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人民币流通管理办法模版_第1页
银行人民币流通管理办法模版_第2页
银行人民币流通管理办法模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银行人民币流通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人民币流通管理,维护人民币信誉,维持正常的人民币流通秩序,规范岗位人员业务操作行为,促进人民币管理工作有效、有序开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取现金业务管理办法及山东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运行管理综合考核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行业务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人民币管理包括业务库管理、计划编制管理与现金监测分析、现金存取管理、柜台收付管理、反假货币管理、虚拟发行库信息系统管理、信息报

2、送管理、应急管理、人民币业务知识培训和宣传、人民币管理考评。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鉴定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机构。第二章 业务库管理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业务库是指各级营业机构为办理日常业务保留营业用现金而设立的金库。业务库的库存现金是银行办理日常现金收付的周转金。业务库的管理原则是:保证业务收付、节约现金使用。第五条 各分行设置业务库应符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取现金业务管理办法(银发2012289号)及其实施细则所规定的基本条件和当地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并经过人民银行验收合格:(一)在人民银行开立人民币存款账户;(二)建立完善的现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操

3、作规程;(三)配备从事现金业务的专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四)具备接入人民银行货币金银业务应用系统的技术条件和安全保障措施;(五)具备现金保管和现金押运条件,以及现金清分(机械和手工)场地、设备。第六条 各分行要加强业务库的日常管理,确保安全、规范、高效运行。(一)库存总量充足,券别结构合理,满足对外支付需要;(二)业务库存不足时,及时向人民银行申请出库,杜绝脱供现象;(三)加强回笼款项质量管理,严格按照人民银行规定及时进行库款清分整点,确保整点款项符合“五好钱捆”标准;(四)根据货币流通实际及人民银行工作部署,及时组织小面额货币投放和残损人民币回笼工作。第三章 计划编制管理与现金监

4、测分析第七条 计划编制管理(一)计划编制管理主要包括当年现金投放回笼计划及调整计划、残损人民币回收计划、元旦春节旺季现金投放回笼计划。(二)各分行应加强对影响本辖区现金运行因素的监测分析,密切关注本单位现金投放回笼变化特点,结合前期计划执行及历史资料,科学编制相关计划,按规定上报人民银行。(三)残损币回收销毁计划的分解。各分行应及时将人民银行下达的残损币回收销毁计划进行再分解,并层层落实到基层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分解落实情况按规定上报人民银行。第八条 现金监测分析(一)监测分析报告是基于本单位现金运行特点,在全面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现金运行信息资料,分为月度、季度和年度分析报

5、告。(二)现金监测分析报告内容:一是当期本单位现金投放(回笼)基本情况及特点;二是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三是下期现金需求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四是下期工作计划措施;五是其他需要反映的情况。(三)各分行要加强报告质量管理,确保数据完整、观点正确、分析透彻、格式规范,有参考价值。(四)各分行要按照人民银行要求上报本单位监测分析报告,每季度结束后三个工作日内,向总行运营管理部上报季度分析报告,严禁出现迟报、漏报等现象。(五)现金监测分析报告根据实际情况由各分行现金管理部门负责分析和报送,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分析报告的质量把关。第四章 现金存取管理第九条 现金存取管理(一)业务人员办理现金存取业务,应与其预留人

6、民银行的人员资料相符。办理现金存取业务人员应相对稳定,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后备业务人员。(二)业务库现金业务终止或撤销的,应及时将现金存取业务人员进出发行库区的证件交回人民银行。(三)交存人民银行发行库的现金必须经过清分整点,符合“五好钱捆”标准,并带有清分标识。完整券、残损券不得互相夹杂,严禁出现假币。不得夹杂金属物件、粘贴胶带纸等可能造成清分机损伤的物品。(四)从人民银行发行库提取现金时,对所配置款项应积极主动接收,不得推诿、拒绝。(五)办理现金存取业务,应提前向人民银行预约存取现金的时间、金额、券别。预约行要按照人民银行确定的预约事项,办理现金存取业务。第五章 柜台收付管理第十条 各营业网点

7、要按照合理需要的原则,做好柜台券别调剂业务。现金业务人员要认真执行首问负责制,耐心、热情解答客户咨询。无偿为客户提供大小票、残损人民币兑换业务,不得推诿、拒绝或以其他方式阻挠。第十一条 柜台现金实行收付两条线,收入的现金必须经过清分才能对外支付,不得对外支付停止流通的人民币、残损人民币和假币。第十二条 各营业网点应保持尾箱款库存充足、券别合理,满足柜台日常支付需要。第十三条 各营业网点应在醒目位置定位悬挂公示现金业务告知书和举报投诉电话,设置残损币兑换窗口,柜台摆放性能正常的点验机具和残损币、大小票兑换标示牌,配置残损币兑换仪器或标准尺。第十四条 柜台现金收付业务监控录像至少要保存1个月以上。

