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危重病医学,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麻醉学与危重病医学 一、麻醉学与危重病医学发展简史 二、课程特点及学习要求 第二节基本概念 一、危重病医学 二、急诊医学 三、复苏 四、加强医疗病房,第一节麻醉学与危重病医学,一、麻醉学与危重病医学发展简史 近代麻醉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近代麻醉学的发展 源于18世纪“工业革命”化学药物应运而生 1540年 Valerings 乙醚 1772年 Pristley N2O(笑气) 1782年 Black CO2,、麻醉(Anesthesia),时间:1846年20世纪40年代初 特征:以“无痛”为目的 以药物或方法的开发、创新和临 床应用为内涵,又称“麻醉
2、术”,1844 氧化亚氮全麻( Colton) 1846 乙醚全麻(Morton) 1884 眼局麻(1853 注射器、 1860 Cocaine) 1885 下颌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 1891 腰椎穿刺 1905 Procaine 1909 气管内插管(1895 喉镜) 1915 紧闭式麻醉(1910 麻醉机) 1923 紧闭式麻醉(CO2吸收器), 意 义,奠定近代麻醉方法学基础 局部麻醉(浸润与表面麻醉) 区域麻醉(神经干、丛及椎管内阻滞) 全身麻醉(吸入、静脉、复合) 外科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没有麻醉学的发展就没有外科学的今天,、临床麻醉学 (Clinical Anesthesiolo
3、gy),时间:20世纪40年代初50年代末 特征:顺应病人安全及外科手术拓展的需要, 从麻醉技术向临床诊治发展 1、为手术提供无痛、肌松、无不愉快记忆、合 理控制应激及其他所必需的条件。 1942 肌肉松驰药的应用 1950 支气管麻醉技术(Garlen等) 1950 低温麻醉(Bigelow),2、保障病人术中安全、减少并发症、 促进术后顺利康复。 3、工作领域拓展到术前、术中及术后 (围术期), 意 义 麻醉学的完善与成熟阶段 初步形成麻醉学自身的理论与技术特点 成为临床医学中的三级学科 外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实现从医疗技术向临床诊疗的发展 推动外科学的快速发展而使世人瞩目,、麻醉学 (A
4、nesthesiology),或Modern Anesthesiology 或Anesthesiology and Resuscitation 或Anesthesiology and Critical Care 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 特征:是一门研究临床麻醉、生命机能 调控、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治 的科学,1、工作领域从手术室拓展到门诊与病房 2、临床麻醉的重点转移到对人体生命机能 的监测、调节与控制 3、RR及ICU(intensive care unite)的建 立与管理 4、疼痛门诊及病房的建立, 向“无痛医院” 拓展 5、生命复苏及危重病救治, 意 义,麻醉学的飞跃阶段 进入二
5、级学科平台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医院中一级临床科室 麻醉科以及麻醉医师社会地位与 价值显著提高、“生命卫士”,临床麻醉,麻醉学,重症监测治疗,疼痛诊疗, 为手术,创伤或无创性检查提供镇 静(意识消失)、无痛、肌松以及 其他必要的条件 对生命机能进行监测、调节与控 制,保障病人的安全与顺利康复,临床麻醉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对围术期危重病人进行连续定 量的监测、快速先进的诊疗以 及科学管理,是提高危重病抢 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也是医 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重症监测治疗 ( critical care medicine CCM), 研究并实践对疼痛的临床诊疗和应用基础研
6、究,疼痛诊疗(pain clinical),更名麻醉与复苏科 麻醉与危重医学科,麻醉科医师工作的基本点: 对病人生命功能的 监测 、维护、支持与调控。,1958年美国建立了历史上 第一个属麻醉科领导的具有 现代规模的ICU,当今麻醉科医师 围手术期的内科医师 危重病医学家 实践中从事相应工作,具有危重病基础理论、诊治的知识和经验; 日常有众多的临床科室的危重病人需要或要求麻醉科医师参加会诊和处理。,掌握危重病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与基本技能已成为麻醉科医师知识结构和 实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课程特点及学习要求,基本内容: 1、危重病诊治的共同临床基础。2-5 2、危重病人的临床监测技
7、术与判断。6-13 3、危重病人的主要治疗技术。14-18 4、主要危重病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19-31 5、心肺脑复苏。32,第二节 基本概念,一、危重病医学 危重病医学(criticai care medicine, CCM)是一门研究危重病症发生、发展规律 及其诊治的科学,在治疗中突出应急治疗措 施。,二、急诊医学,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 EM) 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灾害、意外事故所致的 创伤,中毒以及突发的各种急症。 急诊医疗体系:院前急救 医院急诊室 ICU,三、复苏,复苏(resuscitation)广义的复苏泛指各 种危重情况被逆转而恢复正常状态,如休克
8、或昏迷的复苏等。 在病人心跳呼吸停止时所采取的应急措 施称为临床死亡的复苏。,四、加强医疗病房,加强医疗病房(ICU)是将危重病人集中 管理的病室,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及先进的 医疗监测与治疗手段,可显著的提高危重病 人的治愈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ICU的特点:,病人来自多专科; 可对病人生命功能进行连续、定量、动态、及时的监测,因而可实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具有先进的治疗手段; ICU医师与各专科医师的协同诊治; 训练有素的护理人员; 现代管理模式所带来的高质量和高效率。,第三十三章加强治疗病房,第一节围术期重症监测治疗 第二节加强治疗病房 一、的体制和建设 二、的工作任务,第一节 围术
