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地理》PPT课件_第1页
《国际经贸地理》PPT课件_第2页
《国际经贸地理》PPT课件_第3页
《国际经贸地理》PPT课件_第4页
《国际经贸地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自然地理环境对世界经济贸易活动的布局起着重要制约作用。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为: 北三洲和南三洲: 亚洲、欧洲、北美洲; 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三大洋又把陆地分为三对: 美洲对、亚澳对、欧非对。 陆地偏重在北半球。,根据是否适于人类大规模定居,自然地理大结构把地表分为两大类地区: 自然障区和非障区。 这限定了人类经济贸易活动分布的大格局。,3,北三洲,北美洲,亚 洲,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太平洋,南极洲,南三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北三洲和南三洲,欧洲,4,陆地非障区。 大洋世界上最大的自然障区。 陆地也可以划分为: 自然障区; 非障区。,5,陆地上的自然障区,1、北半球高纬

2、地区及南极洲的冰原、苔原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2、从北非西海岸一直延伸到鄂霍茨克海的亚非荒漠高山链; 3、纵贯南、北美的科迪勒拉山系; 4、刚果雨林和亚马逊雨林; 5、澳大利亚中、西部与非洲西南部的荒漠。 这些自然障区不仅不利于经济活动,而且也是交通贸易上的障碍。,6,7,8,二、国际经济贸易重心区,4种类型: 1、区 发展中国家的大范围人口密集区。 2、区 大规模的工业区。 3、区 大矿区。 4、区 大规模的农、林、牧、渔产品出口区。,9,1、区 发展中国家的大范围人口密集区。 我国的东南部; 南亚。,10,2、区 大规模的的工业区。 6个,2级2组。 第一级,第一组 有出海口的。 第二级,第

3、二组 内陆型工业区。 区地位非常重要。,11,第一级,第一组(有出海口的) 西方国家的工业区 3个。 北美洲东部工业区 美国经济地理的横轴和纵轴,加拿大圣劳伦斯河谷。 日本工业带 九州鹿岛。 西北欧工业区 西欧大陆(德、法); 英国(英格兰地区)。,12,第二级,第二组: 前苏联的内陆工业区 3个。 中央工业区(俄罗斯) 莫斯科为中心。库尔斯克铁矿。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乌拉尔工业区(俄罗斯) 二战发展起来的。乌拉尔油田。石油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南方工业区(乌克兰) 克里沃洛格铁矿、顿巴斯煤田。前苏联最大的采煤、冶金基地。,13,B区的重要地位,B区对整个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结构起着主导作

4、用。 除了A区外,其它重心区都是由于B区的需要而形成的。,14,北美:3个 大湖拉布拉多高原 铁矿、煤、铀。 阿巴拉契亚得克萨斯 煤、石油。 西部高原 有色金属。 以上为北美东部工业区而形成。 美加贸易量大(加为美提供原料)。 北美统一自由贸易区。,15,C区大矿区,前苏联。 为其三个大B区而形成,但也存在着国际贸易。 石油,煤、天然气、铁矿石等。,16,西欧矿产: 北海油田(英国、挪威)。 煤 波兰(西里西亚)。 德国(鲁尔,东德的褐煤)。 铁矿 法国洛林高原。,17,发展中国家 亚洲: 东南亚锡钨带、石油。 德干高原东北部矿区。 煤、铁、有色金属,印度的鲁尔区。 西亚石油。 非洲矿产: 黄

5、金、金刚石、铜、铀、钴、磷酸盐、铝土、石油。 以南非为甚。 拉丁美洲矿产: 铁、铜、硝石、石油、铝土、黄金、金刚石。 其中,最重要的为南非的战略性矿产(黄金、金刚石)和 西亚的石油。,18,D 区,大规模的农、林、牧、渔产品出口区。 6大类: 1、谷物; 2、畜产品; 3、温带、亚热带作物(如棉花); 4、热带作物(如橡胶、咖啡、可可等); 5、木材及其制品; 6、海洋水产品。,19,谷物、畜产品 北美、南美、澳洲。 谷物 东南亚。 木材及其制品:3个地区 北美、北欧、俄罗斯。 渔场:北海道、北海、钮芬兰、秘鲁。 热带作物:发展中国家占绝对优势。,20,世界四大渔场,北海,北海道,秘鲁,纽芬兰