8、第十五条 各分行要严格坚持数据报送制度。按照人民银行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现金收付、现金清分数据和现金清分能力数据信息,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第十六条 各营业网点在办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业务时,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标准予以办理,并向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说明认定的兑换结果。不予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应退回原持有人。第十七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同意兑换认定结果的,受理人员应当面在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纸币)票面上加盖带有本机构编号的“全额”或“半额”戳记(红色),办理兑换;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硬币,应当面使用专用袋密封保管,并在袋外封签上加盖带有本机构编号的“全

9、额”或“半额”戳记(红色),办理兑换。第十八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对认定的兑换结果有异议的,受理网点应当出具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认定书,将该残缺、污损人民币退回持有人,并告知持有人可凭认定证明到当地人民银行申请鉴定。 第十九条 各营业网点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标准兑换的全额、半额人民币,应及时上缴分行现金管理部门,由分行现金管理部门按照人民银行发行库的规定要求及时上缴当地人行发行库。第二十条 各营业网点应建立并如实登记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登记簿。如遇大宗(张数在二十张以上或金额10000元(含)以上)残缺、污损(如火烧、鼠咬、虫蛀、霉烂、氧化、锈蚀、穿孔等)特别严重,临柜人员

10、确实难以辨认真假无法当场给予兑换的,应在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登记簿上做好记录,并出具认定证明后,告知持有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到当地人民银行申请鉴定。第二十一条 各营业网点在办理现金收付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对回笼现金进行挑剔,严禁不宜流通人民币再投放社会,保证我行对外支付人民币的整洁度。第六章 机具配置管理第二十二条 各分行要根据清分规划、业务发展和安全管理需要,及时购置、更新现金清分、点验机具和自助设备,配置的现金清分、点验机具、自助设备要确保性能优良,符合国家金融机具生产标准。第二十三条 各分行要加强现金业务机具的维修、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要加强与供应厂商联系,定期对机具进行

11、技术升级,使各项性能指标符合业务要求。第二十四条 各分行要确保自助设备(包括自动取款机、存取款一体机等)加钞充足,满足客户提取需要。第二十五条 各分行要按照人民银行要求,及时、准确上报机具配置使用情况统计表及相关信息。第七章 反假货币工作管理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假币是指柜台办理收付款、兑换等业务过程中发现的伪造、变造的本外币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伪造的货币是指仿照真币的图案、形状、色彩等,采用各种手段制作的假币。变造的货币是指在真币的基础上,利用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移位、重印等多种手法制作,改变真币原形态的假币。第二十七条 假币的收缴(一)严格执行两人以上鉴别、收缴制度凡在办理业务时发现

12、假币,必须由两名以上且持有人行颁发的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的柜员当客户面予以鉴别、收缴。严禁单人和无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的人员办理假币鉴别、收缴工作。(二)办理收缴手续1.经双人鉴别确认为假币的,当即告知客户并按规定予以收缴。由经办人填写人行统一印制的假币收缴凭证一式二联,经经办人、复核人、持有人分别签字或盖章并加盖收缴机构的印章后,将第二联交持有人,并告知持有人如对被收缴的货币真伪有异议,可向当地人行或人行授权的当地鉴定机构申请鉴定。2.如果持有人拒绝签字,经办人可在收缴凭证“持有人签字”一栏注明“客户拒签”等字样。3.收缴的假币不得再交予持有人。(三)加盖“假币”戳记1.对假人民币纸币,应当

13、面加盖“假币”字样的戳记,戳记应盖在假币正面水印窗和背面中间位置。对假硬币和假外币纸币,应当面以人行统一格式的专用封装袋封装,在封口处加盖“假币”字样戳记,并在专用袋上标明币种、券别、面额、张(枚)数、冠字号码、收缴人、复核人名章等细项。2.“假币”戳记采用人行统一规定的式样,使用蓝色油墨加盖。3.对于新版假币和用于培训、测试的假币,经出纳负责人同意并商得持有人同意后,可暂不加盖“假币”戳记,要单独登记,注意妥善保管。(四)收缴假币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提供有关线索,同时逐级上报保卫部和现金管理部门。1.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20张(枚)(含20张、枚)以上、假外币10

