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与转换技术习题集答案_第1页
检测与转换技术习题集答案_第2页
检测与转换技术习题集答案_第3页
检测与转换技术习题集答案_第4页
检测与转换技术习题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检测与转换技术习题第1章绪论、检测与转换技术的理论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一块量程为800,2.5级测温仪表,现要测量500的温度,其相对误差为 【 B 】A20 B4C1.6 D3.22某温度仪的相对误差是1%,测量800炉温时,绝对误差是 【 D 】A0.08 B8 C 0.8 D 83漂移是指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量随( )变化 【 D 】A温度 B电压C电流 D时间4下列四个选项中,关于相对误差特征正确的是 【 D 】A大小与所取单位有关 B量纲与被测量有关C不能反映误差的大小和方向 D能反映测量工作的精细程度5下面哪一种情况可能会产生随机误差 【 D 】A测量人员的粗心大意

2、B检测装置的指示刻度不准C许多因素的微小变化之和 D传感器的不稳定6某量程为1000Kg的秤,相对误差是1%,则测量10Kg重物的绝对误差是 【 C 】 A 1Kg B 10 C 0.1Kg D 10Kg7. 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 D 】A重复性 B线性度C灵敏度 D固有频率8. 下列技术指标中,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是 【 C 】A 阶跃特性 B. 频率特性C. 线性度 D. 时间常数9精确度是反映检测系统误差和( )误差的综合评定指标。 【 D 】A静态 B动态C附加 D随机10. 在选择压力表量程时,必须考虑到留有充分的余量。一般在被测压力较稳定的情况下,最大压力值不应超过压力仪

3、表满量程的 【 C 】 A1/3 B2/3C3/4 D满量程11下面不是系统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的是 【 B 】A检测装置指示刻度不准 B测量人员粗心大意C测量原理方法不当 D测试环境的变化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几项属于随机误差的特性 【ABCE 】A有界性 B单峰性C对称性 D替代性E抵偿性三、填空题1运算100%是计算传感器 的公式。四、简答题答:迟滞误差,静态误差,是由于传感器本身材料的缺陷造成。2答:应选量程为15V,2.5级。3试给出传感器静态特性中迟滞、重复性的定义,并作图表示迟滞的概念。答:1、=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中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称为迟滞。2、重复性是

4、指传感器在输入按同一方向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第2章参数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输出为电动势的传感器是 【 D 】A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B自感式传感器 C 电容式传感器 D 热电偶传感器2热力学温度T与华氏温度t的关系是 【 D 】AT=t-273 BT=t CT=1.8t+32 DT=t+2733下列不是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的是 【 D 】A将被测量对象位置相互交换 B将测量仪器送检C在测量系统中采取补偿措施 D采取求算术平均值的方法4将电阻R和电容C串联后再并联到继电器或电源开关两端所构成的RC吸收电路,其作用是 【 D 】A抑制共模噪声 B抑制差模噪声C克服串扰 D消除

5、电火花干扰5下列被测物理量适合于使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 【 C 】A压力 B力矩C温度 D厚度6. 测量过程中,仪表读数不需要经过任何运算,就能表示测量结果的测量方法,称为 【 B 】A间接测量 B直接测量C组合测量 D偏差测量二、多项选择题1非接触式传感器主要( CD )。A应变式传感器 B热敏电阻C光电传感器 D红外传感器E铂热电阻2. 半导体式传感器是( )。 【ACD 】A霍尔元件 B差动变压器C气敏传感器 D压阻传感器E光纤传感器3. 进行振动(或加速度)测量的传感器有 【AC 】A磁电传感器 B热电偶 C压电传感器 D红外传感器E超声波传感器4根据检测敏感元件与被测介质的接触关

6、系,检测方法可分为 【 AB 】A接触式 B非接触式C直接法 D间接法E联立法5下列哪几种传感器属于数字传感器 【CE 】A电阻应变式 B电感传感器C光栅传感器 D热电偶E感应同步机6.常用于测量大位移的传感器有 【AE 】A感应同步器 B应变电阻式C霍尔式 D涡流式E光栅式传感器7接触式传感器主要有 【ABE】A热电阻 B热敏电阻C光电传感器 D红外传感器 E热电偶三、填空题1某测温系统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各自的灵敏度如下: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0.45/ 电桥: 0.02V/ 放大器: 100(放大倍数) 笔式记录仪: 0.2cm/V测温系统的总灵敏度K= 0.18 cm/ 。l 第3章检