6、,秘鲁渔场成因,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在常年盛行南风和东南风的吹拂下,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 这不仅使水温显著下降,同时更重要的是带上大量的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加之沿海多云雾笼罩,日照不强烈,利于沿海的湾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对于冷水性鱼类,特别是鳀(ti)鱼(喜20以下的冷水)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 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秘鲁渔场附近水温升高,上升流变为下沉流,海洋生态遭受破坏,海洋生物生存受到威胁。,23,世界热带作物分布,5个区域: 东南亚 橡胶、油棕、马尼拉麻、椰干、金鸡纳霜。 南亚:黄麻、茶叶。 东非:丁香、剑麻。 西非:咖啡、可可、花生。 拉美:

7、咖啡、可可、香蕉、甘蔗。,“人口红利”,指国家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对儿童与老年抚养和赡养的负担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25,世界人口日: 7月11日。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50亿,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切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1990年6月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要求各国政府、民间团体在此期间开展相关活动。 2011年7月11日是第22个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将主题确定为“70亿人的世界”。,26,二、按人均国民总收入划分,世界银行

8、将世界国家(地区)按人均国民总收入不同划分为4种类型。 世界银行2011年7月1日根据对上年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的估计修改,2010年人均国民总收入(215个国家和地区): 1、低收入经济体,1005美元及以下; 2、下中等收入经济体,1006美元3975美元; 3、上中等收入经济体,3976美元12275美元; 4、高收入经济体,12276美元及以上。 世界各国(地区)收入差距悬殊。,27,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是国民总收入用世界银行图表集法换算为美元除以年中人口数。 国民总收入(GNI)是指所有居民生产者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加上未统计在估计产值中的任何产品税(减去补贴),再加上境外原

9、始收入的净收益(雇员薪酬和财产收入)。 国民总收入(GNI)以本国货币计算,为便于经济体之间的比较分析,通常会按照官方汇率转换为美元。但如有理由认定官方汇率大幅偏离了国际交易中实际应用的汇率,则可采用替代汇率。为熨平价格和汇率波动,世界银行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换算方法图表集法。这种方法采用一种转换系数求出给定年及此前两年汇率的平均值,根据该国与G-5国家(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之间的在2000年期间的通胀率差异进行调整。自2001年起,涉及面扩展到欧元区、日本、英国和美国。,28,人类发展指数(HDI),人类发展指数(HDI)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用以衡量国家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

10、标,是对传统GDP(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一种挑战。GDP关注的是经济产量,HDI关注的则是居民幸福程度。 2010年,研究人员和统计学家对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调整。考量健康的标准仍旧是寿命,但考量收入的标准从GDP变成国民总收入(GNI),即一个国家包括财政援助和国外汇款在内的总收入。受教育程度采用了两个变量成年人的受教育时间和小学适龄儿童的预计受教育时间。,29,现代化综合指数,包括“人口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生活质量指标、教育水平指标、创新能力指标、信息化程度指标、生态化程度指标”。 世界各国被分为发达组、较发达组和不发达组,每一组又被细分成若干等级。,30,一、世

11、界经济贸易区域集团化的涵义,由若干个国家组成的区域性集团。 这些国家在地理上是邻近的,在经济发展上是相似的或相补的。 其目的是为了管理和协调内部经济贸易的发展,加强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 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和过程。,31,多极化,指世界政治、经济的多极化。 这里的“极”是指实力强大的国家和地区。 是指一定时期内,在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下,世界政治、经济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 指以前的美苏两个霸权国家变为现在的多极化世界格局。,32,地缘化,“地缘”是地理学的概念,指区域边界。 “地缘化”指世界经济的“地缘化”,或者说是指“地缘经济”的发展过程

12、。 世界“地缘经济”的发展,最明显地表现为世界经济贸易区域集团化。,33,“地缘经济”有以下基本内容: (1)国际关系中经济发展和经济量的时空关系、 分布状况及其运行机制和运行轨迹; (2)世界经济现象与地理关系、地缘区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3)地理现象、地缘关系对国际社会经济文化的互动作用和影响; (4)为当代各国国际战略、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为经济、文化开发、设计、规划提供全方位的理论依据。,34,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一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并不意味着完全的自由

