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第二课时.ppt_第1页
文言虚词第二课时.ppt_第2页
文言虚词第二课时.ppt_第3页
文言虚词第二课时.ppt_第4页
文言虚词第二课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虚词),第二课时,“而、何”两个文言虚词,07年新课程高考语文考纲规定掌握的文言虚词:,而、何、乎、于、乃、其、 且、若、所、为、焉、也、 以、因、则、者、之、与 。,高考“大纲”规定应掌握的 18个文言虚词,20052013年高考广东卷文言虚词考查情况一览表,从此表中可以看出,从05年到13年广东一共考到了12个字,其中“以”字考查次数最多,有8次;“为”字考查了4次;“之”字考查了4次;“而”字考查了3次;“于”字考查了3次;“所”字考查了3次;“其”字考查了2次;“与”字考查了2次;“因”字考查了2次;“乃”字考查了2次;“且”字考查了2次;“者”字考查了1次

2、。,一、而,吾尝跂而望矣 弃甲曳兵而走(寡人),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谓语,译为“着、地”或不译。,1.作连词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关系。然而、可是、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剑阁峥嵘而崔嵬。 蟹六跪而二螯。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表示并列关系。“而且”、“又”、“和”或不译。,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示承接关系。“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于是

3、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更。,表示因果关系。因而、因此。,2.作代词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某所,而母立于兹。,你,你的。,表示目的关系。来,用来。,3.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音虚词。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如是而已。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俄而百千人大呼 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译为“不久、一会儿”,【而已】在句末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而后】才,方才;然后。,索引,文言常用虚词,(1)用作动词(有书称之为“比况词”),译为“如、好像、像”。它与“如”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

4、相近,意义相通。 例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2) 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若敖鬼馁: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馁:饿。若敖氏的鬼受饿了。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3)通“耐”、“能”,今译为:能够、才能。 例释: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4)其他用法,返回,规律,1、判断词性:如果充当主宾定则为代词,否则为连词。 2、判断关系:并列、转折、递进、承接、因果、假设等

5、,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掩口胡卢而笑。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4)蟹六跪而二螯 5)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6)若欲死而父。 7)如是而已。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练习,转折 修饰 假设 并列 承接 你的 同“耳” 递进,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 B. C. D.,转折连词 修饰连词 顺承连词 递进连词,C,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

6、。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答案:1、 连词,并列关系 2、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3、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4、 连词,递进关系5、 连词,修饰关系 6、 连词,承接关系7、 代词,同“尔”,可译为你 8、 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23,1.疑问代词 大王来何操?却看妻子愁何在。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黄州

7、快哉亭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其间旦暮闻何物 ? 然则何时而乐耶?,作宾语,什么,哪里,作谓语,用于询问原因,后常有“哉、也”等疑问语气词,译为“为什么”。,作定语,什么、为什么,二、何(未考),2.副词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徐公何能及君也?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3.固定结构(复音虚词) 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无何,宰以卓异闻。 何以战?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程度副词,多么。,【何如】怎么样,怎样,疑问副词,怎么,哪里。,【何以】拿什么、凭什么,【无何】不久,没多久。,索引,规律,判断词性:如果充当主宾定则为疑问代词,充当状语则为疑问副词。,1、大王来何操? 2、所在皆是也,而此独 以钟名,何哉? 3、何由知吾可也?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 沾襟,何其衰也! 6、信臣精卒陈利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