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8778.2-200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具有复合加工特征的表面 第2部分:用线性化的支承率曲线表征高度特性》这一标准,主要针对具有复合加工特征的表面,规定了如何利用线性化的支承率曲线来表征其高度特性。与未明确提及的前一版本或其他相关标准相比,该标准的具体变更内容虽无法直接列出,但可从标准更新的一般方向推测可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定义和术语更新:新标准可能对表面结构、轮廓测量以及支承率曲线等关键术语给出了更精确或适应当前技术发展的定义,以消除理解上的歧义。

  2. 测量方法改进:针对具有复合加工特征的表面,新标准引入或优化了线性化处理支承率曲线的方法,这可能包括新的算法、计算步骤或数据处理流程,旨在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3. 参数指标调整:为了更好地反映现代制造技术和质量控制需求,新标准可能对评价表面高度特性的参数(如粗糙度、波纹度等)的计算、评估阈值或接受标准进行了修订。

  4. 适用范围扩展:考虑到材料科学和加工技术的进步,新标准或许扩大了适用的材料类型或加工工艺范围,使得更多类型的复合加工表面能够得到有效评估。

  5. 数据表达与可视化:标准可能更新了数据表达方式和图表格式,以便于用户更直观地理解和应用线性化支承率曲线分析结果,包括推荐的数据处理软件兼容性和输出格式。

  6. 校准与验证要求: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新标准或许加强了对测量设备的校准要求和测量过程的验证方法,提供了更详细的指导。

  7. 国际接轨:考虑到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的需求,该标准的更新也可能旨在与国际相关标准(如ISO系列标准)保持一致或相互参照,促进检测结果的国际认可。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3-04-15 颁布
  • 2003-1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18778.2-200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具有复合加工特征的表面 第2部分:用线性化的支承率曲线表征高度特性_第1页
GB-T18778.2-200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具有复合加工特征的表面 第2部分:用线性化的支承率曲线表征高度特性_第2页
GB-T18778.2-200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具有复合加工特征的表面 第2部分:用线性化的支承率曲线表征高度特性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GB/T18778.2-2003/ISO13565-2:1996

前言

GB/T18778《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具花复合加工特征的表面》分为

三个部分:

-—第1部分:滤波和一般测量条件

—第2部分:用线性化的支承率曲线表征高度特性

—第3部分:用材料概率曲线表征高度特性

本部分为GB/T18778的第2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3565-2;1996《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具有复合

加工特征的表面第2部分:用线性化的支承率曲线表征高度特性》(英文版)。

本部分规定了决定支承率曲线线性特征参数的计算(评估)方法。该曲线描述了由于粗糙度轮廓的

深度增大而引起表面支承率的增大。本部分有助于评定承受高机械应力表面的工作性能,用于确定这

些粗糙度轮廓参数,应根据GB/T18778.1-2002计算。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时代集团公司、哈尔滨量具刃具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欣玲、王春艳、王忠滨、高思田、郎岩梅。

GB/T18778.2-2003/ISO13565-2:1996

产品几何f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

具有复合加工特征的表面

第2部分:用线性化的支承率曲线表征高度特性

1范围

GB/T18778的本部分规定了根据支承率曲线(也称Abbott曲线)线性特征确定参数的评定方法。

该曲线描述了随着粗糙度轮廓的深度增加而引起表面材料部分的增加。

本部分适用于评定承受高机械应力表面的工作性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WT1877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31-1993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eqvISO1302:1992)

GB/T3505-200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

(eqvISO4287:1997)

GB/T18778.1-2002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具有复合加工特征的表

面第1部分:滤波和一般测量条件(eqvISO13565-1:1996)

3术语和定义

由GB/T3505定义的以及下列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18778的本部分。

3.1

粗糙度核心轮靡roughnesscoreprofile

除去突峰和低谷的粗糙度轮廓(见图1),

3.1.1

核心粗糙度深度RkcoreroughnessdepthRk

粗糙度核心轮廓的深度(见图1),

3.1.2

支承率Mr_W2materialportionMr,>materialportionMr2

Mr,是由粗糙度核心轮廓与突峰的相交线确定的水平线所对应的百分数。

Mr:是由粗糙度核心轮廓与低谷的相交线确定的水平线所对应的百分数。

3.2

去除的峰值高度RpkreducedpeakheightRpk

高于粗糙度核心轮廓的突峰的平均高度。

注第4章进行平均过程减小了特别突出的高峰对这个参数的影响

3.3

去除的谷值深度RvkreducedvalleydepthsRvk

低于粗糙度核心轮廓的谷值的平均深度。

1

GB/T18778.2-2003/LSO13565-2:1996

注:第4章进行平均过程减小了特别突出的低谷对这个参数的影晌峰高。

倾拼度

通小的创趁

公,

俐\、

!叫划启公俐释

20406080100

图IRk,Mr,,Mr,的计茸

4参数定义

4.1粗糙度轮廓

本部分定义的参数所用的粗糙度轮廓应按照GB/T18778.1-2002进行计算。

4.2计算今数Rk,Mr,,Mr,

4.3计算所得的等效线分别与横坐标Mr=O%和Mr=100%相交(见图1)。从这两个交点平行横

坐标作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将突峰和低谷分离,两条直线之间的部分即为粗糙度核心轮廓。

