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_第1页
湖北省黄冈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_第2页
湖北省黄冈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北省黄冈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第卷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以实践行动证实地球是圆的航海家是a. 马可波罗 b. 麦哲伦 c. 拿破仑 d. 哥伦布2. 下列历史事物,与工业革命无直接关联的是a. 文艺复兴 b. 现代工厂制度 c. 空想社会主义 d. 科学社会主义3. 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它规定,不再无条件地向有工作能力的人提供救济,而贫困劳工必须通过工作才能得到救济。这一“修正”体现了a.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b. 人文主义思想c.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d.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4. 城

2、市化率(也叫城镇化率)是城市化的度量指标,一般采用人口统计学指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重。根据下表可以得出朝代年代城市化率战国公元前300年15.9西汉公元2年17.5唐74520.8南宋120022.0清18206.9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0.6199026.4a. 城市化率直接关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 b. 政府政策对城市化率影响较大c. 大多封建政权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d. 农业发展程度与城市化成反比5.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值12克白银,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据此判断a.欧洲人的消费水平远

3、高于亚洲 b.印度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c.欧洲的商贸中心已经发生转移 d.西欧具有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动力6.“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表明a.这一时期世界人口迁移都是被迫的 b.公元1500年以前的世界是完全隔绝的c.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推进了世界联系的加深d.公元1500年后的世界逐渐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7.一战前,英、法、德三国国外投资总额为1 7502 000亿法郎,按当时的低利率5%计算,每年的纯利润就达80100亿法郎。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

4、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资本输出成为仅次于商品输出的殖民剥削手段b.资本市场的竞争直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d.英国对外投资的高额收入主要得益于制度设计8.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b.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c.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d.女性审美情趣发生重大变化9.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是效仿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5、 新经济政策 c. 计划经济 d. 罗斯福新政10.1930年12月,胡佛总统说:“经济萧条不可能因立法或政府的声明而恢复。经济创伤必须要依靠经济肌体本身细胞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活动治愈。合作行动将加快恢复的进程,萧条的破坏会减轻。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材料说明胡佛总统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是a 合作共赢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b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的途径走出经济萧条c政府应该积极地参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d坚决反对罗斯福新政的政治经济措施11.罗斯福指出:“这一切都要求我们重新评价和核定原有的价值观念现在的任务为剩余产品开辟国外市场,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公平地分配产品和

6、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这反映了罗斯福a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制度 b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c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12.“西方的政治人物不管自己国家的经济体已经不能承担福利负担,为了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而大多社会群体则看不到自己的长远利益,他们也不愿放弃任何利益”。以上信息说明a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已经难以为继 b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c大众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 d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13.面对滞胀危机,20世纪80年代的里根政府削减开支、放松管制、控制货币供应量,结果经济困难仍旧。1982年,美国又通过增税法案,美联储也放松银根。与20世纪30年

7、代的罗斯福新政相比,此时的美国政策a采用了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相结合的办法b对凯恩斯主义进行了深刻检讨,反其道而行之c完全以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观点作为理论依据d缺乏解决危机的方向性,无法推动经济走出低谷14.下表是20世纪70年代末,欧洲各国国有化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全部就业和全部投资三项指标中所占比例简表。这一表格能够说明国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占全部就业比%占全部投资比%意大利24.725.447.1英国11.18.120联邦德国1210.512.7法国13.510.530a.欧洲各国经济仍未走出“滞胀”状态 b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仍在推行c国有企业的数量在西欧各国普遍减少 d自由主义政

8、策在欧洲成为历史15.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是罗斯福新政初期政府的重大举措之一,主要目的是缓解就业压力并促进经济恢复。但1936年5月,19个公用事业公司联合控诉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要求政府颁布禁令,禁止该局生产和出售电力,联邦最高法院于1936年12月判决这些公司胜诉。这主要说明联邦最高法院a控制国家政策制定 b不赞成罗斯福新政c支持公用事业发展 d限制政府职权扩大16.在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过程中有人提炼出“新政施力的三条主线”,其中“_”的内容应是()【1】经济基础产业的重新组织和重新推进如:_【2】恢复美国在世界市场有利地位的政策 如:放弃金本位,提高美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3】寻求新的社会妥协

9、是新政精华所在 如:颁布公平劳动标准法,改善劳资关系a通过了专利法,确保发明人正当权利 b推行工业国有化,加大政府监管力度c颁布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大企业发展17. 对秦汉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征,概括得较为准确的是a. 倾覆与再建 辉煌与成熟 经世与玄思b. 波峰与波谷 恢宏与古朴 鼎盛与革新c. 创新与再造 传承与新变 集成与转型d. 波峰与波谷 恢宏与古朴 经世与玄思18. 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希腊有妇女穿丝织衣服,出生于公元前4年的罗马悲剧作家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是“向公众展示身体”,公元79年因观察维苏

