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 我所了解的风景园林行业的八位杰出女性 Eight Outstanding Women Who I Know in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dustry 摘 要:女性早已广泛地参与到风景园林行业的研究和实践中,她们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于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园林 史学家和风景园林师当中有不少就是女性。讲述了风景园林行业的8位杰出女性,她们在研究或实践方面为风景园林事业作出 了卓越的贡献,我们可以从她们的经历中获得许多启迪。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女性;园林史;风景园林师 文章编号:1000-6664(2014)03-0005-06 中图分类号:TU 986
2、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4-02-12; 修回日期:2014-02-14 Abstract: Women have already extensively been involved in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y are a force to be reckoned with, and even many of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landscape historians and landscape architects are women. This ess
3、ay is about eight outstanding women who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fession. We can get a lot of inspirations from their experiences.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omen; garden history; landscape architects 在我进入风景园林行业30多年的时间里, 曾经结识过不少女性同窗,过去和现在都与众 多的女性共事,还教授过大量的女学生;我阅 读过女性撰写的学术专著,并
4、与国内外许多女 性同行进行过交流和合作女性的身影活跃 在风景园林行业的每一个领域,从她们身上我 看到了才华、学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坚韧的品 质,甚至她们当中的一些人是我非常钦佩的。 20年前,我在德国撰写博士论文“18世纪 后中国和欧洲园林文化的交流(Beziehungen zwischen der Gartenkultur Chinas und Europas nach dem 18. Jahrhundert)”。论 文的方向实际上是园林历史,文献阅读与现场 调研是论文的基础。当时获取资料远非今天这 么便捷,我想尽了一切办法,阅读了所有能找 得到的有关园林史的文献。在这些文献中有4本 书至关重
5、要,它们为我论文的写作打下了扎实 的基础。其中3本书的作者是女性,另一本书的 作者中有女性合作者。 第一部书是玛丽路易丝戈泰恩(Marie 王向荣 / WANG Xiang-rong Luise Gothein,18631931)的园林艺术 史(图1)。 1991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曾翻译出版 日本学者针之谷钟吉的书西方造园变迁史: 从伊甸园到天然公园。当时我还没有实地考 察过欧洲的园林,所以阅读这本书比较吃力。 书中频繁出现的“戈塞因”这个名字也一直让 我迷惑,后来在读到戈泰恩的园林艺术史 时,我才明白原来“戈塞因”就是Gothein, 而针之谷钟吉的书中大部分资料都来自于戈泰 恩的园林艺
6、术史1。 戈泰恩是德国园林史学家和作家。她出生 于东普鲁士(现在是波兰的一部分),在那里学 习历史和艺术史,1885年,她与爱博哈特戈 泰恩(Eberhard Gothein,18531923)结 婚。爱博哈特后来成为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 曾先后在卡尔斯鲁厄、波恩和海德堡大学担任 教授,并曾任海德堡大学校长,出版了许多 在文化和经济历史方面有价值的书籍。毫无疑 问,爱博哈特为玛丽的园林艺术史研究提供了图1 玛丽路易丝戈泰恩的两卷本的园林艺术史 主 题 女 性 与 风 景 园 林 6 主 题 女 性 与 风 景 园 林 许多帮助和支持,也使她有机会接触到德国各 个领域的著名学者2。 戈泰恩天资聪