这两条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核心粗糙度深度Rk。这两条直线与材料支承率曲线的交点的水平

坐标分别定义了Mr,和叼r,,

4.3等效线的计算

等效线用包含40写的被测轮廓点的支承率曲线的核心区域来计算。所谓“核心区域”是指支承率

曲线中大于40%的支承率曲线部分割线梯度最小时的区域(见图1)。如图1所示,以Mr=O%为起点,

沿支承率曲线以△Mr=40%移动割线,pMr=400o梯度最小的这段割线构成了支承率曲线的“核心区

域”。如果有多个这样相等的梯度最小的区域,则选择第1次碰到的区域进行计算。计算“中心区域”直

线给出沿轮廓坐标方向的最小方差。

注:为了确保支承率曲线的有效性,粗糙度轮廓垂直分度垂直里化步距的选择应该至少满足有10个分度落在“核心

区域”内。对于粗粗度很小或近乎理想的几何平面,这种分度方法由于受到侧最设备分辨率的影响已不再有任何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测试结果中必须注明等效线计算中所用的分度数。

4.4Rpk和Rvk的计算

支承率曲线与核心粗糙度Rk的边界围成的上、下区域(如图1阴影部分所示),分别对应粗糙度核

心轮廓之外的峰轮廓区域和谷轮廓区域。

参数Rpk和Rvk分别为“峰区”和“谷区”等面积的直角三角形的高(见图2),“峰区A,”对应的直

GB/T18778.2-2003八SO13565-2:1996

角三角形以Mr,至。作为底边;“谷区AZ”对应的直角三角形以100%至Mr:作为底边。

注:本部分涉及的参数的计算只适用于支承率曲线为图1和图2所示的“S"型,且仅有唯一的曲率转折点。经验表

明,研磨、磨削或iff磨表面属于这种情况。

人峋

.峰区.和.谷区,与等面积

直角三角形的转换

{犷

020406080100

}几一I

丫一之

孤,彻川

k

V%八Y八A4

4

~,~‘

V明峭’a耀

丫I一}}

支承率M叭S)

圈2Rpk和Rvk的计林

5翻圈中的.数标注

本部分中所有参数的标注由GB/T131中给定。

CB/T18778.2一2003/15013565一2:199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在产品几何技术规范中的关系

A.1本标准的信息及使用

本标准定义了一套以线性化支承率曲线为基础的参数,用于评定GB/T18778.1一2002定义的承

受高机械性能应力表面的粗糙度轮廓的谷值。这种方法建立在三层表面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评定突峰、

核心轮廓和低谷。

本部分有助于评定支承高机械性能应力表面的工作性能,用于确定这些参数的轮廓应根据

GB/T18778.1一2002计算。

A.2在产品几何技术规范体系中的位置

本标准是一项基础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标准,它影响标准链中第2个环节,即在总的产品几何技术

规范体系中的粗糙度、波纹度和原始轮廓部分,见表A.1。

公表A.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模式

链环号

12

3456

要素的几何特性

产品文1裱

一一代码

佗卜趁定义

—理论定

义和参数值

实标要索的

定义—特

性或参数

工件偏差的

评定—与

公差极限比较

测量器具要求

校准要求

—测量标

准器

l尺寸

坟卜叮

一_几‘一价犷

2

距离

3半径

4

角度(以度为单位)

5

与基准无关的线的形状

6

与基准有关的线的形状

7

与基准无关的面的形状

8

与基准有关的面的形状

9方向

10

位置

1l

圆跳动

12

全跳动

13

基准轮廓

14

粗糙度轮廓丫

15

波纹度轮廓

l6原始轮廓丫

17

表面缺陷

18棱边

}

A.3有关的国家标准

相关的国家标准是表A.1中指出的那些链。

GB/T18778.2-2003/ISO13565-2:1996

参考文献

[1]GB/T6062-2002

标称特性

[2]GB/T10610-1998

和方法

[3]GB/T18777-2002

计量特性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