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与《牡丹亭.ppt_第1页
汤显祖与《牡丹亭.ppt_第2页
汤显祖与《牡丹亭.ppt_第3页
汤显祖与《牡丹亭.ppt_第4页
汤显祖与《牡丹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汤显祖与牡丹亭,牡 丹 亭,2020/8/20,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牡丹亭卷首题词,2020/8/20,4,牡丹亭脱稿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汤显祖弃官返回临川之后。 其题材之来源,据作者自叙云:“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微更而演之。”(牡丹亭题词) 真正蓝本应该是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题材来源,晋时,武都太守李仲文,在郡丧女,年十八,权假葬郡城北。有张世之代为郡。世之男字子长,年二十,侍从在廨中,夜梦一女,年可十七八,颜色不常。自言:前府君女,不幸早亡,会今当更生。心相爱乐,故

2、来相就。如此五六夕。忽然昼见,衣服熏香殊绝。遂为夫妻,寝息,衣皆有污,如处女焉。后仲文遣婢视女墓,因过世之妇,相问。人廨中,见此女一只履在子长床下。取之啼泣,呼言发冢,持履归以示仲文。仲文惊愕,遣问世之:“君几,何由得亡女履耶?”世之呼问,儿具道本末。李、张并谓可怪。发棺视之,女体已生肉,姿颜如故,右脚有履,左脚无也。自尔之后遂死,肉烂不得生,万恨之心,当复何言,涕泣而别。(搜神后记) 广平太守冯孝将,男马子。梦一女人,年十八、九岁,言“我乃前太守徐玄方之女,不幸早亡,亡来四年,为鬼所枉杀。按生录,乃岁至八十余。今听我更生,还为君妻,能见聘否?”马子掘开棺视之,其女已活,遂为夫妇。(出幽明录)

3、,故事情节梗概:南宋时江西南安府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在梦中见一书生手持柳枝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从此之后,她便为相思所苦,伤情而死。此时,杜宝转官淮安,乃葬杜丽娘于牡丹亭畔。三年后,广州书生柳梦梅去临安应试,路过南安,拾得丽娘画像,悦其貌美,终日把玩。丽娘幽魂出现,又与柳梦梅相会,并得再生。丽娘复活后,与梦梅同往淮安求其父母许婚;杜宝见了大怒,视女儿为妖孽,诬梦梅盗掘女坟。正好梦梅得中状元,乃上书自辩,杜丽娘也登朝申诉。终于得到皇帝承认,夫妻父女团圆。,主题:剧本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谕的爱情,歌颂了男女青年在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表达了挣脱封建牢笼、粉碎宋

4、明理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牡丹亭的主题有着强烈的时代意义。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统治阶级已经变得更加顽固和腐朽。他们竭力鼓吹程朱理学,高唱“女德”,表彰贞节。明史列女传所收节妇烈女的数目,比后汉书以下任何一代正史多出许多倍。可见,明代对人们从肉体到精神的摧残是何等严酷。但是,勇于反抗的青年一代,为了不让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在礼教的束缚下窒息,要求打碎枷锁,摆脱羁绊,探索生活的道路。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他们总是一灵以求,生死以之。,汤显祖把这种解放的要求,这种对理想世界的强烈憧憬,解释为“情”;把封建礼教、程朱理学和封建道德观念对人们思想上的禁锢,解释为“理”,把人们为

5、粉碎枷锁、摆脱羁绊、冲出牢笼所作的斗争,解释为“以情格理”(情与理的斗争)。汤显祖坚信未来,因此他对这种“情”寄托了很大的希望,赋予它一种驾凌三界、摆脱生死的超现实力量。他认为“情”能够达到“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因此,剧本中的那种梦中相恋、起死回生的奇迹都源于“情”。即所谓“第云理之所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均见题辞),超越一切的抽象的“情”,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汤显祖所宣扬的反封建的“情”是作为封建的“理甲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它乃是对中世纪禁欲主义的有力批判,表达了不愿被礼教吞噬的青年一代对爱情、对幸福生话的憧憬和追求。体现在剧本中,就