7、颖,掌握多种语言,具备一 个学者所具有的出色判断力和洞察力,她花费 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多国图书馆搜寻园林历史的 文献资料,付出了长年的艰辛,最终撰写了2 卷本的巨著园林艺术史。该书的德语版Die Geschichte der Gartenkunst于1913年出 版,英语版A History of Garden Art于1928年 出版,并增加了介绍当时英国和北美风景园林 的章节。 园林艺术史按照时间的演变和地域 分布全面论述了从古埃及开始世界4 000余年 的园林设计史,包括中国园林的历史。除文字 外,还有丰富的插图,资料之详尽,至今没有 任何一本书可以与之媲美3。这本书被公认为 是最全面和最
8、完整的世界园林历史书籍。英国 园林史学家汤姆特纳(Tom Turner)认为, 该书结合了学术研究与设计判断,是最佳的园 林史著作。汤姆特纳还编辑了这本书的网络 版,增加了详细的注释、链接以及附录2,使 得这本书传播得更为广泛,阅读也更加方便。 当年因为买不到这本书,我只能在卡塞尔 大学图书馆借阅复印。记得厚厚的2本书整整印 了一天,路过的人看我印这么厚的书,都非常 惊讶,其中一位老师还开玩笑说,这可是读完 了从孙子变成爷爷的书。对于一名风景园林的 研究者来说,戈泰恩的园林艺术史是非常 值得拥有的学术资料。 第二部书是杰佛瑞杰里科(Geoffery Jellicoe,19001996)和苏珊杰
9、里科 (Susan Jellicoe,19071986)的人 类 的 景 观 : 从 史 前 到 现 在 的 环 境 塑 造 (The Landscape of Man: Shaping the Environment from Prehistory to Present Day,图2)。 1990年,我还住在单身宿舍的时候,我的 同屋正着手翻译这本书,书的内容也时常成为 我们讨论的话题,我正是从那时起初步了解了 这本书。后来在做博士论文期间,我又认真阅 读了这本书,受益匪浅。现在在教学中,我也 时常引用此书的内容,推荐学生阅读,希望更 多的人从中受益。 对于杰佛瑞杰里科,行业内了解比较 多,
10、他25岁就出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园 林,其设计生涯几乎跨越70年时间,完成 了100多项园林设计。他是英国风景园林学会 (The Landscape Institute)和国际风景园林 师联合会(IFLA)的创建者之一。然而对于苏 珊杰里科,我们所知不多。她与许多非常出 色的女性一样,尽管才华横溢,事业卓有成 就,却始终隐没在丈夫的光环里。 苏珊杰里科是英国园艺师、摄影师和 作家,父亲伯纳德佩尔斯爵士(Bernard Pares,18671949)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 大学毕业后,苏珊来到巴黎索邦神学院(巴黎大 学的前身)学习语言。20世纪30年代初她开始 在杰佛瑞杰里科事务所工作,成为杰佛瑞的
11、 秘书,并于1936年和杰佛瑞结婚,从此,她的 事业就与杰佛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植物在杰佛瑞的园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 是由于早期建筑学的教育背景,杰佛瑞并不擅长 园艺。而苏珊精通植物,虽然没受过专业的园林 设计训练,但却是一位出色的园艺师,杰佛瑞主 要项目中的种植设计都是由苏珊完成的4。 20世纪6080年代,苏珊担任英国风 景园林学会刊物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的编委会主席和编辑。她还与其他作 者合作出版了7本园林书籍,其中与丈夫合写 的人类的景观是最重要的一本。为完成这 本书,自1958年开始,杰里科夫妇一起开始了 广泛的旅行,这本书中的许多照片都是由苏珊 拍摄的。
12、1986年苏珊去世后,杰佛瑞将苏珊 拍摄的6 000余张世界各地的景观照片捐给英 国风景园林学会。这些高质量的黑白照片是英 国风景园林学会档案室中重要的藏品。英国风 景园林师、1970年IFLA执行主席克洛(Dame Sylvia Crowe,19011997)女士曾赞誉苏珊 的照片库是一个集洞察力与摄影技巧于一体的 无价的景观图库5。 人类的景观于1975年出版,此后又 2次修订,也出版了其他世界各主要语言的版 本。这本书是第一次最全面地论述世界各地人 的景观的起源、发展和未来的著作6,作为风 景园林学科最经典的文献之一,值得世界各地 的风景园林师及学生阅读和收藏。 图2 杰佛瑞杰里科和苏珊
