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t 肥皂.ppt_第1页
第三章╲t 肥皂.ppt_第2页
第三章╲t 肥皂.ppt_第3页
第三章╲t 肥皂.ppt_第4页
第三章╲t 肥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肥皂,按照产品组成、外形和用途不同,可分为洗衣皂、香皂、药物皂、透明皂、皂片、复合皂、复合皂粉、液体皂和工业皂等。 香皂用于清洁皮肤、要求对皮肤温和,并有悦人香味;药物皂同时具有清洁和保健、消毒作用。,肥皂主要由脂肪酸皂化后,再与各种功能添加剂混配而成。肥皂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制造肥皂的原料包括油脂、碱及各种辅助添加剂,如着色剂、香料、功能药物添加剂、植物提取物等。,发展方向:回归自然的趋势很强,复合皂研制较热门。 肥皂与钙皂分散剂复配可制成复合皂,复合皂除具有肥皂的优点外,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抗钙皂能力、耐硬水能力和低温溶解性,洗涤能力大大改善。,第一节 肥皂的性质及去污原理,一、肥

2、皂的性质 肥皂具有多晶性、吸湿性、水解性和去垢性等性能。 (1)多晶性 固体肥皂具有晶体结构,在晶格中,肥皂以偶合分子形式存在,偶合分子的排列和相互作用不同,形成不同的晶型。 肥皂具有4种不同的晶型,即、型。,型在肥皂中一般很少出现, 和型含量较高, 型较少。 肥皂保管的时间越长,越干燥,结晶越显著,不应把这看成是变质现象。,(2)吸湿性 肥皂在潮湿的环境中有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肥皂的吸湿性,肥皂的吸湿作用是由其亲水基的大量存在引起的。 碳链越短的肥皂,亲水性越强,吸湿性也就越强;如果碳链长度一样,则具有双键的肥皂吸湿性要强一些。 低级的、不饱和的脂肪酸盐本身质地就软,而它们的吸湿性又较强,因

3、此保管这类肥皂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它们因吸湿而引起酸败变质。,(3)水溶性 肥皂的钠皂或钾皂是强碱弱酸盐,因此都会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呈弱碱性。 RCOONa RCOO- + Na+ RCOO- +H2O RCOOH + OH- 普通洗衣皂的pH值大约为1112,香皂的pH值大约为10。 水解产生的脂肪酸与未水解的肥皂,形成不溶于水的酸性皂,使肥皂水溶液呈现浑浊。,RCOOH +RCOONa =RCOOHRCOONa 一般,影响肥皂水解的主要因素有皂液的浓度、脂肪酸的相对分子量和温度。 通常,皂液浓度越高,水解性越低;脂肪酸碳链越长,水解度越高;温度越高,水解度越高。 但是,乙醇等强极性有机溶剂能

4、抑制肥皂的水解,加入乙醇,可以得到透明的肥皂水溶液。,肥皂在硬水体系中使用时,硬水中钙、镁离子会与肥皂生成不溶于水的钙皂和镁皂,降低肥皂的去污能力,这是限制肥皂使用的原因。 Ca2+ + 2RCOONa (RCOO)2Ca +2Na+ Mg2+ +2RCOONa (RCOO)2Mg +2Na+,(4)去垢性 肥皂是一种最古老的表面活性剂,实际上,肥皂溶于水后,其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都有所下降,同时,由于肥皂分子的特殊结构,使得它在水溶液中具有润湿、分散、乳化、起泡、增溶等性能。,二、肥皂的去污原理,肥皂的去污原理是因为长链脂肪酸钠盐(或钾盐)结构上一头是羧酸离子,具有极性,是亲水性的;另一头是链

5、状的烃基,是非极性的,是憎水的。,脂肪酸钠的亲水基团倾向于进入水分子中,而憎水的烃基则被排斥在水的外面,排列在水表面的脂肪酸钠分子削弱了水表面上水分子间的引力。,若肥皂分子在水溶液中(不在水表面上),则其长链憎水的烃基依靠相互间的范德华引力聚集在一起,似球状。而在球状物的表面为亲水基团羧酸离子所占据,与水相连接,这样形成的球状物称为胶囊。,这样形成的一粒粒很小的胶囊,由于外面带有相同的电荷,彼此排斥,使胶囊保持着稳定的分散状态。如果遇到衣服上的油迹,胶囊的烃基部分投入油中,羧酸离子部分伸在油的外面而投入水中,这样油就被肥皂分子包围起来,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使油迹较易被润湿,在受到机械摩擦时,脱

6、离附着物,分散成细小的乳浊液,随水漂洗而去。,三、制皂原理,肥皂的制皂原理分为油脂皂化法和脂肪酸中和法。 皂化法是用碱和油脂(脂肪酸甘油酯)加水皂化得到肥皂和甘油的方法。 CH2OOCR CH2OH CHOOCR + 3MeOH CHOH + 3RCOOMe CH2OOCR CH2OH,中和法是将脂肪酸和碱直接反应得到肥皂的方法。 RCOOH + MeOH RCOOM +H2O,油脂皂化时分为3个阶段进行,图为油脂皂化时皂化率与时间的关系。,(1)T0-T1阶段 乳化皂化阶段 开始油脂与苛性钠互不溶解,反应进行困难。因此,间歇皂化时,通常是把上一次皂化得到的肥皂少量留在釜内,利用脂肪酸钠的乳化

7、作用,克服非均相反应的障碍,加速皂化反应;在连续皂化时,由高效能的混合装置使油脂和苛性钠紧密接触,同时由于油脂中游离脂酸酸生成肥皂的作用,使皂化速度加快。,(2)T1-T2阶段 急速皂化阶段 在这段时间内,反应激烈进行。这个阶段,反应为均态,并产生大量热,所以不宜加热,同时要控制油脂和碱液的加入速度,以防反应激烈而溢锅。,(3)T2-反应结束 最终皂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反应已经达到90%,反应大大变慢,最后达到平衡。为了将油脂全部皂化,必须加入过量的碱,一般过量5%-10%,并延长反应时间,而且甘油尽量除去,以加速反应。 配方中还常常配一些酚类、低分子油脂、不饱和油脂及带羟基的脂肪酸,以缩短诱

