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达尔文主义 (5).ppt_第1页
现代达尔文主义 (5).ppt_第2页
现代达尔文主义 (5).ppt_第3页
现代达尔文主义 (5).ppt_第4页
现代达尔文主义 (5).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和 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内容: 、 、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2)意义:科学地解释了 的原因和 _形成的原因。 (3)局限性 对 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 水平。 强调物种形成都是 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 爆发等现象。,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过度繁殖,生存斗争,生物进化,物种多样性和统一性,遗传和变异,个体,自然选择,3.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内在联系,即自然选择的_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_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_。,(2)解读

2、,自然选择的对象,a.直接对象是生物的_。 b.间接对象是相关的_。 c.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应的_,变异性状(表现型),基因型,基因,实质,基因频率,基因,自然选择的因素: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_。,自然环境,a.类型:包括_、种间斗争(竞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b.意义:生存斗争对生物的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能推动生物的进化。 c.原因:_+有限的生活资源。,自然选择的动力:_。,生存斗争,两个方向变异_,_定向。,过度繁殖,种内斗争,自然选择的结果:_。,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不定向,自然选择,练一练 1.(2009广东理基,47)由

3、于蟹类的捕食,某 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 逐渐增加。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 ) A.人工选择 B.适者生存 C.用进废退 D.定向变异,B,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 ( ) A.生物进化的原因 B.生物不定向变异的原因 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解析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 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三者的综合作用;生物 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原因都是长期的自然选择。 由于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 变异的本质,达尔文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B,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发展 (1)对于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 水

4、平深入到 水平; (2)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 _为单位发展到以 为基本单位。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1)_是 的基本单位,也是 _的基本单位。 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因素_ 、 、 、迁移和遗传漂变等。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发生变化。,性状,分子,生物个体,种群,生物进化,生物繁殖,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种群,(2) 和 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可遗传的变异来源: 、 和 。 生物变异是 的,只产生生物进化的 ,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变异的利与害并不是绝对的,取决于 。 (3)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原因:不断淘汰 变异的基因,积累 变异

5、的基因。 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改变。,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不定向,原材,料,生物的,生存环境,自然选择,不利,有利,定向,(4)隔离导致 的形成。 类型:常见的有 和 。 实质: 不能进行自由交流。 新物种形成标志:_。,物种,地理隔离,生殖隔离,基因,产生生殖隔离,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1)概念:不同 之间、 之 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和生物 与无机环境之间的 。 2.生物多样性 (1)内容:基因多样性、 多样性、_ 多样性。 (2)形成原因:生物的 _。 (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6、。,物种,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选择,相互影响,物种,生态系统,共同进化,化石,考点 一 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典例1】(2012海南高考)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D,【变式训练】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

7、种群内某基因的频率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C,考点 二 物种的形成 1.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 (1)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_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_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三者关系如图所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决,隔离,2.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新物种,一个种群,多个小种群,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库差异加大,【高考警示】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易错点 (1)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 (2)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变化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新物种一旦形成,则说明生物肯定

8、进化了。,【典例2】如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X、Y、Z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 B.小岛上蜥蜴原种全部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同属一个物种的蜥蜴很快就进化为不同的物种 D.小岛上蜥蜴新种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称为蜥蜴新种的基因库,C,【互动探究】 (1)X、Y、Z三个环节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各是什么? 提示:X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Y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Z的出现标志物种的形成。 (2)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在一起,是否能进行基因交流? 提示:不能。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属于两个物种。,【变式训

9、练】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所有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长期的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1.基因频率 是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基因频率 100% 2基因型频率 是指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占群体内全部个体的比率 基因型频率 100%,考点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计算,3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4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

10、(1)内容: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并符合以下5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这5个条件是:,种群大; 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 没有突变发生; 没有新基因加入(没有迁移); 没有自然选择。,利用遗传平衡定律求基因频率 如用p代表基因A的频率,q代表基因a的频率,遗传平衡定律可写成: (p+q)2=p2+2pq+q2=1,对位训练 1.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 型个体占20%。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后代中AA、 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以及A、a基因频率分 别为 ( ) A.55%、45%

11、、45%、55% B.42.5%、32.5%、45%、55% C.55%、45%、55%、45% D. 42.5% 、 32.5% 、55%、45%,AA:30% aa:20% AA:30%+0.2550%=42.5% Aa:0.550%=25% aa:20%+0.2550%=32.5% A的基因频率为 ,a的基因频率为45%。 答案 D,Aa 50%,解析,由,2.在自然条件下,基因型为aa个体的出现机会是 0.01%,在理想状态下,杂合子出现的机是 。 解析 根据题意:q2=0.01%,可得出a的基因频 率q=1%。根据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p+q=1), 可得出A的基因频率p=1-q=99

12、%。杂合子Aa的基 因型频率=2pq=21%99%=1.98%。 答案 1.98%,3.(2008江苏生物,11)某植物种群中,AA个 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 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 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 依次为 (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解析 由哈代温伯格定律得知,随机交配后 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不会改变;连续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会越来越多,导致种群中纯合子比例增大,但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C,1.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

13、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B,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变化,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形成生物的多样性,A,3.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的形成一定需要经过地理隔离,D,4.(能力挑战题)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药敏程度实验方法如图:将含有一定浓度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已接种被检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图中里面的圈),结果如图所示。 (1)衡量本实验结果的指标是_。 (2)上述图中最有效的是_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