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3.ppt_第1页
7《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3.ppt_第2页
7《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3.ppt_第3页
7《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3.ppt_第4页
7《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黄鳝养殖(Monoptetus albus),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 黄鳝属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亚科。,左右鳃孔在头部腹面连成一“V”字形的裂缝,故属合鳃目。,二、生活习性 底栖生活的鱼类。喜集群穴居。夏出冬蛰,冬季栖息处干涸时,能潜入土深3040厘米处越冬达数月之久。白天静卧洞内,晚间外出活动,夜间常守候在洞口捕食。气温、水温较高时,白天也出洞呼吸与捕食。摄食方式为噬食及吞食,食物不经咀嚼就咽下,食物大时,咬住食物后用旋转身体的方式来咬断食物,捕食后即缩回洞内。喜食活食,耐饥饿。对光和味的刺激不大敏感。,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三、繁殖习性 黄鳝全长在20cm以上,2龄时

2、开始性成熟。刚成熟的个体全部是雌性,进行一次生殖活动后,卵巢退化,被逐渐发育起来的精巢所代替。 黄鳝也由雌性变为雄性,中间过度阶段称为雌雄同体,这种性别转换现象被称为性逆转,在动物中少见。,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第二节 黄鳝的繁殖与苗种培育,一、亲鱼的选择 1、亲鳝的来源 购买;人工培育 2、雌雄鉴别、选择与搭配 50100克,雌雄比例:34:1 3、亲鳝的培育 投喂动物性饵料,坚持“四定”投饵,保持水质清洁。,雌雄亲鳝的鉴别,二、催产 1、催产季节与催产激素 5月6月上旬;7月8月上旬 DOM10mg/l、LRH-A710ug/kg, HCG8001000IU/kg,PGmg/kg。 2、催产

3、方法 注射、口服。,第二节 黄鳝的繁殖与苗种培育,三、产卵与受精 多采用自然受精。,第二节 黄鳝的繁殖与苗种培育,鳝苗保护池结构,四、孵化 1、人工孵化;2、自然孵化 五、苗种培育 1、培育方式:网箱、池塘。 2、主要措施:培肥水质,水面上要种植水葫芦;58厘米后,要分池。并开始投喂切碎的鱼肉、蚯蚓等。810厘米后,可将动物性饵料与配合饲料混合投喂。,第二节 黄鳝的繁殖与苗种培育,第三节 黄鳝养殖技术,一、黄鳝养殖的主要模式 水泥池养鳝、网箱养鳝、鳝蚓合养、稻田养鳝等。 二、黄鳝的放养 1、时间:57月 2、规格与密度:35克/尾以上;12公斤/M2。 3、鳝种消毒,布箱养黄鳝,网箱养鳝,稻田

4、养鳝,防逃设施,室内加温养殖,水泥池养鳝,夏季遮荫,三、黄鳝的饲养 1、饵料的种类 2、投喂时间及投喂量 四、日常管理 1、水质与水温的管理 2、水草的管理 3、分级饲养,第三节 黄鳝养殖技术,第四节 黄鳝的疾病防治,一、黄鳝发病的原因 1、引种、投放把关不严; 2、养殖环境不良或恶化; 3、操作不慎或黄鳝互相残杀; 4、喂养不当引起发病;,二、常见疾病的种类及防治 出血病、赤皮病、肠炎病、烂尾病、赤斑病、打印病、棘头虫病、毛细线虫病、发烧病等。,第四节 黄鳝的疾病防治,1.出血病 病状病鱼体有呈点状,块状或弥散状充血,腹部、喉部较明显,有时口中流血,鳃腐烂。 流行从早春至10月底均可发生,此