8、导期。,皂化值(Saponification number),皂化值:1g油脂完全皂化时所消耗KOH的质量(mg)。 脂肪酸甘油酯的分子量愈高,皂化值愈低,也就表明制得的肥皂愈易溶于水,易起大泡。 由皂化值可以计算油脂的平均分子量及皂化时所需NaOH溶液的质量。,M=1000356.1/S 式中:M油脂的平均相对分子量; S油脂皂化值; 3皂化lmol油脂需3molKOH; 56.1KOH的分子量。,NaOH=油脂S40/(56.11000NaOH) 式中:NaOH皂化时所需NaOH溶液的质量,Kg; W油脂皂化时油脂质量, Kg; S油脂皂化值; NaOH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 56.1

9、KOH的分子量; 40NaOH的分子量。,酸值(Acid number) 工业油脂中往往含有游离的脂肪酸。 酸值或酸价: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质量(mg)。 酸值愈高,游离脂肪酸含量愈多,说明油脂不新鲜,质量差,会使制得的肥皂变质、出汗、发臭。,由酸值可以计算游离脂肪酸含量。 游离脂肪酸(%)= VAM100/(100056.1) 式中:VA油脂酸值; M油脂中脂肪酸的平均相对分子量; 56.1KOH的分子量。,碘值(Iodine value) 油脂分子中的双键能与碘发生加成反应。 从加成反应中所消耗的碘量可以衡量油脂的不饱和程度。 每100g油脂所消耗碘的质量(mg)为碘值(

10、或碘价)。 碘值愈高,不饱和程度愈高,制得的皂愈软。,根据碘值的大小,油脂分为干性油、半干性油和不干性油: 干性油: 碘值130; 半干性油: 碘值100130; 不干性油: 碘值100,干性油不饱和程度高,易氧化生成大分子物质,在表面形成硬膜,如亚麻仁油、桐油是干性油,它们不适用于制皂。 植物油脂中椰子油、棕榈油、花生油,动物油脂中牛油、羊油、猪油都是不干性油,适用于制皂。 半干性油在制皂时可适当配用,如棉籽油、米糠油、菜油等,但加入量不宜过多,一般棉籽油的用量不可超过35。,(二)油脂的预处理,油脂预处理的原因:天然动植物油脂中,除了含脂肪酸甘油酯外,还含有不少在油脂中呈悬浮或沉淀状态的沙

11、泥、料胚粉末等不溶性的固体杂质,以及在油脂中呈溶解或乳化状态的游离脂肪酸、磷脂、色素、蛋白质等杂质。 制皂前油脂需精制:包括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和加氢处理。,1、脱胶 脱胶是指除去油脂中磷酯、蛋白质以及其它未知的胶质和黏液质,但不能降低脂肪酸的含量。 胶质的存在降低了油脂的使用价值和稳定性,且在精炼中影响其它工艺,导致肥皂产品质量下降。 现代化的脱胶方法是用磷酸处理油脂,胶质被磷酸凝聚,同时油中重金属还能与磷酸形成磷酸盐沉淀。,2、脱酸 脱酸是指除去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当采用油脂皂化工艺制肥皂时,因游离脂肪酸将影响活性白土(活性白土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Al2O3,及少量CaO、MgO、Fe2

12、O3等,并含有结晶水)的脱色效果,必须先除去;但若用脂肪酸中和法制皂,可不必除去游离脂肪酸。 游离脂肪酸可以用碱炼法除去,用浓度为15%左右的稀碱液,同时可与一些色素反应,具有一定脱色作用。 油脂碱炼脱酸的基本原理是:RCOOH NaOH RCOONa + H2O,3、脱色 以除去有色物质。 4、脱臭 以除去油脂中的特殊气味,如牛羊油的膻气等。高真空过热蒸汽汽提法脱除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高真空可降低气味物质的沸点,防止油脂在高温下过氧化,保持真空度为400660Pa,温度为250。过热蒸汽可搅拌油脂,降低汽化物质分压,有利于汽提除去气味物质。,采用脱臭后,油脂中除脂肪酸甘油酯外,其它有机物如

13、动植物甾醇、维生素等天然抗氧剂几乎被全部除去。油脂温度在250左右,为防止空气氧化,必须降温到50下才能出料。,5、氢化 以改善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控制加氢。进行选择性氢化,如可使二烯酸分别成为单烯酸或不饱和脂肪酸。 氢化后的油脂,不饱和键减少,抗氧化能力提高,凝固点提高,可用于改善油脂配方,是制皂的重要油脂原料。,第二节 皂基的制备,皂基是指含水分35%的脂肪酸皂,又称为净皂,它是制造肥皂的半成品。 皂基的制备有中性油皂化法和脂肪酸中和法两种。中性油皂化法是制备皂基的基本方法之一。 美国油脂制造业中,中性油皂化法占30%,其余70%则是脂肪酸中和法。,一、中性油皂化法 皂化法又分为间歇

14、式和连续式两种方式。 间歇式生产是在有搅拌装置的开口皂化锅中完成,因此又称大锅皂化法。这种方法设备投资少,目前仍广泛使用,但生产周期长、效率低。 连续皂化法是现代化生产的生式,连续化的设备能使油脂与碱充分接触,在短时间内完成皂化反应,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产品质量稳定。,(一)沸煮皂化法(间歇式) 沸煮皂化法也叫大锅皂化法,其主要设备就是带直接蒸汽盘管的平口皂化釜,油脂与碱在锅中经皂化完全后,通过盐析、碱析、整理等操作制成皂基。,1、皂化 将配好的油脂投放入皂化锅内,同时投入碱液,油脂量按照皂化值的化学计算量多加2%3%,一般是加质量分数为20%25%的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水溶液,同时边搅拌边加热。

15、 为了使油脂和碱液充分混合,可在开始皂化时先用少量皂头或皂脚做乳化剂,适当调整添加碱液,保持均匀的乳化状态,充分进行反应,皂化终了的产物是粗皂和甘油,成均匀的胶状体。,2、盐析 皂化后的皂胶中除了肥皂外,还有大量的水分和甘油,以及色素、磷脂等原来油脂中的杂质。为此需在皂胶中加入电解质,使肥皂与水、甘油、杂质分离,这个过程就是盐析。 一般用NaCl盐析,由于NaCl的同离子作用,使肥皂(脂肪酸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盐析时,皂胶中可能析出皂基(净皂)、粒皂(含电解质较多的肥皂)、皂脚(浓度低于40的皂液,其中含有较多杂质)、废液(主要是甘油和水)等相。,3碱析 也称补充皂化,是加入过量碱液进一步

