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ppt_第1页
《一面》.ppt_第2页
《一面》.ppt_第3页
《一面》.ppt_第4页
《一面》.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嘲,鲁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阿累,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后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正式用笔名鲁迅。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诗歌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杂文集坟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

2、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关于鲁迅,作者介绍,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1909年1月生,江苏涟水人。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同文书院学习过,毕业与上海艺术大学。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加 “右翼剧联”,同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

3、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旋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被官方侦悉,迫令出境。1936年复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1937年,抗战开始,参加新四军。此后一直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和行政工作。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厅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1983年离休。,鲁迅与进步青年,内山完造和内山书店,内山完造(1885-1959),日本岗山人,20多岁来到中国,起初在上海贩卖药品,兼售书籍,开设了内山书店,自起汉名邬其山。鲁迅与内山结交约在1927年底,两人友谊甚深,过从甚密。内山书店曾经是鲁迅躲避国民党反动派通缉的秘密住所。鲁迅接待客人,

4、也多在内山书店鲁迅和内山曾数度合作,半过版画展览。鲁迅曾为内山的作品活中国的姿态作序,并有赠邬其山五律一首。抗战胜利后,内山回到东京,致力于中日友好活动。1959年9月,内山以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身份来华访问,因脑溢血去世。依其生前意愿,葬于上海。 内山书店亦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场所,勒石纪念。,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 鲁迅十分重视十月革命以来的苏联文学, 尤其注重介绍反映联国内革命战争的作品。 鲁迅着力推荐的作品是法捷耶夫的毁灭和拉菲摩维奇的铁流。 这两部小说写的都是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生活。 鲁迅认为“这两部小说, 虽然粗制, 却并非滥造, 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 实在够使描写多愁善病的才

5、子和千娇百媚的佳人所谓 美文, 在这面前淡到毫无踪影。” 鲁迅甚至说, 他爱毁灭,“就像亲生儿子一般”, 并说“实在是新文学中的一个大炬火”, 是社会主义文学的“一部纪念碑的小说”。鲁迅把这类作品看作是战斗的无产阶级渴望的精神粮食。因此他一方面鼓励曹靖华翻译铁流, 一方面“经过不少艰难亲自翻译毁灭, 并且自费印刷出版。,关于毁灭和铁流,速读课文,思考: 1.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六要素,并根据六要素复述课文。并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 你认为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层次,大意如何?,整体感知,复述课文,弄清事情的六要素。,时间:,1932年秋天的一天,地点:,内山书店,人物:,

6、我,鲁迅,内山完造,起因:,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的鼓舞和影响。,经过:,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8)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39-43)抒写了这“一面”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思考讨论,一层(1-2),二层(3-17),三层(18-38),交代会面的时间、地点、作者的身份和事情的起因。,记叙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难。,详写同鲁迅的一次会面。,会面,跳读课文,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阅读,细心体会。,这三处外貌

7、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点: 都突出了一个字:“瘦”,思考问题:,远景,描写,特征,写法,瘦瘦的,五十上下,穿牙黄长衫,咬着烟嘴,瘦,粗线条整体勾勒,描写,特征,写法,中景,咬着烟嘴,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精神很好;头发约莫一寸长,直竖着;胡须很打眼,隶体“一”字;正直而慈祥的眼光;竹枝似的手指,瘦但精神好,头发直竖,胡须打眼,局部细微描写,描写,特征,写法,近景,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精神很好;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黄色烟嘴,熏黑了;微笑;点头。,瘦,头发直竖,胡须“一”字,长期抽烟,特写镜头,远景,中景,近景,描写,特征,写法,瘦

8、瘦的,五十上下,穿牙黄长衫,咬着烟嘴。,咬着烟嘴,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精神很好;头发约莫一寸长,直竖着;胡须很打眼,隶体“一”字;正直而慈祥的眼光;竹枝似的手指。,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精神很好;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黄色烟嘴,熏黑了;微笑;点头。,瘦,瘦但精神好,头发直竖,胡须打眼。,瘦,头发直竖,胡须“一”字,长期抽烟。,粗线条整体勾勒,局部细微描写,特写镜头,文章还有哪些地方写到了鲁迅先生的“瘦”呢?,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他的手多瘦啊!,文中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些外貌描写抓住人

9、物的特征来写,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从这些外貌描写中我们更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崇高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力量,长期投入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把自己毕生的力量都献给了中国革命解放事业。,随着我和鲁迅先生对话的深入, 我的感情是怎样步步发展的?,对 话 心 情 我的感受,立刻感到受了父亲的抚摩,“你要买这本书?”,感到严肃和慈爱,“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对 话 心 情 我的感受,“疑惑”“不平常的人”,疑惑敬佩,“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惊异地望”,惊异、震动,“哦!您,您就是”,“结结巴” “欢喜得快 要跳起来”,激动狂喜,“我那一本,是送给你的。”,“鼻子里陡然一阵酸”“恭敬地鞠

10、了一躬”,感谢、崇敬,仔细品味语言,体会蓝色词语的感情色彩。,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赫然”是很鲜明、很明显的意思,表明了作者对鲁迅的敬仰和见到鲁迅译著的兴奋心情。因为书是鲁迅译的,而鲁迅是当时有名的作家,又是光明的象征,所以说“像得到了保证似的”。,2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摩挲”是反复抚摸,反复摸而“舍不得”,写出作者渴望得到而又难以得到的那种矛盾心情。,表现了鲁迅带头战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立场。同志,表示志同道合;朋友,表示亲密无间;父亲,表示崇敬热爱;师傅,表示仿效学习。不同的

11、称谓,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感情。战士则是热烈地歌颂了鲁迅为革命而献身的顽强斗志。,4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既写出了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的心情,也表达出对鲁迅由衷的感谢和崇敬。,3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予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问题探究:,4.“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起头呢?,2.“我”是一个被人轻视的普通工人,但鲁迅先生却赠书给“我”,这表现了鲁迅怎样的品质?,1.“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

12、来了”表明“我”已经认出他是鲁迅先生,心里特兴奋激动。“我”为什么有这种心理?,3.文中对鲁迅有三次外貌描写,试分析三次描写的不同与联系,并说明鲁迅先生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1.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鲁迅先生就站在身边,感到激动、幸福。 2.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 3.三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人物形象随“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富、清晰。三次肖像给人的印象最深的应是“瘦”。 4. “一面”给了“我”极大鼓舞,使“我”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对我的关心、鼓励,鲁迅先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品质,这些都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

13、。,本文的题材(文章写作所选择的材料)和语言有什么特点?,理解讨论,方法探究,1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 (1)抓特征;(2)多视角;(3)现个性。,2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一件小事来突出鲁迅的伟大人格。,3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表达对鲁迅的崇敬之情。,总结:,本文详细地叙述了作者与鲁迅先生的一次会面经过,并从不同的角度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进行了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顽强斗志和革命精神。,课堂练习,阅读对鲁迅先生的三次肖像描写的段落,回答下列问题:,1.这三段都是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但由于距离、光线明暗,状貌也就不一样。第一次作者是站在处,光线 ,而人物形象模糊,作者只作了的描写,这是鲁迅先生外貌的景。第二次作者站在处,光线 ,因而人物形象刻画得 、细致,这是鲁迅先生外貌的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