10、威火山爆发窒息而死的老普林尼批评男人穿丝绸衣服“丧失男性气概”。公元555年受查士丁尼大帝派遣的两名在中国传播景教的教士成功地将中国的蚕蛹偷运回到君士坦丁堡,从此罗马终于有了自己的蚕丝业。由此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是a. 古欧洲内需 b. 中国的强盛 c. 中间商牟利 d. 张骞通西域19.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经济近代化的进程。仔细观察1872-1913年开办的企业数量统 计图。据此可知a.民族工业的发展抵制了外国经济的入侵 b.政府政策的调整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民族工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 d.外国资本企业严重阻碍民族企业的发展20. 金冲及在转折年代中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現了1

1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材料表明a. 中国获得了与美国平等的贸易地位 b. 美国以其经济优势获得隐性的贸易特权c. 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影响依然存在 d. 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处于不利的逆差地位21. 1961年,国家规定“在农村集市上出售的农产品,可以由出售的人白己决定出售价格,可以买卖双方自由议价,国家收购这些产品,也应当按集市上自然形成的价格收购”。这可以佐证当时我国a. 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b. 城乡经济政策宽松c. 农村经济结构改变 d. 经济体制发生变化22.改革

12、开放初期,深圳的干部人人会背一段列宁援引的恩格斯语录,“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若有人前来质问土地出租,他们就流利地背诵给那些人听。这主要反映了改革开放a. 深受意识形态的干扰 b. 以新经济政策为模板c. 考验领导人的政治智慧 d. 遭到大多数国人反对231998年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接受采访的1500人之中,有81%的人在此前一年里看过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而只有53%的人在同一时期看过历史题材的书籍。在网络和大众传媒普及的今天,这一比例更高(远高于81%)。这主要反映出a. 影视艺术飞速发展 b. 文艺作品重视历史题材c. 科技影响人类生活 d. 人们阅读意识不断增强24

13、.下表为不同年代的择偶标准的统计表(单位:%),对该表格信息解读最准确的表述是选 择 项 目择 偶 年 代1948-1966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家庭出身、社会关系26.628.812.6515.6本人成分、政治面貌30.523.515.513.5学 历10.611.712.625.3a. 改革开放前择偶标准的政治色彩浓厚 b. 新时期人们在择偶时更注重文化水平c. 婚姻观念与人们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 d. 社会关系始终影响着人们的择偶标准第卷本卷包括三道大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5. (25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道光二十八年以后,海运逐渐取代河运的地位,成为漕粮运输方式的主流。外资轮船进入中国抢占运营份额,中国大量的沙船(适宜在水浅多沙滩航道上航行的海船)主破产,失业人数陡增。中国无法制造轮船,求助于洋人,洋人却企图借机控制中国的航运业,经常表现出“狂妄悖理”的态度,同清政府特别是总理衙门以及李鸿章等人的矛盾不断激化。1872年8月,中国第一个正式章程招商局轮船招商节略并各项条程出炉,规定了企业的性质是“官商合办”。轮船招商局创办之初,资金紧张,李鸿章多次指示拨借官款。盛宣怀在轮船招商局主事期间,挑选亲信任各种职务,而不是以“商场”规则以股份多少或才能高低任用人员。其

15、利润很少用来进行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管理者想方设法“分红”。户部不断要求核查招商局账目,1891年盛宣怀每年向官方“报效”十万两。材料二 中国的改革是从中国核心难题和影响中国大多数人的农村土地着手,中国农民参与了改革的全过程。改革开放承接了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如何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百年需求。改革开放第一次把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作为行动目标和指导方针。改革开放立足于中国国情,在学习或者模仿西方完成现代化国家的一切推进社会现代化的成果的同时,注意结合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特殊性。改革开放给世界现代化进程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特色的烙印。庄振华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比较(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

16、析清政府设立轮船招商局的目的并指出轮船招商局运营中的不利因素。(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对比分析说明,在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过过程中,改革开放政策比洋务运动更为深人的表现。26.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世纪后半期英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统计表年代1861187018711880188118901891189518961900出生率35.7535.5532.4530.529.3死亡率22.621.419.1518.717.71801年时,整个英国的人口仅为1590万人,1851年增加到2740万人,1901年又增加到4150万人。在一个世纪中,英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多。维多

