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_第1页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_第2页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_第3页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_第4页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第三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标要求】,本课内容,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皇帝的烦恼之君权与相权),二、地方行政体制(皇帝的烦恼之地方制度),三、选官制度(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制度),四、监察与谏议(皇帝的烦恼之监察制度),萧何拜相,见君不趋 称臣不名 剑履上殿,请阅读第10页的第一目,梳理出汉、隋唐、宋、元统治者是如何创新制度缓解皇权与相权的。,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皇帝的烦恼之君权与相权),成果展示: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三公九卿制,中朝、尚书台,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百官之首 位高权重,受制于中朝后被尚

2、书台取代,被分割,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一省制(中书省),中书省,中书门下,一分为三,只保留行政权,过大,西汉武帝 建立中朝,布衣卿相,皇 帝,中 朝,外 朝,尚书令,侍 中,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九 卿,有事上报,随置三公 事归台阁,执行 机构,决策 机构,【重点突破1】,隋唐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皇 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 部,起草诏令,执行,封驳审议,1、集体宰相制 2、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3、提高了行政效率 4、相互牵制 5、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利于加强皇权,历史重现,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削

3、减灾区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2.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1.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A.礼部,B.户部,C.工部,合作探究:隋唐的三省分权与近代西方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相比,二者有何相同之处?,都实行分权; 权力相互牵制和监督; 都有积极作用。,那它们的这种分权本质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中国是加强君主专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重点突破2】,皇 帝,枢密院,度 支,盐 铁,户 部,中书门下,中书

4、省,尚书省,门下省,吏 部,户 部,礼 部,兵 部,刑 部,工 部,宋代:二府三司制,相权再次被分割,行政,财 政,财 政,军政,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隋 唐 三省六部制,活学活用,判断下列图个属于哪个朝代的?是什么制度?,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奉 常,郎 中 令,卫 尉,廷 尉,典 客,宗 正,治 粟 内 史,少 府,太 仆,隋唐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皇 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 部,户 部,礼 部,兵 部,刑 部,工 部,宋朝的中枢权力体系:二府三司制,中 书 门 下,枢 密 院,皇帝,财政,行政,军事,三司,元朝的中枢权力体系:一省制,中书省,皇 帝,礼

5、,兵,刑,工,户,吏,秦至元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从中可看到中央官制变化的哪些特点和趋势?,特点和趋势:中央机构不断完善,通过分割或分散相权来加强皇权,专制皇权不断强化。,二、地方行政体制(皇帝的烦恼之地方制度),三、选官制度(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制度),八股文,才学,门第,品行,军功,血缘,标准,八股取士,明清,科举制,隋唐,九品中正制,东汉末、魏晋南北朝,察举征辟,汉武帝,军功爵制,战国、秦、西汉初,世卿世禄,西周,制度,朝代,阅读教材第二目概括填表,探究:从标准的改变你看出什么变化的趋向?,从重视出身重视才学; 从地方的举荐中央统一考试 趋向:标准越来越科学、客观,公正、公开,活学活用,材

6、料一 汉初的任官和军功、任子、赀 选等紧密相关。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 太守等)以上官员,任满三年,可以保 举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赀选制 是凭资产资格做官的制度。汉高祖十一年二月诏是察举制的先声,以后逐渐成形、发展,察举的科目渐多,至汉武帝时经董仲舒建议,察举开始制度化,察举的科目以孝廉、秀才为主。,(1)根据材料一,汉代任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察举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依据军功、门第、财产和他人举荐。特点自下而上推荐人才。,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秀才的人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即人们所说的“乡举里选”。东汉以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过考试,并有年龄限制。这种自下而上,以举荐为

7、主、考试为辅的选官制度,与世卿世禄、任子与赀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材料二 今立中立,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绝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选拔官员时会徇私舞弊,难以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8、因而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材料三 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中山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孙中山先生认为科举制取代荐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材料四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积极:,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9、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消极:,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古为今用,有人说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是对科举制的批判和继承,对此应该怎样理解?,吸收了科举制公开公平公正和量才录用等因素,舍弃其不合理的因素,增加合乎时代与国情的新因素。,四、监察与谏议(皇帝的烦恼之监察制度),思考: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结论: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是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

10、思考: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结论: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象是皇帝的言行和决策。,四、监察与谏议(皇帝的烦恼之监察制度),阅读教材P12,归纳秦、汉、隋唐、宋、明清等历代监察制度的演变情况 。,成果展示:监察官员或机构,御史大夫,御史府,督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按察使司,监察百官,中央:御使大夫监察和弹劾百官,地方:刺史地方专职监察官员监督郡国长官,分十三道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监督六部业务,省级机构设立,负责司法、监察,成果展示:谏议机构,门下省,谏院,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决策提出异议,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的意见。,独立的谏官机构,活学活用,材料一 据史料介绍,唐太宗李世民 曾是一位“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 贤明君主。他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衰;以人为镜,可观得失。”在魏征与唐太宗合作的17年里,魏征给唐太宗提了几百条意见,唐太宗基本上都采纳了。,请尝试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进行综合评价。,材料二 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朝的赵高、汉朝的董卓、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