13、杰里科的人类的景观:从史前 到现在的环境塑造 图3 玛吉克斯维科的中国园林:历史、艺术与建筑 2 3 7 Femal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第三部书是玛吉克斯维科(Maggie Keswick,19411995)的中国园林:历 史、艺术与建筑(The Chinese Garden: History, Art and Architecture,图3)。 玛吉克斯维科的名字对大家来说都很 陌生,但她的丈夫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在建筑学术圈中无人不知。20世 纪80年代在校的建筑系学生都清楚地记得, 当时最流行的西方建筑理论是后现代主义。那
14、时中国刚打开国门,学生们在还不清楚什么是 现代主义的情况下,就开始钻研后现代主义的 思想。美国建筑理论家、建筑师詹克斯的几本 畅销书是学生必读的,特别是后现代建筑语 言和后现代主义。这些书里都有一些涉 及中国园林的内容詹克斯用中国园林的错 综复杂、曲径通幽、充满矛盾的空间效果来比 喻后现代空间。1988年出版的第27期建筑 师杂志上更是发表了詹克斯的文章中国园 林之意义。那时我就非常惊讶,詹克斯居然 对中国园林有如此深的研究!直到在写作博士 论文期间读到克斯维科的著作中国园林:历 史、艺术与建筑,我才知道了答案。 由于父亲工作的原因,克斯维科在4岁时就 来到中国,曾在上海和香港生活过一段时间。
15、她 的父亲能说流利的中文。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激 发了她研究中国文化的兴趣。后来她在牛津大学 攻读英国文学专业,短暂涉足时装设计后,前往 伦敦建筑协会学校学习,在那里,她遇到了詹克 斯,他们相爱并结婚7。所以詹克斯对中国园林 的认识应该大多来自克斯维科。 20世纪70年代后期,克斯维科和她的父母 又有机会不断到访中国,他们参观了许多中国园 林,包括不少正在修复中、还没有开放的园林。 克斯维科的中国园林:历史、艺术与建筑于 1978年出版,她以西方人的视角对中国园林进 行了全面的论述,追溯了中国园林的起源, 中国 园林的内涵和文化力量, 并阐释了中国园林与哲 学、艺术、建筑和文学的关系7。这本书是
16、西方 研究中国园林的为数不多的权威专著之一。 克斯维科不仅是一位园林史学家,也是一位 出色的园林设计师。她是独特的,中国的园林和 文化深深地扎根于她的内心,她的作品总是具有 中国园林所特有的神秘感和象征含义。其中最著 名的是与詹克斯共同设计的位于苏格兰邓弗里斯 市(Dumfries)北部的私家花园。这里是克斯维科 家族的地产,她对这片土地有深厚的情感,赋予 了花园许多中国园林的特质8。 1988年克斯维科被确诊患有乳腺癌。治疗 期间,她深深感到美好的建筑与环境对生命和健 康的重要。她开始筹划利用从父亲那里继承的克 斯维科基金会,在英国建立玛吉医疗中心,帮助 身患癌症的病人。如今英国已有了近10
17、处玛吉 医疗中心,在中国香港也有一处,数以千计的患 者因此受益。正如她的遗愿,这些中心的建筑都 是著名设计师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景 观也都体现了克斯维科对花园的偏好。 第4部书是德国园艺师玛丽安妮博伊谢特 (Marianne Beuchert,19242007)的中 国园林(Die Grten Chinas,图4)。 在去德国之前,我对德国的风景园林几乎 没有什么了解。国内的许多前辈都建议我可以 去拜访博伊谢特女士,她对中国非常友好,熟 知中国文化和中国园林。1991年,我到德国读 书不久后就与博伊谢特联系,她立即给我寄来 了中国园林一书。于是这本书就成为我经 常翻阅的书籍,它让我看到
18、一个西方人观察中 国园林的视角,当然也帮助我提高了德语的阅 读能力。 博伊谢特的一生都住在法兰克福,少年时 迷恋英国的园林艺术,后来更对中国的园林艺 术着迷。她千方百计地收集有关中国园林和中 国文化的书籍,她的家庭花园是中国园林的风 格,家里的陈设和收藏也多是中国的书籍和物 件。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她没有来中国 的机会,于是不得不去韩国,以了解东方的文 化,并寻求对中国园林进行实地考察的途径。 中国“改革开放”后,她终于来到这片向往的 土地,从此先后7次访问中国,和中国的许多园 林前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她参观了众多古老 的园林、新公园以及城市绿化,并收集了大量 有关中国园林的资料。 博伊谢