17、利亚女王共生育了四子四女,她对生孩子感到厌烦。当她的长子爱德华的第四个孩子于1868年出世时,她已有14个孙子孙女了。维多利亚感叹道:这件事“令人兴味索然。对我来说,这好像与温莎公园中兔子的繁殖没有什么差别!”。1893年6月15日发行的基督教世界就同意使用“安全期”避孕法。因此,英国家庭平均拥有子女的数目不断减少。19世纪60年代为6.16人,70年代为5.8人,80年代为5.3人,90年代更减为4.13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世纪后半期的英国人口变化状况。(要求:评价观点明确,态度鲜明;分析过程运用史实准确;论证充分。)27.(15分)社会只有经过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发展的活

18、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618世纪,英国经历了自然经济瓦解、原始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建立的历史巨变,重商主义走向全盛。1759年,亚当斯密首次提出“看不见的手”。1776年,他的国富论的出版是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高峰。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登上巅峰,也开始走向极限,国内出现了市场失灵和社会问题,国外自由贸易政策难以为继,于20世纪初期形成重重危机。20世纪前期,英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方经济大危机,这是资本主义史上经历最严重危机的时代,英国经济政策“重返”国家干预,形成第二次大变革。20世纪70年代,英国面临的危机重重。1979年起,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保守党连续执政18年,形

19、成了“权力与资本”的第三次结盟,重点是“重返”自由经济,即“解放市场和压缩大政府”。历史再次相似,新自由主义政策进入高潮也物极必反。工党在1997年大选中获压倒性胜利,上台执政12年,提出两个政策思想:市场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在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中谋求新平衡)。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材料二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现代英国进行

20、四次经济政策变革的主要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影响。(7分)麻城实高2019年期末考前高一历史试题答案解析1.b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后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故b项正确。马可波罗曾经来过中国,没有以实践行动证实地球是圆,排除a。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英雄人物,与题意不符,排除c。哥伦布到达美洲,没有实现环球航行

21、,排除d。2.a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于14世纪中叶,在意大利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但与工业革命无关,与题意相符,所以选a。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b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工业革命使欧洲社会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悲惨,先进人士提出改革社会的设想,形成了一股空想社会思想,故c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工业革命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阶级基础,故d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3.d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之时,自由主义经济在英国流行,“

22、贫困劳工必须通过工作才能得到救济”正说明该思想在经济领域的体现,d正确;a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人文主义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重商主义是殖民扩张时期的经济思想,c错误。【拓展】经济自由主义亦称“不干涉主义”:一种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张自由竞争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包括经济自由主义和新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发端于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运动之后,至19世纪风靡全欧洲。经济自由主义的观点认为,由于人们按利己的本性去从事经济活动,追求个人利益,结果能使整个社会受益,而满足人们利己心的最好途径是实现经济自由,对私人经济活动,不要加以任何干涉,而听任其资本和劳动自由投放、自由转移。同时

23、还认为,一个国家最好的经济政策莫过于经济自由主义,应当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国家的作用仅限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个人安全,以及举办一些资本家私人经营无利可图的工程。更进一步的观点认为,经济自由保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结合,为生产力无止境发展开创了巨大的可能性。4.b 【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清代城市化率较低,但清代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a错误;历代政府政策对城市化率影响较大,例如,南宋时期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城市化率上升,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化率上升,故b正确;新中国初期也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故c错误;农业发展程度与城市化不一定成反比,两者也可以并存发展,故d错误。故选b。5.d 解

24、析:根据材料可知,如果将胡椒从印度运往欧洲各消费国,可以获得巨额利润,所以西欧各国的贵族和新兴商人急切需要探求一条直接通往印度的海上航路,即西欧具有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动力,故选d项。a、b、c三项从材料中均推断不出来,可排除。6.c 解析:据“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可知a项错误;b项“完全”说法错误;据“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可知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但这不是“政治一体化”,故d项错误。7.c 解析:从“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可知,一战前资本输出是对外殖民掠夺的主要手

25、段,故a项错误;欧洲各国在资本市场的竞争,激化各国矛盾,但不是导致一战爆发的直接因素,故b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资本扩张,与材料中三国对外投资获利增加相符,故c项正确;英国对外投资收入高,源于当时英国经济实力最强大,故d项错误。8.c 解析:通过分析题干材料可知,衣料的变化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化学工业发展的结果,这实质上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c项正确。9.d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二战后被西欧各国借鉴用于经济恢复发展,故d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为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而采取的政策,与题意不符,

26、排除a。新经济政策是苏俄为缓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带来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而实施的政策,与材料不符,排除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确立20世纪30年代,战后被照搬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10.b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合作共赢”,故a项错误;“经济创伤必须要依靠经济肌体本身细胞既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活动治愈”说明主张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的途径走出经济萧条,故b项正确;“政府应该积极地参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不符合材料“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故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1933年,故d项错误。11.c 解析: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制度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罗斯福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27、只是调整,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重新评价和核定”“调整”“分配”等可知是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并非主张推行,故d项错误。12.c 解析:西方福利制度给国家带来沉重负担,但并非难以为继,故a项错误;福利制度有利于国家稳定,故b项错误;政治人物为了一己私利承诺过多的福利责任,实质是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故c项正确;高福利造成财政重负荷非材料主要内容,故d项错误。13.a 解析:“削减开支、放松管制、控制货币供应量”属于新自由主义的做法,“增税法案”“放松银根”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回归,故a项正确,b、c两项错误;1982年底,美国经

