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_第1页
第13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_第2页
第13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_第3页
第13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_第4页
第13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13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2,13.1 条件电极电势,利用能斯特方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偏差,原因: 1) 离子活度 2) 氧化态或还原态可能存在副反应,aOx + ne- bRed,3,对策:引入活度,用活度系数或副反应系数进行校正,a为活度,为活度系数,为副反应系数,4,其中,条件电极电势,使用条件电极电势更符合实际,但不易测得。,5,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平衡常数,13.2 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引入条件平衡常数以后,则变为:,6,式中c为有关物质的总浓度,即分析浓度,K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近似有,,7,滴定反应定量进行的条件,两条件电极电势的差值越大,K值越大,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得越

2、完全。,滴定条件: + - 0.4V,对计量系数n1=n2=1,8,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在氧化还原滴定中,是根据有关电对的电极电势和滴定剂的用量来描绘滴定曲线。,以0.1000molL-1 的Ce(SO4)2 标准溶液滴定在H2SO4 为1molL-1的介质中,20.00mL 0.1000molL-1 的Fe2+为例讨论溶液中电位的变化。,9,有关氧化还原电对的概念,可逆电对反应在任一瞬间能迅速建立起化学平衡的电对。反之为不可逆电对。 特点:实际电极电势与用能斯特方程计算结果相符。 对称电对电对中,氧化态与还原态物质在半反应中系数相同(Ce4 eCe3)。反之为不对称电对(I2+2e2I-)。,

3、10,Ce4+ + Fe2+ = Ce3+ + Fe3+ 在c(H2SO4 )= 1molL-1时,各电对的条件电势是:,1.滴定前:滴定前Fe3+浓度不知,无法计算。,11,2. 计量点前: 体系中存在Fe3+ / Fe2+ 、 Ce4+ /Ce3+ ; 在滴定过程中,当加入滴定剂反应达平衡后: (Fe3+/Fe2+) (Ce4+/Ce3+) 溶液中的离子Fe2+有剩余; 电势由Fe3+ /Fe2+电对计算方便。,当加入19.98mL Ce4+(99.9)时:,12,当加入20.02mL Ce4+时,即过量0.1:,3. 计量点后: 体系中仍然存在Fe3+ / Fe2+ 、 Ce4+ /Ce

4、3+ ; 溶液中的离子Ce 4+过量; 电势由Ce4+ /Ce3+电对计算方便。,13,4、计量点时:,14,(1)+(2)得,计量点时c(Fe2+)=c(Ce4+),c(Fe3+)= c(Ce3+),15,16,对于对称氧化还原反应(即同一物质在反应前后反应系数相等)计量点的电势可由下式求算:,用上式计算时,若没有条件电势,可用标准电势代替。,n1 = n2 :计量点的计值刚好处于滴定突跃的中点,滴定曲线在计量点前后是对称的。如下列反应的滴定突跃为0.861.26V。,17,Ce4+ + Fe2+ = Ce3+ + Fe3+,Sn4+ + 2Fe2+ = Sn2+ + 2Fe3+,例如:,如

5、果n1n2,滴定曲线在计量点前后是不对称的。计不在滴定突跃的中点,而偏向电子得失数目较多的电对一方。如:下列反应的突跃范围为0.230.52V。,18,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影响因素 (i)化学计量点附近电势突跃范围与两个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有关。条件电极电势差值越大,突跃越长;差值越小,突跃越短。突跃范围越长,滴定的准确度越高。 (ii)介质也会改变滴定曲线的形状和突越范围大小,19,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根据指示剂指示终点的原理不同分三种:,2)专属指示剂,1)自身指示剂,3)氧化还原指示剂 指示剂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且氧化型和还原型有不同颜色,在滴定过程中,被氧化或还原发生颜色变化。,如 KMn

6、O4法中,如 I2法中,13.3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20,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原理 与酸碱指示剂相似,有变色电势范围,In(Ox) + ne = In(Red),In(Ox) = In(Red), = In 指示剂的变色点; In(Ox) / In(Red) 10, 溶液显氧化态色。 In(Ox) / In(Red) 0.1, 溶液显还原态色。,21,选择氧化还原指示剂原则: 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2)终点颜色要明显突变,22,进行预处理的必要性 在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前,应先将待测组分氧化为高价状态,然后用还原剂滴定;或先还原为低价状态,再用氧化剂滴定。这种滴定前使待测物质转

7、化为适合滴定价态的过程,称为氧化还原预处理。预处理的目的是使氧化还原反应顺利进行。,13.4 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自学),23,预处理用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反应进行完全,速度快。 2. 必须将待测组分定量的氧化或还原为指定的价态。 3. 反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如:测定钛铁矿中的铁,如用金属Zn作为还原剂,则Fe3+还原为Fe2+,同时也将Ti4+还原为Ti 3+,再用K2Cr2O7滴定时,Ti 3+将同时被滴定,造成干扰,有较大的误差。如选用SnCl2,则只能将Fe3+还原为Fe2+,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 4. 过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易于除去,否则将干扰后续滴定反应。

8、,预处理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选择,24,(1)加热(煮沸)分解:如 2S2O82- + 2H2O 4HSO4- + O2 2H2O2 2H2O + O2,(2)过滤分离:如在HNO3溶液中,NaBiO3可将Mn2+氧化为MnO4-, NaBiO3微溶于水,过量的NaBiO3可通过过滤分离除去。 (3)利用化学反应消除。如用HgCl2除去过量的SnCl2: 2HgCl2 + SnCl2 Hg2Cl2+ SnCl4,除去方法有:,25,13.5 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26,高锰酸钾法 1.基本反应,27,2、 优缺点,优点:氧化能力强,应用广泛。直接滴定、反滴定、间接滴

