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医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医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医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医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学,产生于中国,经过数千年发展,具有独特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养生方法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 中医药的起源,中医药起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考古发现: 砭石、骨针、竹针、艾条等。 神话传说: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先民实践,积累经验,伏羲氏画卦 神农氏尝百草 黄帝制九针,(二)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的 共同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自然学科的发展都 离不开哲学的作用。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代, 受当时的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在其形 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了当时的哲学成就, 用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

2、、五行等, 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 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老子(道家) 孔子(儒家),墨子(墨家) 韩非子(法家) 孙子(兵家),医学知识,整理升华,临床医疗,专业医生,医疗用具,砭石,金银针具,中华医学,四大经典,1、黄帝内经 (分素问、灵枢两部) :系统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中医基础理论内容。 2、难经:解释内经的疑难问题,并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如诊脉可“独取寸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形成标志:先秦两汉时期医学典籍的产生,3、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著,晋王叔和整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 创立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3、。以六经辩证治伤寒,以脏腑辩证治杂病。 4、神农本草经 奠定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如中药的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 晋代:王叔和著脉经 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 “寒凉派” 张从正 - “攻下派” 李 杲 - “补土派 ” 朱震亨 - “养阴派 ”,明代:赵献可、张介宾等倡“命门学说” 清代:王清任著 医林改错,一、基础医学,晋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 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 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 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 “三焦辨证”治温病,二、临床医学,南北朝:陶弘景著神农本草经集注 唐代:李绩等编纂新修本草

4、元代:忽思慧著饮膳正要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三、中药学,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方书之祖 晋代:葛洪肘后方 唐代:孙思邈千金备急要方、千金翼方 宋代:官方修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明清时期:吴昆 医方考 、汪昂医方集解和汤头歌诀,四、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中医学 思维方法的特点。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等 四部分。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四部分。,精 气 学 说,精-又称精气,是一种充

5、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气-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元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最原始的,是宇宙的唯一本原或本体,万物皆由元气化生。 精气的运动变化分为天地阴阳二气。“积阳为天,积阴为地”。,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精,又称精气,是

6、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化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先天之精: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 后天之精: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阴阳五行,阴阳的最初涵义: 指日光的向背,向日的一方属阳,背日的一方属阴。 阴阳的哲学涵义: 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一)阴阳对立 概括和说明同一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两个方面的属性。 阳 - 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 阴 - 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

7、。,内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二)阴阳依存(阴阳互根) 说明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1、阴阳依存是确定事物阴阳属性的相互依据; 2、阴阳依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3、阴阳依存是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三)阴阳消长 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相互消长的运动变化形式。 1、此长彼消 - 阴长阳消、阳长阴消; 2、此消彼长 - 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例:四季气候之变化; 人体生理中兴奋与抑制的转变。,(四)阴阳转化 说明事物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变化形式。 消长 -“量变” 转化 -“质变”,内经:“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寒极生热,热极

8、生寒”。,(一)说明组织结构 阳:上部、体表、背部、外侧、腑、气 阴:下部、体内、腹部、内侧、脏、血 (二)说明生理活动 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是阴阳之间既对立又依存,而且不断消长、转化的体现。,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素问:“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三)说明病理变化 致病因素(邪)人体(正)邪正相争,阴阳失调疾病,阴阳偏盛: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素问:“阴阳离决,精神乃绝。”,(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指导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损其有余(实者泻之) 阴阳偏衰补其不足(虚者补之),壮水之

9、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六)归纳药物的性能 药性 药味 作用趋向 阳 温、热 辛、甘、淡 升、浮 阴 寒、凉 酸、苦、咸 沉、降,以药物之性纠正机体阴阳之偏,五行的基本概念 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曰曲直:能屈能伸,舒展升发。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明亮 土爰稼穑:受纳、承载、生化 金曰从革:肃杀、收敛、发声 水曰润下:滋润、向下、寒凉、闭藏,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 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

10、、受纳等 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 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 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五行制化与胜复 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五行的母子相及,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相生:肝疏泄有助心行血 - 木生火 相克:肾之阴精可抑制心的阳气 - 水克火,肝功能过亢 犯肺(木侮金) 犯脾(木强乘土),(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生:肝疏泄有助心行血 - 木生火 相克:肾之阴精可抑制心的阳

11、气 - 水克火,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传变) 1、子母相及的传变 母病及子:如肺病及肾 子病及母:如肝病及肾 2、相乘相侮的传变 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原因:某一方的功能过亢或虚弱,(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1、从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 如:面色青,喜食酸,脉弦 - 肝病 2、分析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 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弦 - 木乘土 3、判断疾病的预后 医宗金鉴:“已见其色,得起其脉,得克者死,得生者生。”,(四) 用于疾病的治疗 1、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 难经:“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当先实其脾气。” 2、确定治疗原则 (1)根据相生关系:“补母