19、特的中国园林于1983年出版, 中文译版于1996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 版。中国园林一书叙述了中国园林的发展 历史,逐个分析了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和江南 私家园林,讲解了中国园林中的一些构景要素 图4 玛丽安妮博伊谢特的中国园林 图5 巴塞罗那北部莫莱迪瓦耶城的色彩公园 4 5 8 主 题 女 性 与 风 景 园 林 以及主要植物和其寓意,还论述了中国园林的 艺术理论及其对欧洲的影响,并介绍了中国现 代的城市公园和绿地9。这本书是德语文献中 研究中国园林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同样值得中 国的风景园林师阅读。 博伊谢特曾在法兰克福市中心开了一家花 店,在城市中非常有名。她还出版了一些受欢 迎的园艺
20、书籍。不少中国园林工作者到法兰克 福拜访过她,并从这位热情的女士那里得到了 许多帮助。 以上4位学者中,戈泰恩和博伊谢特都是园 林史学家。尽管她们不从事实践,但她们的著 作都对设计师有很多的启发和帮助。而克斯维 科和苏珊杰里科不仅是园林史学家,也是设 计师,她们的设计作品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事 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女性早已广泛地参与到风 景园林设计实践中,她们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 量,甚至于今天世界上最有影响的风景园林师 当中有不少就是女性。 2009年,在西安世园会筹备期间,我应组 委会的邀请,作为策展人协调世园会中9个大师 园的设计和建造事宜。我以是否具有独特的思 想、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是否具有
21、广泛关注的 作品、所在国是否具有风景园林的高水准等4项 条件为标准,邀请了8位国际上著名的风景园林 师。在长达2年的工作期间,我与这些设计师建 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深入接触中对他们有 了更多的了解,在这8位设计师中,有3位女性。 西班牙设计师塔格里亚布(Benedetta Tagliabue)能接受邀请,让我感到非常欣 喜。无论是在景观界还是在建筑界,塔格里亚 布都是最具世界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我曾经 在巴塞罗那和苏格兰参观过她领衔的EMBT 事务所的多个作品,如莫莱迪瓦耶城(Mollet del Valls)的色彩公园(图5)、巴塞罗那迪阿 哥诺公园(Diagonal Mar),苏格兰议
22、会大厦 等,也看到过当时还未建成的上海世博会西班 牙馆方案,我被它们所展现出来的丰富想象力 和惊人创造力折服。我不知道那些精彩的设计 是怎么创作出来的,也难以判断他们的设计所 花费的时间是常规设计的几倍。EMBT的设计 让我想起高迪(Antoni Gaud Cornet)的作 品,它们都具有自己的强烈风格,与同时代的 作品相比,这种风格是唯一的,没有人能够学 习和模仿。 塔格里亚布在西安世园会设计了“山之迷 径”花园。手工编织的藤架覆盖着整个花园, 编制的竹篱笆围合出了丰富的空间,加上郁郁 葱葱的植物和色彩丰富的卵石,各种元素都增 加了花园的吸引力,只要举起相机,任何角度 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23、在花园快建成时,塔格 里亚布和设计团队来到现场,他们打开香槟, 载歌载舞,举行了自己的开园庆典,气氛热烈 而奔放。 塔格里亚布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她是个 魅力无限和能量非凡的女人。她1963年生于意 大利的米兰,1989年毕业于威尼斯建筑学院, 20世纪90年代初与当时被公认为西班牙最具天 分的建筑师米拉莱斯(Enric Miralles,1955 2000)结婚,并建立EMBT建筑事务所。那 时,米拉莱斯已具有广泛的影响,而塔格里亚 布则被米拉莱斯的光环所掩盖。 2000年米拉莱斯英年早逝,人们认为他的 辞世会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他那尚未完全展开 的才华横溢的乐章将随之终止。这时塔格里亚 布承