16、皂化处理盐析皂的过程。 将盐析皂加水煮沸后,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碱液处理,使第一次皂化反应后剩下的少量油脂完全皂化,同时进一步除去色素及杂质。 静置分层后,上层送去整理工序;下层称为碱析水。 碱析水含碱量高,可以用于下一锅的油脂皂化。碱析脱色的效果比盐析强,并能降低皂胶中NaCl的含量。,4整理 整理工序是对皂基进行最后一步净化的过程,即调整皂基中肥皂、水和电解质三者之间的比例,使之达到最佳比例。 在此状态下能使皂基和皂脚充分分离,尽量增加皂基的得率。,(二)连续皂化法 连续皂化法的主要原理基本与大锅煮皂法相似,分为由皂化、洗涤、整理三部分装置联合组成,是比较先进的皂化工艺。 现以世界上用得较多

17、的阿法-拉伐尔(ALFALAVAL)连续皂化法(又称离心纯化皂化法)为例,阿法-拉伐尔采用“恒组分控制系统”进行皂化,它是全封闭、全自动的皂化装置。,1、皂化阶段 阿法-拉伐尔皂化塔由下塔(a、b段)和上塔(c段)组成,下塔被一块挡板隔成a、b两段,b段中又由一块孔板分隔。循环泵(P-1)将物料从b段的顶部回流到a段底部。碱液由定量泵(DP-1)提供,从循环管进入,使塔底肥皂含有一定量的过量碱。油脂由定量泵(DP-2)送入皂化塔的b段,经过混合泵(P-2)的作用使油与碱液很快皂化。然后进入c段,排出皂化塔。排出量与循环量之比为1:4。,对新加入的物料而言,皂化始终从皂化率80开始。由于大量肥皂

18、的存在,油脂和碱液一进入皂化塔,即能均匀地分散,大大加快皂化反应的速度,在2min之内皂化率可达99.8,当反应混和物离开塔顶时,皂化率可达99.95,而游离碱仅0.2左右,因此,其质量明显优于大锅皂化法。 阿法-拉伐尔皂化塔是一个全封闭系统,皂化温度可提高到125,这样不但能生产含脂肪酸62的皂基,还能生产7273以上的皂基。,2洗涤阶段 中性油脂经皂化后,必须把含甘油的废液从肥皂中洗涤出来,以提高皂基的质量和甘油的回收率。 阿法-拉伐尔采用全逆流二次盐水洗涤工艺,也就是盐水首先与第一次洗涤后的肥皂相混和。,一定浓度的盐水经过滤后进入恒位槽13和混合器15,在混合器中与水混合,将盐水调到适当

19、浓度。然后由定量泵10打入第二级洗涤混合器11中与经第一次洗涤后的肥皂相混合,由整理段送来的皂脚及由离心机9来的皂粒也同时进入,在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后进入离心机12进行分离。分出的半废液逆流到第一级洗涤混合器8中与皂化皂混合,再经离心机9分离出废液和肥皂。废液送入甘油回收车间回收甘油,肥皂进入第二级混合器11。第二级洗涤离心机12分出的肥皂送入整理工序。,在洗涤过程中,要求盐水与肥皂混合后形成皂基相与废液相,防止出现皂粒相,因皂粒会包含更多的废液,使洗涤效果降低。因此在洗涤过程中盐水浓度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3整理阶段 整理工序就是调节皂胶中肥皂、水和电解质的比例,使皂基和皂脚能充分分离,在皂脚

20、量最小的前提下获得最大量的优质皂基。,整理工序在整理塔16中进行。一定浓度的整理液经过滤后进入恒位槽19,再进入混合器22,在此与定量水混合调整到需要浓度,然后由定量泵21输入整理塔16。 在整理塔中,肥皂形成皂基与皂脚两相,从塔顶直接进入离心机18进行分离,皂脚回到洗涤工序,皂基输入成型车间生产洗衣皂或香皂。,连续皂化法所获得的皂基皂化程度高,甘油的回收率也较高。如果洗涤次数超过2次,甘油的回收率在90以上,皂基中甘油含量可低于0.5。,二、脂肪酸中和法制备皂基 中和法制备皂基比油脂皂化法简单,它是先将油脂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然后再用碱将脂肪酸中和成肥皂,包括油脂脱胶,油脂水解,脂肪酸蒸馏及

21、脂肪酸中和四个工序。油脂脱胶工艺在前面已经介绍过,因此下面将介绍水解、蒸馏、中和三个工序。,(一)油脂的水解 油脂水解后生成甘油和脂肪酸,其基本原理可用以下化学反应式表达: CH2OOCR CH2OH CHOOCR + 3H2O CH2OH + 3RCOOH CH2OOCR CH2OH 现代油脂工业多采用无催化剂的热压釜法和高温连续法。,1无催化剂热压釜水解法 无催化剂热压釜水解工艺是间歇式生产,其工艺路线往往设计为二次水解,首次水解是将油脂和淡甘油水(淡甘油水是第二次水解后回收的)用泵输入热压釜中,通入3.0MPa蒸汽加热升温到230,使油脂水解。待水解率达85左右停止通蒸汽,静置分离出甘油

22、水,此时水中甘油浓度可达15左右,可用于回收甘油。,在分去甘油水的油相中再加入定量的水,重新通入蒸汽加热使油脂继续水解,直到水解率为95以上。静置使脂肪酸和甘油水分层,淡甘油水供下一次水解使用,脂肪酸输送到蒸馏工段。,2单塔式连续水解法 这种油脂水解工艺是油脂在水解塔中逆向连续地进行水解。油脂从塔底进入,水从塔顶进入,通过分布器使水分散成细微液滴。6.0MPa高压蒸汽分别从上、中、下三处通入水解塔,维持塔内250的反应温度。油与水在塔内逆向流动而逐步反应,甘油水从塔底引出,甘油水的浓度可达15左右。油脂水解后生成的脂肪酸从塔顶引出,水解率可达9899。,单塔连续水解法是一种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油