28、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故d项错误。14.b 解析:材料没有欧洲各国经济发展停滞、通货膨胀的信息,不能说明仍未走出“滞胀”状态,故a项错误;欧洲各国国有化企业在本国投资中仍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仍在推行,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欧洲各国国有企业的数量变化情况,故c项错误;欧洲各国国有化企业在本国投资中所占比例不足一半,说明政府干预有限,自由主义政策仍在发挥作用,故d项错误。15.d解析 联邦最高法院与政府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不存在一方“控制”另一方的现象,故a项错误;联邦最高法院并未反对罗斯福新政,只是反对罗斯福新政中涉嫌违背美国宪法的一些做法,故b项错误;联邦最高法院判决公用事业

29、公司胜诉,是因为罗斯福新政的一些措施侵犯了这些公司的权益,并不代表其支持公用事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动用国家的力量制定政策来恢复经济,缓解经济危机,这势必会导致政府职权扩大,美国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相互制约的三权分立政体,以避免独裁并保障自由,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联邦最高法院动用司法权限制政府权力扩大,故d项正确。16.c解析 “专利法”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材料“经济基础产业”无关,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进行国家干预,“推行工业国有化”的说法有误,故b项错误;“经济基础产业”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涉及农业、制造业、重工业等产业,故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促

30、使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并推动大企业发展,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故d项错误。17.d 【解析】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受到打击,因此这一阶段政治文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波峰与波谷,a项倾覆与再建与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文明的特点不符,故a项错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物质文明可以概括为恢宏与古朴,如长城、兵马俑等,在精神文明方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儒学的正统地位,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魏晋时期玄学开始流行,受到当时士人的追捧,因此这一阶段精神文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经世与玄思,b项鼎盛与革新

31、反映了宋明理学的特点,故b项错误;创新与再造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文明的特点不符,故c项错误;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受到打击,因此这一阶段政治文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波峰与波谷,魏晋时期玄学开始流行,受到当时士人的追捧,因此这一阶段精神文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经世与玄思,d项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征的概括比较准确,故d项正确。18.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希腊有妇女穿丝织衣服”、“ 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 老普林尼批评男人穿丝绸衣服丧

32、失男性气概” ,这些都说明丝绸在古罗马有市场。由此选a。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工业经济“丝绸之路”19.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调整了政府的政策,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从而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民族工业的发展并未能抵制了外国经济的入侵,因为外国人企业数量多,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民族工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并未得到改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0.【答案】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漫画的含义,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认识到美国以其经济优势获得隐性的

33、贸易特权,据此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1.a22.a 【解析】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质问土地出租,这说明当时意识形态对改革开放的干扰,故a正确;深圳的干部会背列宁援引的恩格斯语录,并不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新经济政策为模板,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改革开放考验领导人的政治智慧,故c错误;改革开放顺应了民心,没有遭到大多数国人反对,故d错误。故选a。23.c24.c25.(1)目的:解决漕粮运输;洋务派解决军事工业经费的需要;解决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主权,抵制外国经济侵略。(7分)不利因素:外国企业的激烈竞争;政局动荡不安;“官督商办”的运营体制(缺乏自主经营权,经常被官方索财)(6分)

34、(2)洋务运动对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影响有限;改革开放中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农民参与了改革的全过程(或加快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洋务运动中企业封建色彩强,注重政府牟利,企业管理不够科学;改革开放中企业改革使政府的角色和职能转变(企业获得了更多自主权,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但常常受制于列强的资本主义侵略;改革开放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主权及国家性质下,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使中国主动融入当今世界经济体系。(12分)【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外资轮船进入中国抢占运营份额中国无法制造轮船,求助于洋人,洋人却企图借机控制中国的航运业同清政府特别是总理衙门以及李鸿章等人的矛盾不断激化”并结合所学即可从解决漕粮运输、洋务派解决军事工业经费的需要、解决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主权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等方面分析清政府设立轮船招商局的目的。再据材料一“资金紧张,李鸿章多次指示拨借官款。盛宣怀在轮船招商局主事期间,挑选亲信任各种职务利润很少用来进行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户部不断要求核查招商局账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外国企业的激烈竞争、政局动荡不安、官督商办的运营体制的缺陷等方面指出轮船招商局运营中的不利因素。(2)本题根据材料二“中国农民参与了改革的全过程。改革开放承接了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