7、测信号的处l 一、单项选择题1在信号的变换中,我们有时为了处理信号的方便,常常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微处理器进行处理,下面哪一个是采用这种技术? 【 A 】AA/D变换电路 BF/V变换电路 C D/A变换电路 D V/I转换电路2一阶低通滤波器与一阶高通滤波器串联构成二阶带通滤波器,设一阶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fH,一阶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fL,那么二阶带通滤波器的通频带为 【 D 】 AfH BfL C fL- fH DfH - fL 3下列计算方法哪个不是非线性校正常用的方法 【 D 】A编写程序进行计算 B查表法 C插值法 D平均值滤波4一个11位的A/D转换器,设其满量程电压

8、为10V,则其分辨率为 【 A 】A5 mV B2.5 mV C2 mV D10 mV5公式为 【 D 】A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B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C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D二阶有源带阻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6周期信号的幅值谱表示的是直流分量与各次谐波的 【 A 】A幅值与频率的对应关系 B初相位与频率的对应关系C幅值与初相位的对应关系 D幅值和初相位与频率的对应关系7如果要求一个D/A转换器能分辨5mV的电压,设其满量程电压为10V,其输入端数字量要( )数字位。 【 B 】 A10 B11 C12 D88. 无源RC低通滤波器从( )两端引出输出电压。 【 B 】A

9、电阻 B电容C运算放大器 D电感9公式为 【 B 】A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B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C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D二阶有源带阻滤波器的传递函数10一个8bit逐次逼近A/D转换器,其满量程电压为5V, 若模拟输入电压,其数字输出量的数值为 【 B 】A BC D11信号细分电路是采用电路的手段对( )的测量信号进行插值提高仪器分辨力的方法。 【 A 】A周期 B非周期C正弦 D脉冲12若周期信号x(t)的周期为T,则其基波角频率为 【 A 】A BC D13下面哪种电路主要是为了远距离传输 【 D 】A电压频率变换 B电流电压变换C数模变换 D电压电流变换二、

10、多项选择题1隔离放大器基本构成包括 【 BCD 】A滤波器 B输入放大器C隔离器 D输出放大器E非线性校正电路2目前LC无源滤波器应用不多的原因是 【 CDE 】A信号能量损耗大 B噪声大 C电感元件体积大 D不便于集成E低频与超低频范围内选频特性差3三运式放差动放大器是常用的测量放大器,其主要优点有 【 ACDE 】A高输入阻抗 B能进行非线性校正C共模抑制比高 D零点漂移小E增益可调4下面哪种信号适合远距离传输 【 BCE 】A电压 B电流C频率 D微小信号E数字信号5下列哪种技术属于采用隔离技术抑制干扰的手段( ABE )。A隔离干扰源 B把数字与模拟电路分开C滤波技术 D屏蔽技术E采用

11、隔离放大器6在测量系统中,信号调理电路包括 【 ABDE 】A放大电路 B滤波电路CD/A转换电路 D线性化电路E信号变换电路三、填空题1接地有信号地、电源地和 保护 地三种。2隔离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和电源电路之间没有直接的电路耦合,即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没有 公共地 。3如果要求一个D/A转换器能分辨5mV的电压,设其满量程电压为10V,其输入数字量应为 11 位。4如果将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与高通滤波器(截止频率)相串联,得到 带通 滤波器。5. 在测试系统中,抑制串模干扰的方法是滤波,一般串模干扰比实际信号的频率高,可采用 低通 滤波器将其滤掉。四、简答题1试画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的

12、幅频特性,并标出半功率点。带通低通高通OA(w)OA(w)OA(w)带阻OA(w)2简述A/D转换电路中分辨率和精度的区别。答:A/D转换电路分辨率是指: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时对应一定的幅度电压范围,若超过这个幅度范围,输出的数字信号就会发生变化,这样能分别的电压范围叫做分辨率。而精度是指:理想的ADC是指不含量化误差以外的误差,如元件的误差和噪声等产生各种误差。精度是表示所含误差的比例,常用量程的百分比或PP/n表示。3由RC组成无源低通滤波器,已知R=500(),C=10(F),截止频率f0为多少?,并画出该滤波器的幅频示意图。答:(1)f0=1/2RC=31.8Hz OA