23、脂水解工艺,生产完全连续化、自动化。现代化的大型水解塔高达2030m,油脂由塔底上升到塔顶历程3h左右,这种水解塔的日产量可达200吨。不仅产量高、水解率高,而且能耗低,其蒸汽耗量约为热压釜间歇法的一半。,(二)脂肪酸蒸馏 水解所得的粗脂肪酸中含水分小于0.1%,游离脂肪酸97%98%,油脂23,色泽差,必须经过蒸馏,使之脱色、脱臭,才能得到精制脂肪酸,用于制造优质肥皂。经蒸馏后,约有34的残渣,残渣主要是未水解的油脂,可以重新投入水解工序。,现代化的脂肪酸蒸馏均采用高真空连续化方式进行。工艺过程大致为:粗脂肪酸经预热后进入脱气塔,脱气塔内压力为6kPa左右,温度在6090左右,使脂肪酸中的水

24、分和空气脱去。脱气后的脂肪酸再进入蒸馏塔顶部,蒸馏塔内压力为0.70.8kPa,温度在200250左右,脂肪酸在高温真空条件下沿塔板分布,受热蒸发为蒸汽,汽化后残液通过降液管流入下层塔板,重新受热汽化,如此重复,直至下层塔板。最终使脂肪酸与难挥发的残渣及易挥发的有气味物质分离。,(三)脂肪酸中和 中和反应在反应塔内连续进行。由于无甘油的存在,不需盐析、碱析等洗涤工序。塔内温度为110,压力维持0.280.35MPa。脂肪酸由塔底进入,高浓度的碱和适当电解质水溶液在循环过程中加入,碱的加入量由pH计自动控制。反应物在塔内循环,由于反应速度快,在很短时间内就可完成,循环比控制在201左右。借塔内的

25、压力,中和后的皂基直接喷入常压或减压干燥器内,部分水分发生汽化。如果中和时加入50的浓碱液,可得到脂肪酸含量为7880的皂基,冷却后可直接用于制造香皂。若需生产含脂肪酸63的皂基,中和时只需加入30的碱液即可。,(四)油脂皂化路线与脂肪酸中和路线的比较 1皂化法对油脂原料的质量要求较高;而中和法可以使用低级油脂原料,且对原料利用率较高。因为低级油脂经过水解和蒸馏过程,其中的杂质较彻底的分离,仍能制得优质肥皂。皂化法工艺虽对油脂有预处理过程,如果油脂中杂质含量高,也难以完全除尽,且预处理过程中油脂损耗多,例如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在碱炼后只能转变为皂脚,而在中和法中这些游离脂肪酸仍可转变为优质皂基。

26、,2中和法可充分利用各种脂肪酸来进行科学的配方 如优质香皂是由一定比例的C12C18脂肪酸盐组成的。在中和法的蒸馏操作中可借助馏分切割获得各种脂肪酸,为肥皂中脂肪酸的合理配比提供原料。而皂化法只能将各种油脂按配方混合使用。,3甘油的主要来源之一是通过制皂工业生产的皂化废水、脂肪酸生产中油脂水解的甜水所得的。中和法中油脂水解所得的甘油水的质量优于皂化法的废液质量,它不含食盐、肥皂和其它杂质,含甘油量高,因此甘油水蒸发、蒸馏后得甘油率高。,4油脂皂化路线工艺步骤多,生产过程长、设备复杂、投资大,脂肪酸中和路线工艺过程短,设备较简单。,由于脂肪酸中和路线的技术经济指标明显优于油脂皂化路线,所以现代化

27、大型油脂企业都是以油脂水解、脂肪酸蒸馏为主体。生产出的脂肪酸再作为肥皂等日用化学品的原料。,第三节 洗衣皂的生产,洗衣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钠盐,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乳化、发泡、润湿和去污等性能。,洗衣皂产量占洗涤剂的30%,虽然由于合成洗衣粉的迅速发展及洗衣机的普及,使洗衣皂的市场逐渐萎缩。但在中国,洗衣皂仍然是主要产品,全年产量达75万吨。,洗衣皂的型号很多,根据脂肪酸的含量分类,有42型、47型、53型、56型、60型、65型、72型等。 1988年施行的国家洗衣皂标准归纳A型和B型两种。 A型干皂含量大于43%, B型干皂含量大于56%,国外的洗衣皂干皂含量大于60%。 72%的洗

28、衣皂属于半透明高级洗衣皂,如浙江纳爱斯的雕牌透明洗衣皂等。,就生产途径而言,洗衣皂分属为三种类型: 一是产品的脂肪酸含量低于皂基,成皂时需要添加泡花碱等填充料,称填充型洗衣皂; 二是纯皂基型洗衣皂,皂基稍加颜料后直接冷凝即成产品; 三是产品的脂肪酸含量高于皂基,需要干燥成型的高脂肪酸洗衣皂。,产品质量要求: 形状端正,色泽均匀;图案字迹清楚;无不良异味;总的脂肪物实际质量不低于标准总脂肪物质量的95%,游离碱(NaOH)0.3%。,一、洗衣皂的配方 (一)普通洗衣皂的配方 1、皂基 皂基是生产肥皂的主要原料。 生产肥皂的主要原料是动植物油,不同的动植物油脂,由于其中含有的脂肪酸的碳链长短不同及

29、饱和程度不同,因此生产出来的肥皂,其质地软硬程度、洗涤力及泡沫性都有所差异。,用于洗衣皂的皂基,生产时除了牛油、猪油、椰子油、棕榈油和棉籽油等动植物油之外,根据洗衣皂的型号不同,还需加入其它的油脂。,硬化油 又称氢化油,常温下为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熔化后为浅黄色透明液体,易溶于汽油、乙醚和苯中,不溶于水,加入肥皂中,可降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冒霜”现象。,松香 又称脂松香、无油松香、熟香。其主要成分是树脂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化学式为C19H29COOH,相对分子质量为302.46,微黄至棕红色,无定形固体,质脆透明,遇热变软发黏,溶于热碱、乙醇、丙酮、苯、松节油和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中。 与

30、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及碳酸钠起作用,生成松香酸盐。,松香暴露于空气中易氧化,颜色变为深褐色,其酸值小于164mgKOH/g,软化点大于74,加入肥皂中,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肥皂的硬度。,桕油 又称乌桕油、皮油,白色蜡状固体脂肪酸,质硬而脆,无嗅味,相对密度0.9180.922,凝固点4853,不溶于水,溶于氯仿、二硫化碳,其酸值不大于20mgKOH/g。 桕油制成的肥皂质地坚硬而脆,泡沫丰富且不持久,去污力强。,42型洗衣皂(冷板车法)皂基配方 原料 质量分数/% 硬化油 33 棉油酸 15 米糠油 20 椰子油/棕榈油 2 松香 30,2、添加剂 普通洗衣皂(俗称肥皂)的配方中,除皂基外,还要