9、期重症监测治疗,医院中危重病人主要来自三个渠道: 由出事现场直接或经紧急抢救后送到医院; 到急诊科就诊的危重病人; 住院病人中的危重病人。,麻醉科医师所能遇到的危重病人大部分是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 对手术病人的处理包括 麻醉前 麻醉中 麻醉后,麻醉前处理主要指麻醉前准备,包括 麻醉前检查 病情评估 麻醉前准备,危重病人包括择期手术及亚急诊、急诊手术, 对于急诊手术病人,更应抓紧进行麻醉前准备并根据病情确定手术时机,以能争分夺秒地抢救垂危病人。,重病监测治疗(加强治疗病房 ICU ),麻醉期间对危重病人的处理包括麻醉处理和对危重病症的诊治, 后者除原已存在的病理情况外,更应警惕并预防病情的加重或
10、恶化, 早期诊断并处理各种并发症和意外情况。,因此, 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监测, 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维持病人生命或生理状态的相对稳定 是对危重病人术中处理的基本准则。,肝移植,临床麻醉(手术室),危重病人的麻醉后处理主要集中在ICU内,应当指出,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麻醉后的危重病人均应集中ICU到进行诊断与治疗。 无论是麻醉科或由麻醉科管理的外科,虽侧重手指麻醉手术后的病人,但也有部分是内科病人。,麻醉恢复室(RR),第二节 加强治疗病房,一、ICU的体制和建设 (一) ICU的体制 专科ICU 综合ICU 部分综合ICU,专科ICU:,一般是临床一级或二级科室所设立的ICU,如心脏内
11、科ICU(cardiac care unit,CCU),呼吸内科ICU(respiratory care unit,RCU)及新生儿ICU(neonatal care unit,NCU)等。 专科ICU是各专科将本专业范围内的危重病人进行集中管理和加强监测治疗的病房。,不同专科的ICU有各自的收治范围和治疗特点。 专科ICU由专科医师负责管理, 其特点和优势是对病人的原发病、专科处理、病情演变等从理论到实践均有较高的水平和造诣。 其不足之处是对专科以外的诊治经验与能力相对不足。,综合ICU:,收治医院各科室的病人,是一级临床科室,受院部直接管辖; 综合ICU是在专科ICU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12、跨科室的全院性ICU(general ICU ,G ICU ),以处理多学科危重病人为工作内容。,GICU一般有专职医师管理,即从事于危重病医学的专科医师,需接受专门的培训和学习,取得资格后方能胜任。 原专科的床位医师每天应定期查房,负责专科处理。,部分综合ICU:,介于专科与综合ICU之间,即由一级临床科室为基础组建的ICU,如外科、内科或麻醉科ICU等。 部分综合ICU 的病人来自多个邻近专科, 较典型的例子是外科ICU(SICU )或麻醉科ICU(AICU ), 两者主要收治外科各专科或手术科室的术后危重病人,(二) ICU的建设,1、病房与床位要求 位置:与麻醉科、手术室相邻近 床位数
13、:外科总床位的3%5% 面积:每床位应有1518平米 支持区域:实验室、办公室、中心监测站、值班室、家属接待室、仪器室、净物室和污物处理室等。,病房应是开放式 相关设施: 电源(床位两侧,至少来自两条线路) 氧气(每床两个接头) 吸引器接头(两个)等,2、仪器配备(监测、诊断、护理),监测和专项治疗设备: 循环系统:心电监测记录仪、除颤仪、临时起搏导管和起搏器、心排血量测定仪、动脉静脉穿刺针、漂浮肺动脉导管等,呼吸系统:多参数呼吸治疗与监测的呼吸机、氧和二氧化碳监测仪、各种型号带气囊的气管造口套管、气管导管和咽喉镜、简易人工呼吸器以及纤维支气管镜等 泌尿系统:尿比重计、腹膜透析装置、床边血液透
14、析机等,诊断仪器设备 床边X线机 血气、 电解质分析仪、 晶体和胶体渗透压计、 自动生化分析仪、 超声诊断仪、 眼底镜等,护理设备: 输液泵 电热毯 降温毯 冰帽 测温仪自动血压计 急救车(用具、药品),3、科学管理(职责、制度、常规) 4、人员配备(医、护),重病监测治疗(加强治疗病房 ICU),二、ICU的工作内容,(一)收治对象 1、主要适应症(12条) 2、主要非适应症(6条),1、主要适应证,(1)术后需行呼吸支持的病人; (2)术后意识障碍尤其伴有频发痉挛的人; (3)心力衰竭伙伴有严重心律失常的人; (4)低心排血量综合症病人; (5)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病人; (6)严重代谢障碍的病人;,(7)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病人; (8)重大复杂手术后需强化监测治疗的病人; (9)急性药物中毒; (10)呼吸衰竭病人; (11)CPCR病人; (12)经短期加强监测治疗可望恢复的其他急性衰竭病人。,2、主要非适应症,(1)脑死亡病人; (2)急性传染病人; (3)无急性恶化的慢性病人; (4)恶性肿瘤晚期; (5)老龄自然死亡过程; (6)其他救治无望或因某种原因放弃治疗的病人;,(二)日常工作内容 1、监测(表33-2) 对不同病症的监测内容应有所侧重,重病监测治疗(加强治疗病房 ICU ),2、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系统(acute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传媒学院《学术规范及论文写作技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酒水调制与酒吧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添加剂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库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基础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体育学院《现代企业运营虚拟仿真综合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办法-模板
- 佳木斯职业学院《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颗粒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1护理考研护导错题试题及答案
- 新产品开发(toshiba案例分析组)
-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5版) 课件全套 第1-8章 网络媒介的演变-网络传播中的“数字鸿沟”
- 4.1.1 有理数指数幂-参考课件
- 雷达简介讲解课件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大单元教学任务单
- JJF(新) 112-2023 微量残炭测定仪校准规范
- 超载限位器调试报告
- 2024销售人员年终工作总结2篇
- 2024年牛排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微电网应用技术
- 车间维修现场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