24、担起了事务所的责任,她把米拉莱斯生前 留下的许多仅仅停留在构思和图纸上的建筑及 景观项目全部变成了现实,并领导EMBT事务 所不断赢得设计竞标,在西班牙和其他国家设 计了一系列建筑和城市空间,如德国汉堡港口 城的公共空间、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四川内 江张大千纪念馆等。 塔格里亚布延续了米拉莱斯的设计哲学, 她同样具有与米拉莱斯一样的超出常人的才华和 对形态及空间出色的把控能力。她的作品同样奔 放不羁,飘逸洒脱,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强烈的 视觉冲击。卵性、船形、鸟形、树枝形、涡旋形 等,这些自然界中的形态都可以转换为她的设计 语汇,演变成具有生命力和流畅外表的形体。她 也热衷于各种现代的和传统的材
25、料与技术的试验 和应用,并在追求艺术表现的同时,关注环境的 人性化。她的许多设计都很好地实现了建筑与 景观的融合,两者浑然一体。2013年,塔格里 亚布获得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詹克斯奖(RIBA Jencks Award),这是对她在设计理论和实践 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的肯定。 美国的玛莎施瓦茨(Martha Schwartz) 是另外一位我邀请的设计师。10年前我与林箐 在撰写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 书的过程中曾对她的设计进行过研究,基于对 她的了解,我对于她为园博会带来与众不同的 设计充满期待。 玛莎的成长经历大家都已经熟知,她的艺 术家庭和艺术学习的背景、曾经与彼德沃克 (Pete
26、r Walker)一起生活与合作的经历,这些 都是影响她对景观的理解与认识的关键。拥有 风景园林师和艺术家双重身份的玛莎,她的几 乎每一个设计都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创造力和 想象力。 玛莎作品的魅力在于设计的多元性。她 深受到各种艺术流派的影响,总是不断地尝试 新的材料和新的可能,许多作品选用非常绚丽 的色彩,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她也关注历史 文脉和地方特色,使景观不仅可视,而且具有 更深层的意义。在一些条件困难、看似无可作 为的地方,玛莎总能另辟蹊径,以非常规的手 段,设计出出人意料的作品4。 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她的作品很容易辨 认,但是它们并没有特定的风格,也没有固定 的模式,更不会有不变
27、的符号她的作品中 没有任何2个是相似的。一个女性,在几十年 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和想象 力,不断探索、尝试、变化,的确难能可贵。 玛莎在西安世园会上的作品果然没有辜 负我的期望。她用青砖、柳树和单面反射镜子 创造了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迷宫,为游人带来 了看与在不知情下被看的极为有趣的场景和体 验,非常神奇, 在“迷宫园”里,你总会看到游 人惊讶的表情,或是听到在不知什么地方传来 的惊奇的叫喊。这就是玛莎,她总有独特的想 法,人们永远无法预料她的作品会是什么。 自2009年玛莎第一次来中国并在北京林业 大学做讲座后,她就频繁地出现在中国的各种 论坛和活动,她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玛莎
28、 是行业中的明星,每次讲座她进入会场都会引 起热烈的掌声和尖叫声,讲座后又总是被众多 年轻的粉丝包围,难以脱身,而她也似乎很享 受这种舞台中心的感觉。玛莎的许多作品,中 国的读者都耳熟能详,最近她在重庆万科金色 9 Femal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悦城的设计建成,这是除西安迷宫园外,她在 中国建成的又一件作品(图6)。 法国风景园林师莫斯巴克(Catherine Mosbach)在中国没有塔格里亚布和玛莎这么 大的影响力,邀请她来西安是因为我几年前曾 经参观过她的作品波尔多新植物园,这个构思 独特、手法新颖的设计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在 这个植物园里,水花园与加