14、张(含10张、枚)以上的;2.属于利用新的造假手段制造假币的;3.有制造贩卖假币线索的;4.持有人不配合金融机构收缴行为的。(五)网点柜员在假币收妥之后,填制“表外收入传票”,使用“表外记账”交易进行假币收缴登记。(六)各营业网点在现金调拨中发现假币,按差错处理。其假币由发现假币行开具假币收缴凭证,予以收缴。第二十八条 假币的鉴定(一)假币鉴定程序1.持有人对被收缴的货币真伪有异议的,柜台人员应告知客户可以自收缴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持假币收缴凭证直接或通过收缴单位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者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提出书面鉴定申请。2.收缴单位应当自收到鉴定单位通知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将需要鉴

15、定的货币送达鉴定单位。3.对盖有“假币”字样戳记的人民币纸币,经鉴定为真币的,收缴单位凭鉴定单位出具的货币真伪鉴定书按照面额兑换完整券退还持有人,收回持有人的假币收缴凭证,盖有“假币”戳记的人民币按损伤人民币处理;经鉴定为假币的,由鉴定单位予以没收,鉴定单位向收缴单位和持有人开具货币真伪鉴定书和假币没收收据。4.对收缴的外币纸币和各种硬币,经鉴定为真币的,由鉴定单位交收缴单位退还持有人,并收回假币收缴凭证;经鉴定为假币的,由鉴定单位将假币退回收缴单位依法收缴,并向收缴单位和持有人出具货币真伪鉴定书。(二)持有人对金融机构作出的有关收缴或鉴定假币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异议,可告知客户自收到假币收缴凭证

16、或货币真伪鉴定书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申请行政复议,或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第二十九条 假币的保管和上缴各分行要加强对收缴假币的管理,注意要做到账实分管,及时核对,保证账实相符。(一)各营业网点应建立假币收缴代保管登记簿对收缴的假币进行逐笔登记,详细记载收缴假币日期、面额、券别、版别、张(枚)数、金额、冠字号码、结存余额及持票人姓名和地址等内容。(二)各营业网点柜员每天将收缴的假币汇总后,连同假币收缴凭证第一联一同上缴网点假币管理员。假币管理员根据假币收缴凭证与实物核对无误后,在假币收缴凭证的左下方签章。同时查询表外交易记录,与假币收缴凭证逐笔核对无误后,确认“收缴入库”

17、,登记假币收缴代保管登记簿。(三)假币出入库必须办理出入库手续,要随时清点核对假币,对借出的假币要及时清理收回,保证账实相符。(四)各网点要定期将假币收缴代保管登记簿、实物及表外账进行核对,防止假币失控或流入社会。(五)各网点将收缴的假币上缴分行时,填写假币解缴汇总单一式三联,连同假币及假币收缴凭证第一联一起交分行假币管理员。填制“表外付出传票”,使用“表外记账”交易进行表外登记,同时销记假币收缴代保管登记簿。(六)分行假币管理员收到各网点上缴的假币后,经核对假币与假币解缴汇总单及假币收缴凭证无误后,在假币解缴汇总单和假币收缴凭证上签章后,将假币解缴汇总单的第一联和假币收缴凭证退还解缴单位。(

18、七)分行假币管理员每季末将所收缴的假币整理汇总,上缴当地人民银行。上缴时填写假币解缴汇总单一式三联,连同假币一起交当地人行。待人行收妥假币后,凭人行盖章确认的回单,分别登记假币收缴代保管登记簿。为了外币业务培训的需要,可以留存部分伪造程度高的假钞用于培训,但必须加强管理,严防失控。(八)各单位要对假币的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在查库时,应将已入库的假币视同库存现金认真检查,既要检查库存假币数量与假币收缴代保管登记簿是否相符,又要检查假币收缴代保管登记簿登记的是否与表外账一致,确保账实相符。对尾箱中保存的假币,尾箱保管人应在每天核碰尾箱时认真检查,确保账实相符。第三十条 反假货币宣传工作各分行要按

19、照人民银行和总行的要求,切实做好反假货币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反假货币意识。(一)反假货币宣传的内容1宣传国家有关货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2宣传开展反假货币工作的意义;3宣传货币防伪的基本知识和真假货币的识别方法;4宣传发现可疑币、假币后的处理方法;5宣传人民币防伪特征;6宣传爱护人民币及人民币知识。(二)反假货币宣传的方式反假货币宣传可采用媒体报道、集中宣传、柜台宣传、流动宣传、网络宣传等多种方式。(三)反假宣传的要求1反假货币集中宣传每年应不少于一次;2反假货币宣传要做到宣传广泛、咨询到位、反馈及时、作用持久、管理有序。第三十一条 各分行要积极推动全额清分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客户存