13、(w)(2)幅频示意图:五、计算题1图示电路,N1、N2、N3工作在理想状态,写出输出电压uo与输入电压ui1、ui2之间的关系式,并说明该电路的特点。 ui1ui2uo1uo2100k10k100k20k20k100kuo100k+-+N1IR-+N2-+N3解:K1=(uo2uo1 )/(ui2ui1)=21uo = 100K/20K(uo2uo1) =5(uo2uo1 )=105( ui2ui1) 电路特点: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高、(零点漂移小),增益可调。六、设计题1设计一个一阶低通滤波电路。(1)画出RC滤波器的电路图。(2)画出一阶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3)若要求截止频率为

14、1KHz,给出RC参数的值。(1)画出RC滤波器的电路图。(2)画出一阶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3)若要求截止频率为1KHz,给出RC参数的值。 电容值选择为,电阻值可按下式计算: 2如果要将420mA的输入直流电流转换为010V的输出直流电压,试设计其转换电路。R3-+NuoR1R2R4iuiUb图解:该转换电路如图所示。根据图电路,有取R1=250,当i=4mA时,ui=1V,当i=20mA时,ui=5V。因此要求有 R3/ R2=3/2,Ub=5/3(V),取R2=10k,R3=15k,R4= R2/ R3=6k。 第4章传感器的特性一、单项选择题1. 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

15、 表示传感器的 【 D 】A线性度越好 B迟滞越小 C重复性越好 D分辨力越高2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 【 B 】A 传输信息 B 感受被测量C 分析处理信号 D执行要求的动作3传感器在正、反行程中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称为 【 B 】 A非线性 B迟滞 C重复性 D灵敏度误差4选择二阶装置的阻尼比=0.707,其目的是 【 D 】A阻抗匹配 B增大输出量C减小输出量 D接近不失真条件5. 一阶系统的动态表征参数是 【 D 】A线性度 B灵敏度C固有频率 D时间常数6. 结构型传感器是依靠传感器_的变化实现信号变换的。 【 C 】A材料物理特性 B体积大小C结构参数 D电阻值7. 传感器的组成部分中,

16、直接感受被测物理量的是 【 D 】A. 显示电路 B. 转换元件C. 放大电路 D. 敏感元件8描述检测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是 【 B 】A使用寿命 B反应时间C零点漂移 D分辨率二、多项选择题1二阶系统的动态表征参数是 【 ABE 】A固有频率 B阻尼比C线性度 D时间常数E超调量三、填空题2传感器的线性度计算公式是L=_ _。3当环境湿度改变时,必须对电容式传感器重新进行静态_标定_。4对传感器进行动态 标定 的主要目的是检测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指标。四、简答题1什么是传感器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简述在什么频域条件下只研究静态特就能够满足通常的需要,而在什么频域条件下一般要研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答

17、:传感器的特性主要是指其输出与输入的关系。传感器的输入量可分为静态量和动态量,静态量是指常量或变化缓慢的量,动态量是指周期变化、瞬态变化或随机变化的量。输入量为静态量时,其输出输入关系称为静态特性,输入量为动态量时,则称为动态特性。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是传感器的两种基本特性,可表征其性能的优劣。可以从时域和频域来研究动态特性。第5章 电阻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在电桥测量中,由于电桥接法不同,输出电压的灵敏度也不同,下列哪种接法可以得到最大灵敏度输出 【 C 】 A单臂电桥; B差动电桥; C全桥方式; D相对臂电桥2应变式传感器是一种( )的测量装置。 【 C 】 A只能测量应变 B只能测量电