29、龙河相呼应,倒映 着河对岸波尔多老城;生境走廊代表着这个地 区几种典型的土壤和植被类型;耕作田种植着 各种作物;植物林荫道种植各类攀援植物;围 墙用被暴风雨击倒的大树的树干搭建设计 的每一部分,每一个细节都是原创的,它颠覆 了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植物园形象,展现了新的 设计可能性(图7)。但是除此之外,我对她的其 他作品知之甚少。 正是由于波尔多新植物园的成功,莫斯 巴克成为这些年法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风景 园林师。该植物园2003年获得欧洲景观Rosa Barba奖,这是欧洲景观最重要的一个奖项。 2005年纽约现代艺术馆(MoMA)举办了一 次大规模的景观展览,本文提到的4位当代 女风景园林师都
30、参加了展览。同年,MoMA 将展览汇集成册,出了巨潮构建当代 景观(GroundswellConstructing the Contemporary Landscape)一书,其中封面 照片就是波尔多新植物园的水花园。 莫斯巴克在西安世园会上设计了“中国地 图园”,花园演绎了一幅立体的中国地图,用 抽象的线条展现大地和河流,构筑具有丰富层 次和高低变化的中国山水。莫斯巴克是个独特 的设计师。她的设计思考时间很长,图纸非常 概念抽象,不好理解。我们给西安大师园的国 外设计师配合完成了花园的施工图设计,其中 与她的配合最为不易,不仅需要认真琢磨图纸 背后的信息,还要不断地与她事务所的人员进 行沟通
31、。与莫斯巴克交流也能感受到她的与众 不同,因为她经常谈论的是哲学性的话题。她 的讲座也非常深奥,即便全神贯注也常常跟不 上她的思路。从思想、语言到图纸,莫斯巴克 都有很多哲学层面的深入思考和推理,这些或 许与她的专业背景有关。 莫斯巴克的教育背景很有意思,她所学 的专业跨越了不同的学科门类。1982年她毕 业于斯特拉斯堡的路易巴斯德大学(Louis Pasteur)物理化学系的自然与生命科学专业, 1986年在凡尔赛国立景观学院获得法国国家风 景园林师文凭,1990年又在法国社会科学院历 史与文明学科领域里获得了一个研究生文凭。 从1987年开始,作为合作者之一,莫斯巴克创 办了法国景观杂志P
32、ages Paysages,并担任 编辑。杂志每一期都讨论现代景观的一个特定 的主题10。莫斯巴克是一个有思想的设计师, 这也是她的作品与众不同的原因。 2013年,莫斯巴克设计的法国朗斯罗浮宫 图6 重庆万科金色悦城 图7 波尔多新植物园中的水花园 图8 泰拉松的幻想花园中的水花园 博物馆公园建成,建筑是由日本女建筑师妹岛 和世设计,2位优秀的女设计师联手展现了一个 超凡脱俗的作品。妹岛的建筑一如她固有的风 格,用简单的语言、流动的结构以及绵延连贯 的形态,创造出轻盈的似乎没有重量的建筑。 莫斯巴克设计的公园环绕在博物馆四周,成为 建筑与周边城市的过渡。中部建筑的周边是白 色混凝土场地,上边
33、点缀着草丘与苔藓。场 地的边缘逐步被树林蚕食。公园收集并利用雨 水,用生物有机形态营造了不同植物的生长环 境。随着植物的生长,公园的景观也会变化, 这是一个动态的公园。在波尔多新植物园建成10 6 7 8 10 主 题 女 性 与 风 景 园 林 年后,莫斯巴克或许会因为朗斯罗浮宫博物馆公 园,再次成为欧洲风景园林界谈论的热点。 其实,除了这几位,我还曾邀请古斯塔夫 森(Kathryn Gustafson)在西安世园会上设计 一个大师园。但由于时间安排的原因,她没有 接受邀请,为此组委会和我一直感到惋惜。 我第一次看到古斯塔夫森的作品是位于泰 拉松的“幻想花园”。那是1994年春天一个寒 冷阴
34、雨的日子,我专程到法国中部偏僻的小镇参 观这个花园。花园位于古老小镇背后陡峭的山坡 上。在起伏的地形和植被中,有流畅的曲线台地 和依山跌落的链式瀑布。一条长水渠从水花园中 流出,指向远处的山峦和无尽的天边。一排沿山 而下的风车将公园与小镇联系起来,风车上的风 铃随风奏起清脆的乐音。一座花架绿廊和一条穿 越在林中的金色飘带引导着人们进入花园深处。 尽管天公不作美,但一种久违了的,通常在最经 典的历史花园中才可能有的心灵被触动的感觉却 使我久久难以平静(图8)。 后来,我有机会参观古斯塔夫森更多的作 品,从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卢瑞花园(Lurie Garden)、阿瑟-罗斯台地园(Arthur R
