疾病不同对ICP耐受度不同 颅内占位病变情况下,

3、ICP在20mmHg时可以引起小脑幕切迹疝 弥漫性脑肿胀情况下,ICP高达30mmHg时仍能维持足够的脑灌注,ICH的处理,较ICP可靠性更高 脑动静脉压力差 颅内压高于静脉压则以颅内压替代静脉压 CPP=MAP-ICP 自身调节可以保持恒定(小动脉) 调节范围(血压50-150mmHg),CPP,功能:推动血液通过脑血管床 意义: 过低=缺血 过高=充血;毛细血管渗漏脑水肿ICP升高 在一定范围自我调节,CPP,脑CPP降低者约占病例的40,可能原因为: 血肿压迫; 昏迷病人脑代谢率降低; 脑血管痉挛。,CPP,重型颅脑损伤思者脑灌注压应维持在70mmHg以上,以7080mmHg为最理想,有

4、利于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降低死亡率。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随CPP的下降而增高,CPP下降10mmHg,死亡率上升20,当cpp60mmHg 死亡率升至95。,CPP,脑组织2%-3%,需要血流15-20% CBF与脑组织代谢密切相关 与局部代谢产物和神经调节有关 CBF是CPP,血管半径(r)和血液粘滞度(n)的函数,其关系即为:CBF=CPP*r4n,CBF,CBF,防治区域性或全脑性的缺血 降低颅内压(ICP),改善脑灌注压(CPP)以及脑血流(CBF),治疗目标,了解不同疾病尤其脑部病变及各种病理生理状态下脑氧代谢的变化; 了解及调控不同治疗干预措施下脑氧代谢的变化,及时调整以最大程度

5、维持脑组织氧平衡,防止由于治疗不善所造成的脑组织缺血、缺氧; 了解患者的预后及转归。,氧代谢,脑氧代谢率(CMRO2) 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 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 脑动静脉氧含量差(AVDO2) 脑组织氧分压(PbtO2),常用指标,CMRO2=CBF(CaO2- CjvO2) 3.2-3.3ml/100g/min 反映全脑组织的氧代谢状况,结果可靠,但操作较复杂 CBF测定方法 Kety-Schmidt法-使用放射性物质的有创性方法 阻抗血流图(REG)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图(TCD)-连续无创监测脑血流量。TCD所测定的血流速度与CBF之间有良好相关

6、性(r=0.80-0.93, P0.01)。但由于个体差异及解剖变异,TCD不能准确测量脑血流量,仅能反映脑血流的动态变化,对局部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则受探头放置的部位影响,不能获得确切结果。,脑氧代谢率(CMRO2),Gopinath S P,et alComparison of jugular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and brain tissue P02 asmonitors of cerebral ischmia after head injurycriticalCareMedcine,1999,27(11),2337,SjvO2是指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为临

7、床上最早采用的脑组织氧代谢监测方法,可间接反映整个脑组织血流和氧代谢状况,被认为是评估脑氧代谢的金标准 。 SjvO2监测可分为间断和持续监测两种,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间断监测通过颈内静脉穿刺逆行插管到位于乳突水平的颈内静脉球采血测定 持续监测是在颈内静脉插入纤维光学导管来测定血氧饱和度,SjvO2测定,SjvO2 =CaO2 -CMRO2 /CBF 动脉氧合良好,血红蛋白相对稳定下,CaO2 不变的情况下, SjvO2可反映脑氧供需平衡。 SjvO2 监测反映的是CMRO2与CBF的平衡关系,可用于发现脑氧供需失衡。 与CBF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SjvO2 的正常值为55 %7

8、1 % ,当SjvO2 71 %时提示过度灌注。小于40则可能存在全脑缺血缺氧,SjvO2意义,Glay HD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SjV02 catheter in neurologically impaired patients: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Neurosci Nuts,2003,32(4):194,受抽血速度以及温度有关 全脑氧代谢的监测方法,不能反映某一局部的脑氧代谢的变化,直到该局部变化的幅度达到足以影响全脑的氧饱和度。 SjvO2只反映同侧大脑半球的氧代谢情况 SjvO2监测需作颈内静脉逆

9、行穿刺,SjvO2不足,CMRO2=CBFAVDO2,即AVDO2= CMRO2/CBF AVDO2实际上反映了CBF和脑氧耗的相对关系,即脑氧供需平衡。 AVDO2正常为5 -7vol%,增加意味着脑氧摄取增加,CBF相对脑氧耗不足;AVDO2降低则脑氧摄取减少,CBF相对脑氧耗有剩余。,脑动静脉氧含量差(AVDO2),安全、无创伤性的测定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 经颅近红外线频谱法(NIRS) 利用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有特殊吸收光谱的特性,连续无创监测局部脑组织的氧饱和度。 静脉占75%,动脉占20%,毛细血管占5% rScO2值主要代表静脉血中氧含量,反映的是脑氧输送代谢指标, rSc