31、用到泡花碱、碳酸钠、滑石粉、香精、着色剂等添加剂。 加碳酸钠、硅酸钠等碱性助剂,以增强碱性和耐硬水性能,香皂不加碱性助剂。,(1)泡花碱 泡花碱又称水玻璃或硅酸钠,分子式Na2OnSiO2xH2O,泡花碱是由不同摩尔比的氧化钠和二氧化硅结合而成,二氧化硅与氧化钠摩尔比值称为模数。 模数在3以上者为称为中性硅酸钠,3以下为碱性硅酸钠。,硅酸钠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商品以液体较为普遍。固体硅酸钠外形和普通玻璃相似,呈天蓝色或黄绿色,密度随模数下降而上升,当模数从3.33降到1时,其相对密度从2.413上升到2.560,无固定熔点。,液体硅酸钠有无色、青灰色、黄绿色、黄色、微黄色透明或半透明粘稠液体,最

32、佳为无色透明液体,能溶于水,高模数的液体黏度较大。,泡花碱是洗衣皂的主要填料,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洗衣皂的碱度、硬度和强度,增加洗衣皂的摩擦力、去污力和泡沫稳定性,使皂体光滑细腻,缓冲洗衣皂内的游离碱,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和对织物的破坏,软化硬水,减少洗衣皂的消耗。,洗衣皂所用的泡花碱偏碱性,模数为2.44,泡花碱具有碱性电解质作用,可以作缓冲剂,起调节pH值的作用。 中性泡花碱会使肥皂外观呆板,容易冒白霜。 凝固点低的肥皂可以加入较多的泡花碱,脂肪酸含量高时也需要加入较多泡花碱。 但是,如果过量,可能引起肥皂组织粗糙,出现三夹板现象,因为肥皂容不下这样多的电解质。,泡花碱也可用做中低档香皂的防腐剂,

33、由于泡花碱的价格较低,又具有多种功能,所以是肥皂中的主要填料。 在满足质量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地填充泡花碱。,(2)碳酸钠 碳酸钠也为碱性电解质,对肥皂的酸败变质很有功效。 加入少量碳酸钠(0.5%3.0%)可以提高肥皂的硬度。 加入的方法是将其配入泡花碱的溶液中,如果以粉状加入,则容易在肥皂中结成块状。,(3)滑石粉 颜色较深的肥皂中加入滑石粉,能使肥皂反光发白,改进肥皂颜色。 如肥皂太软,不耐用,可加入80目的陶土、高岭土,与水以1:1的比例混合成糊状加入。,(4)钛白粉 钛白粉即二氧化钛,颜色纯白,有较高的不透明度和遮盖力。 在洗衣皂内加入0.2%的钛白粉,可以解决真空压条皂的透明和发暗

34、现象。且光泽好,可减弱油腻感觉。 白色香皂中也可加入少量钛白粉。,纳米二氧化钛正被广泛重视并逐步取代一些有机抗紫外剂,成为当今防晒化妆品中性能优越的一种物理屏蔽型抗紫外剂。,(5)香精 中国大部分洗衣皂中,特别是透明皂中多加入香草油,香草油也称香茅油,其主要成分是香叶醇和香草醛。 其价格低廉,加入量一般为0.3%0.5%。 真空冷却压条的肥皂,由于采用真空闪蒸冷却,香精不能在调和时加入,因而常在成型时,在肥皂表面喷上一点香精,以遮盖合成脂肪酸的不良气味。,(6)着色剂 普通洗衣皂常用的着色剂是酸性皂黄和群青。,硬水软化剂为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S) 抗氧化剂,如还原性无机物,硫代硫酸钠、连二

35、亚硫酸钠 漂白剂:高硼酸钠类氧化漂白剂,普通洗衣皂的配方一般为: 皂基的加入量按成皂产品的脂肪酸含量加入; 泡花碱的加入量为:产量(1-成皂脂肪酸%/皂基含脂肪酸%); 香精为0.3%0.5%; 荧光增白剂为0.03%0.2%; 钛白粉为0.1%0.2%; 着色剂及其它添加剂适量。,(二)复合洗衣皂的配方 普通洗衣皂的抗硬水性能差,在硬水中洗涤会与Ca2+、 Mg2+生成不溶于水又无洗涤能力的钙、镁金属皂,使大量的肥皂丧失洗涤能力,造成浪费; 且生成的金属皂会与污垢混合形成令人不愉快的皂垢,吸附于被洗涤织物和容器上,使织物难于漂洗,造成织物泛黄发硬、脆裂等问题。,钙皂分散剂(lime soap

36、 dispersing agent,LSDA)的发展解决了这一难题,加有钙皂分散剂的肥皂称为复合洗衣皂或复合皂。,1、钙皂分散剂的作用机理,肥皂在硬水中与钙、镁、铁离子易形成不溶性的钙皂,钙皂的溶度积(Ksp=10-1710-12),远小于烷基磺酸盐的溶度积(Ksp=10-3),很难溶于水中。,钙皂有表面皂膜和凝聚皂渣两种形式。 凝聚皂渣是通过钙皂的胶溶凝聚成分散粒子,钙皂的强疏水基的分子作用力吸附脂肪酸及油污,黏附于织物上成为屏障,阻止洗涤液进入内部,结果发生氧化、酸败,使织物变灰泛黄、脆裂、牢度减弱。,钙皂分散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特点是有庞大的基团。 主要作用:增大肥皂的溶解度,降低Kr

37、afft温度;增强肥皂抗硬水的能力,减少钙皂的形成。,目前,用钙皂分散值( lime soap dispersing requirement LSDR)来表示钙皂分散剂的分散力。 LSDR是指在300mg/L的硬水中,使100g油酸钠不产生沉淀所需要的钙皂分散剂的最小量。 其值越小,表示钙皂分散力越大。,测定钙皂分散值的方法主要用比浊法: 首先配制钙皂液,将油酸钠加入硬水中( Ca2+与 Mg2+之比为6:4),使生成钙皂沉淀物,接着向皂液中加入钙皂分散剂,直到溶液呈半透明,即无大块絮状物,最后计算LSDR。,LSDR的计算公式为: 分散钙皂的分散剂的质量(g) LSDR= 100% 油酸钠的

