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传播学复习题 绿色 字体表示没有找到第一章 关于传播的基本概念1、关于传播概念的几种学说共享说、传递行为说、影响说、社会互动性说,具体含义。答;共享说:着眼于传播的内容信息的共享。 传递行为说:着眼于思想情感的交换,传播就被描述为信息的“传递行为或过程”。 影响说或劝服说:把传播描述为影响他人的过程,认为传播是有意识地影响他人的劝服行为或过程 社会互动性说:传播必然使双方互相联系,相互作用(传播是社会关系的体现)2、按照信息传受范围的大小,传播学通常把传播分为哪五种类型?答: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3、传播媒介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体外化的过程: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
2、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再现的媒介系统,在这一类系统中,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机器媒介系统,这些媒介,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收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4、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及其主要理论。施拉姆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1拉斯韦尔的宣传与传播研究 现代政治科学的倡始人之一,提出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SW模式:搭建了传播学的理论框架 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Who 谁 控制分析Say what 说什么 内容分析In which channel 通过的渠道 媒介分析To whom 对谁说 受众With what eff
3、ect 产生什么效果 效果分析2卢因“把关人”研究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把关人”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和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3霍夫兰与劝服效果实验 把心理试验方法引进传播学领域。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习杂性,以否认早起的“枪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4拉扎斯菲尔德与经验性传播学研究 他是对穿鼻血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实证主义方向)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传播学科的创立 大众传播学 传播学概论 报刊的四种理论他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他是传播学
4、的创立者;他是集大成者;是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他建立4个专门传播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近30部的著作;1949年出版大众传播学;1956报刊的四种理论5、传播中意义交换的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答: 传播者 讯息 受传者 媒介 反馈 这五个要素即是一个完整传播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循环互动模式、系统模式三大类型分别包括哪些具体的传播模
5、式?直线模式、循环互动模式、系统模式的区别是什么?(1)、直线模式: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式(“5w”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香农韦弗模式(2)、循环互动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3)、系统模式: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区别:直线模式是一种单向的传播,缺乏反馈的环节和要素,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循环互动模式有反馈,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概念,但是没有超出过程本身或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将外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简单化。系统模式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
6、播互动的特点。与此同时,这个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3、理解拉斯韦尔模式、香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并分析这些模式的先进性和劣势分别是什么?答:拉斯韦尔模式先进性;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组成的过程,并未大众传播学以后得研究领域提供了基础劣势:其不完全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反馈渠道,不能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质。香农-韦弗模式先进性:a提到讯息转变为信号再转变为讯息的过程,反映了传
7、播中常见的的编码和译码的过程。b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传播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劣势:仍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先进性:打破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偏重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依次扮演着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劣势:把传播者和受传者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不符;此模式能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先进性:a传播的双方大众传媒和受众,两者间存在传达与反馈关系b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
8、,又通过大量复制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c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包含了两级传播的观念,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d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接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劣势:虽然与传统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相比,施拉姆的传播模式有了突破,强调了信息传播的双向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得到再加工,受传者在接到讯息后会对传播者产生反馈,但施拉姆的传播模式仍然属于线性传播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先进性:a这个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
9、动的特点。b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在传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劣势:c把传播过程中复杂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简单的归结为“噪音”,这是不够的。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先进性: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开始着眼于传播过程的宏观环境,并更多地对社会系统的整体环境加以研究,将传播过程放到整个社会系统运行的大框架中去把握。因此,这一模式开启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新面貌劣势:只注意了有形的社会作用力作用,忽视了无形的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马莱兹克先进性: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
10、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劣势: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虽然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但并没有对这些因素的作用强度或影响力的大小差异进行分析。不对这些情况加以区别,我们在考察大众传播过程时就很难抓住主要矛盾直线模式的先进性:反映了大众传媒所含有的一些单向传播特点 劣势:将复杂的人类传播简化,忽略反馈,不能体现互动性,同时它将传播者受传者的关系固定化,不能发生角色转换。 循环和互动模式的先进性: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概念,偏重于解析受传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依次扮演者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 劣势: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将外部条件外部环境