10、O2低于55应视为异常。 可靠性受到脑外血流的影响。,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均可反映脑氧供需平衡 前者反映的是全脑的氧供需平衡,而后者反映的是局部脑组织的氧供需平衡 相关性在不同状况下变化较大 头部位置和PacO2稳定时,二者才呈良好相关 rScO2 受扩血管药物影响较大 某些病理状态下,二者的相关性也不同如心肺复苏,SjvO2 与rScO2 的关系,通过多参数传感器(脑组织氧分压监测仪) 持续动态监测脑组织的PO2 、PCO2 、pH 以及脑温,直接获取脑代谢指标 极性光谱微导管在CT引导下用引导器固定防置于大脑额叶白质内,被检测的脑组织表面积约17mm2。该方法是目前脑氧代谢监测最

11、直接、最可靠的有创监测方法,可反映局部脑组织氧供需平衡水平的状况。 灵敏度达92%,特异性为84% 一般认为PbtO2正常值为2530mmHg,10-15轻度缺氧,低于10中毒缺氧,维持脑皮质功能PbtO2必须大于5mmHg,所以缺血阈值应高于5 mmHg。 PbrO2监测比SjvO2监测更适合长时间及常规应用,但有关正常人脑白质的PbrO2的正常值尚未确定,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由于该方法为有创监测方法, 颅内感染的可能性也限制了其广泛的临床应用。,脑组织氧分压(PbtO2),Gopinath S P,et alComparison of jugular venous oxygen

12、saturation and brain tissue P02 asmonitors of cerebral ischmia after head injurycriticalCareMedcine,1999,27(11),2337,脑动-颈内静脉血乳酸差值 脑内静脉腺苷含量 PET局部脑氧代谢率测定,其他,MODS患者氧代谢指标CjvO2、SjvO2、ABL、JVBL2显著进行性增高,CERO2显著进行性降低。 MODS状态下,存在以组织缺氧为主的脑氧供需失衡。,MODS的脑氧代谢监测,指导治疗 评价脑复苏效果 评估预后,临床应用,浅低温是脑复苏的有效手段 脑氧供需平衡监测为评估低温的脑保护

13、作用提供了直观的指标 全身低温35.0至35.5,可显著降低ICP和脑氧摄取率,温度降低1,脑氧代谢率相应下降5%7%,CBF也下降,但两者下降程度不一致。 脑温从37降至30时,CBF降低37%,而CMRO2降低58%,远远大于CBF降低的程度。 CMRO2=CBFCa-jvO2,即Ca-jvO2= CMRO2/ CBF,CBF下降程度较CMRO2小,提示在维持脑血流供应相对充足的基础上降低脑氧耗,既可维持一定的能量和氧供,又能减少代谢产物的堆积,起到脑保护作用。 低温时SjvO2升高,但复温时由于脑氧代谢率进行性增加,与脑血流量的增加幷不平行, 导致SjvO2下降,发生脑氧供需失衡(脑脱氧

14、合)。因此,对SjvO2进行连续监测,寻找浅低温的最佳温度,权衡其利与弊,找到最佳平衡点很重要。,亚低温中的脑代谢,晏怡,唐文渊,亚低温治疗重型脑损伤的脑氧代谢和神经电生理临床研究。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晏怡,唐文渊,亚低温治疗重型脑损伤的脑氧代谢和神经电生理临床研究。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静脉和吸入麻醉药均可明显降低脑代谢率 ,脑氧摄取减少, 脑氧供相对多于脑氧耗。 甘露醇是降低和控制ICP增高的常用药物之一,若应用甘露醇前,脑灌注压(CPP)足以维持充足氧供,则其虽可显著改善CPP或ICP,但PbtO2变化并不明显,表明单用甘露醇降颅压幷不能改善脑氧合。所以脑复

15、苏中甘露醇应用时机和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药物与脑代谢,王丽萍,陈国忠,右美托咪啶与异丙酚镇静下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患者颅内压及脑氧代谢的比较。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31(4),适当的过度通气并相应提高吸入O2的浓度,有利于改善脑氧供;过度通气可降低ICP,还可影响脑血管对CO2的反应性。但不适当的过度通气可致脑血管严重收缩,脑血流量明显减少,引起脑氧供需失衡。 机械通气宜维持PaCO2在3035 mmHg。 脑复苏通气期间FiO2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脑氧供需平衡。 加强通气时的脑氧合监测,有助于探讨适宜的通气模式和FiO2,避免脑缺血缺氧,预防出现脑氧供需失衡。,机械通气与脑代谢,唐洪贵, 潘登, 鞠兴莉,脑氧代谢监测在脑外伤术中过度通气时的价值。实用预防医学2011 年2 月第18 卷第2 期,重型颅脑外伤后若Sj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