38、质量(g),2、钙皂分散剂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钙皂分散剂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良好的钙离子稳定性和钙皂分散能力,低的临界胶束浓度与低的表面张力; 能与肥皂互溶,结合成混合胶束; 有强大的极性基和电动电位,胶束分散稳定,能抑制二次粒子的形成; 能使疏水性胶束转化成亲水性胶束; 原料易得,成本低廉。,从化学结构看,不是所有的表面活性剂都可以作为钙皂分散剂。只是那些长直链末端附近有双官能团的亲水基或者分子一端有大极性,而疏水基有一个以上酯基、酰胺键、磺基、醚键等中间链的表面活性剂。 它们大多是阴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典型的表面活性剂: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

39、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烯基磺酸钠(AOS)等。 这类钙皂分散剂的分散能力适中,LSDR为7%30%,与脂肪酸皂有良好的配伍性,并能有效地提高肥皂的去污力。,如果嵌入环氧乙烷,如脂肪醇醚硫酸盐或脂肪酰胺聚氧乙烯,其钙皂分散力最高,LSDR为4%。,分子中疏水基直接与亲水基相连,如脂肪醇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钠等分散性就差, LAS的LSDR为40%,烷基硫酸盐(SAS)的LSDR为35%40%。,如果有酯基引入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基团附近时,LSDR降至9%,如-磺基脂肪酸甲酯。,同系物中,疏水基碳原子数的分布及其异构体的分布也有影响。 例如:同样的AES(脂肪醇醚硫酸盐),仲醇较强,其L

40、SDR为2%,而伯基较弱,其LSDR为4%。 AES的疏水基中含18个碳的分散性又较含12个碳的分散性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好的钙皂分散性。 一些两性表面活性剂的钙皂分散值是目前所能达到的最低值。,磺基甜菜碱的钙皂分散性比烷基甜菜碱好,如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的钙皂分散值低达2%; 硫酸基甜菜碱和酰胺基磺基甜菜碱的钙皂分散性比磺基甜菜碱更好。 另外,在疏水基中引入聚氧乙烯链,其钙皂分散力增大。,磷酸基甜菜碱也是很好的钙皂分散剂,其钙皂分散力比磺基甜菜碱更强。,通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钙皂分散剂复配使用,可提高其分散能力,并且在加有钙皂分散剂的配方中同时加入次氨基三乙酸钠、柠

41、檬酸钠、沸石、胶体二氧化硅等有机或无机助剂也能起到增效作用。,二、洗衣皂的生产工艺,洗衣皂即肥皂,我国目前生产的洗衣皂,由于脂肪酸含量不同,以及外观有不透明和透明的等区别,其生产途径可分为下列三种: 填充洗衣皂,以泡花碱作填充,脂肪酸含量低于皂基; 纯皂基洗衣皂,不加填充,纯皂基所制; 高脂肪酸洗衣皂,皂基经过干燥,脂肪酸含量高于皂基。,根据生产设备的不同,洗衣皂的生产方法分为冷桶法、冷板车法、真空干燥冷却法、辊筒冷却挤压法及压研法等。,(一)冷桶法(冷框皂、冷桶皂) 这种加工设备简单而易于上马,但劳动强度大,自然冷却时间长,产品结构较粗,上下组分不一。因此质量不易保证,成皂干后,歪斜变形严重

42、。 国内正规制皂厂不采用该法。,(二)冷板车法 冷板车生产工艺用于生产填充洗衣皂及不加填充的纯皂基洗衣皂。 将皂料投入调和锅,加入泡花碱、香料、着色剂、荧光增白剂,在7080下调和1520 min,然后压进冷板车,用冷却水冷凝4560min,取出大块肥皂,经切块、烘凉、打印后得成品。,该法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方法。目前,中国大多数肥皂仍然是以冷板车法为主。,该法特点: 机械化程度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成皂较坚硬,着水不易开裂纹; 打印后棱角分明,字迹饱满,外观质量好; 泡沫较差(因结晶形态不同而引起),干后容易收缩变形。 这种生产方法的劳动强度与连续法相比仍然很大,所以在发达国家,本法已被淘汰

43、。,(三)真空干燥冷却法 真空干燥冷却法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洗衣皂成型法。 中国有很多工厂采用此法生产填充洗衣皂、纯皂基洗衣皂及高脂肪酸洗衣皂。,特点: 该法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产品质量较优异,成皂在使用时起泡迅速,泡沫丰富。 但产品与冷板车皂的结晶不同,其中晶型较多,在水中浸泡易于裂糊。 该法对油脂配方要求严格,松香的含量不得超过15%。,1、配料 首先,皂基与填料、着色剂、香精以及助剂在调和罐中调和均匀。 其次,直接加入一定浓度的模数为2.44的泡花碱,以保证产品的硬度。 不合格的皂可直接加入配料罐,依靠料浆温度和夹套蒸汽的热量使其熔化。,再次,配料罐中要加入0.1%0.2%钛白粉,减

44、少肥皂透明度,增加产品白度。 最后,优质洗衣皂中加入一些香精、荧光增白剂和钙皂分散剂等,香精加入量一般在0.3%0.5%,荧光增白剂加入量为0.03%0.2%。,2、真空冷却,配料罐的肥皂料浆经过过滤器,再用泵打入真空冷却器,使其冷却凝固。 冷却室内维持3333.05Pa的残压,使室内水的沸点降到26以下,当90的料浆从喷嘴喷出的时候,水分急剧汽化,肥皂温度迅速降到26以下,并立即在筒壁上凝固,随即由刮刀铲下,铲下的皂片落入锥底下的压条车料斗中。,3、压条 与真空冷却器配套的是双螺杆压条机,螺杆直径为300mm,转速20r/min,每台的生产能力可达24t/h。 压条机螺杆处的机身带夹套,通冷

