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二,三,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无为” (1)目的: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2)举措: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影响: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2.汉武帝“有为” (1)条件:汉武帝时期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2)必要性: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3)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一,二,三,概念阐释“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二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一,二,三,一,二,三,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一,二,三,提示,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董仲舒新儒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史料实证 (汉代)儒家思想经过了改造,更强调人民对待政府要像子女服从父亲一样。做皇帝的人被罩上神圣的光环,再次明确地强调“天命”,即诸神眷顾并支持皇帝及其一切行为,直到他们表示不再支持为止。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 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指出改造后的儒家思想的特征。 (2)根据史料,分析汉代改造儒家思想的目的。 (3)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汉武帝对

3、上述思想的态度及原因。 提示(1)强调“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神化皇权。 (2)要求人民服从君主的专制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3)态度:把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作为官方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历史解释 (1)基本内容:针对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世的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2)主

4、要特点:在糅合各家学说的基础上形成。董仲舒融合了道家、法家以及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把这些思想加以改造和吸收,形成了新儒学。宣扬“君权神授”,给封建君主专制披上了神秘的外衣。提出了一整套道德修养要求,以维护专制统治。,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 例题1董仲舒主张,先对百姓进行教育,宣扬君主的权力是上天赋予的,使皇权神化,让百姓无条件服从。然后实施仁政、运用法制。对上述主张最恰当的评价是 () a.神化皇权,德主刑辅 b.神化皇权,一味尚法 c.天人感应,一味崇儒 d.天人感应,以法治国 题目立意董仲舒提出新儒学,标志着儒学根据时代的需要得到新的发展。本题旨在通过对董仲舒观点的认识,考查对董仲舒新

5、儒学特征的理解。,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题指导本题题干中的观点有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主张通过“君权神授”来神化皇权;二是主张“实施仁政、运用法制”。这实质上是一种外儒内法、刚柔相济的治国方针。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b、c、d三项对题干中观点的第二层次涵义的理解都是片面的。董仲舒主张“德主刑辅”,在道德教化无效的情况下,才运用刑罚来治理。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a,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影响 史料实证 汉朝初建,承袭秦法,但其时的学术思想界,却恢复了战国时代的态势,成诸家并立之局。这是因为秦已覆亡,学术思想上的枷锁业已解除,恢复了自由研究的风气。战

6、国时代的儒、法、道、阴阳、纵横五家,在汉初仍然活跃,但中期以后,由于政府的提倡,学术界变成以经学为主。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指出汉初学术思想出现“诸家并立之局”的原因。 (2)汉代中期以后,政府为什么要提倡“经学”? (3)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政府提倡“经学”的措施及影响。 提示(1)秦朝的灭亡打破了束缚学术思想发展的枷锁;汉初“无为而治”,学术界出现了自由研究的风气。 (2)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以加强中央集权。 (3)措施:把儒家道德同选官制度密切结合;把儒家学说与教育密切结合,创办太学和地方郡国学校。影响:学术界思想活跃

7、的局面结束,儒学成为官方哲学,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历史解释 (1)对汉代: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3)对学术文化:把儒学作为社会统治思想,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思想文化: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 例题2 晋律规定:“凡为驳议,当合经传”;北朝也规定:“凡有疑狱,皆付中书以经义量决”。上述现象表明当时() a.法律具有浓厚的儒家色彩 b.儒学家干涉司法的现象严重 c.统治者崇尚严刑峻法 d.儒学经典成为法律条文 题目立意西汉时期,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此后,儒学对封建统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法律层面而言,自西汉时期,法律开始儒学化。本题旨在通过对法律儒学化现象的理解,考查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影响的认识。,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题指导题干中晋朝的法律条文表明,判案必须符合儒家经传的要求;北朝的规定表明,审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