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ppt_第1页
采薇.ppt_第2页
采薇.ppt_第3页
采薇.ppt_第4页
采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经.小雅,采薇,08汉语言 任红丽,导入,相信同学已经不是第一次翻阅诗经了。 千百年来一直为我们所吟唱的“雎鸠鸟鸣,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有前面我们学过的氓,诗经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千百年来人们就是在这种浸润下成长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诗经,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因此又叫“诗三百”。 2、学术界一直有言“孔子删诗”的说法 史记孔子世家说:“古 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篇,孔子皆歌弦之。”一 般认为, 现存的 诗经 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 所以被儒家奉为经典, 诗经 改称 。,3、按

2、其音乐性质分为:风、雅、颂。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 创作,篇,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雅”乃宫廷之乐,多为京都一带朝廷官吏的 作品,有“大雅”“小雅”之分,共篇 “颂”乃庙堂之音,是王侯举行祭祀或者其 它重大典礼时专用的乐歌,共篇,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4、“风”、 “雅”、 “颂”和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 “比” “兴”合起来,被称为“诗 经六义” “赋”: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5、 “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

3、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 经的最高文学成就。,6诗经的语言特点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常常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 诗经的重章叠唱及表现手法 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的抒发了情怀。,诗文诵读,诗经基本上是四言诗,节奏是“二二”式的。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家/靡室,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

4、,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岁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通读文意,下面我们从具体的文意来看看这首诗歌 先看看“薇” 薇,菜名,又名野豌豆; 又名“大巢

5、菜” 指贫者所吃 的食物。,字音,玁狁(xin yn) 不遑( hung ) 不来( li ) 孔疚( ji ) 靡盬(m g ) 象弭( m ) 归聘( pn ) 四牡( m ) 骙骙( ku ) 小人所腓( fi ) 雨雪霏霏( y fi ) 载渴载饥( zi ) 整饬( ch ),通假字,岁亦莫止(莫,通“暮”,傍晚) 我行不来(来,通“勑”,慰勉) 维常之华(华,通“花”,花朵) 一月三捷(捷,通“接”,与敌交战) 玁狁孔棘(棘,通“急”,紧急) 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 彼尔维何(尔,通草字头的尔花盛开的样子) 象弭鱼服(服通“箙,盛箭的器具),词类活用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

6、(y) ,动词,雨雪犹“落雪” 。,古今异义 不遑启居:启,古意是跪,今意指开启;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 品行差的人。,细读分析,前面我们通读了全文,那下面我们就细细体味诗文中留露出的复杂感情,分析下写作的艺术特色 电影导演用画面让我们去感觉镜头里的魅力,那么下面我们也借鉴这种镜头的方式来拍一部小电影 用电影镜头来描摹诗文意境,为了方便操作我们把诗文分成以下几段 1-3 段写成一个镜头 4 和 5 段写 成一个镜头 6 分单独写一个镜头 我们用语言写出脚本,要求如下: 镜头场景描写 画面色彩基调 感情体现 艺术

7、手法,镜头一,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岁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镜头描写,深秋,夕阳如血,一位满面尘土与愁容的士兵,坐在军营不远处的 旷野中,远眺着故乡的方向,干裂的嘴唇喃喃地唱着故乡的小调,内心涌动着浓 浓的乡愁。 画外音:又是一年岁末了,薇菜柔嫩的叶子也逐渐变得枯硬,家乡的柳树又 长高了吧! 战争何时才是个尽头?贪婪的猃狁何时才肯罢手?我的思念像一盆烈 火,烧灼着五脏六腑。柳条新发之时,我能否嗅到故乡

8、的气息呢?,感情,如果你作为这部电影主角,你应该如何把握每个镜头的情 感? 忧伤 家园之思:军旅生活之劳苦,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 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艺术手法,1、三个小节的开头都是用了同样的话,这叫什么手法? 比兴 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都是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氓的比兴手法也是有声有色。 “桑之 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用来起兴 ,同时用来比喻氓之妻岁 月容颜的改变。,2、用来起兴的事物往往跟下文的正题又有一定的联系,同学们请思考一 下,三处采薇,略有变化,这有什么深意吗? “薇亦作止

