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八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教案一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2.通过海陆变迁是实例举证,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原因。3.运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大洲大洋的形成以及变化趋势。重点、难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及趋势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论是多姿多彩的陆地,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你知道“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吗? 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就以这种沧海桑田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探讨的问题。二 自主探究(
2、一)沧海桑田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里以前是_,后来变成了_。我国东部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一些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这里以前是_,后来变成了_。荷兰的围海大坝,说明人类活动可以使_变_。通过以上学习,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二)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1.大陆漂移学说是_国的科学家_提出的,他偶然发现了_,让他有了大陆漂移的猜想。2.简要叙述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三 合作交流 讨论: 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说明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还有哪些证据能够说明这个问题? 学生交流后,教师补充小结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启示,进而大胆提出大陆在漂移的证据。(1)各相邻大陆的边缘
3、大致吻合。(2)调查发现,各相邻大陆,特别是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相吻合。(3)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四 即时巩固1.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是 ( ) A.牛顿 B.魏格纳 C.哥白尼 D.哥伦布2. 下列不是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A.赤道附近广泛分布热带雨林 B.南美洲与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C.大西洋两岸动物的共同性 D.南极洲发现有煤炭资源存在3.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 ( )A.海底森林死亡 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 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中 D.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中 4.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目前哪个大洋还在不断地扩张之中(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一两个学生根据自己对成语的理解解释“沧海桑田”听故事并且明确本节课的探究问题学生认真阅读教材33页图2.10,图2.11和图2.12完成左面的空学生阅读教材36页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 伟大的假说填空读教材35页文字和图2.15大陆的漂移概述大陆漂移假说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推选一位代表发言学生自主按时完成小结:概述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和大陆漂移说的基本观点板书设计: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一)一 海洋和陆地是处在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礼仪课件教学课件
- 开学课件模板教学课件
- 灌肠护理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农用搬运机械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精神病医院药剂科相关
- 3.2.3酸碱中和滴定 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DB1304T 480-2024商品煤采样技术规范
- 社团的活动部部门介绍
- 静脉输液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 白血病饮食宣教
- 音乐教学说课
- 边坡喷锚施工方案全套资料
- 国家安全教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临沂职业学院
- 检验科生化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生化室项目临床意义ppt
- 2023深圳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 精神病合并高血压病人护理
- 新东方英语背诵美文30篇
- 新课标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研习任务)
- 自学考试-计算机系统结构(全国)
- 极地特快中英文台词打印版
- GB/T 3620.1-2016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