6、是杜丽娘、柳梦梅与封建家长杜宝之间的尖锐冲突。牡丹亭在爱情领域内所表现的“情”与“理”的冲突,与明中叶进步思想家反对程朱理学、摆脱礼教束缚、争取个性解放的斗争是一脉相通、遥相呼应的。正因为这样,牡丹亭才比其他爱情剧有着更高、更深刻、更广泛的意义。,牡丹亭所描写的爱情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的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运动的突破口,或者一种缩影来表现,而不是单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作者让一对陌生的青年男女在梦中相见,因梦生情,由情而病,情痴至死,又因情而生。出生入死,皆情之所至。这不单使全剧从情节结构到人物塑造都充满了浪

7、漫的色彩,使剧本在爱情描写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作者赋予爱情以能够战胜一切险阻,在为自己开辟道路中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追求爱情,坚持理想,生死以之,敢于斗争,这就是杜丽娘这个形象最本质的特点。明,末王思任在牡丹亭叙中说:杜丽娘隽过言乌,触似羚羊,月可沉,天可瘦,泉台可瞑,獠牙判发可狎而处;而“梅”、“柳”二字,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烧失。,牡丹亭:姹紫嫣红的奇迹,牡丹亭:经典的诞生,牡丹亭:经典的诞生,汤显祖在戏剧艺术上的成就,首先表现在他是第一个把浪漫手法引入传奇创作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作家。特别是牡丹亭,无论在全剧构思和人物塑造上,都能大胆采用浪漫的创作方法,那种超越三界、“生可以死、死可

8、以生”的“情”,就是剧本浪漫构思的基础。,笑者真笑,笑即有声;啼者真啼,啼即有泪;叹者真叹,叹即有气。杜丽娘之妖也,柳梦梅之痴也,老夫人之软也,杜安抚之古执也,陈最良之雾也、春香之贼牢也,无不从筋节窍髓以探其七情生动之微也。,2020/8/20,19,牡丹亭惊梦,(作左右瞧介)(又低首沉吟介)天呵,春色恼人,信 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 恨,诚不谬误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 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昔韩夫人得遇于郎,张生偶逢崔 氏,曾有题红记、崔徽传二书。此佳人才子, 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 (长叹介)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 成佳配,诚为虚

9、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可惜妾身颜色 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牡丹亭惊梦皂罗袍,“临川四梦”自明清以来一直获得很高的评价。王骥德在曲律中把汤显祖评为“前无作者,后鲜来哲,二百年来,一人而已”。清初朱彝尊称“义仍填词,妙绝一时,源实出于关马郑白。”(静志居诗话)特别是牡丹亭,更加轰动一时。梁廷楠曲话曾正确地指出:“玉茗四梦,牡丹亭最佳,邯郸次之,南柯又次之,紫钗则强弩之末耳”。,2020/8/20,22,牡丹亭的影响,王思任牡丹亭叙:“若士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

10、牡丹。”,张琦衡曲麈谈 “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实甫西厢交胜”。,沈德符野获编:“汤义仍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明代就有娄江女子感动于杜丽娘身世,十七岁幽怨而终。 明代广陵女子冯小青的绝命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2020/8/20,23,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这里林黛玉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11、。”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2020/8/20,24,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字的滋味。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经典的背后:汤显祖,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 祖籍临川现云川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经典的背后:汤显祖,童子诸生中,俊气万

12、人一 二十一岁中了举人 两次会试 张居正 三十四岁 进士 曲折的从官路,泰州学派的知识背景 与李贽、达观友善的交游圈 隐居传统与家庭祖训,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至情”渊源: 唐代陈玄祐离魂记元代郑光祖迷青琐倩女离魂。 宋代传奇小说流红记“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元代白朴韩翠屏御沟流红记。 唐代传奇闻奇录画工吴炳画中人,元稹崔徽传: 蒲女崔徽,同郡裴敬中为梁使蒲,一见为动,相从累月。敬中言还,徽不得去,怨抑不得自支。后数月,敬中密友知退至蒲,有丘夏善写人形,知退为徽致意于夏,果得绝笔。徽捧书谓知退曰:“为妾谢敬中,崔徽一旦不及卷中人,徽且为郎死矣。”明日发狂