9、定。不需要外加指示剂。 缺点:常含少量杂质,只能用间接方法配置标液;溶液稳定性不高;滴定反应选择性差。,28,3、 配制及标定,配制:间接法 标定:Na2C2O4, H2C2O42H2O, As2O3 和纯铁丝。,29,KMnO4: KMnO4 试剂常含有杂质,而且在光、热等条件下不稳定,会分解变质,棕色瓶暗处保存,用前标定,微沸或静置一定时间,充分氧化还原物质,粗称一定量KMnO4溶于水,用玻璃漏斗滤去 生成的沉淀(MnO2),5C2O42-+2MnO4-+16H+ 10CO2+2Mn2+8H2O,30,滴定条件(三度) 酸度: 1.0mol/L H2SO4介质。(为何不用HCl、HNO3介

10、质?) 温度: 7585 滴定速率: 先慢后快,接近终点慢,MnO4- 可以氧化Cl-, HNO3具有氧化性,产生干扰,低反应慢, 高H2C2O4分解,先快KMnO4来不及反应而分解 后快Mn2的自催化作用,31,应用实例: 直接滴定法: 测定双氧水H2O2 5H2O2+2MnO4-+6H+ 5O2+2Mn2+ 8H2O 间接滴定法: 测定补钙制剂中Ca2+含量 Ca2+ + C2O42- CaC2O4 ,注意:滴定终点后的粉红会逐渐消失;标液不宜久置,32,重铬酸钾法,1. 滴定反应,2、 优缺点,优点:易提纯,性质稳定,可直接配制并长期贮存,可在常温下滴定。 缺点:氧化性不如高锰酸钾强,有

11、毒。,指示剂: 二苯胺磺酸钠, 邻苯氨基苯甲酸 应用: 1. 铁的测定(典型反应) 2. 利用Cr2O72- Fe2+反应测定其他物质,33,3.配置及标定,(直接配制,不需要标定)。,4. 应用示例,铁含量的测定 土壤中有机质的测定:返滴定 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34,K2Cr2O7法测定铁,SnCl2 浓HCl,Fe2O3,Fe2+ + Sn2+(过量),FeO,磷硫混酸,HgCl2,Hg2Cl2,除去过量Sn2+,Fe2+,Cr2O72-,35,(2)H3PO4: 与Fe3+配位成稳定无色的FeHPO4+,降低Fe3+的电位,即降低滴定突跃的下限; 消除Fe3(黄色)的颜色干扰。,实验测

12、定中所用辅助试剂的作用: (1) H2SO4 : 使测Fe2+在H2SO4介质中进行。终点时,体系的最低酸度应在pH1,防止Fe(OH)2析出。,(3)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无色紫红色):终点从绿色(Cr 3)变成紫蓝色。(背景色),36,碘量法,1 滴定反应,I2氧化性较弱。I2只能直接滴定较强的还原剂 。如:S2-,SO32- , Sn2+,S2O32-,AsO33-等。,37,a 直接碘量法(碘滴定法) 滴定剂 I3- 标准溶液 直接滴定强还原剂: S2O32-, As(III), Sn(II),SO32-,S2-, Vc等,反应条件;弱酸性至弱碱性,酸性强:I- 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碱

13、性强:,38,b 间接碘量法(滴定碘法),用I- 还原氧化性物质,生成I2 KIO3, MnO4-, Cr2O72-, Cu2+, H3AsO4, H2O2,PbO2,反应条件:弱酸性至中性,用Na2S2O3标液滴定反应生成I2, S4O62-/S2O32-=0.09V,I22S2O32-=2I-+S4O62-,高碱度:,高酸度:,39,碘量法的优点:,应用范围广,既可测定还原性物质,又可测定氧化性物质。,碘量法的缺点:,I2容易挥发和I易被空气氧化,它们是碘量法的两个主要的误差来源。,40,2.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1) 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配制(间接法配制):Na2S2O3

14、5H2O中常含有: S,Na2SO4,Na2CO3,Na2S等杂质。Na2S2O3溶液不稳定,易分解。,b、细菌的作用: Na2S2O3Na2SO3 + S,a、水中CO2的作用: Na2S2O3 +H2O + CO2 = NaHSO3 + NaHCO3 + S,c、与空气中O2的作用: 2Na2S2O3+O2=2Na2SO4 +2S,配制时用新煮沸过的蒸馏水;加入Na2CO3使pH=910;储存在棕色瓶中以防见光分解。,41,标定: 基准物质:KIO3、KBrO3、K2Cr2O7、纯Cu等 例:BrO3- + 6I- + 6H+ = 3I2 + Br- + 3H2O 用Na2S2O3滴定生成的I2: I2 + 2 S2O32- = 2I- + S4O62- 指示剂:淀粉(直链,蓝色配合物),临近终 点时加 入。,(2) I2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间接法配制 Na2S2O3 ,As2O3标定,42,(ii)防止I2挥发和I被氧化,防止I2的挥发: 在配制I2标准溶液时,应加入过量的KI使其形成I3配位离子(同时增大I2在水中的溶解度); 反应温度不宜过高,一般应在室温下进行; 析出碘的反应最好在带塞子的碘量瓶中进行; 反应完全后立即滴定,且勿剧烈摇动。,防止I被氧化: 溶液酸度不宜过高,否则可加快I的氧化速度; 光及Cu2、NO2等能催化I的氧化,因此应将析出碘的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