20、取款业务的冠字号码可查询、追溯,按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及相关数据资料。要规范利用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解决涉假纠纷工作,建立健全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工作机制。第八章 虚拟发行库信息系统管理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所指虚拟发行库,是指在人民银行县级发行库撤销的前提下建立的,以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库为依托,包括省、市、县三级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货币发行综合管理网络平台。第三十三条 接入虚拟发行库信息系统的分行要按照当地人民银行的要求,加强对虚拟发行库建设的组织领导,确保虚拟发行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规范、高效运行。第九章 信息报送管理第三十四条 各分行要按照规定的数量、时间完成信息的报送。认真、按时完成人民银

21、行安排部署的其他临时性信息调研任务,杜绝迟报、漏报现象。第三十五条 现金运行信息报送遵循“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原则,确保信息报送的质量。第十章 应急管理第三十六条应急预案(一)营业网点发生现金供应严重不足事件,营业网点应急工作人员按程序第一时间向营业网点负责人报告,并迅速安抚客户,防范客户过激行为,维持营业秩序。(二)营业网点负责人按程序向分行现金管理部门报告,并迅速到达现场指挥应急工作。(三)营业网点应急处理工作人员全力做好解释和宣传,控制事态发展。(四)分行现金管理部门应迅速研究分析事件情况,视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向当地人民银行和总行运营管理部报告。(五)分

22、行现金管理部门迅速调运内部资金,确保现金库存充足,必要时,向当地人民银行或代理库紧急调拨充足现金,保证现金供应。(六)根据事态进展情况,分行现金管理部门及时进行相关信息披露,消除社会影响。(七)如事态范围进一步扩大,分行现金管理部门请求当地人民银行、总行运营管理部共同采取联动措施,统一协调应急处理工作。第三十七条 各分行要加强现金供应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业务内控制度中,应包括现金供应应急管理的内容。第三十八条 各分行要加强组织协调,积极配合人民银行组织的现金供应应急演练。第三十九条 各分行要做好应急演练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的现金供应保障应急处置预案,每年至少自行组织一次现金供应应急演练,提

23、高应对现金供应突发事态的能力。第四十条 各分行要教育引导员工树立大局责任安全意识,发生现金供应不及时现象,要在2小时内向上级行、人民银行报告,并以合理有效的方式妥善处置,稳定社会情绪,避免误导群众、影响金融稳定的事件发生。第十一章 人民币业务知识培训第四十一条 各分行应加强人民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业务知识的培训,并做好培训纪录,提高柜台人员的人民币收付业务能力。柜台人员应熟练掌握以下法律法规制度:(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三)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四)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五)中国人民银行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

24、准;(六)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币收付业务的通知;(七)总行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第四十二条 各分行应加强反假货币业务培训,提高柜台人员识假反假能力。(一)反假货币培训内容1.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等有关人民币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 2.货币防伪的基本知识和真假货币的识别方法;3.发现可疑币、假币后的处理方法;4.人民币防伪特征和流通人民币的种类;5.收缴、鉴定假币的程序等;6.反假货币形势及工作动态。(二)反假货币培训方式反假货币培训方式包括集中授课、网络教学、以考代训、发放培训材料、观看录像、组织讲座等多种方式。第四十三条 为保证取得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人员的知识不断更新,满

25、足业务发展需要,现金业务人员取得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后,应每两年参加一次人民银行组织的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考试培训。第十二章 人民币管理考核第四十四条 为进一步加强人民币流通管理,促进各营业机构有效履行法定职责,总行对各分行在办理人民币现金业务中所涉及的人员管理及人民币现金柜台支付、残损币兑换、券别调剂、假币收缴、反假货币培训宣传等内容进行考核,考核期限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第四十五条 人员管理和培训(一)人员管理1.各营业网点办理现金收付的工作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1)政治素养高,工作责任心强,爱岗敬业,恪尽职守;(2)能够熟练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等有关规定和操作程序;(3)具备点钞、识假、挑剔、残损人民币兑换等专业技能;(4)熟悉国家有关现金管理规定;(5)办理假币收缴、鉴定业务还应参加反假货币上岗资格培训并考试合格2.各营业网点的人民币现金收付人员应做到相对稳定并按照要求及时参加人民银行和行内组织的各项有关人民币管理的培训。3.各营业网点应配备业务技能强的人员作为现金管理员,负责本网点的现金管理工作,并与上级行积极保持业务沟通。(二)人员培训1.参加培训人员。从事人民币现金收付、解缴的柜员和其他业务人员以及在我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企业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