13、,自是称疾,不复见客而卒。,2020/8/20,30,汤显祖主要著作图影,汤显祖的其他剧作,传奇五种: 紫箫记改编自唐传奇霍小玉传(未完成) 紫钗记改写紫箫记 还魂记即牡丹亭 南柯记改编自唐传奇南柯太守传 邯郸记改编自唐传奇枕中记,后四种合称 “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紫箫记和紫钗记,汤显祖的五部传奇中,紫箫记是他早期的一部不成熟的作品,万历五至七年(15771579)写于临川,取材于唐蒋防传奇小说霍小玉传,但情节变动较大,共写了三十四出,未写完,仅为作者计划内容之半。剧本的主要情节,不过是相会、观灯、成婚、高中、出征、班师之类,缺乏社会性的矛盾冲突,情节发展缓慢而又平板,没有摆脱才子佳

14、人情调。但词藻华美,宾白骈偶。作者的好友帅机评曰:“此案头之书,非场上之曲也。”,紫钗记是紫箫记的改写,大体沿用紫萧记的情节,但骈文说白大为减少,平板的叙述也为曲折的关目所替代。情节更多地取自于小说霍小玉传,只是把女主角的身分由妓女改为良家女子,经过坠钗,拾钗等关目使男女互通情愫,而不是像小说那样出于媒人的撮合。原小说中李益负心与小玉痴情的矛盾,改写成多情的霍小玉与专横的卢太尉之间的对立,而李益只是在两者之间游移不定。最后通过具有特殊势力的黄衫客的成全,二人才得以团圆。,汤显祖在题辞中说:“霍小玉能做有情痴,黄衣客能做无名豪,余人微各有致。第如李生者,何足道哉!”剧本突出描写了霍小玉对爱情的执

15、着和黄衫客成人之美的豪情,并给以由衷的歌颂。同时集中批判了卢太尉的卑鄙奸诈,认为这是真情的破坏者。对于李益,则善意地批判他的软弱和动摇,说明其原因正在于情之不深、不坚,故妨碍了真情的正常发展。而这些都还不一定导致悲剧的结局,还可以通过侠风义举来加以解决。,南柯记和邯郸记,南柯记共四十四出,取材于唐李公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情节变动不多。内写被免职的神将淳于棼,终日借酒浇愁。一日醉卧榻上,梦见槐安国使者来迎,国王招他为驸马,出任南柯郡太守二十年,颇有政绩。后檀萝国入侵,公主受惊而亡。回朝后拜为左丞相。他威势日盛,骄纵荒淫;右丞相段功乘机进谗,终于被国王所逐。醒后经老僧契玄点明,才知大槐安国就是庭

16、中大槐树洞里的蚁群。乃发愿灭情,大悟成佛。,邯郸记三十出,根据唐沈既济枕中记改编。和南柯记一样以梦写政。剧写士子卢生在邯郸道旅舍中遇道士吕洞宾授他一枕,进入梦中。卢生得娶有财有势的妻子崔氏,以贿赂高中状元,又以开河及打败土蕃为朝廷建立功勋,奸臣宇文融因卢生不愿趋奉而屡次陷害他,甚至使他被绑赴法场,流窜海南。但终因崔氏势大,卢生侥幸,终于转祸为福。最后奸臣被诛,卢生还朝,做了二十年太平宰相,备受恩宠,享尽荣华,封国公,官加上柱国太师,四子均得恩荫。临死前心满意足地感叹“人生到此足矣”。醒来才发现是一场春梦,身卧邯郸店中,黄粱犹未蒸熟。卢生遂悟破人生,随吕洞宾而去。,这两个剧本主要是批判“恶情”。

17、南柯记中的淳于梦是一个由有事功之心的士子成为有所作为的能吏而终于在宦海中堕落的典型。 邯郸记则用了很大篇幅来描写字文融与卢生之间狗咬狗式的斗争。他们都是“恶情”的代表,字文融是一个奸诈刻薄、结党营私的权臣形象,卢生则是一个追逐功名富贵的书生,因夤缘幸进,最后扶摇直上,变得荒淫无耻的封建官僚。,汤显祖企图用宗教的呼吁,来唤醒当权者的痴梦,把逃避现实当作摆脱烦恼的出路。晚明王思任曾经说过:“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情也。”(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如果说,汤显祖正是以鼓吹豪侠、高扬真情作为解决前二梦中人生矛盾的手段,那么对于后二梦中仕宦途中的矛盾,他就只好借助皈依佛门和求仙证道来加以消弥了,这实质上是借助于佛道之“性”来否定、泯灭造成人格堕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