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总复习.ppt_第1页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ppt_第2页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ppt_第3页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ppt_第4页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货币银行学总复习,总复习说明 一、名词解释中凡是教材中解释规范的名词只标出页码,不规范的注意课件中的规范表述。 二、思考题只标明页码和答题要点。,第一章,一、本章基本内容复习回顾: 本章主要阐述了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式、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流通等五个问题。这五个问题都是货币银行学的基本要素货币范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这一章以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为依据,从逻辑的和历史的两条线索阐明了货币是价值形式和商品生产、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货币形式的演化与发展,重点讨论了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货币本质上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此

2、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这五大职能及其作用;最后,介绍了货币流通实质上是商品的实现形式和表现形式,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和实质内容,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的规模、方向、和速度;介绍了货币流通形式的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两种形式及其流通渠道,重点讨论了金属货币和纸币的流通规律。,二、名词解释: 一般等价物(P3) 铸币(P4) 纸币(P5) 实物货币(P4) 银行券(P5) 存款货币(P6) 电子货币(P7) 价值尺度(P10) 流通手段(P11) 储藏手段(P12) 支付手段(14) 货币流通(P16) 信用货币:即指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

3、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三、思考题: 1、如何认识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P810) 2、货币的职能和特点是什么?(P1015) 3、怎样理解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P1618),第二章,一、基本内容复习回顾: 本章主要阐述了货币制度的含义、内容,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国际货币制度和区域货币制度及其演变等问题。货币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建立货币制度的目的是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的发挥各种职能。这一章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介绍了货币制度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确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货币种类、法定偿还能力等等;货币制度的演变是随着商品交换和商品经

4、济的发展,从银本位制逐步过度到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重点介绍了我国目前的货币制度即由于实行“一国两制”方针,从而形成了“一国多币”的特殊的货币制度;在国际货币制度和区域货币制度中也着重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随着国际交换的发展而不断出现新的货币制度。,二、名词解释: 货币制度(P27) 主币(P29) 辅币(P29) 货币单位(P28) 无限法偿(P29) 格雷欣法则(P35) 金本位制(35) 国家货币制度(P32) 布雷顿森林体系(P41) 牙买加体系(P4344) 区域性货币制度(P46) 金本位制:是指黄金作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三、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制度

5、,它主要包括那些主要内容?(P2732) 2、国家货币制度的类型及特点是什么?(P3237) 3、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是怎样的?(P3740) 4、区域性货币制度的类型有那些?(P4750),第三章,一、基本内容复习回顾: 本章主要分析了说明信用的概念及其产生,高利贷信用,现代信用及作用和现代信用形式等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都是货币银行学的基本要素信用范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一章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逻辑的和历史的两条线索阐明了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即信用它的产生及其与货币的关系(整个货币制度是建立信用制度基础之上的),并说明偿还性是信用的基本特征,信用是在私有制基础上

6、产生的。介绍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高利贷信用,重点阐述了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在现代信用经济中,信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可能出现的泡沫经济;同时,还介绍了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这五种现代信用形式,二、名词解释: 信用(P51) 实物借贷(P52) 货币借贷(P53) 高利贷(P54) 商业信用(P65) 赊销(P65) 银行信用(P68) 三、思考题: 1、信用的含义、产生及采用的形式是什么?(P5153) 2、如何认识信用于货币的关系?(P5354) 3、为什么说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P5860) 4、现代经济发展中信用有什么作用?(P6264),第四章,

7、一、基本内容复习回顾: 本章主要分析说明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利率的种类、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利率的功能与作用等四个问题。利息是指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贷出方的报酬,利息是伴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经济范畴,并构成信用的基础与条件。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同贷出资本额的比率,它体现着借贷资本增殖的程度。本章以马克思的利息理论为指导,从逻辑的和历史的两条线索揭示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说明了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问题;介绍了单利法、复利法两种计算利率的方法和按不同标准划分的主要种类;重点阐明了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分析了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三种影响利率变化的一般因素,,联系我国现实讨论了我国现