12、泻子” 难经:“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2)根据相克关系: “抑强扶弱”,3、制订治疗方法 (1)药物疗法 滋水涵木法,抑木扶土法等。 (2)针灸疗法 穴位:井、荥、俞、经、合(五腧穴) 五行:木、火、土、金、水 虚证 - 取母经的母穴或本经母穴,补法 实证 - 取子经的子穴或本经子穴,泻法,有关中药的一些基本概念:,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诸药中草类最众”,一般认为,“本草”即是中药学的传统称谓,西汉:神农本草经(本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它总结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各论载药365种,按药物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 中、下三品。每药之下,依

13、次介绍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长环境等。如黄连治痢,阿胶止血,人参补虚,乌头止痛等。,唐:张鼎食疗本草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营养学和食治经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历时27年编著,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各药之下分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它集中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中药的性能(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药物的偏性 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用其来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来解释药物作用的基本原

14、理,即以偏纠偏),徐灵胎:“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 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四气,四气(四性)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大热、大寒、微温、微寒、平性药等,素问 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徐灵胎:“同一热药,而附子之热与干姜之热迥乎不同;同一寒药,而

15、石杏之寒与黄连之寒迥乎不同”,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辛-肺(金);甘-脾(土);酸-肝(木);苦-心(火);咸-肾(水)。,五味,周礼天官“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多用于治疗表征、气血阻滞等症。 如麻黄、薄荷、木香、红花等。 芳香药有辛香之气,有能散、能行的特点,还包含了芳香辟秽,芳香化湿,芳香开窍等作用。,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 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 某些甘味药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如甘草、绿豆等,故又有甘能解毒

16、之说。,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证。 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 如龙骨涩精止遗,赤石脂、禹余粮涩肠止泻,莲子固精止带,乌贼骨收敛止血等。,酸味药的作用与涩味药相似而不尽相同。如酸能生津,酸甘化阴等皆是涩味药所不具备的作用。,苦:能泄-通泄,如大黄泻下通便,用于热结便秘; 降泄,如杏仁降泄肺气,用于肺气上逆之咳喘。枇杷叶除能降泄肺气外,还能降泄胃气,用于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 清泄,如桅子、黄岑清热泻火,用于火热上炎,神躁心烦,目赤口苦等证。 能燥-燥

17、湿,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 温性的苦燥药如苍术、厚朴,用于寒湿证,称为苦温燥湿;寒性的苦燥药如黄连、黄柏,用于湿热证,称为苦寒燥湿。 能坚-苦能坚阴,即“泻火存阴”。如知母、黄柏等苦味药用治肾阴亏虚、相火亢盛的痿证。,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 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癥瘕等病证。 如海藻、昆布消散瘰疬,鳖甲软坚消胺,芒硝泻下通便等。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如猪苓、获苓、薏苡仁、通草等。,确定味的主要依据 一是药物的滋味 二是药物的作用,“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性味合参 性味与功效合参,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升是

18、上升; 降是降下; 浮主表,发散上行; 沉主里,泻利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 沉降药物下行而向内,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有的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不明显,如南瓜子的杀虫功效。 有的药物则存在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药物归经,其指导思想是以其功效为依据,凡能治疗某脏腑,某经的药就归某经。 单纯归经:如肺之主病证是咳嗽、喘。凡能止咳、平喘之药如杏仁,苏子归肺经。 如心之主病证是心悸,失眠,凡能定悸安神之药如朱砂、茯神归心经。 复杂归经:如能清肺热,又能清胃火,石膏治咳嗽或口

19、大渴,归肺、胃二经。,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 正如徐灵胎所说:“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 如头痛,原因很多,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亦各有不同。芜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出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毒性,西汉以前是以“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 前人是以偏性的强弱来解释有毒、无毒及毒性大小的。 从药物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病人的体 质、年龄、证候性质等各方面控制药物的毒性作用。,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 辨

20、证论治,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五脏一体、形神一体 天人一体,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辨证 - 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证候)。 证(证候)- 疾病当前阶段的病理概括。 论治 - 针对证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精气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方法论基石。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论。,中医

21、学思维方法的特点,注重宏观观察和整体研究 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中和思维:又称“中庸”、 “中行”、“中道”。其思想的核心是平衡与和谐。 类比思维:是根据两个 (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由一事物推到另一事物的推理方法。,1.内经:生于阳-风、雨、寒、暑 生于阴-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2.宋陈无择:外所因-六淫 内所因-七情 不内外因-饮食、外伤等,中医对病因的分类,3.现代分类: 外感病因 内伤病因 其他病因,分类特点:以病因的致病途径为主要依据,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六淫产生的因素: 气候变化异

22、常,超过机体正常的适应范围。 机体适应能力低下,不能适应正常的气候变化。,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化。,六淫外感,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性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点,故属阳邪。由于风性向上向外具有阳热散发的作用,所以风邪伤人,容易侵犯人体的高位(如头面)和肌表,并使皮毛腠里开泄。如伤风感冒常有头痛、汗出、恶风等症。 风性善行而数变:风邪有来去迅速、游走不定、变化多端的特性。如风痹证关节疼痛常呈游走性。又如风疹,皮肤搔痒,此起彼伏,漫无定处。 风邪可单独侵犯机体,也可与其他外感致病因素兼挟致病,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如寒邪外束,卫阳被遏,就会出现恶寒;寒邪直中脾胃,导致脾胃

