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ppt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ppt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ppt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ppt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4 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堂导入,甲骨文的田字,小篆的田字,楷书的田字,课堂导入,课堂导入,开始田地是没有固定形状的,但是,有了犁耙后,便有了整齐的田垄,“田”字正反映了这种情形。在甲骨文的“田”字四周的边界,形状是不定的,而中间的横线直线却一定是直的。后来不同的字形,都简写成“田”字形,四周的“口”,代表田地的边界,中间的“十”田园田字,代表了或横或直的田垄。所谓“阡陌纵横”,便是甲骨文的田字小篆的田字楷书的田字这个形状。这个字形,由甲骨文到现在,都没有什么改变。,推进新课,问题情境一,土地制度的演变,请概述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推进新课,师生互动,土地制度的演变,推

2、进新课,原始资料,土地制度的演变,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授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而教化齐同,力役生产可得而平也。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岁耕种者为不易上田;休一岁者,为一易中田;休二岁者,为再易下田。三岁更耕之,自爰其处。农民户人已受田,其家众男为余夫,亦以口受田如此。汉书食货志,推进新课,原始资料,土地制度的演变,农政全书所绘“屋三为井”的示意图,推进新课,问

3、题情境二,土地制度的演变,请阅读以上材料,你得到哪些信息?,推进新课,自主学习,土地制度的演变,材料一表明:西周井田制实际上就是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所有的土地都归国王所有。井田制与西周分封制是紧密相连的。井田制实际上是西周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井田制是对奴隶社会土地制度的一种形象称呼。从形状看,西周井田制是九田一井,一井又分为一区公田和八区私田。其中八区私田是分给劳动者即奴隶和平民耕种的。一井中田与田之间是沟洫纵横,阡陌交错,类似于一个个的“井”字,故称“井田”。,推进新课,问题情境三,土地制度的演变,井田制为什么到春秋时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呢?,推进新课,自主学习,土地制度的

4、演变,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直接因素:私田的开垦。 瓦解的标志: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标志着井田制瓦解。 井田制瓦解引来的变化: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国有变私有);阶级关系的变化(奴隶主变地主,奴隶变佃农);方式的变化(由交纳贡赋到交纳地租)。,师生互动,推进新课,问题情境四,土地制度的演变,均田制的实行发挥了什么作用?带来了什么后果?,推进新课,自主学习,土地制度的演变,均田制的实施,有利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稳定,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均田制的实施,使与

5、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制比以前剥削有所减轻。均田制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农人数大大增多,保证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均田制并不能完全阻止土地兼并。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与土地买卖的频繁,均田制无法继续推行而逐渐瓦解。,推进新课,问题情境五,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兼并会导致什么样的社会问题?,推进新课,自主学习,土地制度的演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 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

6、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治。 自耕农破产成为佃民,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纷纷丧失土地,加之天灾连年和租税沉重,酿成明末农民战争。,推进新课,自主学习,“重农抑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重农抑商”这一目。思考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过程及影响。,推进新课,问题情境六,“重农抑商”,思考重农抑商政策演变的过程。,推进新课,自主学习,“重农抑商”,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但后来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等现象,危及封建政权统治。 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崛起。商鞅变法中就有许多重农抑商的政策措施,如制止弃农经商;限制商人经营范围,实行盐铁专卖等。

7、西汉武帝时,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明清时期,依然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推进新课,问题情境七,“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措施,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推进新课,自主学习,“重农抑商”,封建统治者从一开始就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这实际上是出于保护封建地主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秦国通过实行此政策,经济实力逐步强大,加之商鞅变法的其他措施,终于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最终完成统一重任。,推进新课,问题情境八,“重农抑商”,谈谈对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看法。,推进新课,自主学习,“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

8、础,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思想也是正确的。 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后面。,推进新课,原始资料,“海禁”与“闭关锁国”,材料一 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唐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商人,成为当时国际大都会。唐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远远超过以往各代。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材料二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

9、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三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 台湾外纪卷十二,推进新课,合作探究,“海禁”与“闭关锁国”,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三则材料说明我国古代对外政策在各时期有很大不同。唐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而明清两代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推进新课,合作探究,“海禁”与“闭关锁国”,明清时期为什么要改变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政策呢?,推进新课,自主学习,“海禁”与“闭关锁国”,明太祖实行“海禁”是出于政治目的,担心流亡海外的敌

10、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所以明太祖下令禁止对外贸易,实行“海禁”。 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也是出于维护政治统治的需要,具体原因: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台湾郑成功的抗清政权;从16世纪开始,葡萄牙、荷兰在我国东南沿海进行侵略活动,清朝统治者担心沿海居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其统治,所以康熙帝、乾隆帝又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除直接原因以外,还有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明清两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推进新课,问题情境九,“海禁”与“闭关锁国”,深入分析“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这一影响是什么?,推进新课,自主学习,“海禁”与“闭关锁国”,妨碍了我国古代海外市场的开

11、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使中国开始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世界上一些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都被拒之门外,中国士大夫也开始养成夜郎自大的思想观念,中国的发展步伐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课堂小结,海禁与 闭关锁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井田制” 封建社会:土地私有,本课小结,土地制度的演变,重农抑商,明初:海禁 清初:闭关锁国,商鞅变法首倡 明清仍固守,对其评价要运用辩证的方法,影响: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1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的政策称为“海禁”。下列各项中,能反映这一政策的是( ) A“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B“五品以上,不得入市” C“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D“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A,当堂检测,2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 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D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C,当堂检测,3汉武帝规定:“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钛左趾(在左脚趾上挂铁钳),没收其器物。”这一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