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6章 第1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6章 第1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6章 第1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 题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目 标1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2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3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表达方式。重 点难 点重点: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2.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难 点:阐明发现光合作用的实验的原理。教法选择实验-讨论法课型新授课前准备FLASH:(1)普利斯特莱实验;(2)光合作用。是否采用多 媒 体是教 学时 数1课时教学时数第 1 课时备课总数第 34 课时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引言:我们中国有句谚语“万物生长靠太阳”。请同学们想一想,植物生长靠太阳吗?植物靠太阳干什么?

2、讲述:人们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开始于17世纪。此后的几百年间,人们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到18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因其在研究光合作用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光化学反应。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讲述:关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书上为我们介绍了3个经典的实验来解释。1.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需要水材料一: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思考题: ).你能描述该实验的过程吗?).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多少?而土减少多少?).柳树增重的原因是什么?).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讲述:植物是从水中而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营养物质。(2)光合作用的发现材料二:18世纪,普利斯特莱的实验思考

3、题:). 请你描述实验一、二、三。2). 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3)光合作用是在光下进行的。材料三:见教材讲述:三个实验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与水、二氧化碳、光照有关。 2小结:光合作用的实质分析:光合作用的意义:植物从外界获得水和二氧化碳,在体内积累有机物,释放出氧气;植物把太阳能变成化学能。可概括为以下表达式: 光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讲述:不论是微小的单细胞藻类,还是高大的绿色植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在体内积累有机物。绿色植物像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把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3、 当堂练习: 1.课后 自我评价 2练习册:随堂练习部分讲述:人们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讲述

4、:关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出示材料一出示思考题 出示材料一出示思考题 讲述:三个实验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与水、二氧化碳、光照有关。请小组讨论并完成书上P80的图6-3(光合作用示意图)。讲述:光合作用的意义提问:请同学们尝试用公式的形式表达光合作用。齐声回答:进行光合作用。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激发探究的兴趣。以4人为一组,进行自学材料一。结论:植物是从水中而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营养物质。以四人小组为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 学生代表尝试描述实验一、二、三。 纷纷举手说出结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阅读材料三得出结论:二氧化碳和阳光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尝试着在书上写下公式。教学反思等级评价(A/B/C/D)检查签阅第 周,应备 课时 实备 课时,共 课时评价: 时间: 签查(盖章):随堂练习: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填空题1 光合作用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2 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指_转变为贮存在_里的能量;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化过程是指简单的_转变成复杂的_,并且释放出_。二、简答题1 在希尔实验中,为什么在光下叶绿体滤液中有气泡产生,而在暗处无气泡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