23、阳气受损,受纳、腐熟、运化功能失常,便会出现呕吐清水、腹中冷痛、肠鸣腹泻等症。 寒性凝滞,主痛:寒邪可使机体的气血凝结阻滞,运行不通畅。“不通则痛”,因此,寒邪是导致多种痛证的原因之一。如痹证、胃痛、腹痛、骨节酸痛等。 寒性收引:由于寒性有收缩牵引的特性,因此寒客肌表,则出现恶寒无汗、身痛脉浮紧;寒客筋肉经络,可致拘急不伸或冷厥不仁。,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是夏令之气,其性炎热,故为阳邪。感暑而病,可出现高热、烦渴、脉洪大而数等。 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为阳邪,易于上升发散,侵袭人体后,可使腠里开而多汗,汗多则耗气伤津,因此,可见口渴喜饮、心烦闷乱、小便短赤、倦怠无力、少气等。 暑多挟湿:暑夏

24、季节,雨量较多,空气湿度较大,因此,在感受暑热的同时,常兼挟湿邪。如暑湿证在发热烦渴的同时,兼见身热不扬、四肢困倦、食欲不振、胸闷呕恶、大便溏薄、脉满、苔腻等湿的症状。,湿性重浊:重为沉重之意。如湿困于头,多有头重而昏,如裹布帛的感觉。湿留关节,则滞着不移,沉重不举。浊为秽浊不清之意。如小便浑浊、白带粘稠以及皮肤糜烂流水等。 湿性粘滞:粘即粘腻,滞即滞留。湿病的特点是,病程较长,缠绵难愈,阻遏气机,胸闷脘痞,以及二便不爽滞涩等。,燥胜则干,易伤津液:燥邪有干燥的特性,故致病最易耗伤人的津液,以阴津亏耗的证候为主要临床表现。如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皮肤不润、毛发不荣、大便干结、干咳少痰或无痰、舌干

25、少津等。 燥易伤肺:肺喜清肃濡润,燥邪从口鼻而入,最易损伤肺脏阴液,使肺失濡润,宣降功能受到影响,而出现干咳少痰、或胶痰难咯、或痰中带血等。,火为热之极,其性炎上:火与热均为阳盛之气,只是程度上的差异。由于阳主动而向上,火热之性,也能升腾炎上。因此,火邪致病,常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又因其炎上的特性,故多在头面五官部位表现出火热较盛的症状,如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肿痛、头痛等。 消灼津液:火热之邪,最易耗伤津液,如口干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燥等。 迫血妄行:火热之邪可迫血妄行,常可引起出血或发斑。如某些温热病热入血分时,多见吐血、衄血、发斑等。,七情内伤,七情即喜、怒、忧、

26、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 七情内伤当七情太过强烈或持久刺激,超越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或人体正气虚弱,对情志刺激的调节适应能力低下,因而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时,七情则称之为七情内伤。,“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悲伤肺” “恐伤肾”,疫疠“疫气”、“疠气”,即瘟疫。 温病中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其他,饮食失宜过饥,摄食不足气血生化乏源 过饱,饮食超量致脾胃损伤,劳逸失当:过劳,劳力过度-伤气:精神疲惫、四肢倦怠、声低息微 劳神过度-伤心: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伤脾: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瘦 房劳过度-伤肾:头昏

27、耳鸣、精神萎靡不振、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安逸少动,气机不畅脾胃呆滞,气滞血瘀,水湿痰饮内生食少胸闷,痰盛体胖。 阳气不振,正气虚弱动则心悸、气喘汗出,抗邪无力,易感外邪致病。 长期用脑过少,加之阳气不振,导致神气衰弱精神萎靡、健忘、反应迟钝。,劳逸失当:过逸,气血不畅:心悸、气短,或形体肥胖,继发眩晕、中风、胸痹等。,基本病机,邪正盛衰 阴阳失调 气血失常 津液代谢失常,疾病过程即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预 防,一、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一)重视精神调养 (二)加强身体锻炼 (三)注意生活起居 (四)人工免疫,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未病先防,“治未病”。,二、消灭病邪,

28、防止病邪侵害 (一)药物杀灭病邪 (二)讲究卫生 (三)避免病邪侵害 1.适应气候 2.避其毒气 3.隔离病人 (四)防范外伤,既病防变,“治已病”。,一、早期诊治 宣传卫生知识;进行医学普查。 二、控制疾病的传变 难经:“见肝之病,先实其脾气。” 叶天士:“先安未受邪之地。” 三、治则 扶正祛邪、标本先后、正治反治、三因制宜,养生的基本原则,一、适应自然规律 二、重视精神调养 避免不良刺激 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 三、房事有节 重视适当的性生活 节制房事,以惜精节欲,注意形体锻炼 “形劳而不倦”,运动量要适度,因人而异;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谨和五味 辨饮食之宜忌 平衡膳食营养 防止病邪侵害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避其毒气” 实施药物预防,养生的主要方法,一、顺时摄生,二、调神养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