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内材料 充实议论文内容_第1页
巧用课内材料 充实议论文内容_第2页
巧用课内材料 充实议论文内容_第3页
巧用课内材料 充实议论文内容_第4页
巧用课内材料 充实议论文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巧用课内材料 充实议论文内容 【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内容:参照今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丰富等级“材料丰富,论据充实”。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往往显得内容单薄,空洞无物,其主要原因是平时缺少甚至没有积累,能够有力地表现和说明中心的材料太少,或是材料不典型,不新鲜。本节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借助课内素材,巧作论据,使作文内容充实、材料丰富。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讨论,让学生掌握运用素材的一些方法,并能在写作时有意识运用课内材料作论据,从而使文章内容充实,材料丰富。 【教学思路】 以高考作文为例子,引导学生在作文实践中学会运用课内材料。 【课前准备】 印发几则高考作文给学生,要求

2、认真阅读,印发一些作文题目给学生,让他们根据立意从课内挑选材料作论据。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并明确教学目标 1赏读下面这篇高考文章,看看作者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例文1】 此时有声胜无声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下了“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千古绝句。也许,这是当时千言万语在无言中的最好写照。但有时,或者说更多的时候应该是有声胜无声。 语言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重要区别,它必有其过人之处,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它是化解仇恨的有用手段,它是国与国合作的基础 这一生最景仰的人是烛之武。不是他肯放开私人恩怨而为国挺身而出的品质,而是他竟能用一段话使秦师从边境退去,挽救一

3、个国家,一个即将灭亡的国家。“若郑亡而有益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且君尝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这些语句句句击中要害,简洁而又明了,让秦伯感受到亡郑的害处而放弃攻郑。这就是语言促进沟通的力量呀!怎能叫人不佩服? 这一生最崇拜的人是曹植。试想当时曹植受到亲兄长的故意刁难时,语言的威力又是何其大。曹丕要曹植七步成诗,难道此时能无声胜有声?曹植以惊人的智慧吟出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短短的四句诗使曹丕给曹植留下了一条命。同时,这也是他俩的一种沟通。这般厉害的人,怎么会不让

4、人崇拜呢? 这一生最佩服的人是触龙。一个小小的大臣,竟能用语言的沟通来说服赵太后送自己最心爱的儿子长安君去当人质。触龙的那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常常在我耳边回响,提醒着我语言在沟通中的力量。 这些例子向我们展示了语言在沟通的魅力。同样,当你不善于驾驭语言沟通时也许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古时晋国的冯妇被活活烧死不是说明了这一点吗?在现代,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不正是在减弱语言的力量吗?也许只要父母与子女抽出一点时间聊天,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 是的,我们没有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能力,我们也没有周恩来总理巧答记者的指挥,但是我们都有会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为何不物尽其用呢?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我们应不

5、断提高我们语言的沟通能力,这样才能够立足于社会。 请记住,这是一个有声胜无声的社会! 2、学生讨论归纳师总结: 明确:取材都来源于课内。可见要在考场上写好作文,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利用课内素材作论据也可得高分。 举例: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不少的考生就从课文中找到论据,如“昭君的选择”“屈原的选择”“蔺相如的选择”。可见,只要俯身关注课本,从课文中搜集和汲取作文的养料,并有意加以运用,学生就不会有心枯笔涩的伤感了。 本节就从课内巧取素材作论据的角度谈谈如何使议论文做到内容充实,材料丰富。 二、 怎样使用课内素材使内容充实,材料丰富?(本节教学重点内容) 1、赏读下面三个文段,请归

6、纳其在运用材料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例文2】“双赢的智慧”(05年山东高考作文题) 以退为进的智慧 拿破仑说,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远不失败,而在与屡仆屡起。我说,双赢的智慧不在于永远向前,而在于以退为进。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李密以陈情表一文名垂千古,向后人展示了他双赢的智慧。他从小父丧母弃,伶仃孤苦;祖母含辛茹苦,促其成才。他一度沦为亡国之奴,归家供养祖母终老。后来他因孝举荐,屡被征召;祖母却日薄西山,朝不虑夕。尽忠还是尽孝,李密进退维谷。侍奉新君,焉知福祸,且远离祖母,情何以堪?辞命尽孝,报养祖母,却逆君美意,横祸将至。李密思量再三,婉转陈词,恳请皇帝准许他先尽孝后尽忠。李密睿智,避而不谈转事新

7、君的忧惧及不满,却大肆渲染自己对祖母的感情与孝情。“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李密用婉转恳切之辞感动了皇帝,得以报达祖母养育之恩,且避免了拒任新朝的罪过。李密机警善辩,以退为进,既赡养了祖母,又保全了自己。 【例文3】话题“买镜”(04年湖北高考作文题)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不可能事事经历;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洞察。因此,以史为镜,在每一个人的事业和人生中是至关重要的。 祖母用关爱为李密打造一镜,成就了李密天下至孝的美名。李密自幼痛失双亲,伶仃孤苦。祖母刘氏悯其不幸,躬亲抚养;精心照料,无微不至;苦心教导,至于成立。祖母的关爱就像一面镜子,照出骨肉之情、仁厚之心,使李密恳切尽孝的

