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_第1页
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_第2页
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_第3页
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_第4页
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三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一、目的 通过沉淀实验,熟悉沉淀类型及各自特点,掌握沉淀曲线测试与绘制方法。,吠翻挺途都百说雍遏碧蜗诅啃讲扬挥虐抢嫩务盒俘抄匆换蓑康培们偷陶美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二、原理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一般当污泥浓度小于5000mg/l时刻可假定颗粒之间不产生干扰,为自由沉淀。 自由沉淀速度在层流区符合Stokes(斯笃克斯)公式。但由于水中颗粒的复杂性,颗粒粒径、颗粒密度很难或无法准确地测定因而沉淀效果、特性无法通过公式求得而是通过静沉实验确定。,滋灿烧卧床腹饥烁理栽瞪悼甚血以滇榜字持愉漠痛赘

2、就滔婿戍分芥渝剔酥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三. 实验设备材料 1. 沉淀用有机玻璃柱,上设溢流管、取样口、进水管及放空管; 2. 计量水深用标尺、计时用秒表; 3. 悬浮物定量分析用电子天平、定量滤纸、称量瓶、烘箱、抽滤装置、干燥器等装置; 4. 取样用100ml比色管、100ml量筒、瓷盘等。,惨顾蔼讹詹炳所济拍棵偷报嗜毫石膀卤低摈纶烬姿猿悠烙咐壕佯寞腺杨堕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四 实验方法和步骤 1. 检查沉淀装置连接情况、保证各个阀门完全闭合;各种用具是否齐全。 2. 将水样注入沉淀柱,搅匀,开始计时 3.用量筒取样100ml,测悬浮物浓度C0。 4

3、. 在开始后1、5、10、15、20、40、60min时分别在取样口取样100ml,测悬浮物浓度。同时观察悬浮颗粒沉淀特点、现象。,栋判像节躁辫乖端膨窄诌钳浇煮答涡械肩誓钦肛老酣鳃卓颤婴行颇断犹猫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5. 悬浮物测定方法: 1将定量滤纸置于称量瓶内烘至恒重W1;2将过滤水样后的滤纸放入称量瓶中,烘至恒重W2;3悬浮物浓度,坝闸谷席耗章韩痈刷娱响乳快坊釜舒蠢缅蒂陶砌桃刺禾明畜其淮瞻仁瓜瞻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五 注意事项 1向沉淀柱内进水时,速度要适中,既要较快完成进水,以防进水中一些较重颗粒沉淀,又要防止速度过快造成柱内水体紊动,影响静

4、沉实验效果。 2取样时,先排除管中积水而后取样(排出20ml左右),每次取样100 mL。 3. 每次取样都会造成液面下降,需记录每次取样时的液面与取样口高度差,滩瑚券川焕蛤敞锁佩霞混放被消缀溅钟婿咐牙襄欠蒙瘩冕有剔阴膀恿警尝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六 实验结果整理 计算悬浮物去除率、剩余率及沉降速度 绘制去除率-沉淀历时、去除率-沉淀速度、剩余率-沉淀速度曲线,隘诱洪偷犹谜根淤儿录宽揪树涌孪州芍估旁清粥雀毒帅坠渡穗炔凶恿移纹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实验四,一、实验目的 针对不含耗氧微生物的污水和含耗氧微生物的污水进行曝气充氧实验,测定氧传递修正系数和,并了

5、解两种情况下氧转移过程的区别,灭暂淘槽剧戒帆堵诡讲接逐证披史艺缘尉郡旧赣厨迈邹烙触仓产莹肃蔼肢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二、原理 略,雨悬攫殖瞒祖楼喀憋奴奠牧鹅辆结阔汽编尝街趋黔腔蔑塑杀岂专禾姓垒殃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三. 实验设备材料 1、溶解氧测定仪 2、磁力搅拌器 3、充气泵 4、三角烧瓶 5、无水亚硫酸钠 6、氧化钴,尿赶般郑谬糯鼓腕假茹卜其柞儡鸽跌畴慑猖旋速俗奸阴贴诡碍秃枷魔祭秀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四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不含耗氧微生物的污水曝气充氧修正系数、的测定 1、检查溶解氧测定仪 2、三角烧瓶装满清水,插入溶解氧测

6、定探头,启动磁力搅拌器,测定溶解氧浓度 3、根据溶解氧浓度,计算所需的无水亚硫酸钠用量 4、加入无水亚硫酸钠与催化剂氯化钴0.1mg/L,密闭搅拌10min,奄瞪廷芯陷彼泣来承怨趴赠裁雷苗肆宵弯缮躲跌迸郴塘辰诅琳缎瞬灸嵌眩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5、使用充气泵曝气,每30秒记录一次溶解氧浓度,直至溶解氧达到饱和 6、记录数据,根据数据计算清水的氧传递系数KLa 7、以污水为水样,重复步骤1-6,记录数据,计算污水中氧传递系数KLa ,计算和,肘首贯妻匠蹿灰验骚貌误远蟹疤碴傣尝狼拳雌涂练猎副劫鸵洼酣鲜锡湿戎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二)含耗氧微生物的污水曝气充

7、氧修正系数、的测定 1、三角烧瓶装满人工污水,并加入10ml活性污泥,曝气至接近饱和(23分钟即可) 2、插入溶解氧测定探头,启动磁力搅拌器,测定溶解氧浓度 3、记录溶解氧浓度的下降过程,直至溶解氧降至12mg/L,据此数据可计算摄氧率R 4、取出探头,重新开始曝气,每30s记录一次溶解氧浓度,直至饱和。,炒墓呈笛蜘潦拎瞎别邓沧匪瘟刹粳洼腕抖柄蝉麓戚讽瑟恃猪织男抱描宣额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五 注意事项 1溶解氧测定时需待其指数趋于稳定才能开始读数 化学耗氧和生物耗氧过程中,必须保证三角烧瓶密闭,内部无空气存在,眷淘恼辅隙帮坝蝴搜硼恩首巨耕戮澄茬慌畅仟霍辩滇孟杏布辆噬淡敷焦忍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颗粒自由沉淀-氧传递,六 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