8、行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主要是:利润的平均水平,资金的供求状况,物价的变动幅度,国际经济的环境以及政策性因素等;在阐述利率在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一般作用和五种经济功能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利率发挥作用与功能所需要的环境与条件,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率作用的发挥问题与现行利率管理体制进行了讨论。 二、名词解释: 利息(P77) 利率(P81) 收益资本化(P80) 基准利率(P84) 差别利率(P84) 固定利率(84) 浮动利率(84) 官方利率(P83) 公定利率(P83) 市场利率(P83),三、思考题: 1、利息的含义、来源与本质是什么?(P7780) 2、我国利率决定与影响的主要

9、因素有哪些?(P8991) 3、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具有哪些功能?(P9394) 4、利率的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是什么?(P9499),第五章,一、基本内容复习回顾: 本章主要分析说明了金融市场的涵义、构成与分类,金融工具及其价格,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管理等五个问题。本章以现代金融市场为分析对象,介绍了金融市场是指资本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货币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金融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联系其他市场的纽带;金融市场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资需求,促进资本的集中与转换;金融市场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的

10、五种分类等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具体说明了金融工具的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四个基本特征、按不同标准化分的种类以及金融工具的发行价格、股票价格指数、证券收益率等概念的内涵,重点说明了证券行市及其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主要说明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构成、特点与作用,介绍了这两个市场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知识。,二、名词解释: 金融市场(P102) 直接融资(P103) 间接融资(P103) 金融工具(P110) 证券收益率(P118) 商业票据(PP121) 股票(P113) 债券(P114) 初级市场(P128) 二级市场(P130) 股票价格指数(P117) 证券交易所(P132) 场外市场

11、(P132) 场内市场(P132) 衍生金融工具(P1140 三、思考题: 1、什么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它们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P103105) 2、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功能是什么?(P105107) 3、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P107109) 4、货币市场的特点和构成是什么?(P119120) 5、资本市场上主要有哪些活动?(P128135)为什么资本市的风险性较大?(P135),第六章,一、基本内容复习回顾: 本章主要分析说明了货币银行学的第三个要素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状况。本章以现代金融体系为对象,分析说明了金融机构的性质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重点分析说明了我国

12、金融机构体系的历史演变和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构成,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金融机构体系作了单独说明;还对现行的国际金融机构体系作了概要说明。,二、名词解释: 金融机构(P137) 中央银行(P140) 商业银行(P140) 专业银行(P141) 非银行金融机构(P142) 四行两局一库(P146) 大一统金融体系(P147) 香港三级银行制度(P155156) 国际金融机构(P15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P160) 世界银行集团(P161) 亚洲开发银行(P162) 国际清算银行(P163) 三、思考题: 1、什么是金融机构?(P137)它与一般经济单位有那些异同?(P137138) 2、金融机

13、构在现代经济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趋势是什么?(P130140) 3、分析我国(大陆)金融机构体系的演变过程及现状。(P146155) 4、试述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其作用。(P159166),第七章,一、基本内容复习回顾: 本章专门分析说明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中的主体商业银行。分析说明了商业银行的职能、作用、类型与组织形式及其特点;分析说明了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概况;分析说明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与方式,分析说明了国家对商业银行监督管理的必要性和监督的重要内容;重点分析说明了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和派生存款的制约因素,二、名词解释: 货币经营业务(P168) 信用中介(P17O) 支付中介(P

14、170) 职能分工型和全能型商业银行(P172)单一银行制度(P173) 总分行制度(P174) 银行持股公司制(P174) 负债业务(P175) 资产业务(P178) 表外业务(P183) 原始存款(P188) 派生存款(P188)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P189) 提现率(P189) 超额准备金率(P189) 三、思考题: 1、何谓商业银行?(P186)其职能和作用有哪些?(P169172)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哪些?(P175183) 3、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是什么?(P184185) 4、商业银行是怎样创造存款货币的?(P188189),第八章,一、基本内容复习回顾: 本章主要分析说明了

15、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和类型、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等方面的内容。本章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说明了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和发展历史,分析说明了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与职能;通过重点阐述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为后面的货币供求、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奠定基础。,二、名词解释: 单一中央银行制(P198) 复合中央银行制(P198) 跨国中央银行制(P198) 准中央银行制(P199) 再贴现(P2O9) 最后贷款人(P209) 三、思考题: 1、中央银行的性质、特点和职能是什么?(P199203) 2、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组织形式有什么异同?(P199200) 3、中央银行资产负