18、阻的相对变化 C可以测量能转化为应变的被测量 D可以测量所有的被测量3下列关于电位器式传感器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C 】A精度高 B动态性能好 C 适用于测量变化比较缓慢的物理量 D 分辨率高4电桥测量电路的作用是把传感器的参数变化转为( )的输出。 【 C 】A电阻 B电容 C电压 D电荷5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可以概括为 【 A 】A对臂阻抗之积相等 B对臂阻抗之比相等C相邻臂阻抗之积相等 D相邻臂阻抗之和相等6应变式传感器的弹性元件有柱式、悬臂梁时、环式和框式等数种,下列哪种是柱式的应力与应变的计算关系 【 D 】 A BC D ESF=e7按( )材料不同,电阻应变片可分为金属和半导体应

19、变片两大类。 【 A 】 A敏感栅 B引线C基片 D覆盖层8应变片的初始电阻值R0有60、120、200和350等类型,其中最常用的是 【 B 】A60 B120C200 D3509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 【 C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10差动电桥由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为 【 D 】A= B=RRD21 C= D0二、多项选择题1电阻应变片的线路温度补偿方法有( ABD )。A差动电桥补偿法 B补偿块粘贴补偿应

20、变片电桥补偿法C补偿线圈补偿法 D热敏电阻进行电路补偿E延长导线补偿法2通常用应变式传感器测量( BCD )。A温度 B速度 C加速度 D压力 E湿度3. 应变片的选择包括( ABCD )等。 【 】A类型的选择 B灵敏系数的选择C阻值的选择 D尺寸的选择E温度补偿电路的选择4下列关于应变式传感器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ABD 】A应变式传感器将应变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B可以测位移C只能进行动态测试 D采用等臂电桥进行测试E可进行非接触测量三、填空题1 在电子称中常常用电阻_应变_式力传感器。2当半导体材料在某一方向承受应力时,它的 电阻率 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称为半导体压阻效应。3交流电桥各桥臂

21、的复阻抗分别为Z1,Z2,Z3,Z4, 若Z1、Z3为对臂,Z2、Z4对臂,则电桥平衡条件为 Z1 Z3=Z2Z4 。 四、简答题1简述应变片在弹性元件上的布置原则,及哪几种电桥接法具有温度补偿作用。答:(1)贴在应变最敏感部位,使其灵敏度最佳;(2)在复合载荷下测量,能消除相互干扰;(3)考虑温度补偿作用;单臂电桥无温度补偿作用,差动和全桥方式具有温度补偿作用。五、计算题1图为一直流应变电桥,E=6V,R1=R2=R3=R4=350,求:R1为应变片其余为外接电阻,R1增量为R1=3.5时输出U0=?。R1、R2是应变片,感受应变极性大小相同其余为电阻,电压输出U0=?。R1、R2感受应变极

22、性相反,输出U0=?。R1、R2、R3、R4都是应变片,对臂同性,邻臂异性,电压输出U0=?。答: 2以阻值R=120,灵敏系数K=2.0的电阻应变片与阻值120的固定电阻组成电桥,供桥电压为4V,并假定负载电阻为无穷大,当应变片的应变为1和1000时,分别求出单臂、双臂差动电桥的输出电压,并比较两种情况下的灵敏度。解:依题意单臂时 ,所以应变为1时 /V, 应变为1000时应为/V; 差动:,所以应变为1时/V,应变为1000时应为/V 灵敏度:可见,差动工作时,传感器及其测量的灵敏度加倍。 第6章压电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 影响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低频响应能力的是 【 D 】 A电缆的安

23、装与固定方式 B电缆的长度 C前置放大器的输出阻抗 D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2当两个压电片串联使用时,电荷q和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 A 】A电荷q不变,电压u均增加一倍 B电荷q不变,电压u均减小一倍C电荷q增加一倍,电压u不变 D电荷q增加一倍,电压u不变3在压电材料的主要特性参数中,( )是衡量材料压电效应强弱的参数,它直接关系到压电输出的灵敏度。 【 A 】A压电常数 B介电常数 C居里点 D弹性常数4在下列传感器中,将被测物理量直接转化为电荷量的是 【 A 】A压电式传感器 B电容式传感器C自感式传感器 D电阻式传感器5在压电材料的主要特性参数中,( )是衡量材料压电效应强弱的参数,它