11、简单化。第三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1、什么是人内传播?人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答: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收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2、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答:主我可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自我意识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与“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第四章 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1、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对群体内传播的作用,对来自群体外的传播的作用)答:主要作用在于排除偏离性的意见,使群体
12、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影响。a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一致,群体规范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b不一致,则群体规范使说服效果减弱。2、什么是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发生的三个条件?集合行为的三种传播机制。答:(1)、定义:集合行为指的是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的现象。 (2)、三个条件:结构性压力触发性事件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例:2006年台湾倒扁(3)、三种传播机制: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和“匿名性”集合行为中的 信息流3、组织传播中的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传播的方式有哪些?答:正式
13、渠道:横向传播、纵向传播两种,纵向传播又分为上行传播和下行传播;非正式渠道:组织内的人际传播、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第五章 大众传播1、什么是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的特点?答:(1)、定义:专业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2)、特点: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具有商品属性, 又具有文化属性;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2、大众传播媒介的控制因素。答: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2
14、.经济势力和利益群体的控制 3.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赖特的“四功能说”、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对比)答:(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检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递功能;(2)、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检测功能、解释与规定功能、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功能;(3)、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4)、拉扎斯维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4、什么是信息环境?它是怎样形成的?(1)、定义: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
15、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2)、形成过程:在人类社会早期,信息环境和客观环境是重合的;在交往无限扩大的现代社会里,由于大众传播系统的发达,在现代大众传播系统的发达,信息环境和客观环境产生分离,成了不同于环境本身的“二次环境”,具有了相对独立性。5、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a现代人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不能亲身体验所有事物,只能通过新闻去了解b新闻提供的这个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本身,而是经过了传播媒介对象征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c然而受众通常认识不到这点,往往把信息环境当做客观环境来看待,他作出的反应也是针对信息环境的反应,但实际作用在现实环境中。d大众传播所提示的
16、信息环境越来越有成为现实环境的趋势。第六章 传播理论与媒介规范理论1、大众传播会受到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各种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对传播媒介的控制、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2、英国学者麦奎尔归纳的传播制度的规范理论的六种类型?分别属于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形态?极权主义理论-封建制度 自由主义理论-资本主义制度初期 社会责任理论-资本主义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 民众参与的媒介理论-资本主义 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第七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1、传播媒介的两层含义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其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媒技术有关的媒体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
17、电台,电视台等2、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具体阐述)答:(1)、媒介即讯息:a媒介的内容就像破门而入的盗贼携带的一块多汁的肉,它的目的是分散看门狗的注意力b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活动。因此,才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变革。c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形态的标志。根据媒介的演化把社会形态分成三个阶段口语媒介 - 文字印刷媒介 - 电子媒介(部落社会) (脱
18、离社会部落) (地球村)(2)、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个人的感觉和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每种媒介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思辨性推论,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结论。(3)、热媒介和冷媒介:热媒介:传递的信息较清晰明确,不需动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例: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需要感官系统和思维的配合。例:漫画、有声电影、电视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的实用的价值。给我们的启示: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有特点,研究媒介都应把这些因素考虑
19、在内。3、对麦克卢汉的评价答:(1)、积极意义: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强度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对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作用。关于地球村的预言,也是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2)、片面性:媒介技术决定论,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没有看到社会制度和所有制对它的制约;也没有看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成了工具和技术的主宰对象。4、卢因提出了把关人理论,怀特把其引入新闻传播之中。卢因的把关人理论是什么?怀特的新闻把关人理论是什么。答:卢因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