16、债有那些项目构成?各项目之间有何关系?(P207209),第九章,一、基本内容复习回顾: 本章主要是从开放经济的角度来阐释国家之间的货币金融问题,分析说明了国际经济交往与国际支付关系;分析说明了外汇的涵义和种类以及直接和间接两种标价方法;探讨了金本位制下和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的决定与调整问题;重点分析说明了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及各项目的关系,特别是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及调节失衡的主要方法;本章还分析说明了国际储备的概念与构成、国际储备的作用和管理方法,探讨了外债的概念与构成和外债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说明了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几种主要国际金融市

17、场的运作。,二、名词解释: 外汇(P2130) 汇率(P214) 直接标价法(P214) 间接标价法(P214) 铸币平价(P216) 国际收支(P218) 国际收支平衡表(P219) 国际储备(P227) 普通提款权(P227) 国际资本流动(P233) 三、思考题: 1、什么是外汇?(P213)外汇的构成是什么?(P213) 2、什么是汇率?(P214)汇率有哪些标价方法和种类?(P214216) 3、试述汇率的决定因素及汇率对经济的作用与影响。(P216218) 4、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P222224)它会对一国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P224225),应当采取那些调节措施?(

18、P225227) 5、国际储备的构成与作用是什么?(P227228)其管理的内容有哪些?(P229),第十章,一、基本内容复习回顾: 本章主要分析说明了货币需求的涵义和宏观、微观两种分析角度;在分析说明国内外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说明了我国货币供求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分析说明了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的概念,说明了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依据和各国的异同,探讨了货币供给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之争及意义;重点分析说明了现代货币供给过程的特点与机制,分析了货币供给的决定于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分析了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与机制,以及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因素,同时对我国货币均衡的

19、特点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二、名词解释: 货币需求(P241) 货币供给(P251) 外生变量(P255) 内生变量(P256) 基础货币(P260) 货币乘数(P261) 货币均衡(P265) 货币失衡(P265) 三、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需求?(P241)为什么既要从微观角度,又要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P242243) 2、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P248251) 3、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货币层次是怎样划分的?(P252253)我国公布的货币层次口径是什么?(P253254) 4、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是如何实现的?(PP266268),第十一章,一、基本内容复习

20、回顾: 本章主要分析说明了货币失衡的主要表现之一货币供大于求所形成的通货膨胀问题和货币供小于求所形成的通货紧缩问题。主要阐述了通货膨胀的含义、测定指标、常见分类,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重点分析了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与深层次原因,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的争论,落脚点放在我国学识的基本共识上,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客观分析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方案与对策,具体分析了各种方案的适应性。在通货紧缩的问题上,分析说明了通货紧缩的含义、衡量指标、对经济的影响及其治理。,二、名词解释: 通货膨胀 (P271) 物价总水平(P273)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P27

21、4) 批发物价指数(P274)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P275) 需求拉上(P279) 成本推动(P281) 单一规则(P290) 指数化政策(P293) 通货紧缩(294) 三、思考题: 1、什么叫通货膨胀?(P271)它有那些内容?(P275277) 2、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是什么?(P278279) 3、通货膨胀对生产、流通、分配和交换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P286289) 4、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有那些?(P289293) 5、通货紧缩的含义、影响与治理措施是什么?(P294301),第十二章,一、基本内容复习回顾: 本章主要分析说明了货币政策的含义与作用,重点分析了货币

22、政策的目标及诸目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目标;阐述了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作用与基本要求,介绍了可作为中介指标的几个金融变量和我国现行的中介指标;阐明了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重点分析了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和我国现行的政策工具;探讨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以及传导的时滞效应问题;着重阐明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一般作用及其政策搭配的必要性和组合方式,重点阐明了我国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客观要求。,二、名词解释: 货币政策(P302) 充分就业(P306) 货币政策目标(P305)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P310)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P310) 公开市场业务(P317) 选择性市场工具

23、(P318)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P322) 一、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有哪些作用?(P302304) 2、试论货币政策目标及诸目标的要求。(P307309) 3、什么是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应如何选定?(P310314) 4、我国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和异同?P322323)、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如何协调配合?(P326328) 、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P328329),第十三章,一、基本内容复习回顾: 本章主要阐述了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其历程、金融监管体系的一般构成、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和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四个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特殊地位的增强,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大,金融监管也显得更为重要。这一章分析说明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