24、直接关系到压电输出的灵敏度。 【 A 】A压电常数 B介电常数 C居里点 D弹性常数6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是( )信号的传感器。 【 D 】A适于测量任意 B适于测量直流C适于测量缓变 D适于测量动态二、多项选择题三、填空题1压电传感器的前置放大器有电压放大器和电荷放大器两种。其中输出电压与电缆电容无关的是 电荷放大器 放大器。2压电常数dij中的下标i表示晶体的 极化 方向,j表示晶体 受力 的方向四、简答题1简述压电式传感器分别与电压放大器和电荷放大器相连时各自的特点。答:电压放大器的输出与电缆长度有关,使用时不能随意更换,否则将引入测量误差。电荷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只取决于输入电荷和反馈电容,

25、且与成正比,与电缆电容无关,因此可以采用长电缆进行远距离测量,并且电缆电容变化也不影响灵敏度,这是电荷放大器的最大特点。压电式传感器配用电荷放大器时,低频响应比配用电压放大器要好得多。但与电压放大器相比,它的价格较高,电路也较复杂,调整也较困难,这是电荷放大器的不足之处。2压电式传感器往往采用多片压电晶片串联或并联方式,当采用多片压电晶片并联方式时,适合于测量何种信号?答:并联接法输出的电荷大,本身的电容也大,故时间常数大,宜用于测慢变信号,并且适用于以电荷为输出量的场合。五、计算题1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联接,电荷放大器又与函数记录仪联接。已知:传感器的电荷灵敏度kq=100(pC/

26、g),反馈电容Cf =0.01(F),被测加速度a=0.5g.求:(1)电荷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是多少?电荷放大器的灵敏度是多少?(2)若函数记录仪的灵敏度kg=2mm/mV,求测量系统总灵敏度k0.解:(1)当被测加速度a=0.5g时,所产生的电荷Q=100 pC/g 0.5g =50pC输出电压为 Ua =Q/Cf=5010-12 /(0.0110-6)=5(mV) 电荷放大器灵敏度:K=U/Q=0.1mV/pC(2)输出位移为 s=2 mm/mV 5mV=10mm 系统总灵敏度k0=10mm/0.5g=20mm/g六、设计题1试用两根高分子压电电缆设计一种测量汽车车速的测量方案,并说明其工作

27、原理。答:传感器采用压电传感器,电压放大器。将两根高分子压电电缆相距若干米s,平行埋设于柏油公路的路面下约5cm,由示波器可测出前后车轮经过A、B两根压电电缆时的时间t. 则由 v=s/t, 可求出车速。 第7章电感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对于下面哪种传感器我们在应用时要考虑引线电阻和联接导线的电阻? 【 B 】A霍尔传感器; B热电阻传感器; C涡流传感器; D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2下列关于相敏检波电路说法不正确的 【 D 】A能反映衔铁位移的大小 B能辨别衔铁移动的方向C能消除零点残余电压 D能对测量信号进行调制3. 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激磁线圈的电源是 【 C 】 A 直流 B 工频交流

28、C 高频交流 D 低频交流4下列哪种传感器会产生零点残余电压 【 A 】A差动变压器 B热电阻C霍尔式传感器 D涡流传感器5改变电感传感器的引线电缆后 【 C 】A不必对整个仪器重新标定 B必须对整个仪器重新调零C必须对整个仪器重新标定 D不必对整个仪器重新调零6对于电涡流传感器的谐振测位移电路,当无金属导体靠近时,其输出电压 【 A 】A最大 B最小C随机变化 D中间点7. 涡流式传感器是以_感应理论为基础的。 【 C 】A光电 B热电C电磁 D压电8. 感应同步器的作用是测量 【 C 】A电压 B电流C位移 D相位差二、多项选择题1. 差动变压器由_构成。 【BCD 】 A铁心 B绝缘框架

29、 C衔铁 D线圈E电子线路2在实际测量中,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常配用的测量电路主要有 【AB 】A差动相敏检波电路 B差动整流电路C直流电桥 D差动电桥E变压器电桥三、填空题1 差动变压器 式传感器采用差动整流电路后,次级电压的相位和零点残余电压都不必考虑;2利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测量转速时,被测轴齿盘的材料必须是_金属_。3.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理论上讲,衔铁位于中心位置时输出电压为零,而实际上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不为零,我们把这个不为零的电压称为_零点残余电压_电压。4相敏检波电路利用参考信号 鉴别被测信号的极性 。5. 涡流传感器的线圈与被测物体的距离减小时,互感系数M将_增大_。四、简答题1.