45、水冷却,水温宜在20以下,温度一高,肥皂发软、黏,出条不畅。,4、切块、晾干、打印及装箱 真空冷却设备压出的皂条表面较软,皂体也不如冷板车的硬,立即打印有困难。需要进行烘凉,烘凉过程是在帘式烘房中进行。 烘房分前后两段,前段送的是热风,使肥皂表面水分干燥;后段送的是冷风,使肥皂表面冷却变硬。,第四节 香皂的生产 香皂是带有宜人香味的块状硬皂,采用牛油、羊油、椰子油、猪油、桕油为原料。 除脂肪酸钠盐外,还加有各种添加剂(抗氧剂、香精及钛白粉)。 香皂性能温和,有乳状泡沫,对皮肤无刺激,有清洁和护肤功能,留香持久。,中国对香皂的质量有严格要求: 皂型端正,图案字迹清楚,组织均匀,色泽一致,香味稳定

46、,无不良异味; 总的脂肪物实际质量不低于标准脂肪物的98%;中性油脂不大于0.5%;总的游离碱不大于0.3%;水分以及挥发物不大于15%。,趋势:,向皂中加入各种添加剂,使香皂产品向高档次、功能性和新概念上发展。 营养滋润的美容皂、杀菌消炎的保健皂; 老人皂、成人皂、婴儿皂、女性专用皂; 不论是以表现造型、包装为特色的艺术装饰皂,还是以超常量加香为特色的香水皂,都要体现出新特色、新概念。,一、生产香皂的原料及配方 (一)生产香皂的原料 1、皂基 生产皂基的油脂主要是牛羊油、椰子油、棕榈油、棕榈仁油及猪油等。 棕榈油和牛羊油同属于固体类油脂,用以保证香皂有足够的硬度;棕榈仁油和椰子油同属于月桂酸

47、类油脂,以增加香皂的泡沫和溶解度。,衡量香皂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志:,香皂去污能力的大小、泡沫的多少、皂体组织的粗细与软硬、溶解度的大小、防止酸败能力强弱、外观端正程度、光泽是否悦目及香气的持久性。 除与加工工艺有关外,主要与香皂的油脂配方和加入的添加物有关。,以棕榈油为主的配方,只宜生产一般加色香皂,不宜生产白色香皂; 牛羊油的气味不及棕榈油好,棕榈油的气味适合加香。,2、香精 香皂中使用香精的量根据档次有所不同 优级皂用量2%2.5%,一级皂用量1.2%2%,二级皂用量0.8%1.5%,三级皂用量0.8%1.2%。,(1)皂用香精的基本要求 对人的皮肤无刺激性,具有祛除体臭的性能,有一定的留香

48、性; 嗅觉上感觉香气协调,即头香、体香和尾香不能有明显差异; 皂基带有一定程度的油脂气味,香精对这种气味应有很好的遮盖力; 香精在皂体中要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香气特征、强度不会发生明显变化;,香精不应对皂体有明显的着色,不随时间延续使皂体色泽越来越深; 皂体本身是一种胶体,会降低香精挥发度,香精在这种条件下应有较好透发性; 在洗用时,香皂中的香精有较好的扩散性。,(2)皂用香精的香型 高档香精可使用较多的天然香料如精油、浸膏、树脂类; 低档香精多是人造香料。,3、着色剂 香皂中所用的着色剂有染料和有机颜料,前者一般溶于水;后者不溶于水,配成悬浮液后加用,由于它的耐光、耐碱和耐热等性能好,现在逐

49、渐采用这类有机颜料,如耐晒黄G和酞菁绿等。,选用的着色剂的颜色与香精的香型有一定对应关系,如檀香型多用棕色,馥奇型多用草绿色,茉莉型多用白色,玫瑰型用白色或淡红色等。 皂用着色剂,要求不与碱反应,耐光,水溶性好,色彩艳丽。,注意: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染料拼色时,要注意不要把酸性染料(如酸性皂黄)与碱性染料(如碱性玫瑰精)拼混,否则会沉淀结块。,4、钛白粉 对香皂起遮光作用,从而减少有色香皂的透明度,增加白色香皂的白度,钛白粉主要用于白色香皂中,但加入过多后,有使皂色显得“呆板”的弊病。一般加入量为0.025%0.20%。 可用氧化锌代替钛白粉,但效果较差。,5、抗氧剂 为防止香皂原料中所含的不饱

50、和酸被氧化,产生酸败现象,需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化剂。 要求:抗氧剂的水溶性好,对皮肤无刺激性,不夹杂其它气味。,最常用抗氧剂有泡花碱,其比例可以是1:2.4,偏碱性的;也可以是1:(3.33.6),偏中性的,由于香皂要求游离碱含量尽可能低,一般用后一种,其用量为1.0%1.5%; 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BHT),其用量为0.05%0.1%,不溶于水,是溶在香精中加入的。,6、螯合剂 为阻止香皂皂基中带有的微量金属,如铜、铁等对皂体的自动催化氧化,常加入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加入量为0.1%0.2%。,除以上原料外,有时为提高香皂的档次,还加入多脂剂、杀菌剂、中草药提取液等。,(

51、二)香皂的生产工艺 香皂常采用压研法来生产,包括皂基的干燥、拌料、研磨、真空压条、切块、打印以及包装等工艺过程。,1、干燥 由皂锅或连续煮皂设备所生产的皂基,其脂肪酸含量为62%63%,相应的水分含量大约为30%32%,因此要制造脂肪酸含量为80%的香皂,首先必须将皂基进行干燥。,目前国内有热空气干燥、真空干燥、闪击蒸发干燥(常压干燥)三种方法。 真空干燥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方法。,皂基用列管式换热器预热,提高温度。真空室的压力为813.3KPa。真空室由不锈钢制成,顶盖和底盖均为锥形结构,中部为圆筒。圆筒中间设空心进料轴,喷头与刮刀装在轴上,二者相隔90。皂基喷到干燥室的筒壁上后被刮下;刮下的

52、皂片落到底部的双螺杆压条机内,挤压成直径10mm左右,长2030mm的短皂条。皂条的含水量为10.5%12.5%,温度5055,经风送至皂粒仓,供拌料用。,(2)拌料 拌料是将添加剂如香精、着色剂、杀菌剂、抗氧剂、多脂剂、钙皂分散剂,以及不同功能性药物与皂粒混合均匀的过程。 通常用间歇式混合拌料机。,(3)研磨 研磨是使皂粒与添加剂进一步均匀,并具有一定塑性;同时可改变肥皂的晶型,有利于形成型,增加成皂的泡沫。 一般串联3台有34只辊筒的研磨机,辊筒温度和间隙均可调,用冷却水降温,出料皂片的温度为3545,厚度为0.20.4mm。,(4)真空压条 真空压条系统由上下两台压条机串联组成,中间为真

