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中历史《专题九 第一课 美苏争锋》教案1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中历史《专题九 第一课 美苏争锋》教案1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中历史《专题九 第一课 美苏争锋》教案1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中历史专题九 第一课 美苏争锋教案1 人民版必修1【自主预习】一、请自主学习教材第九专题第节154页至158页二、思考题目:1、两级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2、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两极对峙中,世界上的局部战争和冲突都与美苏两个大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两国却未曾发生直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你能说说其中的一些原因吗?3、两极格局的演变过程和特点? 三、自主解答: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互动学习】一 情景激趣“柏林墙”,坐落在德国首都柏林。它不是一座普通的围墙,全长近170公里,高三四米,还有铁丝网连接。1961年开始修建,1989年倒塌,它被

2、人称为欧洲土地上“最为坚固但又最为短命的墙”,为什么要修筑这样一座工程浩大的墙呢?我们结合本课的内容一起探究一下柏林墙的谜样身世。二探索生趣主题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问题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1)雅尔塔体制的形成(美苏为主导) 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安排。影响:雅尔塔体制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为战后两极格局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开了先河,带有大国强权的色彩。(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根本原因),昔日盟友反目成仇。(3)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惟一能与其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4)西欧各国普遍衰落。问题二

3、:两级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 冷战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冷战正式开始:杜鲁门主义出台 美苏冷战对抗的措施:美国苏联政治杜鲁门主义(1947.3)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9)经济马歇尔计划(1947.6)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1)军事“北约”(1949)“华约”(1955) 主题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问题一:“冷战”含义?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 问题二:冷战有哪些表现?(1)全面“冷战”:欧洲:德国的分裂;亚洲:朝鲜分裂;非洲:古巴导弹危机。(2)局部“热战”:朝鲜战争: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

4、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越南战争: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问题三: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影响? 1、消极影响:美苏对抗,进行核军备竞赛,使得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导致了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2、积极影响:美苏双方势均力敌,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共存,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促进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客观上也有利于科技的发展3、冷战对中国的影响美蒋勾结,使中国陷入内战深渊;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孤立,包围,封锁政策;新中国外交一边倒;朝鲜战争;台湾问题和台海

5、危机的出现等。三、总结固趣1、自主构建本节知识结构: 2、你知道现在还有哪些国家仍深受冷战的影响吗?3、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素质提升】一、选择题1、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无关的是( )a、西欧各国的普遍衰落 b、民族解放运动高涨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d、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2、下列有关杜鲁门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美苏“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b、为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提供了依据c、使东欧国家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d、使美国全面推行霸权主义的宣言书3、美国实施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b、向苏联和东欧进行经济渗透c、控制西欧,遏制

6、共产主义 d、帮助西欧各国复兴社会经济4、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特征是(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b、支持一些国家的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夺权c、组织北约,加强同苏联抗争的实力d、“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5、战后两极世界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利益的不同 b、社会制度的不同c、意识形态的不同 d、领导人的意志不同6、1949年初,在莫斯科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六个国家是( )a、苏联、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b、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c、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d、苏联、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

7、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匈牙利、波兰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开始于( )a、1945年 b、1947年 c、1949年 d、1955年8、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由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d、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9、二战后德国的分裂主要是由于( )a、地理位置 b、经济状况 c、文化背景 d、美苏“冷战”10、1962年,美苏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束说明( )a、美国仍然掌握着战略优势 b、正义力量取得了胜利c、苏联势力局限于欧亚地区 d、古巴参与了“冷战”1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

8、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12、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13、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 )a、拉拢东欧

9、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14、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15、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物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 苏联已经解体 b 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 中美关系好转 d 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二、材料阅读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据北大西洋公约:第二条:缔约国应加强其自由制度,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的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材料二 据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考虑到由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拖入北大西洋集团,这样就加深新战争的危险,并且对友好和平的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第四条: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个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1)材料一中“自由制度”指什么?假设“武装攻击”来自何方?(2)据材料一指出该组织的性质。(3)根据材料二指出华沙条约组织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