30、 什么是差动变压器的零点残余电压?消除方法有那些?答: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理论上讲,衔铁位于中心位置时输出电压为零,而实际上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不为零,我们把这个不为零的电压称为差动变压器的零点残余电压。减小零位残余电压的措施是:衔铁、骨架等零件应保证足够的加工精度,两线圈绕制要一致,必要时可选配线圈。减小电源中谐波成分,减小电感传感器的激磁电流,使之工作在磁化曲线的线性段;注意利用外壳进行电磁屏蔽;采用补偿电路。2试比较差动自感式传感器与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异同。答:自感式传感器是基于自感原理的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是一种基于互感原理的传感器。绝大多数自感式传感器都运用与电阻差动式类似的技术

31、来改善性能,由两单一式结构对称组合,构成差动式自感传感器。采用差动式结构,除了可以改善非线性、提高灵敏度外,对电源电压与频率的波动及温度变化等外界影响也有补偿作用,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的稳定性。差动变压器是一个其原边有一个绕组,副边有两个按差动方式联接的绕组的变磁阻式传感器,初、次级间的互感随衔铁移动而变,且两个次级绕组按差动方式工作。3感应同步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感应同步器基于变压器原理,其输出电压随被测直线位移或角位移而改变。它由滑尺和定尺组成,滑尺上有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当滑尺绕组加交流激磁电压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在定尺绕组中必然产生感应电压,该感应电压取决于滑尺和定尺的相对位置。通

32、过测量该感应电压的相位或幅值可测量滑尺移动的位移。五、计算题1差动式变气隙长度型自感传感器衔铁位移时,若初始容量L1 = L2 =150mH,初始距离=0.75mm,试计算其非线性误差。若改为单极式,初始值不变,其非线性误差有多大? 解:差动:(0.075/0.75)2=1% 单极:10% 六、分析题1三段式螺管差动变压器电感液位传感器测量系统的结构和电气线路图如图所示。请分析说明其测液位的工作原理和及其测量过程。 三段式螺管差动变压器电感液位传感器测量系统(两次级线圈结构相同)答:解:差动变压器的两个次级线圈反相串接。其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正是建立在互感变化的基础上。当某一设定液位使

33、铁心处于中心位置时,差动变压器输出信号Es=0;当液位上升或下降时, Es0。通过相应的测量电路便能确定液位的高低。七、设计题1欲非接触测量一旋转轴的转速,试选择一传感器进行实时检测,画出其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答案:略。第8章电容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电容式传感器在极板间放置云母、塑料膜等介电常数高的物质的主要目的是 【 C 】 A提高灵敏度 B减小非线性 C防止击穿 D增加加工精度2. 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只能测量( )湿度。 【 A 】A相对 B绝对 C任意 D水分3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 【 B 】A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 B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

34、变C电感是变量,电容保持不变 D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4差动电容传感器采用差动脉冲调宽电路时,其输出电压正比于 【 B 】A 21CC- B ()()2121CCCC+-C()()2121CCCC-+ D 2211/CCCCD+D5.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是 【 A 】A变极距型的 B变面积型的C变介电常数型的 D以上三种类型都有6为了提高_,减小非线性,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一般采用差动结构。 【 B 】A重复性 B灵敏度C准确度 D稳定性7. 测量范围大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类型为 【 D 】A变极板面积型 B变极距型C变介质型 D容栅型二、多项选择题1.当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两极板间的初始距离d增加时

35、,将引起传感器的( BD )。A灵敏度增加 B灵敏度减小C非统性误差增加 D非线性误差减小E初始电容量增加2. 在实际测量中,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常配用的测量电路主要有 【 AB 】A差动相敏检波电路 B差动整流电路C直流电桥 D差动电桥E变压器电桥三、填空题1电容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灵敏度,减小非线性,可采用 差动 结构。2能感受湿度的电容传感器属于_变介电式_电容式传感器。3 变介质 式电容传感器常用于液位测量和温湿度测量。4.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是变 变极距 型的。四、简答题1如何改善单极式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答:为了保证一定线性度,应限制动极板的相对位移量;为了改善非线性,可采用差动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