9、”,采薇刚刚冒出薇芽 “薇亦柔止” ,薇菜长出柔软的茎叶。 “薇亦刚止” ,薇菜长得高大坚硬 “采薇采薇”三次比兴,有一种时光流逝, 戍期漫长、归家无期之悲。 所以此处的“薇”不仅是起兴,还有作比,因为叫作比兴。,3、同样的话在诗中重复出现,这又叫什么手法? 重章叠唱 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 。 所谓 “重章叠咏” ,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 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 如前三章的重 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 生动妥贴。,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

10、音乐曲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当 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 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 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镜头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依。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镜头描写,军旗在十月的风中猎猎飘扬,战场上烟尘滚滚。 将帅乘着四匹高大 雄壮的马驾着的马车,昂首而来,士兵们向着军

11、旗的方向,呐喊着,奋勇杀敌。,看!英勇的战马,整齐的军队,精良的武器,无不让猃狁人胆战心惊。 敌营人叫 马嘶,我们所向披靡!,感情,这个镜头的情感应该如何把握? 自豪 爱国之心: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 和饱满的爱国热情。 和饱满的爱国热情。,提示: (1) “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句中的叠词写战马的高大强壮,步伐整齐,加以精良的装备,显示出赫赫军威, “一日三捷”是用数 字的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捷报频传。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 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 (2) “象弭鱼服”这种精良的武器足以笑傲猃狁。这些游牧部落恐怕只有简 陋的弯弓,而我

12、们却有 “象牙镶饰的弓和鲨鱼皮作的箭袋” 这是农耕文明的骄傲, , 也是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艺术手法,这两个章节中也有一处用到了比兴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这是指棠棣花,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队车马服饰之 盛及声势之壮。,镜头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镜头描写,冬雪霏霏,战士终于踏上了归途。风尘满面,又饥又渴。 画外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当年我离开故乡,杨柳依依惜别。 “今我 来思,雨雪霏霏” ,现在我踏上归途,只有漫天的飞雪,青春不在,年华不在, 爱情安在?家人安在?家园安在?,感情,这个镜头的情感应该如何把握?

13、悲痛 为什么回家途中还会悲伤呢?,(1)宋之问在渡汉江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一个怯 提示: 字写出了归乡时的千万种感受和情感。 (2) “古诗十九首”里的十五从军征是这样写的: “十五从军征,八十 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几十年的征战物是人非,几十年的征战沧 海桑田,几十年的征战亲人还在,爱人还在吗? (3)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归来时,还何乐而有呢?除了深深感慨,那 从薇菜初生时节开始的归家向往,那一次次的念叨,每一个朝夕的苦苦盼望,都 在这一归途中,因为对家人命运和自身前景的担忧都不得不沉重起来。,艺术手法,最后一节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

14、来思,雨雪霏霏” 清人方玉润在他的诗经原始中说: “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 感伤时事,别有深意,不可言喻,故日莫知我哀 、不然,凯旋生还,乐矣,何 哀之有邪?”,1借景抒情。 诗含着两个画面: 一是春天里微风吹拂柳枝依依惜别的画面。 一是寒冬季节 雨雪纷飞的画面。 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 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 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 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 难和内心的悲苦。 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 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2.以哀情写乐景。 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 乐景写哀,以

15、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 以春风杨柳灿烂春光反衬离家之悲。 以风雪交交严酷寒冬衬凯旋之乐。,3.对比。 将时序之“今昔” 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 短短四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 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用柳代春,用雪代冬,含蓄内敛又有分量。春之柳, 冬之雪,一个温柔地婀娜,一个飞扬着冰冷。,同一个“我” ,但已有“今、昔”之分, 同一条路,却已有“杨柳依依”与 “雨雪霏霏”之别, 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拳拳赤子心,悠悠故乡情。走过千山万水,走不出魂牵梦萦的故乡,故乡的种子 埋藏在游子的心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缓 缓的吟唱超越了时空的隧道,依旧向我们诉说着人类那亘古不变的思乡愁绪。,小结,采薇一诗,在题材上可称为边塞诗的鼻祖,征人思乡,是后代边塞 诗的重要主题,这首诗能以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