5、病流行广,发展快,死亡率高。 防治方法: 1)每半月用生石灰对池水进行消毒; 2)用每毫升0.25IU的金霉素浸洗鳝体;,第四节 黄鳝的疾病防治,2、赤皮病 病状病鱼因外伤感染部分出血、发炎、皮肤脱落,尤其腹部和体侧症状明显。 流行春末夏初常见此病流行。,第四节 黄鳝的疾病防治,防治方法: 1)放养前用520g/m3的漂白粉溶液,浸洗黄鳝约30min; 2)用0.4的食盐水和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3)用10盐水洗擦患部,或用2.5食盐水药浴1520min。,第四节 黄鳝的疾病防治,病状病鱼头部发黑,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其颜色由淡红充血紫红,肠道发炎充血,进而发紫溃烂而死亡。流行此病多发生于

6、47月,传染性强,发展快,病程短,死亡率高。,3、肠炎病,3、肠炎病,防治方法 1)发病季节每半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 2)用黄胺胍或大蒜拌饵投喂,用量为每50kg黄鳝5g药,第26天减半; 3)呋喃西林20g/100kg鱼,连喂3d。,4、烂尾病,病原: 由产气单胞菌中的一种细菌引起。 病鳝头伸出水面,反应迟钝,活动无力。尾部发炎充血,继尔肌肉坏死腐烂,以致尾柄及尾部肌肉烂掉,尾椎骨外露,喪失活动能力而死亡。,防治方法: 1)防止机械损伤; 2)鱼种消毒要彻底; 3)发病期间用25mg/l环丙沙星浸泡; 4)鳝池用0.10.2mg/l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全池泼洒,连续3天。,4、烂尾病,5.打印

7、病 病原:点状气单胞菌中的一种。 病状病鱼背部和两侧(多在肛门附近)出现小红斑,继而扩大呈园形、椭园形的溃疡深凹,边缘充血发红,形状似打了一个深深的红色印记,严重时露出骨骼和内脏,使病鱼无力钻入洞穴栖息,最后死亡。,第四节 黄鳝的疾病防治,5.打印病,防治方法 1) 全池泼洒浓度为1g/m3的漂白粉; 2) 口服磺胺噻唑2.5g/50kg体重,连续6d,首次加倍; 3) 取12只蟾蜍,剥去皮,系上绳子,在水里拖几遍,12d内可治愈。也可在池内养几只蟾蜍,其分泌物有杀菌预防打印病的功效。,6.疖疮病 病因由细菌感染所致的皮肤病。病状病鱼表皮及肌肉组织发炎,继而脓肿,溃烂。常有伴头尾渗血。病鱼常在

8、水中支撑物上躺着,似瘫痪状。 防治方法: 1)全池泼洒漂白粉1g/m3; 2)全池泼洒呋喃唑酮0.25mg/L,连用3d; 3)口服2.5g磺胺噻唑/50kg鱼,首次加倍,连续6d。,第四节 黄鳝的疾病防治,7.赤斑病 病因由细菌感染所致。 病状病鱼腹部和体侧有红斑,肠道发炎,充血,肠萎缩,眼球向外突出。 流行此病多发于46月。,第四节 黄鳝的疾病防治,7.赤斑病,防治方法: 1)放鱼时操作小心,避免鱼体受伤; 2)定期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水消毒杀死病原菌; 3)用2.5食盐水浸洗病鱼1530min。,8、毛细线虫病 病原: 毛细线虫。寄生在肠的后端,破坏肠道组织,引起肠道溃烂,严重时引起黄鳝死亡。 防治方法: 100公斤黄鳝投喂0.20.3克左旋咪唑或甲苯咪唑,连续3天一个疗程。,第四节 黄鳝的疾病防治,病因: 水温过高,或黄鳝密度过大、或水质恶化时,鳝体表粘液分泌,在水中发酵,并释放出高的热能,进而使黄鳝粘液大量分泌,引起鱼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养殖密度适中,运输密度不宜过大;运输过程中避免水质恶化,可使用青霉素,用量20IU/ml。,9.发烧病,第五节 黄鳝的暂养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