13、。 事实上,自由贸易口号历来是作为一种进攻的武器,即要求别国能够实行自由贸易,只有在双方都同意开放市场之后,自由贸易政策才会付诸实施。,35,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其最基本的特征是“限入奖出”。 保护贸易政策也并不是完全封闭。在保护国内生产者的同时,也要维持同世界市场的某种联系。,36,1、欧洲联盟(EU),1993年1月1日,“马约”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成员

14、国27个: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瑞典、芬兰、奥地利、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塞浦路斯、马耳他、保加利亚、罗马尼亚。,37,欧洲联盟(EU)的发展过程,1、欧洲煤钢共同体巴黎条约; 2、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罗马条约; 3、欧洲共同体 布鲁塞尔条约; 4、欧洲联盟(EU)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38,欧盟的一体化,“欧共体”、“欧洲联盟”主要从3个方面实 现经济一体化: 1、在内部建立关税同盟 2、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 3、建立欧洲货币体系,39,在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实现资本、

15、劳动力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对外则实行统一关税,建立关税壁垒。 1993年1月1日,“马约”生效,“欧盟”各国便取消了它们之间的自然、技术和税务边界,各成员国的商品、资本、劳动力、劳务实现了自由流通。,40,在内部统一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农产品在内部自由流通。 对外实行统一的农产品进口税,排挤外来农产品进口。 设立农业共同基金,用于补贴向外出口农产品的亏损,调节农产品市场,改善农产品结构。 这些措施一直都在进行,且取得了很大进展。,41,3、建立欧洲货币体系 1979年3月,“欧共体”就建立了新的货币体系,以摆脱美元的影响和控制。 “马约”的签署,使欧盟在这方面有很大进展。 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条约确定

16、了20世纪末欧洲联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标: 实行单一的货币; 确定统一的货币兑换率; 建立一个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 系。,42,欧元 (euro) 的诞生,欧盟的统一货币 为欧元 (euro)。 1998年,欧盟15国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首批成为欧元国。 1998年6月,欧洲中央银行于法兰克福正式成立。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 2000年6月,欧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费拉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欧盟12国成为欧元国。 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43,2、北美统一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 1992年12月17

17、日,3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统一自由贸易区成立,44,北美统一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过程,1980年,美国总统里根就提出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设想。 1986年,美国和加拿大开始谈判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1988年1月2日,美、加两国正式签订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建立美加自由贸易区。 1989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45,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 1992年12月17日,由3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统一自由贸易区成立。

18、,46,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宗旨,取消贸易壁垒; 创造公平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 保护知识产权; 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 对世界经济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对区域内经济贸易发展有积极影响。 对美国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47,对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产生影响: 一方面扩大了区域内贸易; 另一方面使一些国家担心区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区域外向美国出口构成威胁。,48,对美国的积极影响: 第一,不仅工业制造业企业受益,高科技的各工业部门也将增加对加拿大、墨西哥的出口美国同墨西哥的贸易顺差将会因此而增加。 第二,美国西部投资的扩大。 第三,由于生产和贸易结构的调整结果,将会

19、出现大量劳动力投入那些关键工业部门。 第四,协定对墨西哥向美国的移民问题将起到制约作用。,49,对美国的消极影响: 技术性不强的消费品工业发展方面对美国不利。 为改善墨西哥与美国边境环境条件,美国要付60100亿美元的经济和社会费用。 关税削减,美国减少了大笔收入,加重了美国的负担。,50,3、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发展,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2、东盟 3、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和前景,51,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cEconomieCooperation 亚洲和环太平洋部分国家和地区为促进本区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而成立的国际组织。 1989年8月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 有21个成员国和地区。秘书处设在新加坡。部长级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决策机构,每年举行一次会议。 每年还举行34次高级官员会议,并可就某一专题举行部长级特别会议。 自1993年第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每年召开领导人非正式会议。,52,2009年: 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的总人口达27亿,占世界总人口40.5%。 经济总量(GDP)约占世界经济总量(GDP)的54.2%。 贸易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44%。区域内贸易占APEC贸易总量的比例达67%,远高于欧盟区域内贸易。 至2006年,APEC人均GDP1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