53、空室。研磨后的皂片,先经上压条机制成皂粒落入真空室,真空度为5380KPa,以消除皂粒中的气泡;皂粒再进入下压条机挤压成型。成皂皂心的温度在3545。可供打印成型及冷却包装。,第五节 透明皂的生产,透明皂是皂体透明的固体硬皂,起泡迅速,泡沫丰富,加有高级香精,香味优雅芬芳,对皮肤的刺激性低,综合洗净力好,不过分洗去自然皮脂,保湿成分丰富。,从外观形态看,透明皂有全透明和半透明两种。 根据国内外行业约定,通过6.35mm(1/4英寸)厚的皂块能看清14号黑体字的肥皂即称为透明皂,低于这一标准,就是半透明皂或不透明皂。,按制皂方法不同,透明皂有“溶剂法”(“加入物法”透明皂和“机械研磨法”透明皂两

54、种。 “溶剂法”是在制皂时加入乙醇、糖、山梨醇及甘油等透明剂来达到透明的方法;“机械研磨法”是不加透明剂,全靠研磨、压条来达到透明的方法。,“溶剂法”与“机械研磨法”相比: 溶剂法:脂肪酸含量低,价格高,不耐用,消耗大量的乙醇、糖及甘油,但外表透明,晶莹如玉,一般作为礼品皂,用于洗脸化妆。 机械研磨法:一般是半透明,不需加用乙醇、糖及甘油,价格低,质量好。,一、全透明皂的生产 生产原理: 把能够阻止肥皂结晶的物质加入肥皂中,使其在适当的冷凝条件下成为无晶体的超冷液体结构,像玻璃那样透明。 能够阻止肥皂结晶的物质主要是乙醇、糖、山梨醇及甘油等。,1、全透明皂的配方 利用“溶剂法”制全透明皂,在配

55、方设计时,应注意问题: 为保证成皂的色泽和透明度,应选择质好、色好、纯净的高档油脂为原料;油脂配方中的脂肪酸的凝固点越低,透明度越高,但凝固点过低,皂体发软,不耐用,生产上难于操作。 一般控制凝固点在3842,以40为最好。,加入物必须与皂浆的相溶性好,溶解砂糖的水要用去离子水,若加入自来水或硬度较大的水,成品颜色会变浅发白,透明度下降; 皂化时,NaOH必须是纯品,以免成皂游离碱存在过量,且其中的杂质影响皂体的透明度; 由于没有盐析、碱析等操作,所以油脂水解出的甘油留在皂浆中,应在配方设计时将这部分甘油考虑在内。,2、全透明皂的生产工艺,第六节 药皂 药皂也称除臭皂,主要是供个人卫生和消除体

56、臭之用。这种肥皂中加有杀菌剂和消毒剂,可以防止在汗液分解时产生不愉快的气味,还可以防治粉刺和剃须时的感染。,加入的杀菌剂和消毒剂必须满足的条件: 应具有广谱的杀菌性; 留在皮肤的持久性和祛臭性; 易在肥皂中分散,不影响肥皂的气味、颜色和稳定性; 与肥皂中其它添加剂(如螯合剂、抗氧剂或香料)具有相容性。,用于肥皂中的杀菌剂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是酚类化合物,其中又以苯酚及甲酚(一般为间位、邻位及对位甲酚的混合物)的使用更为普遍,用量为2%左右。,混合甲酚的刺激性较苯酚为低,而且混合甲酚所制成的皂的药味也较苯酚好,因此苯酚目前较少使用。 百里酚及香芹酚也可用作药皂的杀菌剂,用量为1%左右。,第七节

57、肥皂的质量问题,成品肥皂有时会出现“冒霜”、“出汗”、酸败等现象,严重影响肥皂的品质。 (一)冒霜 冒霜是指肥皂在贮存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皂体内的固体添加剂渗出,在其表面形成白色霜状物质的现象。 这种现象常见于洗衣皂中,超能皂、强力皂,甚至透明皂也有这种现象。,1、冒霜的原因 对白霜成分研究表明,肥皂表面的白霜由有机霜和无机霜组成。 有机霜占绝大部分,主要成分是低级脂肪酸盐和不饱和酸盐;而无机霜的含量较低,成分为无机盐和碱。,油酸是“有机霜”的主要成分。 形成原因: 油酸微溶于水,而其钠盐溶解度较大。不饱和脂肪酸盐类的亲水性比饱和脂肪酸盐类的亲水性要强,这样在肥皂内部水分进行平衡移动的时候,就

58、会带着不饱和脂肪酸盐类及少量低级脂肪酸盐移动到肥皂表面形成“霜”。 混合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多是肥皂冒霜的主要原因。,“无机霜”的形成原因: 将肥皂放在空气中,肥皂中的水和空气中的水以及电解质要形成动态平衡,当肥皂的水向外移动时,将无机盐类带到肥皂表面。另外,无机盐类也会由浓度高的肥皂内部自动向浓度低的表面移动,形成“无机霜”。,2、控制“冒霜”的措施 调整油脂配方,减少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的用量,将配方中脂肪酸的碘价控制在85以下。 肥皂必须保持一定的碱量,且泡花碱中含有二氧化硅,将除碳酸钠与硅酸钠以外的总游离电解质,控制在0.5以下。,加入适量的淀粉,淀粉可以吸收部分水分,且使肥皂硬度好,外

59、观光滑细腻,可以抑制水分和电解质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盐的平衡移动,达到减缓肥皂冒霜的目的。 淀粉在洗涤过程中可吸收污垢。 加入醋酸纤维素或聚乙烯吡啶烷酮等成膜剂,阻止水分及其它物质向肥皂表面移动,但成本太高。 皂箱内衬蜡纸,以防潮湿,保持皂箱于空气流通处。,二、粗糙 皂体粗糙是指香皂在擦洗时,感觉皂体有粒状硬块,不光滑,与皮肤摩擦时造成不愉快的感觉。有的将这种现象叫“砂粒感”。,1、皂体粗糙的原因 皂基干燥时,皂片厚薄不均,使得水分含量不均匀,导致局部过干。 皂基中电解质含量过多或分布不均匀,导致皂基结晶体较粗大而不细腻。 皂粒中含水量过低,当含水量低于8%9%时,即使在成型工段补充外加水,也不能使皂粒吸水均匀。,加入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