20、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怀特-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5、电视人理论、他律性欲望主义、媒介依存症,理论含义,举例说明。答:电视人理论:强调电视对现代人社会化过程的巨大影响,是对现代人们行为方式特征的一种概括。(举例)收看电视在狭小空间中进行,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养成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他律性欲望主义:电视本身就是人们的欲望追求的对象,而且还是唤起和引
21、发人们新的欲望的媒介(举例)“他律性欲望主义”,由媒介引发的欲望主义导致了日本人的自私化。媒介依存症:过渡沉迷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性格。 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网虫问题。第八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1、受众的特点答:规模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性;匿名性;流动性;无组织性2、什么是使用与满足理论?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的内容和含义(含图)。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理论答:(1)定义:把受众看作是特定“需要”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22、(2)、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内容和含义(含图)1人们接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2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其二是媒介印象3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4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5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得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如下图)社会条件 媒介对象 媒介接触 满足类型 需求 其他满足手段 个人特征 媒介接触可能性 (3)、积极意义:认为受众极具选择能动性,纠正了大众社会
23、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论”。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特约,对子弹论和皮下注射论的否定作用。指出了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也是一种有益纠正。被称为一种“适度效果”理论。(4)、局限性: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因素、行为主义和能动主义色彩比较浓。脱离传播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的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地揭示媒介与受众的关系。阐述的受众能动性有限,仅限于媒介的选择能动范围内,没有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权所具有的能动性。3、受众的选择型因素的三个方面?理解:对受众选择性因素的解释(认知的不和谐理论的解释、使用与满足理论的
24、解释、易得性理论的解释)答:三个方面:a选择性接触(注意) 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有选择性地使用媒介,有舍弃地注意和接受媒介信息 b选择性理解(解释) 由于受众以往的经历,文化素质,接触媒介的动机,事前的看法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媒介内容往往见仁见智,理解,看法不一致c选择性记忆 对自己所接触,理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中,而只是有筛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这种记忆上的取舍就是选择性的记忆第九章 传播效果研究1、对传播效果的理解? (传播效果的双重含义,传播效果的三个层次)所谓效果是指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传播效果的两层含义: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传授者身上引起的心理
25、、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这是对传播效果的一个微观的描述,主要研究具体传播过程的具体效果。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这是一个综合,客观的考察,它主要研究综合的传播过程带来的综合效果传播效果的三个层次:a从微观上看(即从传播效果的第一重含义来看) 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b从客观上看(即从传播效果的第二重含义来看) 环境认知的效果,价值形成和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2、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各自的时期、特征、代表理论及评价时代
26、(阶段)媒介万能有限效果宏观效果时期20世纪初30年代20世纪4060年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播效果的特征万能的、无条件的、无中介的绝对效果媒介效果有限,甚至是无力的在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认为大众传播效果是有力的代表理论魔弹论、子弹论、皮下注射论媒介中介因素、有限效果论、两极传播、N极传播等议程设置功能、沉默的螺旋、知沟培养分析、编码与译码等评价媒介万能时期: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首先,这一理论忽略了大众传媒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仅仅研究了大众传媒对人们态度和行动的改变的效果;其次,
27、它只考察了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效果,而忽略了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综合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也可能带来传播实践的消极影响宏观效果论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做出重新评价。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1、什么是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其观点有哪些?议程设置功能暗示了这样一个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对议程设置理论的评价。答:含义:a民众对当前社会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播媒介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有着高度的对应关系。b“议程设置功能”:“媒介常常把我们的注意力倒想某些特定的问题和争端上”观点: 大众传播媒介不能决
28、定人们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程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与传媒接触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评价:意义: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理论中所包含的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在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它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4、它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局限: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议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卷
- 菠萝幼儿课件教学课件
- 过渡合同范本(2篇)
- 股份协议书(2篇)
- 学生会培训演讲外联部
- 四川机电高级技工学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路由交换技术》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简单专业分包合同(2篇)
- 南京工业大学《影视与影像(视听语言与创意表达)》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土质学与土力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市社会保险登记表
- GB/T 17396-2022液压支柱用热轧无缝钢管
- 国家开放大学《植物生理学》形考作业1-3+话题讨论1-3参考答案
- GB/T 39415.1-2020包装袋特征性能规范方法第1部分:纸袋
- GB 26512-202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
- Tio2材料的性质及应用-课件
- 教育科研专题讲座课件
- 建筑工程常用英语词汇
- 热工基础第一章
- 2022版小学英语新课标详细解读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PPT模板
- 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