8、孝举千载流传。祖母的关爱不就是栽培李密成才、成全李密美名的一面宝镜?以君子为镜,可照出高尚品德,给人一个对镜自省自勉的机会。如果韩愈以刘氏为镜,那么该不会有愧对十二郎的遗憾吧。现代的家长们,如果也以刘氏为镜,那么养育出多少有为人才啊! 【例文4】话题“一枝一叶世界”(05浙江高考作文题) 李密之苦情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以一句谦卑之词,结束了向晋武帝的陈情,却激起了我心头的浪花。“犬马怖惧”“拜表以闻”,李密卑躬屈膝,胆战心惊的形象跃然纸上。为臣本甘为犬马,然伴君如伴虎,做官如履薄冰。况晋武帝篡位立晋,虽标榜纲常名荐,屡被征召,仕途险阻,安知福祸?虽以供养祖母为由,辞不赴命

9、,然君心叵测,喜怒无常。若触怒龙颜,则命不久矣,谈何供养祖母?李密内心惶惑,怎”怖惧“二字了得?诗云:“一叶落而知秋。”李密一言而知其苦楚。 学生讨论归纳得出: 方法一:一材通用(一个材料可通用几个观点) 即同一个课内素材根据话题立意的不同,可从不同的角度作不同论据 思考:怎样才能做到一材多用?有什么方法? 总结归纳:1、理解话题含义,找准切入点 2、观点和材料一定要扣得紧(可运用例后解说法、假言因果法、析因推果法等) 反馈练习:任选下面一个话题,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写作素材,找准切入点。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 “感情的亲疏影响人的认知” “语言与沟通” “认知与情感” 2、请赏读下面两个文段

10、,思考它们在选材上又有什么相同? 【例文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雄伟壮丽的滕王阁立于如此美景之上.人人为她安逸闲适的美而打动。然而同时安逸闲适的阿房宫却与秦国大地平民挨饿受冻的景象形成巨大反差,有如天堂地狱的交融。所以,它的这种安逸,终遭“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悲惨下场。 可见,适时适度的安逸是可以给人以美感的,而不适当的安逸必遭灭亡。物如此,人亦然。(话题“说安”) 【例文6】 厚厚的史册中,从未缺少痛苦记录:杜甫是痛苦的,因为他失望了;柳宗元是痛苦的,因为他被贬了;李煜是痛苦的,因为他被囚禁了。然而,请读一读司马迁,看一看吧,你会发现蔺相如是幸福的,因为他顾全大局,宽厚待

11、人;廉颇是幸福的,因为他直率坦白,勇于改错;屈原是幸福的,因为他正大光明、至死不渝。可见,幸福与痛苦直接与我们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话题: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 问:这两个例子在素材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简评:都灵活运用了教材的内容,例1以滕王阁与阿房宫作比,得出“适时适度的安逸是可以给人以美感的,而不适当的安逸必遭灭亡”的结论。例2以杜甫、柳宗元、李煜和司马迁、蔺相如、廉颇进行对比论证,从而论证幸福与痛苦直接与我们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生讨论师归纳: 方法二:多个材料论证一个观点 思考:怎样才能使多个材料论证一个观点?结构上可以有什么方法? 总结归纳: 1、准确理解,多个角度

12、论证 2、材料运用时要注意详略 3、运用多种结构 反馈练习:以“逆境成材”为话题,可运用课内那些素材作论据?试找出来。 3、赏读文段,回答问题 【例文7】(2000年高考广东考生答案在风中飘扬) “如果有人问春天是怎样的?丘迟会说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会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会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会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问:你认为作者论证的话题是什么,感觉怎样? 分析:作者将古代诗人描写春天的诗句巧妙地组合成整句,多角度论证了“答案是丰富多彩”,将抽象的说理化为形象的语言,显得文采斐然

13、。 【例文8】(话题:04年全国乙卷,“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催眉折腰事权,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述往事,思来者”、“思垂空文以自见”的司马迁,在接受宫刑蒙受耻辱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面对“遭此祸”,他

14、“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之所以“隐忍苟活”,是为了完成“究天之际,通今古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面对挫折,他并没有放大痛苦,才会有极得鲁迅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美誉的史记的诞生啊。 问:这三段形成什么结构?感觉怎样? 学生讨论师归纳: 方法三:运用名言诗句,增添文章文化底蕴,加强说服力 思考:文章那些地方可运用名言诗句,会收到什么效果? 归纳总结:名言名句的运用,可放在开头引出观点(凤头),放在结尾照应观点(豹尾),也可放在文中作论据证明观点(猪肚),从论证方法看属于引证法 方法是采用串联式,可以是古今内容的对照,可以是相关内容的排比,可以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并列材料,表达效果可使丰富的材料整齐排列,使思路清晰 【课堂总结归纳】 运用课内素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方法一:一材通用(一个材料可通用几个观点) 方法二:多个材料论证一个观点 方法三:运用名言诗句,增添文章文化底蕴,加强说服力。 【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公园里一个孩子不小心跌倒了,年轻的妈妈惊慌地跑过去,抱起孩子,不停地自我责备:“乖乖,别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