35、oss Terrace)到北端公园(North End Parks)等, 她每一件作品都非常感人,这在现代景观中是 非常罕见的。不少设计师能完成高品质的设 计,但只有古斯塔夫森等极少数设计师的作品 能够具有触动心灵的品质。 古斯塔夫森也有着独特的专业成长背景。 她1951年生于美国,18岁进入华盛顿州立大学 西雅图分校学习了一年艺术,后转入纽约州立 大学时装技术学院学习时装和织物设计,1973 年赴法国巴黎从事时装设计。不久,她改变了 职业方向,到凡尔赛国立风景园林学院学习, 并于1979年毕业,1980年她在巴黎建立了设 计事务所。1997年古斯塔夫森关闭了巴黎的 事务所,与建筑师波特(Ne
36、il Porter)一起在伦 敦建立了古斯塔夫森-波特事务所(Gustafson Porter)。2000年,古斯塔夫森古斯利尼 克事务所(Gustafson Guthrie Nichol)在美国 西雅图成立,事务所的另外2位创立者古斯利 (Jennifer Guthrie)和尼克(Shannon Nichol)也 都是女性11。 古斯塔夫森的设计与她的成长经历有着密 参考文献: 1 针之谷钟吉.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甸园到天然 公园M.邹洪灿,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2 EB/OL. 3 Gothein M L. A History of Garden ArtM.New Y
37、ork: Hacker Art Books, 1966. 4 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 EB/OL.. 6 Jellicoe G, Jellicoe S. The Landscape of Man: Shaping the Environment from Prehistory to Present DayM.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95. 7 Keswick M. The Chinese Garden: History, Art and ArchitectureM. London: Frances Lincoln, 2003. 8 林箐,王向荣.詹克斯与克斯维科的私家花园J. 中 国园林,1999(4):78-80. 9 Beuchert M. Die Grten ChinasM. Muenchen: Eugen Diederichs Verlag, 1991. 10 法国亦西文化策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语言数据分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汉江师范学院《英美文学(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基础英语技能拓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科技大学《基础生物学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产品购销合同
- 安徽无为开城中学2025年高三5月综合测试(三模)英语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江苏大学《新媒体广告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力行业交流发言
-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海洋与食品生物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阳新县兴国高级中学2025年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一)化学试题含解析
- 医务人员的肺结核防护指南与培训
- 二手乘用车出口检验规范
- 室分系统培训材料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计算机英语》全册课件
- 眼镜各部件英语知识点梳理汇总
- 2023年江西省海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安全风险告知卡(一般吊装作业)
- YS/T 682-2008钌粉
- GB/T 902.3-2008储能焊用焊接螺柱
- GB/T 18612-2011原油有机氯含量的测定
-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析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